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一_久久综合激情_亚洲97_午夜影院在线视频_国产成人福利_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首页 优秀范文 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4-02 21:01: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文化内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文化内涵

第1篇

花鸟瓷画,“图必有意,意在吉祥”,以喜庆祥瑞为主要内涵。从古到今的花鸟瓷画图案,都是采用象征手法,以缘物寄情的特殊语言方式,来体现作品的构思立意,寄托美好愿望,表达作品主题。在古代和现代的花鸟瓷画中,虽然都是以吉祥寓意为主,但是,作品含意又有区别。工艺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内涵,有悠久的历史。陶瓷艺术作品中的吉祥意蕴,是从古代工艺美术作品中的构图立意中传承过来的。历代陶瓷艺人创造了很多反映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吉祥图案。千百年来,吉祥图案在民间广泛流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

陶瓷中的吉祥图案,有不少是从古代建筑雕刻、年画、剪纸等图案移植过来的。丰富的形象,通过借喻、比拟、象征等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装饰形式。以花卉和禽鸟、动物的合成纹饰,赋予艺术形象以“物吉图祥”的文化意蕴。吉祥图案以福、禄、寿、喜、祥、吉含意为主,利用人们熟悉和喜爱的物象,进行想象描绘,并加以组合穿插,各种装饰纹样繁花似锦,意蕴丰富。古代陶瓷还有不少花鸟纹样,如明代永乐年间的“喜上眉梢”青花花鸟瓶,以一只喜鹊在梅花枝头眺望的画面,显示出喜庆的内涵。在陶瓷装饰纹样中,“喜鹊登梅”是流传年代久远,深受民间喜爱的图案,从古代青花、粉彩瓷画,到现代艺术瓷、日用瓷的画面中,都有不同构图的“梅鹊图”。

吉祥寓意,在花鸟瓷画中成为重要的文化内涵,是受到民间文化习俗影响而产生的。吉利祥瑞图案,以物喻意,将情、景、物融为一体,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情趣盎然,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特色。作为民俗艺术的一种形式,吉祥图案具有广泛的传承性特征。在中华民族中世代相传,家喻户晓。根据民间文化习俗约定形成的需要组合构成的吉利祥瑞图案,体现了民间百姓的趋吉避凶心态,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采用想象的方法,使构图带有象征意义,是社会生活和自然万物的综合反映,通过形象思维的艺术想象,进行合成连接,以达到人们心驰神往的理想境界。

在组合形式上,吉祥纹饰可以分成三类:①单独象征,以一件物象象征一个寓意,如龙、凤、莲花、牡丹,人们一看就知道这些图案象征荣华富贵。②复合构成,以两三种物象组成一幅图案,多以花卉与禽鸟、动物构成。如凤穿牡丹、梅鹊图等。③组合构图,以多种物象组成一幅图案,装饰在瓷器的主体部位。典型纹饰有五伦图:以凤凰、仙鹤、白头翁、鸳鸯、燕子组成。四宜图:春牡、夏荷、秋菊、冬梅一起入画,象征四时皆宜,四季长春。三友图:以松、竹、梅组成画面,象征高尚情操和坚强不屈的气节。

吉祥图案多以寓意的手法表现,并带有明显的象征,采用谐音与象征结合表现,运用打散构成的方式组合。其中有:“四季长春”,用兰花、牡丹、莲花、梅花等构成图案,象征一年春长在。采用打散构成的方法,是瓷画装饰中表现力很强的构图形式,使自然物象脱离原来的形态,抓住美的特征,将物象分解,然后把新的形象通过联想,重新组合成理想的构图形象,这种组合方式是人们美好愿望的表现。莲花变形的“宝相花”与金鱼图案组合,象征连年有余,宝相花与如意纹组合,表示连年如意,宝相花与牡丹组合,象征连年荣华富贵。

第2篇

随着对展示设计的学习与研究,愈发认识到追溯原理对于一门专业的研究是相当重要的。在当今设计界中,有一种风气愈加“流行”,那就是设计形式多浮于表面,缺乏对文化底蕴的根究。这种风气的盛行不单是一方面的问题,而是在当今大形势下,人们对于设计急功近利、对于外观的追求等多方面问题共同导致。面对这种形势,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们可以改善自身问题,加强知识的储备,使自己在平凡中脱颖而出。

专业原理的探究就是我们积累设计知识的重要方法。当我们研究一门知识时,对于其原理的学习往往只是停留在记一下定义,就匆匆而过。这种现象正是当今设计师的一大偷小H绻克服这个问题,脚踏实地重新认识自己的设计工作本质,那又是一番新景象。

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就是要通过各种设计手段、辅助工具来设计构建,从而达到宣传教育的传播专业。许多从事展示行业的设计师往往将该门专业视为单纯的形式设计专业,从而非常注重设计工具的掌握,使自己的设计想法更好的表达,得到大家的认可;较为追求设计完整性的设计师则稍注重内涵的融入性,但由于局限性很少能够完整的将作品内涵展露出来。只要明白设计原理,该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比如历史性较强的展厅,是否使其具有古朴风格的设计就可以?这当然不可取,考察其朝代的设计风格再进行设计就较为可取,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专业性不强的人可能赞叹其华美,专业性强的人则视之糟粕一笑置之。

展示设计原理

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掌握展示设计的形式美准则;更重要的则是够严谨完美的完成展厅应有的宣传教育作用。

展示是一种多元化的设计艺术,它是通过点、线、面以及色彩、质地等基础元素组合来体现的。我们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将其进行有规律的设计与建构,这是获得新的展示形式行之有效方法。

基础元素的节奏感和韵律的营造也很重要。各种造型色彩起承转合,造就节奏韵律就不同,其感受亦不同。在展示设计中营造出节奏和韵律的感受,就需要设计者去亲身体验,然后用艺术加以强化和设计,从而创造出一种最佳的展示氛围。

人机工程学是展示设计中必须重点研究的。研究人与展示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怎样的动线能使观众减少审美疲劳;研究怎样的观览节奏能减少观众的疲惫感。这些研究目的是寻求“最佳的观展方式”。

展示设计同样注重形式美,对于设计中点线面,空间应用,灯光效果,材料等方面要求也是非常严格,不同类型的展厅有不同类型的设计风格,万千搭配当中什么才是较为符合的?这时原理的问题就凸显出来,文化内涵把握得好,设计就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既注重形式美有具有文化内涵的展示设计作品才是完成度较高的。许多人有这种疑问,博物馆等历史性强的注重文化内涵固然重要,但是流行时尚产品的展览有必要增加文化内涵吗?追溯展厅本源,就是为了展示品牌,宣传品牌。每一个品牌的背后都具有自己的故事,一个好的品牌其历史文化内涵越浓厚,随着岁月的积淀,品牌愈发光辉。因此文化内涵处处皆有,只要我们善于发现。

因此设计作品更加完善,只注重形式美是远远不够的,要紧紧把握住展示设计的原理,同时还要注重文化的学习,知识的积累。设计作为一门多元化的专业,要求设计师也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

总结

从众多展示设计成功案例来看,除了其空间、形式、人机工程、色彩、材料取得成功之外,另外比较重要的就是文化内涵了。举个例子来说年轻人喜爱的“匡威”、“ADIDAS”、“NIKE”三种橱窗设计风格迥异,其销售的产品类似,去掉品牌标示人们却轻易的分辨出来这三个品牌,其实这就是品牌文化,优秀的品牌背后拥有艰辛的创业历史与企业人不懈努力的创新与发展,这些元素逐渐形成了该品牌的文化内涵。许多企业做设计时总是围绕着自己的品牌风格进行设计,就像“带着枷锁的舞者”,这不是缺乏创新表现,而是坚守数十年、乃至数百年品牌文化内涵的设计准则。

回归本源来看,展示设计这门专业要求设计师具备多方面知识,通过各种设计形式、最新的科技手段,将要展示的文化内涵传播出去。如果观众能从中认识到或学习到这些内容,那么我们的展示设计作品就算是较为完善了。

至于怎样有效把形式与内涵结合起来,首先应牢记展示设计就是为了传播,始终谨记我们是服务于社会的,在宣传的同时引领社会,进而把握其文化内涵,使其充分体现在设计作品当中。作为一名展示设计师,我们要表达的设计语言是严谨的、正能量的,不能只图华丽忽视设计的初衷,切忌本末倒置。当我们在做设计感到彷徨时,不妨想想设计师的责任是什么,这样我们才不会误入歧途,丢失设计师的责任感,从而探索、研究做出尽善尽美的设计作品。

第3篇

关键词:庭院;作用;文化

庭院二字在《辞源》中是这样解释的:庭者,“堂阶前也”;院者,“周垣也”,“宫室有垣墙者曰院”。所以“庭院”二字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我国庭院空间的基本概念,即由建筑与墙围合而成的室外空间,就是庭院空间。

在整个建筑空间中,庭院空间是室内空间的调谐和补充,是室内空间的延伸和扩展。所以,室内空间是整个建筑空间内涵,庭院空间则是整个建筑空间外延;两者共同构成了建筑空间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一、庭院在建筑中的作用

1、景观作用。庭院作为人工的自然空间,他使自然和建筑相结合,在庭院中设置景观,如庭院绿化、假山、水池等,使得人在建筑中得到自然的美和艺术的美。一般来说庭院空间,都经过精心的视觉组织安排,通过各种手段形成中心,通常以山石,水体,建筑(构筑物)为庭院的主要内容。

2、生态作用。假山和水体,加上各种植物和建筑,他们都是构成庭院的主要元素。庭院除了景观的作用外,他在建筑中的另外一大功能就是生态的作用。庭院中的植物,植被以及水体都有调节下气候的功能,此外,庭院的平面布局形式也对小气候的调节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

3、提高和改善建筑空气质量。庭院除了对建筑热环境有明显调节作用外,还能提高建筑空气质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建筑机械供热、通风和空调系统的使用频繁,并且在技术上日趋完善,但人们生活在这种人为的“舒适”环境中却感到越来越不“舒适”。庭院建筑由于他良好的热环境性能和空气净化性能,形成一个适合人们居住的自然环境,故此庭院在建筑中的生态功能尤其重要。

二、传统的中国庭院有以下几个特点

1、纵向深度延伸的空间布局

中国传统观念历来重视主次、尊卑,而横向联系不适宜体现主要院落的重要地位;庭院的布局也与封建的伦理相一致,主从有序,疏密相间,多为南北向布置,横向联系不能体现北屋的尊贵地位。

2、中轴对称的空间布局

传统民居庭院大多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建筑有明确的中轴线,入口有很强的导向性。在组群中往往对“中轴线”和轴线核心位置十分重视,所以传统民居建筑的主题贯穿在中轴线上,空间的秩序感极强。但是,有时由于民居建筑功能的不完全对称、地形地势的变化等,均限制了建筑完全对称的布局模式,所以许多传统民居庭院布局或通过直线正交形成均衡构图,或转折、局变、错落布置。

3、灵活自由的空间布局

一个庭院就是一个空间层次,各个庭院合而不同, 适用于不同传统民居的居住环境的形态要求。这些传统民居最根本的特征是使建筑尽量与自然巧妙地结合,自成天然之趣,最接近于生活,极少修饰,绝不做作,不显山不露水。主要突出它的自然美而不是人工美,庭院之间形成空间的对比与转换(大与小,收与放,开与合,行与止),也形成空间的分隔与引导,空间的扩展与界定。主要表现在庭院空间的形态、比例,空间的光影,空间的划分,空间的先藏后露,空间的闭合与通透等变化,使庭院空间的形态更加动人,为空间增添了层次感和丰富感,形成引人入胜的空间境界。

庭院式布局是中国古代建筑布局的灵魂。由屋宇、墙、廊等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式民居庭院空间,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生产、休憩、怡乐、生态、景观的生活环境,适应了中国南北方的气候和地形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封建礼制思想及家族宗法制度等文化传统。在易受自然灾害袭击和其他不安因素侵犯的社会里,这种内向性的庭院式布局体现了建筑审美文化的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很好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审美观。

三、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文化背景

1、“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天人合一”。其中,“天”是无所不包括的自然,是客体;“人”是与天地共生的人,是主体。天人合一是主体融入客体,形成二者的根本统一。中国传统的生命观、气论和阴阳观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也是“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重要理论基础,凸显了中国传统的生态哲学思想,也是影响中国传统民居庭院空间存在和发展的思想核心。传统民居的布局,不仅顺应环境,表现出对自然的土地、水源的尊重及阳光、空气、水、植物等天地万物的容纳,而且还追求精神上与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传统民居建筑突出地表现出对自然山水美的崇尚、建筑空间清晰的秩序关系及统一和谐与含蓄的特征,并以之为最高境界。这就不难解释以中华版图之大,地理条件差别之明显,各地传统民居却均能够与当地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在其居住者精心营造和细心磨合下,不张扬、不突兀,呈现风格统一,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的意境与景象,将抽象的理论化为了现世的人居环境。

2、宗法观念

在传统民居的建构中,天地君亲师及宗法观念也深刻地影响了房屋的营造观念,我们可以从现在保存完好的民居建造形式中看出人类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准则?!独窦恰费浴熬哟τ欣瘛碧逑至私ㄖ匀松乃茉??!袄裰啤弊魑恢种匾蛩厣羁痰赜跋熘泄趁窬油ピ河刖幼⌒沃?。如民居中规整的长方形平面表现出一种天然的方向性,主座朝南、强调中轴线、门堂分立等都是在“礼制”上体现出来的严格的组织层次、内外上下秩序,是社会精神的物质外延。

3、乡土田园情趣

美是生活的升华,传统民居与人的精神、情感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在自然,最直接反映了中国文化,把艺术与个体的内在道德、性格、修养及情感相联系,艺术被看做唤起、培养和提高个体的内在道德情操要求之手段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民居已经“人化”,被“移情”,它们的空间和形式能够反映不同的居住者的性格和审美特征及文化背景,成为一种“有人之境”。例如,北方传统民居简洁、实用且浑朴,可以让人联想到北方人性格的粗犷、坦诚和质朴;南方传统民居造型变化多样、空间奇巧、色彩淡雅,表现了南方人性格的文静、灵活和细腻。居住者依恋民居的情感,还源于一种普遍存在的深厚而顽强的思乡情结。

4、意境

意境,可以说是传统民居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范畴。传统民居庭院的客观环境所具有的艺术气质与其建筑艺术所产生感染力的共同组构,产生出了“情景交融”的意境。庭院中的花草树木,是极富变化的动景,是美的物质基础,它增添了庭院的生机和意趣,丰富了庭院的空间层次和时序变化,创造出庭院的建筑空间与自然的景变和意境上的诗情画意。

中国传统庭院因其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在庭院群组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群体组合,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庭院,可以说是中国人得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体现。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慧,赵晓峰.中国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生态文化内涵[J].河北学刊,2008,28(3),245-247

[2]伍国正,吴越. 传统民居庭院的文化审美意蕴―― 以湖南传统庭院式民居为例[J].华中建筑,2011(01),84-87

第4篇

成功的广告往往有其深厚的时代文化内涵,它是时代进步文化的一面镜子。本文拟从一些广告实例入手,对部分广告所反映的背景文化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流行文化的展示

广告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文化的形式。广告必须在紧追时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创作,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同。因此,广告是流行文化的施展舞台。如利用名人效应、权威效应所做的广告宣传,表现了当代文化的特征。许多商家往往会借助名人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力,树立商品或品牌的良好形象。宝洁公司的“舒肤佳”香皂和“潘婷”营养洗发露,分别以“中华医学会”和“瑞士维他命研究院”两个权威机构的认可向消费者推荐,很快使商品流行起来。这些广告的成功,无疑都巧借了当代人对名人的崇拜和对权威的信任心理。另外还有的表现为:标新立异的物质追求、自我完善的个性显示。如南京天纬无线寻呼台的报刊广告画面登载了一个十分聪颖的小伙子的头像,他的头上居然还有头的叠影,广告词让我们恍然大悟,“既然你目标更高,为什么在乎人家说你眼界太高?”这个广告是在消费者个性追求上找到了连结点,反映了富有朝气、不敢平庸的的年轻一族强烈的自尊、自信。再如,宝洁公司“飘柔”洗发水的广告主题为“表现最好,自然全国流行”,充分运用“赞赏”手段来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期望值,反映的是人们渴望在大众面前展露自己的优点,并获得众人的认可和赞赏。而非??衫帧澳昵崦挥惺О埽浅?衫?,亮出你自己”;雪碧——“我就是我,晶晶亮”等饮料广告,更是代表了当代青年人突出个性,尽展个人风采的心理倾向。

二、地域文化与混合文化的碰撞

除了上面所讲的流行文化这个主流外,广告还反映了一定地域的特定文化。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包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意识等,许多广告以此为创意背景,反映了文化的差异。如“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的广告。“金利来”原名金狮,虽然在广告上做了一番努力,但领带的销路还是不佳。原来香港“狮”、“输”读者相近,与粤港澳人特有的“好意头”心理相悖。自从有了吉利的好名称“金利来”后,广告引起消费者心理活动的有选择地指向,“金利来”也就名扬四海?!把鸥甓逼放拼幼畛醯摹扒啻骸钡健氨甭馗邸保蓟窆敖鹬式?,但知名度并不高,最后更名为“雅戈尔”(英文younser青春的译音)后,才使“雅戈尔”一路高歌。原因是“雅戈尔”的名字符合人们心理,人人都希望拥有年轻人那样的朝气。

当然,广告业是跨时代、跨民族文化的融合。如美国HVM美健军系列高级补品的宣传口号是“一年之计在于春”,采用的是汉语成语;比如“内衣外穿不是从麦当娜开始”的广告口号,从当代性感女星的服装跳跃到一百多年前的《天鹅湖》中芭蕾舞演员的服饰,在古代与现代之间跳跃自如,反映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各类文化的糅合信息。

三、超前文化的演绎

广告向人们展示着一种超前的文化形象。这超前的文化形象从内容的角度,总是向人们展示一个新世界,并且是一个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新世界。例如“雀巢”咖啡。中国人素有喝茶的习惯,很少喝咖啡,但“雀巢”咖啡却敢于打进来,并且一举成功,原因之一就在于“味道好极了”这句话以及它的广告形象画面:如果你喝“雀巢”咖啡,你就能够得到一种高品位、高档次的生活。这就是“雀巢”咖啡带来的超前文化。这种超前文化从视觉的角度,利用“图底关系”,把要宣传的东西凸显出来,同时借助于摄影、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给人造成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种身临其境之感往往会被消费者误认为身同其境。

第5篇

【关键词】中英 茶文化 物质 精神 语言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192-02

作为饮用人群最广泛的饮料,茶成为世界各国人民重要的饮品。在慢饮细酌之间,茶与文化产生交集。不仅实现了物质享受的审美升华,也彰显着特定民族、特定地域人民的精神取向?!爸杏⒉栉幕硐中问降牟煌从诹焦髯圆煌纳缁崂泛蜕缁岱⒄构旒!V泄て谝岳次榷ǖ呐┮稻蒙缁岱⒄鼓J胶陀⒐哂邢惹庖宓墓ど桃瞪缁岱⒄鼓J揭簿龆肆焦牟栉幕哪谥示哂薪厝徊煌哪诤!蓖?,我们也应认识到种植茶叶、饮用茶叶和利用茶叶并不等同于茶文化,茶文化的生发与凝定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人们在长期的饮茶过程中,在一定的阶段,把饮茶当成了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于是,就随之产生了各种文化现象,产生了社会功能,这才开始出现了茶文化。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

一 中英茶文化的物质内涵

1.“茶之煮”

从物质层面而言,茶叶烹煮方式的不同也是中英茶文化重要的区别之一。中国人对茶与水的理解完全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而英国人不仅要求不同的茶叶用不同的水来烹煮,对于水的选择、水温的确定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诚如张大复所写:“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背鲇诙圆璧纳畎?,中国人将水分为山泉之水、河溪之水、井中之水若干层级。对比于中国人在烹煮茶叶时对水近乎病态的要求,英国人则简单的多——烧沸即可。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中英两国“茶之造”的不同:中国人整体偏好绿茶,为品味到茶叶的清香、甘洌,自然是对水有严格的要求;英国人喜好红茶,又在茶中加入各类茶品,也就无从谈及对水的要求了。

2.“茶之器”

“茶之器”涵盖三个方面的事物:制作茶叶、保存茶叶、烹煮茶叶的器具,本文所论述的主要是烹煮茶叶的器具。由于饮茶已成为中英两国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对于烹煮茶叶的器具自然格外讲究。

在中国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不同材质的茶具,从早期的陶器到后来的金银器,以及盛行于民间和宫廷的瓷器,中国人在追求最优茶具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过自己的脚步?!爸泄枥喾岣唬髅褡搴偷厍囊柘八滓捕嘌?,茶具的具体配备也各有差异。加上这里还包含有个人的爱好与品位也大都不一。先看主茶具,它有茶壶、茶船、小茶杯、杯托、茶盅、盖置、茶碗、大茶杯、盖碗、冲泡盅和冲泡器、水注。辅助用品有奉茶盘、茶巾、茶盘、泡茶巾、茶匙、渣匙、茶荷、茶针、茶著、计时器。备水器有煮水器、保温瓶、水盂、水方。备茶器有茶样罐和茶瓮。”

英国人对茶具的讲究稍显简易。由于茶叶是17世纪传入英国的,正值大英帝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强大的国力在为英国人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让他们格外钟情于银质餐具和骨质瓷杯,而英国独特的天气则造就了他们在阳光暗淡、阴冷潮湿的下午相聚饮茶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物质上贵族化倾向明显的活动,下午茶在英国社会被赋予了典雅高贵的外衣。

二 中英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1.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中国人对茶的理解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而营构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茶文化传统。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农耕文明,“重本抑末”的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天人合一”,只有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取得良好的收成,才能获得自然对人类的回馈。其中,佛道两家对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各有贡献。道家崇尚自然无为,认为茶具有“返璞归真”的品格。因此,人们通过品茶不仅可以获得感官的享受,甚至可以达到回归自然的人生境界。尤其是中国传统儒家士子遭受了仕途、人生的挫折后,他们渴望获得精神的慰藉、找寻心灵的家园,被道家思想赋予了独特内涵的茶文化就成为中国士大夫阶层重要的寄托方式之一。

对中国茶文化精神内涵的凝定产生深远影响的还有佛教思想。佛教进入中国的时间较晚,早期的僧侣多从事农业劳动。在种植茶树的同时,对于茶的烹煮、品酌自有心得,逐渐生发为具有特色的茶禅文化。佛教是将种茶、制茶、煮茶、品茶视为修行的方式,这正是茶禅的精髓所在。“茶使人类精湛思想与完美艺术得以萌发创造。茶禅文化可以兴、观、群、怨,小至怡情养性、应对进退,大至国际往来、文化交流,成目前改革开放、净化人心、启迪智慧之所必需,亦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之所当务?!?/p>

2.英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英国人对茶的理解也是建立在英国社会独特的文化背景基础之上的,不同于中国文化倡导的“天人合一”,以商业文明和海洋经济为基础的英国更倾向于“天人相对”。英国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在对自然的征服和探索中不断前进。他们更渴望改造自然,也更为钟情于发酵的红茶。时刻强调个人中心主义的思维特点也在英国茶文化中得到了体现,作为英国下午茶主力军的英国主妇还会积极邀请朋友到家中享受下午茶的欢愉,英国茶文化并不强调集体化的精神取向,更侧重于个性化的精神满足。

三 中英茶文化的语言表达

1.中国的“茶语”

中国人对茶的偏好首先表现在“茶”作为饮品迎合了上至帝王、下至贩夫走卒的需求,被称成开门七件事之一。由此可见,中国人是将茶视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作为一种从日常生活中诞生的必需品,茶被赋予了更为平民化的情感色彩。不同于日常生活对茶的情感定位,中国文人也将其作为“琴棋书画诗酒茶”之一,这就使得中国茶文化的“茶语”被赋予了贵族化的情感。作为体现文人精神品味的物化形式,茶不仅具有典雅、高贵的文化品格,更被视为具有“六艺”之旨?!八讲柰眨侵敢杩梢愿磺偎?、晓棋妙、增书香、添画韵、醒诗魂、解酒困、品花香。可见文人雅士对茶是青睐有加,赋予茶这个植物的树叶、清苦的汤水以鲜活的生命和高雅的品位?!?/p>

当茶被视为精神的调和剂进入中国文人的视野,就具有了特殊的文化人格。随着中国文学的发展,茶也被文人纳入到文学创作中:品茶之诗、赋茶之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中“茶语”的生发。自晋发轫,中国文人对茶的咏叹就不曾中止。随着中国人饮茶方式的演变,中国文学中的“茶语”也逐渐变化?!妒す确纭分械摹八娇嗖?,其甘入荠”正是中国文学最早论及茶的明证,这时的茶尚处于“多识于鸟兽草木虫鱼之名”的阶段;随着文人们对茶的认识逐步深入、对茶的情感逐渐深厚,茶已经被视为传达情感的重要载体而不断衍化。

2.英国的“茶语”

在英国文学历史上,对茶表达挚爱之情的诗人还有彼得·安东尼·莫妥、雪莱等。尤其以雪莱对茶的歌颂最为著名。他写道:“The liquid doetors rail at,and that I Will quaff in spite of them,and when I die We’ll toss up which died first of drinking tea.”能够将茶视为自己生活的寄托,甚至可以达到至死方休的程度,在世界文学的历史中,恐怕只有雪莱了。这般的狂热正是英国人对茶之嗜好的最佳注脚。

参考文献

[1]王霓.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J].文史哲,2011(34)

[2]简伯华.茶与茶文化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55

[3]孟丹.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22、33

第6篇

关键词:寒山寺;文化;钟声诗韵;和合;佛教

寒山寺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寒山寺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寒山寺文化。简单的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目前学界还未有人给寒山寺文化进行明确地学术定位,我们大致可以说,寒山寺文化是以寒山寺及枫桥为区域逐渐形成的,以钟声诗韵为标志,以和合文化为精髓,以佛教文化为基石的具有深远影响和广泛价值的寺庙文化。本文将从钟声诗韵、和合、佛教三个方面来挖掘寒山寺特有的文化内涵。

一、寒山寺文化的标志――钟声诗韵

寒山寺是以诗而闻名于世的,钟声诗韵是寒山寺文化的主要标识。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使得寒山寺以诗缘而流芳后世。“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钡谝痪?,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写出了环境的孤寂凄清,诗人情感无处着落,只能让漂泊孤独的心灵在弥漫秋霜中游弋。第二句可谓是写“愁”的千古佳句,诗人的“愁”是什么?忧国忧民、怀才不遇、仕途艰难、羁旅之思……诗人独自羁旅漂泊,栖身于客船之中,夜泊枫桥,长夜难以入眠。 第三句由远及近点明寒山寺的位置,让读者跟随诗人由姑苏城外一游到了寒山寺,让孤寂的灵魂找到了栖息之地、归依之处,夜半有钟声飘进了客船。第四句中“钟声”与首句“乌啼”遥相呼应,浑然天成,意境和谐。这厚重的钟声荡涤了诗人的愁思,和谐的钟声把诗人送到甜美的梦乡。在寒山寺的钟声中,张继得到了宁静和解脱。张继流传的诗不多,唯有这首诗穿越千年,在后人心中激起涟漪。如今,人们去游览寒山寺,一方面是去欣赏风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去体会张继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江枫”是指寒山寺门外的“江村桥”和“枫桥”。江村桥,《苏州市志》载:“建于唐代,清康熙四十五年由当地人程文焕发起募捐重建。”“枫桥”,“在阊门外九里,自古有名。南北客经由,未有不憩此桥而题咏者。”(吴郡志)明高启《泊枫桥》云:“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笔婕胺闱诺挠蟹洞蟪?、陆游等,诗有枫桥者不下百首。与张继《枫桥夜泊》同名诗的有朱彝尊、毛大瀛、李绳等诗人。以寒山寺为主题的诗词,其中不乏历史上有名的诗人,如韦应物、杜牧、唐寅、王士祯等等。这一系列的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同时能弥补方志散佚的遗憾,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除了文人创作,寒山寺的僧人也多善书能诗,代表人物当数寒山子。寒山子留存下来的诗有300多首,他以质朴的形式表现佛家思想。寒山子诗歌对后世影响很大,他贴近自然、毫不造作的诗歌,成为之后许多诗人类比的样式,以致形成了“寒山体”

[1]寒山子的诗在元代传入朝鲜、日本,后来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二战以来,“寒山子”热在海外持续升温,在美国其形象开始美国化,影响力六七十年代的学生思潮、嬉皮士运动。[2]

张继的《枫桥夜泊》不仅让寒山寺闻名于世,同时也让寒山寺钟声文化走向大众。寒山寺现存梵钟明清遗物居多,都是重要的文物。我们说寒山寺的钟文化不在于钟的历史悠久,重点在于“钟声”。寒山寺的钟声千年传扬、历久弥新?!耙拱胫由备剿碌闹由谌肓似渌旅砟岩云蠹暗奈幕自獭V由暧狼貌幌ⅲ瓜憧途邮?、文人骚客纷纷神往并为之陶醉。寒山寺钟声音乐及仪式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唱念击钟形式。芸芸众生,“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盵3]因此,往来寒山寺的游客无不敲钟去除烦恼、祈求平安。为了让寒山寺文化发扬光大,从1979年开始,寒山寺每年除夕都会举行听钟声活动。至今听钟声活动成了苏州一个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成了苏州独具特色的名片标识,成了苏州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二、寒山寺文化的精髓――和合文化

和合文化是寒山寺文化的精髓。“和”是指和平、和谐、祥和,“合”是指融合、结合、合作。和合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因,它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的矛盾,把不同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合体之中。纵观儒、释、道、墨,它们都认同和合精神。和合是中国人文精神之核心,是中国文化生命之所在。寒山寺作为佛教道场,不仅将和合精神传承下来,更赋予了其新的内容。寒山寺的得名,与唐代著名诗僧寒山子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正是寒山子和拾得两位开山鼻祖给予和合文化独特内涵。寒山曾这样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回:“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这充满禅机的问答,淋漓尽致展现了和合思想。它宣扬了中庸平和、忍让的思想。寒山和拾得把世间的百般痛苦都付之一笑,深谙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用微笑面对种种嘲笑不平,加深了人们对和睦相处、互让忍耐的理解。

和合二仙(亦称和合二圣)对传统民间文化有较大的影响,传说他们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下凡,所以常常眉开眼笑,至今成为民间的笑神、喜神、福神、吉祥神。民间多以童子形象出现,一人手持荷花或禾苗,一人手持圆盒,“荷”、“禾”和“盒”都与“和合”同音,现在也多比喻夫妻和谐。在我国传统的婚礼喜庆仪式上,常常挂有和合二仙的画轴,画中二仙笑容满面,一位手持荷花,另一位手捧圆盒,人们以此来祝福新婚夫妻白头偕老,如鱼得水。此外民间也多把和合图挂于厅堂,以图吉利,民间年画还常将和合二仙与其他民间神共祀的习俗。

正是因为具有和合精神,才能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寒山寺文化。寒山寺文化是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吴文化的融合。和合文化是寒山寺文化的精髓,是寒山寺深厚文化底蕴的根本,没有它,寒山寺难以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

三、寒山寺文化的基石――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是寒山寺文化的基石,佛教文化是指佛教包含的文化内容,比如、佛教理论、佛教文学艺术、佛教风俗习惯等。寒山寺文化处处体现佛教文化,佛教文化成为寒山寺文化的基石。寒山寺属于佛教流派中的禅宗。体现在佛事活动中,如讲经说法、传戒受戒、斋日、浴佛节、盂兰盆会、佛菩萨圣诞以及大佛开光典礼等,都按时举行各项法务活动,并接受四众弟子参加,梵音缭绕,如法如仪。[4]寒山寺经常举行放生活动、筹集善款捐助灾区及需要有帮助的人,都体现了佛家的慈悲胸怀。寒山寺的诗文、碑刻、书画都以佛教文化为载体。寒山寺的建筑群都是依照佛教建筑建立起来的,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等建筑体制严整,融佛教风貌于建筑艺术之中,同时这些佛教建筑又融入了江南优雅精致的建筑风格。除了这些,连上文提到的钟声也都是寒山寺佛教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此外,寒山寺还保存了大量珍贵的佛教文物,这也是佛教文化的一部分。如藏经楼藏有完整的清刻龙藏一部,《金刚石》刻石并附有明董其昌所书跋文,明朝成化年间所铸十八罗汉,碑刻《张继诗碑》、《寒山子像碑》、《寒山拾得像碑》等。从这些佛教艺术珍品中,我们能够窥见其悠久的历史,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感受到艺术文化之美的熏陶。

寒山寺文化是多元的,是发展的,多元发展使得寒山寺文化独具特色。钟声诗韵使人们神往陶醉、祛除忧愁;和合文化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佛教文化对其他文化融合、兼收并蓄给当下文化建设以启示。以钟声诗韵为标志,以和合文化为精髓,以佛教文化为基石的寒山寺文化,在当下仍具有颇多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寒山子.寒山子诗集[M].苏州:苏州寒山寺,2003:4―6.

第7篇

有人说品牌就是时尚、就是高价格,对此我不敢苟同民,我认为品牌代表着一种文化,是一种内涵的体现。

据说在报喜鸟,从高层老总到普通员工,脑袋里都装着一个关于品牌问题的段子:一位顾客指着一条标价66800元的某国际名牌皮带问售货员:“这个没有标错吧,怎么这么贵呢?”服务员说:“没错,那是真皮的?!惫丝突卮穑骸耙煌防匣婆2哦嗌偾侨钦嫫さ?。”

“这个例子说明一个品牌的价值不仅在于物质层面,更多的是在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在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的成功,说到底是文化的成功,确切地说是民族文化的成功”,和许多人一样,我也很喜欢用“文化”这个词儿来解释自己的品牌观。

如果说外在形象是品牌的“皮”、战略发展规划是品牌的“筋”,那么我认为文化内涵是品牌的“灵魂”。

目前许多服装企业就开始在品牌的内涵和品牌形象上大做文章。如当年“金利来”的一句“金利来,男人的世界”树立了其在男装品牌中老大的地位,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它的广告让消费者理解到“金利来”品牌就是男装。而后来的一些男装品牌虽然也推出了所谓的“男人的选择”、“男人的风度”、”男人的享受”等等,但在消费者看来这不过是简单的模仿,当然无法撼动“金利来”的地位,这就是消费者在品牌理解上的作用了。

在品牌形象方面,除了在品牌标识设计上差异外,较为突出的就应该是品牌形象代言人了。如“庄吉”的周华健、洛兹的胡兵、美特斯邦威的郭富城等都是较为有影响力的形象代言人,使用形象代言人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该代言人的个人特性投射到品牌中来,形成差异化,利用该代言人对目标消费者的影响力来提升品牌的形象。

服装品牌在更深一层次上是对人们情感诉求的表达,它反映了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消费观念。服装发展到今天的地步,简单的蔽体及保暖功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了。对于高档西服品牌来说,体现的是消费者的身份、尊严、地位、品位及对成功的渴求。对于高档女装品牌来说,表现的则是消费者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种对美、对个性、对时尚的追求??梢运?,服装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穿着体验,从这种体验中使消费者自身的身份、个性得以完美的诠释。能够给消费者带来这种感受的不再是服装简单的舒适与得体,而是更多地来源于品牌的定位及文化。

如九牧王服饰的核心诉求为“心所至,天地从容”,虎都西裤则定位为“男人自有主张”。杭州凭借其优势的地理位置,将“水文化”与“丝绸文化”进行了巧妙的嫁接,其设计以 “婉约”、“典雅”风格透着浓厚的江南水乡文化。而深圳作为我国的窗口城市,其设计风格与世界设计风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面料选材、款式设计等方面无不体现着“时尚”、“现代”、“潮流”的气息。当有了品牌的核心定位后,就需要企业的所有行动都围绕品牌的核心价值来做文章。从企业的CIS、产品的打造、价格设计、广告传播、再到终端展示,每一个环节都高度的保持一致。深圳的女装品牌歌力思甚至连洗手间的镜子设计的都高贵典雅,做到了与品牌核心价值的完美统一。正是这些细节的力量锻造了以上品牌的辉煌业绩,也使他们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更加清晰明了。如今品牌对消费者正是这样,它以高美誉度、高强度、高冲击力的信息,诱导消费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品牌商品上,引导消费者购买品牌商品。品牌商品无不反映了一种生活方式及其观念,建立品牌与消费关系核心是形成品牌忠诚。

而在服装的文化内涵上,从审美角度来看东西方也有着很大差异,全盘西化的服装会让中国人找不着感觉,不加区别地进行“拿来主义”,是制约中国时装发展的症结所在。

英昂在对品牌进行调查发现,国际服装品牌九成以上都是以创始人的名字来命名,不论时代怎样改变,都坚持统一的设计理念和时尚风格;而中国服装品牌大多数都是服装企业拍着脑袋想出来,真正树立服装设计风格的企业很少,很多服装企业在市场上一味跟风,不注重设计,也不注重品牌的营销与管理。

在去年9月底,中国服装协会就宣布启动第二届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报名参与的服装企业达到300家。在颁奖典礼上,濮存昕、张敏、潘石屹、张国立等名流如云而来的场景还是让人惊叹国产品牌的内在力量,这也让媒体给这个大奖冠以“服装界奥斯卡”的名号。

近些年我国在对外交流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中法文化年,中意文化年等,都是在推广我国的文化,让世界更加认识了解我们。这是整个行业的问题,不是某个企业孤军奋斗就可以解决的,当然,要创出我们自己的国际品牌,主要还是要靠企业自身。首先我们企业的老总本人要有潮流意识,要不断提高自己在审美方面的素养,最好是企业的老总本身就是设计师?;褂形颐堑姆捌笠狄宰约旱奈幕行判模斜Ц海兄居诖闯鼋械孟斓拿褡迤放评础?/p>

第8篇

1.责任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

责任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推动企业在战略与治理中强调共同作战、共同发展的团队精神以及积极和谐、蓬勃向上的工作氛围,进而推动和激励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协调一致地行动,以达到预期目的。

2.责任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

责任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不同企业的责任文化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但所有企业的责任文化都肩负着对各个利益相关方履行责任的使命。责任文化会在不同的企业内外部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生命力和对外影响。

3.责任文化是一种可持续文化

责任文化是一种可持续的文化,其在现代企业文化共性的基础上,以责任为核心内涵,不断发展并呈现出独特的企业精神、鲜明的企业形象、高效的管理风格。责任文化可有效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导航和支撑,保障企业走负责任的发展路线,打造负责任的企业品牌,传播负责任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电网企业推进责任文化的现实意义

电网属于公用事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千家万户的重要行业。一开灯、一关灯,开关之间蕴含了电网企业的责任。履行社会责任也是电网企业的职责所在。因此,责任文化天然存在于电网企业的文化建设中。我们提出将责任文化,与电网企业传统的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廉洁文化、法治文化一起,作为电网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要素,对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实现电网企业战略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设责任文化,是丰富电网企业文化的必要内涵

随着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的依赖性加深,形成蕴含社会责任理念的责任文化,越来越成为电网企业的必然追求。一方面,持续安全生产、保障电力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高可靠性的电力能源,是电网企业的应尽责任和必然要求。责任始终贯穿于电网企业的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责任存在于每一分、每一秒。另一方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题中之义。因此,深入开展责任文化建设,是丰富电网企业的企业文化内容、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现实需要。

2.建设责任文化,是促进电网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现实需要

随着电网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层层分解、细化落实,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和各种负责任的行为需要融入到每个具体的岗位中。通过员工积极承担岗位责任,狠抓执行,才能确保公司战略和目标的实现。例如,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提出了“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国际先进电网企业”的战略目标,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明确为企业使命,切实承担起维护公众利益的责任、电力普遍服务的义务和重大灾害责任在先的义务,积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表率。这些满怀责任感的电力人的付出,不仅体现了“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核心价值观,也见证了经过时间沉淀形成的责任文化所激发出的巨大力量。因此,在推动公司战略目标落地时,突出抓好责任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三、电网企业推进责任文化的建议

1.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有责任感的企业

企业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承诺的重要表现。一是坚持诚实守信、依法合规经营,以良好的业绩回报社会。二是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责任是相互的,企业需要负责任的员工,员工也需要企业对其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三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量力而行,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科普传播、赈灾、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公益事业。四是主动与利益相关方沟通,彰显企业形象。在2013年5月开展的南方电网公司“社会责任活动周”中,广州供电局青年志愿者走进农民工子女学校,传播科学用电科普知识,向市民展示减少停电时间的八种先进设备“利器”,有效提升了社会各界对电网企业的认同感。同时,主动通过大众媒体向公众展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有效促进了可信赖、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象的累积和强化。

2.加强制度建设,以岗位责任制强化责任到位

企业完善的建规章、立制度能够让员工明确自身的具体职责。责任文化建设需要与员工岗位责任相互融合,通过岗位责任的执行与落实强化责任承诺,保证责任的有序实现。企业责任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规章制度的保障,不仅要求每个人做到责任到位,还要求整个团队成员的相互配合,以自动自觉的责任行为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从而形成整体责任。许多电力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已将岗位责任转变为自觉行动。作为广州供电局电缆专业中为数不多的高级技师之一,陆浩臻几十年专研电缆技术,以精湛的技艺,获得了日本技术督导对他“像绣花般做电缆”的高度评价。同时,陆浩臻及其团队成功安装调试500千伏超高压交联电缆,打破了外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以出色的技术诠释了岗位责任。这些员工都是遵章守纪、落实岗位责任制的典范。

3.打造责任品牌,营造良好的责任文化氛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在现视频| 嫩草九九九精品乱码一二三 | 91啦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夜夜春夜夜爽久久小 | 91视频网页版 | 91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91免费高清视频 | 在线麻豆视频 | 一区二区的视频 | 国产电影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 国产亚洲三区 | 二区免费视频 | 免费成人午夜视频 | www.97色.com |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影院游乐网 | 91亚洲国产亚洲国产亚洲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 免费真人毛片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 | 午夜免费毛片 | 亚洲一区二区高潮无套美女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 | 九色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91在线高清视频 | 9191色| www.色涩涩.com | av片大全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91久久精品国产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 久久成人免费视频 | 一本一道久久久a久久久精品蜜臀 | www.国产精品.com | 91高清在线| 91传媒在线免费观看 |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免费 |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