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一_久久综合激情_亚洲97_午夜影院在线视频_国产成人福利_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首页 优秀范文 公司资产管理分析

公司资产管理分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17 15:03: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公司资产管理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第1篇

关键词:大龙地产 项目资金 运营管理

大龙地产公司建立于1987年,最早隶属于北京顺义区人民政府,凭借其这一方面的关系,大龙地产在拿地上显得技高一筹,总是能够拍得高价值土地。后来其公司收购了宁城老窖,在上交所上市,更名为大龙地产。

大龙地产在2005年上市之后,一直致力于土地储备,2009年,大龙地产以50.5亿的天价一举拍得“北京中央别墅区最后一块低密度地块”,从名不见经传到一鸣惊人,大龙地产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叭系赝酢钡?,然而。资金状况恶化的大龙地产,不但迟迟没有准备动工的迹象,而且也迟迟没有交付购置款。关于大龙地产没钱的消息迅速蔓延,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北京市国土资源部终于决定收回大龙地产竞拍的土地,并且罚没两亿的保证金。

随后为了解决公司资金上的困境,大龙地产先后出卖了自己的子公司的股份、顺义王府井最赚钱的项目,和手中几块有潜质的土地。即便如此大龙地产依然没有解决自己的资金困境。下面是大龙地产的股价走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龙地产的股价在2009年经过了一跌之后,持续下降,这反映出公司的经营业绩并没有好转,而是在稳定的下行当中。

一、大龙地产财政状况分析

以下是大龙地产2012年的部分财政情况: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187,783,709.33 -8,213.42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股) -0.23 -8,213.42

报告期 年初至报告期期末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01 -0.01 -160.28

而且根据大龙地产公司2012年度季报显示,事实上除了大龙地产依靠出卖土地利润得以增长之外,其他时候公司的资金流都是负的。截止到2013年,大龙地产公司仍然受到运营资金的影响,股价持续下跌到2.78元。由此可见,大龙地产总公司的财政已经很拮据了,现金流始终保持是负数,资金流已经出现了?;绻荒茉谧式鹪擞凸芾砩细谋湔庖坏?,那么公司的运作将会面临着更多的困境。

二、大龙地产公司某项目开发过程中遭遇的困境

以大龙地产的某个项目为例,该项目是大龙地产力图于解决资金困境的重要项目。大龙地产公司的资金一直非常短缺,依靠的更多将存留项目快速卖出,来获取流动资金,因此在项目的开发中遇到了诸多的资金问题。

在项目建设的阶段,大龙地产面临着更大的资金压力,项目不仅仅要支付各种建设成本,而且还要面临原材料价格的浮动、工期的拖延等等的不确定因素。经过成本预算,大龙地产前期工程成本为一千万,基础设施成本为四千万,建安成本为两亿八千万,开发间接成本为四千万,而后期的广告宣传和营销成本也达到了三千万。如此计算下来,建设阶段的成本就高达四个亿。在建设阶段没有现金流流入,项目支出巨大而且周期长达三年,资金压力是不容小觑的。

在项目完成之后,公司又遇到了遭遇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寒冬,楼市成交量下挫,虽然B座、C座和D座都开始进入到销售阶段,而且都卖到了一万多一平米,但是由于成交量的下挫,导致了公司的资金流进一步受到影响。同时,受到保证金被罚没的影响,经济环境整体不好,银行贷款又已经到期,其中的商业项目还需要运行和维护,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发放工资,销售受挫,资金回笼慢,此时,项目就遭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三、项目开发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

当前大龙地产公司的实际情况是资金短缺,资产负债比率过高,现金流为负,公司获得现金流依靠的方式是出卖集团下的核心业务和项目以“断臂求生”,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的颓势,只会让企业一点一点地丧失核心竞争力。而且企业如果不能够改善项目资金运营上存在的问题,即使是卖掉核心项目所获得的资金最终也会被挥霍殆尽。

笔者认为解决大龙地产目前资金链困境的基本思路就是从每一个项目入手,让每一个项目都成为低风险、资金回笼平衡和赚钱的项目,具体到项目的开发上,要将保持资本的充盈性、风险最小化和利润最优化的前提下,要尽力做好成本的控制,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投资,在未来房价存在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公司应该积极促进营销,改善资金流的动向,保持资金链的稳定。

要严格控制资金成本,比如大龙地产自己储备了大量的土地,在房价未来方向严重不明朗,而且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大龙地产不应该依然储备大量的土地,囤地开发是一个典型的投机行为,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利润,但是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而且不利于房地产企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因此,公司的当务之急是来获取持续的现金流,使公司有持续的经营收入来源??⑾钅渴?,应该注重前期资金的回流,可以采用期房、定金等方式先卖出一部分楼宇,这样能够获得大量的资金,在保证资金的充盈性的前提下,再进行项目的开发和建设,。

总之,资金运营和管理的解决的总体思路是开发中控制土地成本。要在项目完成之前,进行楼宇的销售和商铺的租售,在项目建成之后,应该回收大量的现金流以保证项目的继续运作。在项目完成之后,要根据公司的实际运营能力,将能够带来长期收益的项目,着重开发,自主经营,这样就能够给公司带来持续的收益。

参考文献

[1]程岚.试论企业资金链管理的断裂和对策[J].经济论坛,2011

第2篇

内容摘要:目前研究者主要从企业的资本结构以及其资本成本的角度对企业价值进行分析,公司资产管理的效率与企业价值之间的量化关系未有定论。由于酿酒行业对于资产管理的效率有较高的要求,本研究选用酿酒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管理比率对企业价值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资产管理比率指标中总资产周转率与企业价值的正相关关系,并据此提出通过提高总资产周转率来提升企业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酿酒行业 企业价值 营运指标 实证分析

研究背景

酿酒行业作为食品饮料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酿酒产业存在集中度偏低、龙头企业的地位不稳定、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不高等诸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途径来提高酿酒企业的企业价值显得尤为必要。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企业价值影响因素研究基本包括资本结构,企业长期资本融资策略及现金流量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Young和O`Byme在其研究中确定了研发支出、销售增长、商誉和行业报酬等影响因素。

陈琳、王平心在对影响上市公司价值的因素分析中,得出公司自身的资本结构、盈利能力、资产规模、发展潜力、资产管理水平及所处行业的整体报酬等因素与企业价值具有正相关关系,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有微弱的负相关性,而存货管理水平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不显著(Stephen A.Ross,2009)。但未明确指出在具体行业中,总资产管理水平及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陈前在对我国制造类上市公司的运营资金研究中,得出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能力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公司运营管理能力、公司盈利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形成了营运能力评价指标及经验公式,可以用于评价上市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能力(潘勇辉,2006)。

以上文献并未找到酿酒行业企业价值与资产管理能力的显著关系,并且国内外学者偏向于关注企业价值评估与长期资本运营的管理,对于短期资金财务管理与企业价值的研究并不深入。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建立酿酒行业资产管理比率与企业价值(托宾Q值)的相关性模型,研究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对我国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企业价值有所裨益。

模型构建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我国2010年12月31日前已上市的酿酒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数据主要来自于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具体选取的理由及方法如下:

1.样本的选取。为保持样本间的一致性,本文对所选定范围的样本做了以下筛选工作:第一,剔除同时发行B股股票、H股股票和在海外其他股票市场以发行股票方式进行筹资的上市公司。因为上述类型企业在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政策上存在差异。第二,剔除同时发行债券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由于这两类筹资工具的筹资成本既不同于股票和借款,又会因发行方式及信用等级等因素而异。第三,剔除连续发生重大亏损的上市公司,以避免因此而对总体统计结果产生偏差。第四,考虑到股票在各年的平均价格是影响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所应剔除有重大违规行为操纵股票价格的上市公司。本文所选15只股票中不存在上述情况。

2.数据来源。根据研究的需要,所收集的数据主要是2010年样本公司年度报表中的总资产、销售额、应收账款、产品销售成本和存货。为了保障数据的客观性,本文对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大多采取简单的数学比例,希望通过直观的统计结果来说明问题,而未对任何样本数据进行修正。

(二)变量确定

1.样本数据处理。使用收集到的样本数据,即上市公司的总资产、销售额、应收账款、产品销售成本和存货的数值,计算得出每个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2.企业价值评价模型。在理论研究中,用于衡量公司价值的指标通常采用托宾Q 值即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重置成本的比率。托宾Q值高意味着投资者相信公司将迅速成长,因而更愿意向该公司投资;反之,比率低则说明投资者对公司的发展前景没有信心。由于酿酒行业上市公司的重置成本难以获取,在计算中本文采用上市公司年末的总资产替代。公司的总市值等于流通市值加上非流通股份的价值。非流通股份的价值,采用非流通股份占年末净资产的金额计算。则托宾Q值计算如下:

Q=企业总资本的市场价值/企业总资本的重置成本=(年末流通市值+非流通股份价值+长期负债合计+短期负债合计)/年末总资产。

其中,非流通股份价值=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份数;年末流通市值=年末市场价格×流通股份数。

(三)方法选择

因为对于样本中每个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等三个解释变量和该企业的企业价值这一因变量都是度量测量,则应当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将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及存货周转率对Q值进行回归分析,以便观察各解释变量对Q值的解释水平孰大孰小。

计算结果及分析

(一)初次回归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管理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由此本人推断总资产周转率越高则企业价值也越大。同样的理论可推断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即推测出三个变量同企业价值呈线性关系。首先选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选择反向清除的顺序添加和排除变量?;毓榻峁?。

从表2可以看出,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对企业价值的解释水平不显著,所以删除该因素。但是由于总资产周转率的标准化系数为1.838,T检验结果的相伴概率Sig.值为0.089,说明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总资产周转率与Q值不存在正相关关系。

(二)再次回归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上述变量之间为非线性关系,则将模型设为:y=Ax1x2x3。两边取对数,模型变为:lny=alnx1+blnx2+clnx3+d。其中,x1代表总资产周转率,x2代表应收账款周转率,x3代表存货周转率,y代表企业价值。经过变量替换,模型可转化为线性形式:y1=ax4+bx5+cx6+f。

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后,得到回归系数(见表3)。通过表3可以看出,剩余变量x4的回归系数为0.348,T检验结果的相伴概率Sig.值为0.000,说明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上市公司总资产周转率的对数与企业价值的对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于回归系数不为0,因此回归方程指出了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回归参数在个体和总体上都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则模型可初步概括为:lny=0.348lnx1+ 0.601。

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结论一:酿酒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的对数与托宾Q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总资产周转率直接影响企业价值。

结论二: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均未通过检验,说明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均未显示出与企业价值显著的相关性关系。

从理论上讲,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价值的大小,即,存货管理水平越高,Q值应当越大。不仅如此,应收账款理论上应与企业价值正相关。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首先,为了完成预期的利润目标或者取得银行贷款,公司会采取一些手段来操纵利润。公司通过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来调节存货单价,通过选择存货盘点方式等调节存货数量,从而实现预期利润。其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主要是用期末存货成本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进行对比,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主观操纵的可能性还是很大。上述两点都有可能影响公司存货与Q之间的相关关系,导致其不显著。同样,对于应收账款计量方法的多样性,企业在计提、确认以及冲销坏账准备金环节同样具有可操作空间。这样做有助于提高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但是并不能及时转化为现金,即使利润值上升了,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也许不充足,即企业价值不一定大。

(二)建议

根据总资产周转率与托宾Q值正相关的结论,表明酿酒行业总资产周转率高,该企业的产品销售对路、销售渠道完善且能使现有资产收益最大化,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相反地,总资产周转率低的企业往往是由于没有对市场进行准确的定位,导致销售过低,从而影响了企业的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酿酒行业的投资者,可以利用此研究结果,通过总资产周转率的比较对企业价值进行大约评估,以利于他们选择企业价值较高的企业。而且对于酿酒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合适的市场定位和合理的定价模式来提高销售额,以相对提高总资产周转率,从而提高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Stephen A.Ross .Corporate Finance[M].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2009

2.潘勇辉.外资并购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绩效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9)

3.刘现武.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并购动因及特点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4)

4.贾俊平.统计学(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胡永宏.农业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艺术文库.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6.清科研究中心.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专题研究报告[M].清科研究中心出版,2010

第3篇

[关键词]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561-01

一、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概述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Life Cycle Asset Management,简称“LCAM”)起源于全周期成本管理(Life Cycle Cost,简称“LCC”管理),是LCC管理理念的发展和丰富。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实质上是系统工程理论在资产管理上的应用,是以资产作为研究对象,从系统的整体目标出发,统筹考虑资产的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检修、技改、报废的全过程,在满足安全、效能的前提下追求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实现系统优化的科学方法。

也可以说,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优化资产成本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在规划、立项、设计和设备招投标等决策环节将建设和运行阶段进行通盘考虑,以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为目标,寻找初期投入与后期运行维护费用二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从而改变“割裂二者关系、片面追求初期投资最低”的做法,有效地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衔接。达到资产质量的优良和运行维护费用的优化,从而非常显著地降低资产全生命周期的总体成本,提高公司资产的运营效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分析主要从技术、经济和管理三方面进行,具有“三全”(全系统、全费用、全过程)特点。

二、传统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资产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数据,是开展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研究、评价和应用等各项工作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支持和保证,脱离了这些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管理对象应由资产整体向资产单元过渡,而由于传统成本管理较为粗放,各项成本费用分摊到资产单元的流程、标准不统一,造成资产单元的成本费用与实际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的资产管理仅关注资产形成以后的实物及财务管理,而资产形成之前的过程则未包含在内,因而传统的资产管理办法存在以下问题:基建工程建设阶段各环节各项费用的管理方面、资产运维阶段各环节各项费用的管理方面、物资出库管理方面等问题。

三、企业资产现状分析

企业在经营运作时离不开对资产的管理,但目前各企业包括神华宁煤信息技术中心对于资产的管理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脱节

多数企业采用的是对资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形式。按资产占有和使用单位来划分管理层次,并明确各自的职责。但这样的管理形式使得管理层次增加,管理人员增多,极易导致分工不明确,出现互相扯皮现象,影响信息的反馈速度,直接影响工作效率。有些职能部门的职能和职责界定不清,存在有人无职责、有职责无人的现象,导致了资产管理功能的弱化。

2、资产考核体系不完善

对于资产价值的正确考核评价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目前,很少有企业拥有比较完善的资产考核体系。例如,在资产购置方面,正确确定资产的经济生命是资产更新决策的重要依据,有些缺乏资产配置计划或计划不周,没有权威的部门对购置资产进行审计、规划,多数情况下只从一时工作之需出发,随意性较强,忽视了长期的经济效益,导致有的资产花巨资购入后数年不用或很少使用,造成资产的闲置,或者有些急需的资产不能及时更新、购置,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3、资产数据信息不完备

传统的资产管理方式是一种静态的管理方式,各部门掌握的仅仅是资产某个状态之下的数据信息,没有从全局上把握资产的动态过程。这样的管理方式使得资产在管理上缺乏连贯性,资产信息缺乏共享性,一旦出了问题很难找出出现问题的环节。

4、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资产数量也大幅增长,尤其是对于资产密集型企业来说,资源的信息数据庞大,多数企业目前资产管理方式仍是传统的手工方式,这样的管理手段使得工作量大、效率低下、信息不全、可靠性差。

根据以上几点,从神华宁夏煤业集团信息技术中心自身情况出发,总结、梳理管理需求,提出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导入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统筹考虑资产的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检修、技改报废的全过程,在满足安全、效益、效能的前提下追求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提高投资效益,提升新能源业专业化管理水平就迫在眉睫。

四、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

通过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研究,对资产从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营,维护,更新到报废整个的生命周期的一系列业务规则的制定,使得资产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得到高效、充分、合理的利用。在不同行业和领域,资产有很多种分类方式,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分类,神宁信息技术中心将资产分为三个大类,分别是设备资产、非设备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神华宁煤集团信息技术中心资产管理系统建设秉着统一规划、全面部署的原则,建设重点主要有以下6个几方面:

一是统一资产模型,建立集中的资产信息库;二是理顺资产新增流程,实现增量资产流程化、规范化;三是打通资产管理的各个业务环节,保持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资产帐卡物信息同步一致,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四是将企业战略和规划落实到业务执行过程中的预算控制;五是建立健全以工单为核心的精细化检修管理;六是建立综合资产绩效考核和智能分析体系,科学决策。通过建立全视角资产模型,在统一的模型下进行功能划分,从各个角度得到资产的信息,资产模型如(图1):

以此模型为依据,建立资产的财务信息、出入库流程、大修流程、报废流程、采购流程等管理流程,使每件资产从采购到报废都有明确的过程管理。资产管理系统建立的过程便是对资产清查的一个有效管理,也是对资产和设备进行一个完全彻底的清查,进行资产清查的同时对设备到货验收、入库、出库领用、设备运行维护、设备报废等流程模式进行改造、优化和重组,实现了资产信息电子化流程化的管理模式,使资产信息在统一的平台中进行管理和流转,打破了以往资产管理中产生的信息孤岛,使大家能够共享平台建设带来的便利。通过设备台账的建立,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和巡检工作都能够在系统中体现出来,为运维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使用、操作以及评估设备的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第4篇

一、引言

中国股票市场从试验转向发展,关键在于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由传统的以计划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向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转变。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是资源的配置和再配置。股市的资源配置,通常是指如何将股市中有限的生产要素资源投向不同的地区、行业和公司,以获得最大的效益。在这里,股市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最为关键,它不仅决定着股市的运作是否有效率,而且也对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着重要的作用。与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相对应,股市的资源配置方式有配置方式和再配置方式两种类型。股市资源的配置方式,是指一定时期内股市对生产要素的选择、分配和使用方式,例如募股资金的筹集和使用。股市资源的再配置方式,是指继股市资源配置之后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从而产生股市资源再配置的方式,例如股市中的资产重组方式。

从经济体制角度分析,资源配置主要有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两种方式。在政府配置方式下,生产要素资源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行政权力、行政手段和行政机制来实现配置。在市场配置方式下,生产要素资源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配置。一般来讲,二者相比,政府配置方式更能体现政府意图,按照政府的偏好,直接和自觉地配置资源,便于实现资源的数量配置;市场配置方式更能体现市场的供求关系,根据市场供求,间接和自动地配置资源,从而实现效益配置。就中国的情况而言,完全采用政府配置方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通常做法,实践证明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是不适宜的;而完全采用市场配置方式,则会由于市场体制尚未发育成熟,同样会产生资源配置的无效率。或许正因为如此,中国在过渡经济中所选择的是政府配置方式与市场配置方式相结合的混合型配置方式。

中国的混合型资源配置方式,在其股市中反映的淋漓尽致。在目前情况下,从上市公司基准的确定、上市公司的选择、上市公司的评估,到上市中介机构的确定、上市公司的重组、上市时间以及上市额度的分配,其中政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公司上市后股票的价格走向和运作情况则基本上由市场起作用。不少人批评股市中这种混合型资源配置方式的种种弊端,但是对一个刚刚经历10多年和正在发育的股市而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二、中国股市的资源配置及其方式:股本与资金

目前,中国股市的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是应用股本这个生产要素的载体,来实现资源的配置和使用的。我国新股发行的办法是根据地区和部门的审定以及股指情况,利用股本把筹来的资金转化为资本并投向预先确定的生产和经营方向,是股市资源配置方式的重要特征;股市中发行筹资和配股筹资,就是通过股本载体实现其资本转化和生产要素配置的目标。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中国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有四个层次:第一是选择什么样的公司上市;第二是如何使这些公司在一级市场获得筹资成功;第三是采取什么方式促使二级市场接受这些公司;第四是上市公司本身怎样配置募集到的资金,即增量配置问题。就第二个问题而言,从近年来深沪股市的平均中签率来看,1996年为3.57%,1997年为2.1%,1998年上半年为0.86%,平均中签率呈下降的趋势,而且下降幅度还比较大,可见,中国股市的筹资潜力较大。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2000年以后出现过新股发行受阻的个别情况,但这并不代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主流。举个简单例子来讲,中国证券市场的全部市值之和比美国微软一家公司的市值还低。这已充分说明我国股市潜力是较大的。因此在这一部分讨论中,我们把重点放在第一、三、四个层次的研究上。

(一)一级市场对新上市公司的选择

一级市场对新上市公司的选择是股市资源配置方式应用的第一步。1998年5月29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股票发行审核工作程序》已经明确地规定对上市公司的选择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预选阶段,其中有五个步骤:(1)中国证监会下达股票发行家数指标;(2)地方政府或国务院有关产业部门推荐;(3)中国证监会发行部受理预选材料;(4)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5)中国证监会预选审核。第二阶段是审批阶段,其中又有五个步骤:(1)地方政府或国务院有关产业部门初审;(2)中国证监会发行部受理申报材料;(3)中国证监会发行部审核;(4)发行审核委员会审议;(5)发审委审议通过后,中国证监会将根据市场情况,确定企业发行的具体时间,并按程序核发准予公开发行股票的批文。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和产业发展要求来选择上市公司。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股票一级市场对新上市公司的选择基本上体现了国家的产业政策方向。近年来,新股发行的大部分集中在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电子、石化、汽车等国家支持的产业以及其他政府鼓励支持的行业范围,特别是其中的国有企业因所在行业中的地位重要、主业突出、潜力较大,在新股发行中的比重明显提高。从家数上看,1997年和1996年基本持平,1996年发行207家,1997年发行204家,但从发行股本数和筹资金额来看1997年增长较快,全年共发行92亿股,较1996年增长7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1997年新股发行的平均规模是5500万股,远大于1996年的平均规模2500万股。1997年深沪两市的筹资金额为650多亿元,较1996年增加1.6倍。进入1998年以来管理层采取了“双向扩容”措施,即一方面有序发行并上市新股,另一方面发展证券投资基金。这不仅扩大了证券市场需求,增加了市场资金量,也为证券市场稳健地向前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二级市场对上市股份的认同

新股扩容的规模和节奏与中国股市二级市场表现紧密相关,管理层一般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去配置资源。管理层在宏观层次上的资源配置方式:一方面在股价指数高涨阶段抓紧发行和上市新股;另一方面在股价指数低迷阶段则放松发行和上市新股。以深圳股市为例,从1995年1月到1996年3月大市低迷,深圳成指在958.71—1225.38点之间,新上市公司22家,月平均上市1.47家公司;从1996年6月到1997年7月大市高涨,深圳成指从2059.13点连续爬高,最高达到5210.74点,在此期间深市共上市新股192只,月平均上市13.71只。上海股市的走向及扩容情况与深圳市场基本类似,从1995年1月到1996年3月大市低迷,上证指数在537.35到723.87点之间波动,期间新上市公司27家,月平均上市1.80家;从1996年6月到1997年7月大市高涨,上证指数从804.25点稳步攀升,最高达到1393.75点,在此期间沪市共上市新股143只,月平均上市10.21只。从深圳和上海两个市场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反映出宏观层次上资源配置方式和规律,显然这种资源配置的方式有利于市场对上市股份的接受和认同。

我们把视野深入到中,国股票市场股本结构的内部去看,股本情况的变动也可以反映出市场对上市股份的认同情况。1996年随着大市的高涨和上市公司的增加,总股本的扩张率为44.4%,国家股的扩张率为39。79%,法人股的扩张率为48.65%,流通股的扩张率为87.92%,职工股的扩张率为298.70%;国家股的扩张率低于总股本扩张率4.61个百分点,法人股的扩张率高于总股本扩张率4.25个百分点,而流通股和职工股的扩张率分别高于总股本扩张率43.52和254.3个百分点。1997年大市进入高位盘整阶段,在此期间股市的扩容并未放慢,与1996年相比总股本扩张率为58.80%,国家股扩张率为64.21%,法人股扩张率为41.09%,流通股扩张率为66.21%,职工股扩张率为160.66%;国家股扩张率高于总股本扩张率5.41个百分点,法人股扩张率低于总股本扩张率17.71个百分点,而流通股和职工股的扩张率分别高于总股本扩张率7.41和101.86个百分点。从表象上看,尽管流通股的扩张幅度并不太大,但大比例的职工股一般能在新股上市流通,实际上是流通股的再次扩张??杉?,通过1996年和1997年股本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二级市场对上市股份的认同的原因除了管理层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增强市场对新股的确认程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上市新股中加快了流通股和职工股的扩张速度。流通股和职工股所占比重的逐步提高,容易改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募股资金投向分析

对募股资金投向和效果的分析是考察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方式和绩效的重要方面。从微观层面看,募股资金的使用与公司的发展前景以及投资者的利益息息相关。从宏观层面看,募股资金的使用又关系到产业结构的状况、区域经济的优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过1996年和1997年的大规模扩容后,中国的股票市场在发挥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国股票市场在1996年发行筹资金额为91.32亿元,配股筹资金额为74.30亿元,两者合并的筹资总额为165.62亿元。1997年发行筹资金额为715.05亿元,配股筹资金额为261.89亿元,两者合并的筹资总额为976.94亿元。1997年股市的发行筹资金额是1996年的7.83倍,配股筹资金额是1996年的3.52倍,合并筹资总额是1996年的5.90倍。实践证明,股票市场已经成为我国直接融资的重要场所和资源配置方式转化的重要渠道。

从发行筹资的资金投向上看、1996年投入纺织、机械、建筑、商业4个行业的资金占当年发行筹资总额的47.58%,除此之外,各行业资金投人占当年发行筹资金额的情况分别是:房地产占1.58%,高科技占4.88%,公用事业占1.10%,家电和金融为o,酒类占1.76%,石化占6.41%,冶金占5.35%,医药占5.67%,纸业占1.15%,综合占7.33%,农业占5.37%。1997年发行筹资资金投入高科技、公用事业、机械、石化、冶金、综合等行业的资金占当年发行筹资金额的70.78%,其他行业的资金投入比重则在相对下降。由此看来,进入1997年后发行筹资的投向有了重大的变化,即资金的应用更加注重对高科技行业和国家支持的重点行业倾斜。1997年的统计表明,在募股资金中,新建项目投资占全部实际投资的49.2%,技改投资占25.8%,两项合并占全部投资的75%,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向高层次进化。

从配股资金投向上看,1996年配股筹资金额为?4。30亿元,其中投入资金占配股筹资金额的比重超过10%的行业是房地产、公用事业、家电、商业、综合,这5个行业所占用的配股筹资金额为该年度全部配股筹资总额的61.70%,其他行业的配股资金占用比例分别是:纺织4.80%,高科技1.77%,机械7.62%,建材1.18%,酒类0.90%,金融和农业为0,石化3.49%,冶金4.19%,医药0.67%。1997年的配股资金总额比1996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配股资金的投向却没有多少改变。配股资金占1997年度配股资金总额的比重超过10%的行业仍然是房地产、公用事业、家电、商业和综合,投入这5个行业的配股资金占该年度配股筹资总额的58.73%,在这5个行业中实行配股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上市时间较早的老牌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些公司试图通过配股来扩大规模和壮大实力,从而增强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研究结果表明,配股募集资金投向与发行新股募集资金投向情况不同:发行新股募集资金投向的情况解释了我国的产业发展方向,而配股资金的应用则主要是为了增强上市公司本身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需要指出的是,从募股资金投向的大方向上看,应该肯定基本格局是朝良性的方向发展,但所存在的消极情况也不容忽视。根据1997年的年报统计,共有514家上市公司对募股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说明,其中1/4的上市公司投资项目发生变动,1/3的上市公司未按计划进行投资。某种程度上讲,这样大面积的投资变更,应该引起管理层及上市公司的注意。从融资体制来看,在资本稀缺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上市额度也就可以使本地获得更多的经济资源。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往往是为争上市额度上项目,而不是从合理配置资源和市场需要出发上项目,因此造成了随意立项和缺乏应变准备的情况时有发生。从上市公司运行机制看,虽然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但由于我国上市企业在转制中形成的特殊的股权结构,股东大会的监督职能的发挥有一定的限度,这种情况导致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相对弱化,促使个别上市公司把上市变成了圈钱,结果是募资立项随意更改而忽视投资者的权益。因此,加强对上市公司募股资金应用的监督,已经成为我国股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方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中国股市资源再配置方式:资产重组

(一)存量配置:总体印象

中国股票市场的资源再配置方式主要是通过资产重组来实现。按照国际惯例,资产重组的概念是指集团公司内部对其子公司或其他有经营权和控制权的关联企业在经营资产范围内的整合。由于我国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导致现行资产重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被扩大,其内容也显得十分丰富。从1993年到1996年我国实行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只有52家,1997年一年中就有336家上市公司实行资产重组,是过去4年的6.46倍,1998年上半年又有290家上市公司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资产重组和资本经营已经成为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一道引入注目的风景线。

事实上,有关资产重组的概念相当宽泛,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本研究报告所采用概念,是从狭义的方面来理解资产重组,也就是侧重于对股权重组的考察。我们把股权重组的类型分作6类进行检验,即二级市场重组、股权无偿划拨、股权有偿转让、股权投资重组、整体并购、资产置换并购。二级市场重组是指并购公司通过二级市场收购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而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资产重组。股权无偿划拨是指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把上市公司的产权无偿划拨到并购公司的资产重组。股权有偿转让是指并购公司根据股权协议价格受让目标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的资产重组。股权投资重组是指上市公司向目标公司投资从而把目标公司改组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的资产重组。整体并购是指上市公司以资产为基础确定并购价格并受让目标公司全部产权的资产重组。资产置换并购是指上市公司用一定价值的资产并购等值优质资产的资产重组。截至1998年6月底,中国股市实行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共有678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83.60%,其中以二级市场重组方式进行资产重组的公司有9家,以股权无偿划拨方式进行资产重组的公司有34家,以股权有偿转让方式进行资产重组的公司有223家,以股权投资重组方式进行资产重组的公司有253家,以整体并购方式进行资产重组的公司有105家,以资产置换方式进行资产重组的公司有“家。统计数据表明,实行资产重组公司主要集中于股权投资并购、股权有偿转让和整体并购三种方式,它们分别占全部资产重组公司总数的37.32%、32.89%、15.49%,三者合并占全部资产重组公司的比重为85.70%。从重组的内容来看,这三种方式又集中于对国有股和法人股的资产重组上,毫无疑问这是弥补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直接上市流通问题的重要方式。

(二)资产重组及进入行业情况

从1990年到1998年6月底,通过6种资产重组方式进入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情况是:房地产18家、纺织服装制鞋化纤55家、高科技50家、公用事业73家、机械制造67家、家电32家、建材21家、金融信托4家、酒业8家、农业4家、商业82家、石油化工64家、冶金36家、医药26家、造纸11家、综合108家、其他29家。从表象上看,中国股市中的资产重组的行业进入情况趋向于多元化,但从深层次上看,这不仅是一些优势企业对劣势企业的并购、成长企业向衰落企业的扩张,而且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产业调整与升级。

买“壳”、借“壳”、换“壳”,无疑是资产重组这首恢宏交响曲中最活跃的音符?!懊缆诠煞荨庇搿疤┐锕煞荨钡闹刈?,是没落的普通化纤产业向交通、能源、高科技工业等政策鼓励产业的转移;备受市场关注的托普控股“川”,创智入主“五一文”,以及北大方正收购“延中实业”等,则是新兴信息、微电子产业对机械、零售商业等传统行业的替代;而“烟台华联”等利润日薄的零售百货业更换大股东后,均明确了向潜力巨大的生物生化工程及投资业的方向发展。

更大规模的产业更新和升级换代正以“旧瓶装新酒”的形式普遍发生在广大上市公司中,通过局部的资产优化和结构调整,长虹、海尔、海信、TCL。等一大批已趋于成熟的家电企业纷纷向数字电视、电话、电脑一体化的新领域拓展;“广州控股”、“湘中意”等则面向以大城市水、电、气工程为主的现代基础设施产业;而长期被视为“老大难”的纺织板块,也在政府的扶持下实施了大规模产业转向,“龙头股份”、“嘉丰股份”等通过增发新股的方式进入了高附加值的名牌成衣业、高科技楼宇及新型建材等行业。让我们浏览一下1997年初至1998年6月底在中国股票市场上发生的626起形式各异的资产重组,一条清晰的产业结构变更主线便会呈现在人们面前,即由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产业向高技术、高收益的产业转化,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密集型产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由国家限制发展的竞争激烈、效益低下的产业向国家政策鼓励的新兴产业和瓶颈产业转化;其中最主要的发展方向是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生化、精细化工等高科技产业及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产业,而这些产业正是国际上公认的在21世纪综合国力较量的决定因素��知识经济的核心构成。

(三)资产重组公司的经营业绩

通过资产重组给上市公司带来的业绩重组,是股票市场永恒的主题。比较中国股票市场实行资产重组公司的经营业绩可以发现,资产重组的水平在不断提高。1995年,我国实行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的平均净利润为0.44亿元,低于全国上市公司平均值0.62亿元的水平;平均每股收益为0.20元,低于全国上市公司平均值0.27元的水平;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73%,比全国上市公司平均值低7.96个百分点。1996年,我国实行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的平均净利润为0.65亿元,高于全国上市公司平均值0.53亿元的水平;平均每股收益为0.28元,基本上与全国上市公司对应指标持平;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21%,低于全国上市公司对应指标5.91个百分点。1997年,我国实行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的平均净利润为0.65亿元,基本上与全国上市公司对应指标持平;平均每股收益为0.28元,略高于全国上市公司对应指标0.27元的水平;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32%,比全国上市公司对应指标高出2.28个百分点。资产重组效果的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中国股票市场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中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指标分析

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主要财务指标的分析,是考察股市绩效的重要内容。在以下的分析中我们主要通过两个内容来了解我国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总体上的经营绩效:一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二是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一)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

从1997年与1996年和1995年对比的统计指标来看,我国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的总体趋势表现为:第一,平均主营收入和平均净利润增长较快;第二,平均净资产利润率稳步攀升;第三,平均每股收益基本稳定。1997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6.94亿元,分别比1995年和1996年增长4.2%和15.86%;1997年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1.06%,分别比1995年和1996年高出2.2和12.23个百分点;1997年上市公司的平均净利润为0.66亿元,分别比1995年和1996年增长6.45%和24。53%。

1997年上市公司的平均资本利润率为8.04%,低于1995年和1996年的对应指标;而这3年来的平均净资产利润率则稳步攀升,1997年上市公司的平均净资产利润率为8.52%,分别比1995年和1996年高出2.02和1.34个百分点。

1997年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27元,与1995年的对应指标持平,但略低于1996年0.29元的水平。这3年我国股票市场中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在0.27~0.29元之间的情况说明该指标是基本稳定的。

(二)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1.偿债能力分析

统计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稳定提高,而资产负债比率则逐年下降。199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流动比率为1.63倍;1996年上升为1.95倍,比上年提高19.63%;1997年该指标是2.14倍,比1996年增长9.74%。1995年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比率为47.06%;1996年下降为45.11%,下降幅度为4.54%,1997年该指标为41.75%,在1996年的基础上又下降了8.07%。这说明上市公司在总体上的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的提高,减小了信用风险出现的概率,增强了上市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2.资产管理分析

199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存货周转率为6.52次,1996年上升为6.64次,1997年又进一步提高为10.14次;而1995年的平均总资产周转率为0.63次,1996年上升为0.67次,1997年为0.65次,高于1995年的水平,但低于1996年的水平。存货周转率增大说明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效率在提高,而总资产周转率的下降表明上市公司资产规模的扩张速度相对较快,从而导致其销售额的提高受到限制。研究表明,从长远角度看,整体上的上市公司要想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必须在扩大经营规模和资本扩张的同时,深入挖潜和革新,开拓出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使上市公司的整体效益更上一层楼。

应收账款是公司流动资产的一部分,它相当于公司向客户提供短期贷款,在流动资产的管理上,被看作是一项特殊的投资项目。应收账款是公司经营中无法回避的事实。应收账款一般有三个作用:(1)增加销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大多数公司都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采用赊销的方式销售商品和劳务,这已成为许多公司采用的一种营销策略。(2)提高市场占有率或开拓新市场。企业为保持或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般采用较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销售,有利的信用条件不仅成为企业保持或提高其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一种工具,而且也是企业开拓新市场和提高竞争力的一种有效手段。(3)减少存货。公司持有产成品存货,必须支付保管费,在发生损耗、有的产品还会过时的情况下,如果将存货赊销出去转化为应收账款,则可避免上述问题,特别是季节性销售的公司,在销售淡季,一般都采用较优惠的信用条件,以减少存货和各种费用支出。我们用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个指标看一下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情况。这个指标揭示了一定时期内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公司资金回笼情况越好;反之,则表明公司的资金回笼情况较差。199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为43.51次,1996年上升为91.23次,1997年则下降为19.64次。从这三年的情况来看,1996年的情况最好,1995年次之,而1997年较差。这项指标的波动较大,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管理质量不高。一般而言,公司应收账款回笼情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销售情况,如果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不仅能够及时收回应收账款,而且还能够预收一部分资金;反之,如果产品在市场上供大于求时,资金的回笼就有限度??杉岣卟分柿亢屯乜碛谐∈谴俳鲜泄咀什芾砹夹匝返墓丶方?。

五、需要说明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沪深两市股指大幅下跌,股票市值缩水30%左右,投资者的信心严重受挫,人们开始担心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前景。笔者认为,中国证券市场的这次大缩水实际上是对多年股指高居不下的一次大调整?;毓宋夜墒兄械幕驹?,上市公司的情况我们便可以看出这次调整实际上隐藏着历史的必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天堂 | 久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 |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 亚洲免费美女视频 | 中国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 男人网站视频 |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精品免费 |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 91免费看片 | 日本成人网址 | 91蝌蚪国产 | 99久久免费看精品国产一区非洲 | 黄色成人av在线 |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 91在线免费播放视频 |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 | 亚洲美女综合 | 免费人成网 |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成人av中文解说水果派 | 91久久精品国产 |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 | 黄色99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在线 | 一级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 91在线www| 999在线观看精品免费不卡网站 |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成人999| 亚洲美女在线一区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 九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不卡久久 |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91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天天弄夜夜操 | 国内在线一区 | 国产成人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