发布时间:2023-07-06 16:21: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财务工作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财务监督;公司治理
随着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开始逐步建立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加强公司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环节。而财务监督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保证,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监督与公司治理的界定
财务监督是为公司内部契约参与人通过一系列财务监督制度和方式,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中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监督。在该定义中不仅体现出所有权对经营权的监督以及财务部门对资金安全的监督,还体现出公司中其他契约人的监督,避免了抓住某一或某些关系不完整的不足。
公司治理是一种制衡机制,它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以股东为核心的厉害相关者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目前,在我国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大部分都建立了以“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为基础的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治理由许多控制和协调机制构成,其中财务监督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主要通过财务管理在公司不同层次上发挥的核心作用来协调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以及出资者内部与雇员之间的利益和行为,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权利、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
二、财务监督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一)、监督企业管理者,维护股东利益
企业的管理者与股东之间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随着管理者对企业控制力的加强,而管理者与股东的利益又不完全一致,从而导致了管理者并不会为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进行经营管理。他们甚至会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做出高风险的决策或者贪污公司资产。这就需要财务监督发挥作用,以独立客观的视角,评价管理者的业绩。另外,由于大股东控制了企业的管理层,因此信息不对称在企业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表现得更加明显。信息不对称造成了资本市场上的信息披露不真实,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社会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财务监督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小股东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公正性,增强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在获取信息方面的公平性,成为中小投资者获取信息最有效、最及时、最主要的渠道之一。
(二)、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在公司治理框架下,企业和经营者都已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就使经营者及大股东有了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而且在两权分离后,企业经营者与小股东、投资者之间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信息不对称”,使经营者和大股东利用虚假会计信息来谋求自身利益成为可能。从目前情况来看,不论是经营者还是大股东,其会计造假成本远远小于其会计造假收益,也从另一方面助长了会计造假。因此,只有在完善法制的同时加强财务监督,才能有效地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三)、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公司治理框架下,加强内部财务监督可以使股东掌握更多、更准确的财务信息,减少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企业内部的相互制衡,促进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同时,加强外部财务监督,有利于政府对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控,可以保持良好的经济秩序,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可以说:财务监督的削弱也是造成当前公司治理实效,金融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证明:在公司治理框架下,必须实行强有力的财务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公司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健全财务监督的途径
在笔者看来,健全财务监督制度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规范财务工作程序,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从中捷公司的案例,其内部审计监督非常不到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由此可见,企业要完善财务监督,就必须制定并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控制经营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健全财务监督提供制度保障。
(二)、完善企业财务总监制度
为了确保财务监督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应不断完善财务总监制度,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规范制度的组织建设,即会计法规和财经制度应该具体规范。
公司应该制定好详细的规则,明确财务总监的职权、地位和作用,特别是财务总监双重职能的行使和对董事会、总经理的双向负责方面更要具体说明,从而有利于公司的规范运行。
2.高标准选拔任命财务总监。
财务监督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要求财务总监必须是具有较高素质的优秀专业人才,不仅能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原则
还应仅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因此,企业在选拔任命财务总监时,必须提高标准,选拔任命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3.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
财务总监委派制是指在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由出资人向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参与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组织和监控企业日常财务活动的一种经济监督制度。即财务总监制度是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派驻到企业,或由国有集团公司董事会派驻到企业,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实施监督控制的一种特殊的行政管理措施。
为保证财务总监的独立性,很多地方政府规定财务总监的工资、福利待遇有派出机构,不得在所驻企业领取任何报酬和报销费用,“财务总监”对派出机构负责。这样,财务总监经济利益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相分离,不受企业管理层的控制,独立性强,从而更加客观独立地进行财务监督,进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三)、不断提高财务总监素质
财务总监自身素质也能影响财务监督制度的健全和公司治理的完善。因此,财务总监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认真履行其职责。
四、总结
财务监督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条件和切实保障,加强财务监督必须健全相关制度和提高财务总监自身素质等方面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财务监督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晓巍.会计信息失真国有企业监督财务监督委派制——兼评会计委派制的几种理论解释[J].会计研究,2002,06.
关键词:分包工程;成本控制;财务部门;作用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由于社会化生产分工的细化,以及国内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建筑工程项目也越来越专业化,对工程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片面追求建筑企业的大而全已不符合市场经济下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现代建筑企业应当做的是努力提高竞争力、做精专业化的水平,把企业做强,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国内的建筑市场中,工程项目一般都是由多个承包商承担,特别是在一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以及在工程项目需要某些特殊技术时,对于建筑企业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选择专业队伍实行分包,这样既可以解决企业技术缺乏问题,同时还能保证工程质量要求,这类分包就是我们说的专业分包,还有一种是将劳务作业依法分包给相应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进行施工作业,就是劳务分包。
现代工程项目管理需要项目部有较强的整合能力,尤其对有分包工程的项目更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因为分包工程会涉及项目部内部工程技术、法律、财务等部门的配合与协作,从工程角度上讲,要选取具有资质、工程质量意识强、技术力量优的分包队伍;从法律角度上讲,要遵循分包合同的合法性;从财务角度上讲,要做到有效控制成本,保证企业合理经济效益的获得。在实际工程施工中,由于缺乏对分包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没有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导致整个分包工程项目成本的增加,给建筑企业的经营带来风险,甚至导致施工企业在该施工项目中亏损,所以说,财务部门对分包工程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一、工程分包的定义
工程项目的分包是指总承包人或者勘察、设计、施工承包人,在承包建设工程后,经过发包人同意,将其承包的某一非主要及专业性较强的部分工程,再另行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其他承包人,并与其签订分包工程合同。
工程分包不同于工程转包。转包是指工程承包单位承包工程项目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未获得发包方同意,以营利为目的,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分包的名义转给其他单位承包,并且不对所承包工程的技术、管理、质量和经济承担责任的行为。转包与分包的根本区别在于: 转包行为中,有的是承包人将其中标工程全部转给他人,自己并不实际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而分包行为则是承包人只是将其承包工程的某一部分或几部分再分包给其他承包人,承包人仍然要就承包合同约定的全部义务的履行向发包人负责。转包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很大风险,所以,在《建筑法》以及《合同法》中对工程转包行为做出了禁止性的规定。
二、确定工程分包的程序与重要环节
工程分包首先是选择分包单位,选择分包单位时,总公司层面应在源头上进行控制。在招标过程中,应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考察,选择有资质、有能力,符合条件的分包单位,这可以有效解决很多后续管理问题。
(一)分包工程的成本控制措施
项目部对外签订分包工程合同前应先进行自评,然后报总公司合同主管部门审定,财务部门应参与项目部与分包队伍的合同评审工作,这也是为控制分包工程成本所必须的程序与措施,评审时应注意以下内容:一是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二是工程地点及工程内容,合同中应明确分包工程的地点、范围和工程量,并附工程量清单;三是承包方式及合同价款,合同中应明确承包方式、合同价款及价款内容,单价合同应明确合同单价及价款内容,注明是否含税并明确税种税率,还应明确合同变更索赔的条件、方式等;四是合同工期,合同中应明确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和总工期(日历天数或月),分包合同中还应明确阶段工期目标,并在合同中明确工期延误责任的划分与奖罚措施;五是质量标准,分包合同中要明确分包工程验收的质量标准,一般不低于业主要求的标准;六是严格按照规定拨付和结算工程款。项目部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工程价款结算方式,对分包单位完成的合格工程量按月进行验工计价,然后结算工程款,不得为分包单位预付备料款和工程款。在结算工程款时,必须及时扣除项目部代付的各项费用,要建立结算工程款的联签制度,即在结算工程款时,除验工计价报表外,还要与分包单位有关的业务部门是否扣款出具意见。禁止分包单位以项目部或总公司的名义到外部采购材料、设备,不得向分包单位出具没有填写任何用途的单位证明和盖有本单位印章的空白信笺,因需要出具用途的证明要造册并做好登记。分包工程结算工程量时,应编写分包工程结算书,报工程计划部门审核后,报工程项目经理审批,经项目经理批准后,最后送达财务部门办理工程款支付手续,分包工程未办理工程进度结算的,财务人员应不予办理付款手续,工程在没有办理竣工手续前,不能全额拨付工程款,还应按不低于分包工程造价的5%的比例扣留质量保证金,待保修期满后,再按规定结清。
在实际工作中还应注意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权利等。如明确对方的施工机械投入、人员配备等,以及安全措施、施工技术资料、文明施工、服从管理、工程不得转包、民工工资的及时支付、资金的管理与工程施工的配合等等?;褂衅渌缛肆Σ豢煽咕芤蛩丶懊庠鹛蹩畹?。
(二)切实加强合同管理
分包合同可以有效约束分包单位,对协议双方均能有效化解风险,保障自身权益。在整个分包工程施工期间,严格执行合同中约定的内容和事项,监督合同双方认真履行合同义务,准确、及时、完整、真实、连续地核算反映分包成本。尤其是对工程工期、工程质量目标等引起的违约赔偿,要具体明晰。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日结束。在分包工程成本控制中,尤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抓好合同管理的攻与守。应严格按照合同进行工程结算,承包合同的工程价款应以重新编制的施工预算依据进行确定,另外,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合同管理,除能够及时结算或者处理的事项外,其他与外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往来以及技术、用工等事项,都必须签订正式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不得以口头形式约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合同有关条款进行处理。
另外,无论是项目部与建设单位直接接触中标的工程项目,还是项目部通过其他单位与建设单位间接接触中标的工程项目,或者是其他单位与建设单位通过各种关系中标、但需要企业挂名的工程项目,必须由总公司直接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由项目部与建设单位验工计价和结算工程款。任何项目部都不得让分包单位以本单位的名义承揽工程、验工计价和结算工程款。
三、分包工程需要重点防范的几个问题
在分包工程施工中,作为项目部和财务部门要严密防范分包队伍出现问题,做好工程成本控制。分包队伍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大多数项目部对劳务分包队伍包工不包料,导致材料费用失控;有的项目部对分包队伍施工的部分工序的工程数量存在重复计价现象,导致多拨工程款,最后形成亏损;有的项目部对分包工程的价格非常随意,没有重新按照定额和预算标准进行计算,仅定一个提取管理费的比例,最终提取的管理费还不够补偿分项工程开支的费用;有的项目部甚至不考虑中标价格,把工程以高于中标价的价格分包出去形成巨额亏损;有的分包单位在单价得不到满足时,以撤人员、拖工期来要挟,以达到提高分包单价的目的;有的分包单位,为了早日把利润拿到手,甚至拖欠、不支付工人工资或材料款,更有甚者,有的分包单位在拿到工程预付款后一跑了之,这就需要财务人员在工程分包中实时掌握情况,有必要的话,可监督工程资金的流向。
四、加强企业财务人员培训,提高队伍结构水平
对企业而言,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财务人员队伍至关重要。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会人员队伍,就要不断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与学习,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对有志从事财务工作、有较强的进取精神的财务人员,要为他们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进行系统的财务知识培训,强化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最终实现财务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融会贯通,以更加清晰地把握财务管理的关键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管理的监督与服务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施工企业的壮大与发展。
对财务人员,一方面要严格财经法规,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始终处于制度和法规的约束之下;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奖惩机制的作用,奖勤罚懒。在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审核各项费用的支出,平衡调度资金以及建立各项辅助记录和配合项目经理对各部门成本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等手段,对整个工程进行全方位的成本分析,并及时反馈到决策部门,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来纠正项目成本的偏差。
在总公司条件允许时,财务人员应实行总公司委派制,受委派财务人员在经济、人事、晋升及职称等方面都由总公司统一管理,受委派财务人员对总公司和项目部同时负责,在进行会计核算、实施单位管理职能的同时,还要承担监督反映职能,及时向总公司汇报项目部的资金收支、成本核算、财务状况,财务人员可以严格行使监督和管理职责,从根本上改变事后监督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这也是一种杜绝职务犯罪的有效机制,还可以防止财务人员在分包工程成本控制中,受项目部经理或其他人员的授意,违反规定,不按章办事,对施工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在分包工程施工过程中,作为项目部只有努力加强分包工程成本控制,突出分包工程成本管理的中心地位,不断强化财务部门及财务人员对成本控制全过程的参与,努力加强成本管理,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才能切实降低分包风险,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激烈形势,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来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使施工企业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知识经济 财务工作 会计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全世界进入了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理论、方法、技术都在飞速发展?;峒浦耙底陨淼淖ㄒ倒嬖蛟嚼丛蕉?会计内容的变化越来越快,对会计人员在适应性、灵活性、知识更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才能适应和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会计的空间拓展越来越广阔, 对会计人员能力的要求越来越细致、越全面、越多样。会计已不单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它更是一个管理控制的工具和手段。
一、知识经济含义的概述
知识经济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当今世界的一种新的经济类型,是富有生命力的经济。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年度报告中对知识经济做出了明确定义:“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取代了农业社会的土地和工业社会的传统资本成为发展经济的关键要素.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本、第一资源和第一财富。知识作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一种资源,与传统的物质资源相比,有以下不同:一是知识的持续性,物质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日渐消耗,甚至不可再生,而知识等无形资产是可以反复使用和不断创新的,从而就保证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知识的开放性,物质资源一般只能供有限的人享用,具有排他性,而知识等无形资产则可成为公共的资源.不再为个人所独享:三是知识的虚拟性.传统的物质资源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外在形态,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等无形资产往往不具备外在形态,具有虚拟性特点。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是:1知识经济以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为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要根据市场需要,通过创新.尽快把先进的工艺技术转化为产品,迅速进入和占领市场,从而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2知识经济以信息和网络技术发展为条件。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知识、信息的传播与应用大大加快,交易、决策可以在瞬间完成。信息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关系到经济力量的强弱。3知识经济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要素。创造、传播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取决于人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由于知识、知识产权、知识劳动者是知识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人们如同农业经济时代追求土地、工业经济时代追求资本那样追求知识,终身学习成为时代的潮流。
二、知识经济对财务工作者的影响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会计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得以发挥。合理地配置资源,就是要有效地将经济中的各种资源配置于不同的地区、行业和具体的企业,以便通过生产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求。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就要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通过市场价格来引导和调整资源的流动。从我国现阶段各类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看,资本在大多数领域仍是最稀缺的资源。要使资源真正得到合理配置,必须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步发展。而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的血液。企业通过对外提供真实和完整的会计信息,通过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可以吸引投资者,从资本市场输入血液获得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因此,要健全现代化市场体系,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
1.知识经济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首先: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峒浦魈寮偕璋鸦峒坪怂阆拗圃谝桓鼍蚓蒙暇哂邢喽晕榷ㄐ院投懒⑿缘牡ノ恢?从理论上限定了会计系统的空间范围。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结构和功能具有稳定性,每一会计主体规定其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从而在记录、报告自身主体的经营活动时,将其他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排除在外。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知识资本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加强,出现了多层次、多方位的会计主体,特别是“网络公司”、“虚拟公司”的出现对会计主体假设提出了严峻挑战,使会计主体这种物理意义上空间界限很难明确。
其次: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持续经营假设是会计进行资产计价和收人费用配比的基础。在传统条件下会计都是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的,即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会持续经营下去。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使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企业外部风险加大,随时都有破产、重组的可能.从而冲击持续经营假设:另一方面, “网络公司”、“虚拟公司”从事的多是一次易,生命周期极短,不具有持续经营的稳定状态,这样也对持续经营假设带来冲击。
再次: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会计分期假设是指一个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会计期间。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是为了让企业留出一定的时间编制会计报表。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会计及时核算有了保证.并使随时报告成为可能,企业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合法获得和利用最新的会计信息。因此,需要缩短甚至取消会计报告期,会计分期假设受到了冲击和挑战。
最后: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醣壹屏渴侵覆捎没醣易魑峒菩畔⒌募屏康ノ?。在知识经济时代,货币计量假设受到冲击。货币计量假设只限于那些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但是对于人力资源、企业发展动力、创新能力、企业形象、客户关系等要素目前还很难用货币准确衡量。同时,诸如网上银行、电子货币的出现,对传统的货币观念也产生了挑战。
2. 知识经济对会计核算原则的影响
首先: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影响。在传统会计中,有形资产的地位是相对高于无形资产的,因而,由有形资产特点所决定的历史成本因其客观、可验证、易取得的特性在传统会计中长期处于统治的局面。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以知识作为企业财富增加的源泉,以知识创新作为其发展动力。以知识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大幅上升,许多无形资产很难确定其历史成本,但却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所以,这就对由有形资产特点所决定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产生挑战,如按历史成本计价,往往会低估无形资产的实际经济价值。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本市场更加发达,各种复杂的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大量涌现。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历史成本计价模式。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预期合约,它在签订时就产生相应的权利与义务:而由于交易事项尚未发生,自然无历史成本可言,如果以签订合约时的价格入账,就无法反应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对传统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带来了冲击
其次:对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影响。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使得企业从生产、经营到销售的各个环节的速度都有明显提升,社会经济活动的节奏也在不断加快,适时、准确、快捷是社会经济生活的特点,而这也正是权责发生制的缺陷。因为权责发生制的弊端在于不利于反映企业本期现金流量信息。由于收入确认实现原则和费用配比原则的实施,使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经营业绩脱节 而现金流量是现代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项财务数据,如不能及时反映就不能真实、可靠地反映企业经营业绩; 同时,“网络公司”、“虚拟公司”的收支在同一交易期内完成,收入与费用的确定采用收付实现制要合理于权责发生制。
3. 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
会计人员要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不断强化操作能力。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与健康发展?;峒迫嗽钡淖酆纤刂世醋杂诳矸旱闹短逑怠⑹炝返囊滴窦寄芎脱辖鞯墓ぷ髯鞣???矸旱闹短逑悼梢钥悸?。激发创新意识。树立宏观观念, 预测经济变化趋势并对经济突发事件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熟练的业务技能有助于严格地遵守工作章法、会计法规。使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清晰明了;严谨的工作作风是对会计人员道德素质提出的要求,处理、分析会计信息能力极强的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是其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前提。
三、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发展的对策
知识经济对会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认真研究会计的科学框架、进行会计创新,以更好地发挥会计在社会中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形成要求会计人员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和运用会计网络传递会计信息。实现会计网络化、会计信息共享是会计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变革?;峒仆缁窃诨峒频缢慊∩系母呖萍冀峋?可使全世界投资者足不出户通过网络了解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1. 构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会计模式
现有的会计模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它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模式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后,知识资源成为企业核心资源的会计模式。在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下.会计目标中的决策有用观与经营责任观将相结合,会计假设将被系统化和集成化,会计原则将不再单一,历史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等不会被抛弃并与其他会计原则相互融合?;峒颇J降墓菇ㄊ且桓鋈矫娴南低彻こ?它要求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对会计模式的各构成要素赋予新的内涵。
2. 研究和引入新的计量手段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取代物质资源成为企业资源的首要因素,会计计量的中心也要由传统的物质资源转向知识资源,因此,传统的、单一计量手段已不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需要引人多重计量手段来确认和可靠地计量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无实体性的资产。知识经济时代下常用的计量模式主要包括: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现行成本计量模式、现行市价计量模式、可变现净值计量模式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等。
3.加强对无形资产的核算
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核算范围需要拓宽,人的智力、知识应作为无形资产的重要内容加以确认和计量。因为人的智力、知识符合无形资产的概念要求即不存在物质实体;可以在较长时期内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所提供的未来经济效益有很大不确定性。拓展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对于我们转变观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4. 完善人力资源会计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劳动主体是智力劳动,智力劳动的知识价值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是该时代会计的重要内容。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智力的价值应能被货币量化,人力资源价值问题在知识经济中能得到解决,这就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创造条件。
5. 变革财务报告
出具财务报告的作用在于披露和揭示能够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性信息,为现在和潜在的信息需求者提供有助于进行决策的相关会计信息。传统会计由于受工业经济时代产权理论的影响.财务报告主要提供有形资产为主的会计信息,同时,受技术的制约,传统会计报告采用定期报告的形式。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报告用户越来越要求报告所提供信息的实时性、完整性,以便迅速做出决策。为此,财务报告应实现报告内容、重点、范围以及方式的创新。即增加社会责任、人力资源、市场份额、用户满意度以及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与风险等方面的信息;以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为重点;通过计算机网络实行电子联机实时报告:以报表、文字信息为主,并辅之以图形、图像等多样化报告形式。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 峰:会计学导论[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2]冯桂华: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王 英:知识经济和科技革命下会计人的思考[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当前我国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公司制度,在企业制度中,财务总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中小型企业相比,上市公司的资产具有流动性,财务管理工作更为繁杂,只有充分发挥财务总监的职能作用,加强财务方面的监督管理,才能保障上市公司的稳定运营以及利益的最大化[1]。
2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的职能
在上市公司中,财务总监又被称为CFO,其主要职能作用在于完善企业内控机制,规范企业治理结构,管理企业的现金资源和财务信息,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职能。2.1财务总监具有基础管理职能。所谓的基础管理职能指的是财务总监必须全面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通过设置规范标准、完善系统流程、完善系统流程、设置职责权限以及设置财务管理所需的机构和岗位等方式来开展资金收支和预算管理,从而保障整个上市公司经济运行的稳定。2.2财务总监具有制度建设和规范职能。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较多,为了保障财务管理的稳定性,财务总监必须抓好制度建设工作,并根据上市公司的发展需要来对现有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规范和完善。财务总监要将适合本公司发展的财务运行机制建立起来,保障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从而实现自律管理、制度支撑。2.3财务总监具有参与决策职能。上市公司的发展过程中,会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因为财务总监在负责财务管理工作中具备了财务资源和财务信息优势并且在财务处理以及信息处理方面占据非凡地位,因此财务总监具有参与决策的职能,能够在上市公司发展的过程之中给予其最为妥善的决策意见和决定。在公司重大决策中,财务总监应该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支持,发挥参谋作用。2.4财务总监具有财务人员培养和管理职能。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团队的支持,而财务总监是财务管理团队的核心人物,因此财务总监具有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引进、培养并管理财务人员的职能,不断提高财务管理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水平,并做好财务管理人员的人才储备工作。2.5财务总监具有风险防控职能。防范并控制财务风险是财务总监的一个重要职能,财务总监必须参与风险管理,为上市公司防控市场风险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支持,并不断提高公司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的作用
3.1对公司的资金运作进行监督管理。在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中,财务总监是首要领导者,也是负责人,其最根本的作用就在于保障上市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当前大多数上市公司都采取了设置分公司的形式来分散法人权利,尽量减少财务舞弊的行为,总公司主要是通过财务来对分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因此财务总监必须实时了解各分公司以及总公司的贷款情况、预算投资情况及财务报表,并对其进行分析,如发现不合理的资金流动或分公司滥投等情况,要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从而保障上市公司资金运作的稳定性[2]。3.2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战略。财务总监具有参与决策职能,因此在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中,财务总监有制定投资战略的作用。通过各种财务管理手段,财务总监能够全面地掌握各分公司及总公司的财务状况,并且了解各分公司及总公司管理层的发展动向,因此其应该提出切实有效的投资战略。财务总监要本着公平原则,对分公司进行任务分配和资金分配,保障上市公司财务战略符合其发展的需要。3.3对公司内外关系进行协调。在上市公司的对外关系中,财务总监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财务总监要扮演好政府、市场、客户、银行与公司之间的桥梁角色,并在这里对外关系中建立良好的信用,对公司的内外部关系进行有效的协调,使公司能够得到政府部门和银行的支持,并获得真实有效的市场信息,保持优质的客户群,特别是在公司有资金需求甚至资金?;?,能够获得银行的资金供应。除了要对外建立良好的关系之外,财务总监还必须保障公司内部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获得股东及员工的信任与支持。
4进一步发挥财务总监在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中的职能与作用的措施
财务总监对于上市公司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财务总监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4.1对财务总监的定位进行明确,加强财务总监与管理层之间的交流。上市公司应该对财务总监的定位进行明确,构建财务总监与管理层之间的交流、合作机制。首先,要打造财务总监与股东和CEO之间的交流平台,财务总监应该广泛参与公司的高层会议,并听取高层管理人员的建议,将财务总监全面参与公司重大决策的制定作为一项基本管理制度。其次,要打造财务总监与分公司或下属财务管理团队的交流平台,将完善的财务信息交流系统建立起来,使财务总监能够通过网络对各分公司及总公司内部的财务状况进行实时、真实的了解,也便于分公司财务主管人员及时向财务总监运行工作汇报,这样也有利于财务总监了解总公司及分公司下属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最后,要建立财务总监与客户、市场及银行的沟通机制,财务总监要与客户、其他企业以及银行的领导层、管理层建立稳定的关系。4.2对财务总监的职能进行宣传,保障财务总监工作的顺利开展。财务总监要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离不开公司上下的认可和支持,因此上市公司应该在全公司范围内对财务总监的职能进行宣传,保障领导层、高层管理层、员工层以及分公司都对财务总监的职能、权限、作用进行充分的了解,使上市公司领导层、管理层能够对财务总监的地位进行认可,使财务总监开展工作时能够得到有效的配合。在任命财务总监时,可以同时下达相关宣传文件,并在高层会议、股东会议中突出财务总监的管理职能。对财务总监进行具体委派时,还应该在分公司管理层进行宣传教育,要求其能够配合财务总监的工作。4.3提高对财务总监本身能力的要求。鉴于财务总监在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重要职能与作用,在任用财务总监时,上市公司必须充分考虑财务总监本人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任命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担任这一职位。首先,财务总监必须具备宏观战略思考能力,对数字的敏感性较高,具有全局观念,能够通过财务数据规避财务风险、预测企业发展形势。其次,财务总监必须具备完善的财务知识结构,掌握本企业的生产技术基本知识,了解本企业生产流程,掌握企业兼并重组、企业管理以及相关经济法律、投融资活动、税务、审计、会计、财务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公司治理能力、谈判能力、营销能力、公司治理能力、绩效管理能力等。再次,财务总监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能够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各类数据进行清晰的表述,帮助公司作出决策,并协调公司内外关系。具备良好的团队管理能力,能够上市公司培养高素质、高效率的财务管理团队。最后,鉴于财务总监的重要职能作用,财务总监必须具有高度的法律意识、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5结语
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离不开稳定高效的财务管理,而财务总监又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其职能和作用不容小觑。尽管我国财务总监制度的设立比美国晚将近20年的时间,但是我国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明确财务总监的职权范围,保障财务总监职能作用的发挥。
作者:卢应伶 单位:江苏通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首先,对各位领导莅临我市检查指导水污染防治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下面,我代表**市政府,汇报一下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
近年来,在**市及我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积极履行**市人大《关于加强**市市区水源地保护的决议》,把加强水污染防治作为水源地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点面结合, 一是狠抓重点源治理。对重点污染源实行分类施治,一厂一策,逐个制定具体方案,按期完成治理任务。对具备条件的企业,要求在规定期限新上处理设施,保证达标排放;对不具备条件的企业,采取停产、改造、搬迁等措施,控制废水排放。近年来,先后投资5亿多元,督促得利斯公司等11家企业新上污水处理设施并通过验收,有力地控制了水污染源。
四、标本兼治,抓好以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的生态?;?/p>
二是依法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治水理念,全面加强对南部山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和预防保护监管。对现有基本农田树立农田保护标志,要求各社区、乡镇经常性整修养护,?;ぬ锩嫫秸?,田埂坚固;同时落实管护责任,加大对水土?;ぜ喽焦芾砬墓芾砹Χ?。严格执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申报、审批制度,以及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依法规范生产建设和资源开发项目的行为,不仅有效遏制了开发建设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也增强了生产建设单位自觉防治水土流失的意识,树立了水保监督执法机构的权威。
三是坚持不懈地抓好造林绿化。按照污染控制与生态环境?;げ⒅氐姆秸耄欢霞忧可肪辰ㄉ?,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积极实施公路两侧的绿化美化工程,形成村村连的“绿色通道”;使全市的河流成为“绿色长廊”;将昌城镇规划为“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建立了8处森林公园,其中竹山、马耳山、绿园被评为省级森林公园;认真开展各类绿色创建活动。在皇华镇被评选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基础上,昌城镇已开始创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贾悦、林家村等乡镇开展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活动。力争今年白玉山子社区获得国家级“绿色社区”称号,经济学校、密州学村、辛兴初中参加省级绿色学校评选,使全市有更多的省级绿色单位。
五、严格执法,不断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督管理
我们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执法措施,加大严查惩处力度,保证了治污设施的正常运转。
一是加大水污染严查力度。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任组长,环保、发改、经贸、监察、司法、工商、安监等七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 三是强化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审批程序,从源头上控制水污染项目建设。市政府明确规定:任何有审批建设项目权限的部门,都不得绕过环保审批环节擅自审批建设项目,确?;繁!暗谝簧笈ā焙汀耙黄狈窬鋈ā保魏蔚ノ缓透鋈瞬坏贸秸飧鋈?。结合国家开展的建设项目清理活动,对全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进行了全面清查,对未批先建的项目依法进行了查处。一年来,共拒绝审批小印染、小化工、小造纸等14个污染项目,所有新建项目均按规定进行了环保审批,有效地杜绝了新污染源的产生。
目前,我市主要河流的水质都有了明显提升,出境点潍河古县断面cod水质监测平均值为30毫克/升,基本达到了省政府制定的半岛流域河流断面排放标准。在近期省、市环保局组织的环保暗查中,我市的重点污染监控点、银河污水处理厂和舜河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排放标准。
前段,我市在加强水污染防治?;?*市区水源地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局部水污染问题没有根本好转,潍河干流固县断面有时达不到功能区划标准要求;个别企业治污设施运转不良,不能稳定达标,存在超标排放现象;有的企业负责人仍然缺乏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重经济、轻环保。对此必须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2008年,我们制定了全市cod排放量比去年降低1%的奋斗目标,任务十分艰巨。下步,我们将按照人大领导们的的指示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狠抓目标责任制落实,切实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治污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是加快在建污水处理厂和输污管线建设,力争2009年底在我市形成一个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为中心,乡镇污水处理厂为点源,输污管网为连线的全市城乡污水处理网络系统,将全市城乡所有的生产、生活污水并入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再外排。同时,结合城市道路改造,实施雨污管网分流。另外,加快新型城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将医疗垃圾送**危险废物处理中心集中处理,彻底解决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污染问题?;己投酱倨笠到徊郊哟笾挝凵枋┩度耄形廴镜南钅亢蜕方?,必须配套治污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2016年7月25日,县住建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大气污染攻坚实施方案要求,有效防治全县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成立了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腾出专门的办公室,抽调5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并任命周xx同志为办公室副主任。该同志被抽调到局扬尘办后,主动挑起全县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重担,并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使自己在思想上、政治上和局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团结同志、遵纪守法,深受领导、同事的好评。
一、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他非常重视提高扬尘办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经常组织开展理论和业务学习,使全处职工队伍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如组织扬尘办同志共同学习省、市、县各级有关扬尘防治的文件精神,把各级文件精神吃透领会透,并虚心向专家请教业务知识,以便更好地开展扬尘防治工作。二是注重队伍团结。工作中,他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调动扬尘办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根据扬尘办的工作特点,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并参与编写扬尘治理验收资料、建立周报、日报制度,使扬尘办同志在工作上、思想上多沟通、多联系,,对同事多理解,少埋怨;多尊重,少指责。以控制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共同的目标团结职工,以自身的行动带动职工,从而推动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工作。三是抓好作风建设。在工作作风上,他以身作则,冒着醋暑带领扬尘办同志下建筑工地一线,为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普及扬尘防治知识,不喝工地一口水,不抽工地一根烟,要求扬尘办同志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发扬“爱环境、做主人、奉献在岗位、满意在社会”的行业精神,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在他的带领下,自扬尘办成立以来,全县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
二、扬尘防治无小事,宗旨在心中
扬尘办成立以来,他感觉全县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他化压力为动力。首先他参与制定并下发了《新县2016年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综合整治专项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整治标准、时间要求等内容,实行层层负责制,细化分工,责任到人。在局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多次组织召开了全县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推进会,对我县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通报了存在问题的建筑工地,要求各部门、单位和企业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形成扬尘污染治理工作合力,并协助局党委与各建筑施工企业签订了《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承诺书》和《建设工程项目扬尘污染防治承诺书》,确保扬尘治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二是强化执法监管、措施到位、成效显著。结合扬尘治理攻坚战方案和施工现场标准化要求,建立了建筑施工现场网络远程监控平台,与全县各建筑工地监控对接,实行全天候不间断监控督查制度。重点督查施工道路硬化处理、裸土覆盖、门口是否设有洗车池、施工垃圾是否密闭保存并随时清运等情况。所有未达标的在建工地实行停工整改,要求严格按照“六个到位”、“六个百分之百”的标准进行限期整改,经复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复工,对拒不整改的工程项目进行处罚。截止目前,在周xx同志的带领下,对全县48个在建工地下达了停工整改通知42份,整改到位经验收合格的工地有34个,搭建、翻新围挡3000余米,新增施工道路、场地硬化2万余平方米,新增冲洗设备31台,覆盖裸露现场4万余平方米,新增安装摄像头工地31个,切实做到不查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机制制度不完善不落实不放过,严厉打击违法及不作为等行为,落实扬尘治理费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列入专项工程造价制度。全力推动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三是注重宣传引导、营造公众参与氛围。充分利用网站、电视、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途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对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工作的监督。同时,要求各施工单位通过宣传标语、宣传版面等形式,对施工作业人员开展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防治施工扬尘污染的意识,悬挂宣传标语40余条,设立宣传展板8个,营造了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浓厚氛围。四是扬尘治理常态化,促进长效管理机制。为了促进全县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落到实处,他带领扬尘办同志开展了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回头看”检查工作。并组织召开了第二次全县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推进会,制定了《新县建筑施工和城市道路扬尘污染治理工作复查和“回头看”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的、重点任务、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确保全县已经扬尘治理合格的建筑工地不出现反弹,将扬尘防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三、廉洁奉公,情系民生
关键词:内部控制 视角 高校财务管理 工作研究
高校财务管理涉及到的管理内容和问题有很多,其管理行为影响着高??沟囊磺薪萄Щ疃凸芾砘疃8咝9芾砣嗽庇Ω菅J导实牟普纯觯实焙侠淼匕才沤萄Щ疃凸芾砉ぷ鞯慕取N夜缁嶙时局饕宓姆⒄勾烁餍幸盗煊虻淖时驹俗鳎魑时驹俗鞯奶厥馊禾?,高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内部控制管理理论与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
1.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发展。自改革开放之后,为迎合人才市场需求,我国各省市高校纷纷开展了扩招活动,随着扩招活动的进行,学校要不断扩建校舍、宿舍,这项浩大的工程需要数额巨大的项目经费作为支撑。扩建为高校的财务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随着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各高校的财务管理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管理理念也在逐渐的完善过程中,但是仍存在预算编制不清晰、不合理,执行力不够等现象。进入20世纪之后,虽然各高校都已建立了自有的财务管理部门,但是这些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效果和服务质量却参差不齐,并没有为学校的发展带来稳定的资金支持和帮助。
2.内部控制管理理论发展。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悠久,本文按照顺序,将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早期,职能部门或个人不可以单独控制财务管理权利,财务管理大多是由多个部门或个人组合完成的,财务管理权利较为分散。第二,中期,上个世纪60年代,内控控制管理机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有效地提高了财务管理的交叉性和约束性。第三,进入21世纪,内控管理控制理念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内部财务管理和控制机制可以宏观掌控整体管理项目的发展动态。
二、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现状
1.内控视角下高校财务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我国高校内控财务管理发展时间较短,相关立法对其也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我国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部货币资金控制。高校的货币资金的收支复杂,如果在其财务管理内部没有一个较为有效的监察机制,则高校财务管理内部会出现较大的控制风险,此风险不仅来自于财务管理部门审核内部,还表现在高校内控货币资金控制。第二,高校内经?;岢鱿忠虿莆衤指谠虿还娣冻鱿值淖式鸸芾砺┒?,如果学校财务部门的财务轮岗原则实施不彻底,则高校财务部门只会关注有关学校内部固定资产的会计控制问题,而忽略掉银行的贷款、收支、利息核算等问题,这种管理的不均衡,会严重降低高校财务内控管理效率和质量。第三,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审批制度。制度的缺失会造成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出现分工不明确、财务体系构建不完整、监察效果不好等现象,现阶段很多高校都没有对其固定资产进行盘点。
2.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改革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第一,建立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引入先进管理理念,高校领导、教职员工都应参与到财务管理监察队伍中,通过实际行动,维护学校内部财务管理机制的运行环境。第二,扩大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范围,提高财务管理在高校日常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将财务管理目标落实到每一项管理决策中,通过内部考核制度、轮岗制度、个人借款制度,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第三,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素养,开展在职培训活动,明确每个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和管理范围,使其能更好地完成学校制定的财务管理目标。第四,注重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的细节。学校在日常财务管理中,不仅要通过财务报表和财务信息数据了解内部财务管理情况,还应通过财务管理实施的细节判定阶段内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采用激励机制,并通过监察部门反馈的信息,实时更新财务管理制度内容,使之能够迎合高校的发展动向。
通过上文对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内控管理理念进行分析可知,内控管理理念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非常大,是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面对高等教育发展所带来的新形势和新问题,高校领导要深入思考和不断研究高校内部财务控制的风险及其应对之策。
参考文献
[1]王小林.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高校内部审计流程优化研究[J].贵州财经大学(社会科学版),2012,12(4):114-124
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无锡 214000
摘 要:本文把发展区域经济作为出发点,将开发中职学校物流专业的实训教材作为中心,在对市场进行调查、对企业进行基本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工作流程”的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实训教材的开发。
关键词 :工作流程;中职;物流专业;实训教材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要把学生教育和现实生活进行直接的联系,对他们进行的课程安排也要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为各行业直接提供高技术的操作人员是中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基本目标,因此,对中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就要明确对中职学生进行培育的重点,即对他们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职教育中的物流教育这一环节,对学生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不仅要对实践教学的基本环节进行强化,还要改革他们的实训教材,可以说,改革实训教材是实现操作性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
1 基于“工作流程”开发实训教材
物流公司的主要工作流程:第一步,接货中转,接货前应该提前联系大概的到车时间,整理出库房准备接货。车到后要求司机把车停在指定的位置,交接运单并办好交接手续。第二步,卸车对货:白班卸货在货急的情况下原则是先卸返京货再卸中转货,而夜班则相反。把运单和货物及时的中转出去是对库房的基本要求。第三步,货物分发:首先根据小票上的电话和票上的提货网点分拣小票。第四步,付货:货物卸完并对货完成后及时通知客户提货。第五步,结算:将付完货的运单结算并以线路区分报账。开发这本教材,主要依据是市场调查,主要开发核心是对企业进行相关调研,在技能大赛、行业内专家的引导、带领之下,把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作为基本契机,制定一套建设校内中职物流实训基地的基本标准,另外,把该区域内企业主要的物流工作流程作为实训材料和实训依据,在校内建设相关实训设施、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对完全吻合于物流行业工作流程的实训教材的开发。物流专业实训教材的核心是对学生物流专业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这样才会有利于专业教育和企业工作需求的完美衔接,真正达到教育目的,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
2 开发实训教材的基本过程
2.1 明确物流岗位 经过一系列的企业调研和市场调查分析得出,在企业的相关岗位之中,物流专业的岗位主要有三个等级,分别为高等岗位、中等岗位、低等岗位这三个相关岗位群。高阶岗位群主要是进行全面的管理工作,这个工作主要是针对特定的组织进行的物流管理。中等岗位的群体是对细化的业务分支或者流程进行相对基础的物流管理工作。低等岗位这个群体需要的技术能力比较强,主要工作是对物流的某个阶段进行操作的员工,例如,快递员的工作。按照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基本目标进一步对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应的目标,中职院校培养的主要是中等物流职业岗位和低等物流职业岗位所需的人才,把为企业培养有能力,肯坚持、不断吸收与学习的高素质物流操作人才和相对基础的管理人才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进行实训教材的确立基础,并把主干岗位进行确定。
2.2 学习物流技能 通过分析企业主要的工作流程,在对毕业生就职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对企业总经理,企业优秀员工的访问调查结果,总结出从事物流职业的人才必须具备的相关具有实用价值的能力。很多企业的老总认为,企业对踏实、能吃苦的员工会更加青睐,但是物流工作的操作和基础管理者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物流工作的工作效率,所以,在物流企业之中,职业素养并重于专业技能,当然,这个职业对员工的语言沟通能力也有相应的要求。因此,要实现对中职院校的人才进行培养的基本目标,就要在实训教材上加大对员工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实践培训体系。对物流实训教程的开展工作,让学生在具备基础物流实践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对物流行业的理解,更有利于进入公司之后,员工的物流能力能得到公司的肯定。
2.3 基于“工作流程”进行实训项目的开发 在开发实训项目的时候,我们要遵循具体的工作流程,第一步,要确定工作流程,第二步,要分析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第三步,要将实训项目进行拟定,第四步,要根据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将教学任务进行精确的提炼,第五步,就是要将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第六步,要将实训项目确定下来。经过这几个步骤,就形成了完整的实训教材的开发思路。具体的操作项目也有其特定的特点,第一个是,每个项目过程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项目形式,项目和项目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但是,独立之中又有着相应的联系。第二个特点是,同类的完整的教学任务组成的每一个项目的完整形式,第三个提点是,每个项目都重点关注学生的操作技能,对相应知识的应用也十分重视。
3 实训教材的开发内容
3.1 任务驱动 在进行对课程内容的开发工作之时,项目的教学要求一定要遵守,岗位有各自具体的要求,根据岗位要求的不同,任务也产生了更加细致的划分类别,因此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思考、去完成实训课程就变成了关键步骤,这就是任务驱动模式进行的关键。
3.2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工作流程,提炼工作内容,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物流工作的工作环节之中,通过在实训中编排物流工作的基本工作程序,用类似于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对基本物流知识的了解、吸收、应用工作之中。让所学的物流知识能在课堂中就达到实践的效果,对学生提高物流知识的基本应用能力、分析基本的操作案例都具有实际意义。
3.3 技能操作 根据物流的实训课程,对创设的真实工作环境也要提出具体的实训要求,要将相应的工作任务进行提高,就要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和实际工作环境差不多的应用工具和应用设备。在具体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岗位特色将学生主动的分成相应的小组,实现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小组作业,用探索的精神去完成相关任务。例如,在给学生上“堆码作业实训”这节课程之时,首先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把全班学生分成相应的四个小组,一个小组分配五个人,分别给每一组分配各自的堆码任务,以团队的形式对堆码方式相关的文字叙述进行理解,也可以选出代表进行堆码方式的讲解工作。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步骤完成堆码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