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15 15:02: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教育教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前言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实施、结构、内容、评价等方面都做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创新的要求,这些看似与教学语言没有关系,然而深究之中,就会发现教学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都是无法忽视的。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敝灰淌θ孕枰胙涣?,就离不开教学语言。一方面好的教学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语文是非常具有人文气息的学科,古人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笨杉镅缘慕涣鞫杂谝桓鋈四谠诰袷澜绲挠跋觳蝗菪£?。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更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内涵和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这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因为教学语言还是与时俱进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断更新自己,充实自己。因此去探究新课改要求下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二、教学语言的内涵概述
通常的研究认为教学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语言既包括有声的教师教学的口头语言,亦包括无声的神态和体态、教材、讲义以及板书甚至于课堂环境和氛围等等。狭义的教学语言指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的口头语言,本文的论述中使用的是狭义的教学语言。借用大教学家夸美纽斯的话:“教师的嘴好似源泉,知识的溪流由之流淌。”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最直接的接受知识的渠道,好的教学语言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激荡着学生的思维,更能鲜活知识,使教学过程水到渠成,使学习过程愉悦而轻松。
最直观的教学语言的要素是口头语言,这是教师思维的直接体现,除此之外教学语言的要素还包括语调、语气、节奏等方面,这些亦是教师在磨炼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表达能力时不可小觑的。试想若教师讲话有气无力,那么无论多么气势磅礴的语言也无法发挥出它本身的感染力,而若教师在表扬学生的时候语气却是非常平淡,无论多么叫人开心表扬也会失去它的色彩吧。
教学语言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恰如其分的“教”,即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具有教学意义,教师不要讲无意义的空话,更不要讲无依据的大话。教学语言要能够反映教学设计的内容,要具有启发性。其二是富有感染性的“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富有神采和感情,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对知识的理解。
三、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语言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师与生的对话,是信息与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北收呷衔庖还勰疃杂诮淌Φ慕萄в镅宰龀隽艘韵缕谕?/p>
1.教学语言体现师生平等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念是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而是走下神坛可亲可近的沟通交流者,善意引导的迷津指点者。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能够体现师生平等,比如说我们从前提问的时候会说:“同学们思考并回答我的问题?!比绻颐腔灰恢炙捣ǎ骸跋旅胬鲜ο肭爰肝煌Ю窗镏鲜饩稣飧鑫侍狻!毕嘟现?,第二种说法平易近人许多。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教师通过教学语言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应当受到非常的重视的,因为教学时的口头表达是学生接近教师的最直接方式,如果教师自筑高台学生亲近不得,自然会对语文失去兴趣。
2.教学语言体现人文素养
语文是充满人文主义情怀的一门学科,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说,繁重的课业和不小的高考压力往往使他们容易对学习产生倦怠,在参加高考的所有科目中,语文是唯一具有艺术性和人文情怀的学科,因此应该是能够陶冶情操的,能够放松身心的,能够培养审美意识的。可以说高中语文教学对教师的人文素养有着很大的呼唤,只有胸中有天地的教师方能谈吐优雅吸引人,只有腹有诗书的教师方能课堂当中气自华。谈吐间能够让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胸怀的语文教师,他的教学语言一定是具有人文素养的。
3.教学语言具有逻辑性
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逻辑性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教师自己就颠三倒四、前后矛盾,那么学生也会失去对教师的信任从而对学科产生排斥心理。尤其是对于已经具备相当的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高中生来说,更要求教师做到语言缜密不出漏洞,不说空话和没有依据的话,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才能建立教师的引导者角色。而对于语文教师而言,缺乏逻辑的教学语言可能使学生对课文或者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困惑或者歧义,把握不到教师所要讲解的内容。
4.教学语言机智幽默
一个能够将幽默感带入课堂的教师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喜爱,为此,不少学者研究了幽默的教学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和作用。举个例子来说,一位教师在讲授“对对子”时候出了这样一对上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毖诔⑹远猿鱿铝氖焙蜈に伎嘞肓季萌悦挥写鸢福淌α榛欢怠澳型В信信!闭庖欢圆坏钤玖丝翁玫钠?,缓解了没有学生对出下联的尴尬,还给同学们开了个好头,启发了他们的思维,最终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对出工整的下联?;怯哪慕萄в镅圆坏芄惶嵘淌Φ母鋈索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能够使教学生动活泼,增加课堂的吸引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币醚鞫埃匦胧紫冉饩鲅暗亩ξ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只靠外力“逼迫”则会处于消极、被动甚至厌倦的状态。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缺乏学习意识,其中,很多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采用活动课的方法,让学生从枯燥无味的“理论”中解脱出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现实社会。在课堂形式上,通过讨论、视频观看、生活大课堂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例如,在高中二年级《哲学与人生》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如何让“人生出彩”、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同学们都急切想知道,教师再告诉他们,这些问题,《哲学与人生》将为大家做出回答。只有学习《哲学与人生》,我们才能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处理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才能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辩证思维素质,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有所成就。这一信息输入到同学们的脑海里,便激起了他们思想上的波澜,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索愿望。学习兴趣的培养还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每节课都要力争使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惊叹理论的博大精深,由此产生一种深感自己在这方面知识贫乏而渴望探求的心理,进而一次又一次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
2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自学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要求地阅读教材、感知教材的基本内容、找出疑难、理清脉络、为学好新知识作好思想上和心理上准备的活动。它是教师发给学生的一把去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教师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学习知识的方法。在一切知识中,关于方法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知识。如何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一是鼓励学生“同伴互助”,让学生之间多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习是自然的、无障碍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互助活动,一帮一活动。二是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比如,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给出阅读书目、参考文章和相关部分的思考题,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思考题目应当覆盖相关内容的主要部分并且难度适宜,使学生不通过自学就不能作答。实践表明,学生大多是循着思考题的引导进行自学的。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一般的书籍,对于中学生来说,要读懂困难还是较大的。有的学生看了一节后,还不知道教材到底讲了些什么,不会分析和归纳教材中讲的问题。教师若不及时地加以引导,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已产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笔者的做法是,引导学生:①精读课题;②细读课文;③深读小栏目。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动手、动脑、动笔。
3变“教会”为“学会”
一、讨论教学法的概念
讨论教学法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集体中相互交流小组的观点或个人的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翁锰致鄣男问骄哂卸嘌裕扔行∽樘致?,全班交流,又有自由讨论,也有师生共同参与,师生互动。讨论教学法的特点是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体验学习的乐趣。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讨论教学法在语文中的运用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高中语文课堂讨论的思路
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讨论环节前做好预设工作,将有价值的新问题和新信息纳入到讨论环节中,使讨论真正变成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成为传递智慧火种的媒介,确保语文整体教学方向不偏移。
1.正确解读教材内容。
讨论前,教师必须对语文教材进行正确的解读,对其内容和本质进行正确的把握,教师只有对教材中的内容熟练于心,才能对其精髓掌握更加通透,才能在学生讨论中当好“领路人”和“掌舵者”.为此,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能力现状,预设好特定的情景,引导学生的讨论沿着正确的轨???。如果解读教材工作做得不好,则会使讨论过程陷入混乱,不利于整体教学进程的开展。例如,在进行《再别康桥》一文教学时,教师可将讨论点定在诗歌体现出了诗人当时什么样的情怀,是如何通过对流动的画面和美妙的意境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康桥的爱恋这一意味的。再安排学生阅读诗人的其他诗篇,让学生阅读后讨论同《再别康桥》一文的异同点,从而使学生对全文的理解更加深入。
2.善于发现闪光点。
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大大提高学习效果。探究问题需要学生经过动手搜集整理和动脑冥思苦想,脑力和体力结合,这就要求学生有坚强的自信心、耐心和恒心。这种积极的个性心理可以通过长期训练形成??翁蒙鲜ι降榷曰?,在和谐、自由的氛围下,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有时学生积累的课外知识或突发奇想也会启发教师,使教学更趋完美。
3.适时调整讨论方向。
教师在讨论环节前的问题预设时,除要对教材内容有独到的感悟见解之外,还要对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程度等了然于心,对讨论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有所准备,适时调整课堂中学生讨论的整体方向,可能会遇见哪些问题、需要获得什么样的感悟、会提出哪些问题等,都是教师所必须要考虑到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体讨论过程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不会陷入无序的“死胡同”中。例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一章教学时,有的学生认为信陵君窃符的行为是不正确的,虽然最后取得了救赵的成果,但其本人的行为是对国家法律的不尊重,是不该提倡的。这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讨论信陵君明知可能会受到严厉处罚,仍然选择“窃符”行为背后体现出的高义和个人品行,从而最终使学生对信陵君本人产生更为客观的评定。
4.有效应对学生质疑。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经?;嵊龅揭恍┠岩越饩?、无法通过讨论形成一致意见的情况出现,这就需要教师预先对这些情况有所准备,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讨论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准备好腹稿,确保如果讨论时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提问,可以迅速有效地对学生予以解惑,这也是保证讨论质量的有力措施。学生就会对当时诗人的心境产生更为准确的把握。
5.确保讨论留有余地。
教师在预设时,应为讨论过程留有充足的余地,而不应将讨论范围限得过死。为此,教师所准备的问题预设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特征,着眼于从更高层面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力,对中华文化的鉴别力和审美力,问题可提得大一点、糙一点,从而给足充分的想象空间和余地。
6.以学生活动为主,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一些高中学生在初中时期学习不好,比较爱玩,他们的语文基础和作文能力很差,学习其他学科也很差劲。对于他们来说,作文是困难的,因而对作文不感兴趣。从传统的作文教学来看,尤其在高中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不重视作文的教学。更何况有些学生存在这样的心理:认为写作课不重要,没必要去学;也有部分高中的学生认为:“读书为了技术而学习的,不是为了学作文的?!闭庋难魑牡幕〔钍强上攵恕8咧醒淖魑那榭觯从吵隽舜蠖嗍南窒?,即有的是胡编乱造,有的是虚假的故事、虚假的情感。作文教学长期这样的话,很难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的需要。一些高中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是通过死记硬背的,写出的作文格式相同、单一;作文的内容存在空洞、乏味、泛泛、枯燥、单调等缺点。而且很多学生习惯通过摘抄“优秀的作文”来烘托自己作文段落的气氛。
二、语文写作的必要性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活动时,我们应该把现实的生活放在其中,即把语文变得生活具体化使得学生能够联系学校、家庭、社会。对于语文能力的发展,应该在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的发展下进行,通过“读、写、听、说”等训练来提高其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积累知识,陶治情操??翁醚笆墙萄У闹匦模芴逑盅纳?。为了使学生能从抽象、虚拟的课本中得到解脱,能够很好地去感受在各个方面的东西,如自然的、社会的、事实的、事件的、人物的等等,我们可以通过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使得生活化教学得以实现。所以,在我们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时,注意提升其语文的素养。我们还可以把语文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语文教学所在的实质,是生活联系的核心部分。所谓“教学策略”,是指:为了构建教学的机和确定教学的方式,来实施教学所用的方法。在生活化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把学习的内容联系学生的体验,使得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逐渐得到接收、理解。总之,优化学习过程是通过这个策略得以实现的。
三、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学生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课堂活动中很难有积极的表现,他们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在机械式的记录笔记,他们是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工作中来的??杉谡庵执车慕萄J较?,教师并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为了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必须去死记硬背,根本没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当然学生的态度是需要进一步的端正的,而同时教师更应该进一步的研究课程改革和教学大纲中的具体要求,充分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真正的树立学生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2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2.1师生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关系,奠定情感基础
在学生们的高中阶段,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已经是较为成熟的了,所以他们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都是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的。而教师在进行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时,如果其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存在偏见,以成绩的高低作为评定学生好坏的标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能会做一些打击学生自信心的事情,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其应重点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学习环境,客观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的喜欢语文这门学科,从而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2.2更加高效的应用多媒体课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多媒体激素的出现也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而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也都会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在使用这一技术时,应遵循适量、适时和适度的原则,不能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下面我们以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再别康桥》为例,谈谈如何能够更加合理、高效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对俦鹂登拧肥且皇子琶赖氖闱槭?,是徐志摩在再游康桥时写下的,他用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到了康桥的美丽景色中,既表达了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使学生们驰骋在他想象的美丽世界之中,而教师就必须采用形象的肢体动作和丰富的语言将这些内容讲解出来。而在学习这首诗歌时,其重点内容就是对其的朗读,那么就应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在网络上教师可以下载一些朗读这篇诗歌的范本,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配乐、暂停和快慢等多种功能,那么学生就能够更加充分的掌握朗读这篇诗歌的技巧,从而提升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应实行分层教学的方法,以保证教学的兼容程度
不同的学生,他们的个人素质水平是有着一定差异的,那么他们在学习语文这一学科时所具备的能力就也是有一定区别的,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往往都是会应用“一个标准”的教学模式的。那么教师通常都是更加重视成绩好的学生的,而忽略了成绩差的学生,这不但对这些学生是不公平的,同时其对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整体发展也是会产生消极作用的。所以,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时,应能够理性的看待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应在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兼顾学生的整体情况,激发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应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次,从而提升每一名学生的语文水平。另外,教师还应多为学生安排一些课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们创造更加真实的语文学习环境,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举例来说,学??梢远ㄆ诘淖橹恍┯胗镂难Э葡喙氐娜の缎越锨康木喝疃次牟渭樱缈挝睦仕写笕陀镂闹毒喝?,在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也提升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4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我国对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导致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学生从思想上就认为语文这门学科是枯燥乏味的,并且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们也就逐步的形成了语文学习就是考试技巧练习的这样一种观点,而要想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上课之间就应进行充分的准备,设计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为学生们创设活跃并且轻松的学习氛围,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切实的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3结束语
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现状目前高中语文情境教学对于革新传统高中语文教学模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作为一新兴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势必存在一些问题,理清并正式这些问题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关键。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语文情境教学创设、引入的方式单一且匮乏。教师对教学导入缺乏足够重视,这势必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必将影响语文教学效果。其次,语文情境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且缺乏层次性。教师往往过分重视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注重课文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了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的落实,往往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再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本末倒置”,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受到压制,学生自身的思辨能力与审美水平没有得到重视与提升。
二、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优化策略探讨
课堂情境教学的优化设计是实现课堂教学优化的重要手段。所谓优化,是指通过系统控制和课堂隐性管理,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通过上述对情境教学及高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的现状分析,笔者将有针对性地探讨中语文课堂情境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1.以文本为基础,优化情境教学导语,营造教学语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奔诟咧杏镂淖酆闲?、复杂性的特点,教师更要在以文本为基本出发点,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为语文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全副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简单来说,一方面,导语的设计要具有现实性和新鲜感,使学生能身临其境,有话可说,有感可抒;另一方面,导语的设计要开门见山、简洁明了,不能因延伸拓展过深、过广而哗众取宠,从而使教学偏离主题。
2.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优化情境教学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每篇课文都有自身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要深入研究本篇课文在本单元乃至本册教材中所担负的作用,结合具体学习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详细、具体地制定情境教学的弹性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使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能有计划地完成教学任务,督促学生扎实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还能充分给予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时间和空间,最终使得学生不仅能完成学习到基本知识,还能使自身的学习能力的得到锻炼。比如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教师可设置如下教学重点、难点:鉴赏语言美,掌握情境交融的艺术手法;通感的学以致用。
3.注重思辨和探究能力培养,优化高中语文情境教学进程
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开始。学生在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后,教师要有计划地激励学生开动脑筋,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挖掘自身的思辨意识,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探究能力培养方面,教师不能将学生禁锢在被动接受教师课堂讲授的知识层面上,而是要激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独立探究形式,自觉、主动地探究知识,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4.促进知识和能力迁移,优化高中语文情境教学过程
高中阶段各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本篇文本基本的语文知识,更为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树立知识和能力迁移意识,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能力。具体来讲,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课堂教学与学科考试结合起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促进迁移的进行,使得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会读书”“读活书”。
三、结语
传统的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情况,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英语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成长与进步。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发展性”评价,因此,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在教学活动中发觉学生很喜欢上台竞赛,但其中仍有一些待改进的问题,如经由出题难度来决定做题目分组竞赛的上台人选有下列几个缺点,
(1)当老师指出问题是困难的,学生较不会认真讨论;
(2)上课过程中的问题基本上没有难度的问题,所有的练习题都是基本的概念,学生如果可以真正了解概念,一点变化的题目,应都可以全组每个组员都学会;
(3)如果要以完全同类型的题目予以竞赛,将无法完成预定的进度?;谝陨系睦碛?,因此对分组上台押分竞赛的派人轮流上台做了以下修正。另外,也希望能给予学生更多讨论的时间、减少讲述的时间及避免重复讲解做出改变策略。只给讨论问题,不由教师直接介入讲述问题解决的英语课在英语课堂中讨论时不给予问题答案,鼓励整组讨论出一个统一的解法或不同解法的呈现都可以。在以往英语教学历程中会直接告诉学生在何者情况下要乘开而何者情况下是不需要的,而现在取而代之的是由学生自行讨论出乘开的时机,在报告时老师总结时再做整理各组想法。在这当中老师不再是一个标准答案提供者,而是由学生判断合适的时机,甚至于让各种方法与结果同时存在,这和以往严格的规定写法或做法有很大的不同。
二、高中英语教学理念创新的策略
(一)开展课堂讨论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并未给予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只有在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时给予二人一组的讨论,这时的讨论是以教师教导的方式进行,不会的向前后左右邻座的同学请教,做完问题时由老师负责批改是否正确,并在计分本上计一分,其中由同学互助而写出答案的同学也可以加分,希望通过可以鼓励学生发问、请教同学,之后进行习作的检讨、小考及小考订正。在教学的过程中,补充足够的题型和重复练习在学英语是必要的,不同的题型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该单元概念的应用,而重复的练习可以让学生精熟学习,计算能力增强,在段考时才不会计算错误,认为学生若要学得会就要多练习,练习可以让学生对英语有感觉,而会算英语题目,也认为英语能力可以经由反复的演练而有所提升。
(二)加强课堂合作学习
与人合作是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方法,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将不同能力、性别、种族、背景的学生4-6人分配在同一小组内一起学习,它可以使用于大部分的学科和不同的年级,并且根据全体小组成员的得分给该小组奖励。合作学习小组每一成员必须进行与学业有关的任务工作及参与小组学习必备的人际技巧与小组的技巧,此种能力合称为团队工作。合作学习比竞争学习或个人学习更加复杂,因为学生必须同时投入学业任务工作与团队工作。促成合作成果的成功也需要社会的能力。为了高阶的合作,学生必须被教会社会的技巧,并且使用这些技巧。领导能力、决策、信任的建立、沟通与冲突管理都必须被学会。
(三)营造师生互相评价的氛围
在学生对老师所营造的教学情境感受方面,学生对于分组上课持正向的看法,不喜欢排排坐着上课,认为分组坐可以方便讨论及学习,由学生想要分组坐以利讨论的想法中,了解到学生对于学习的期待;学生喜欢到英语资源教室上课甚于在班级教室上课,在教室环境方面的原因有设备较齐全,英语用具较多、教室较空旷无压迫感、桌椅已经不需再搬动,而且在布置上有上英语课的感觉。学生对老师的看法,从耳闻到实际接触,老师改变了,倾向正面描述。学生对于上英语课的想法都是倾向于正向的看法,喜欢上英语课,学生对于分组讨论的上课方式也很喜欢。
三、结论
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 语言表达能力
一、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就是一个具备很高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就是能够为学校、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驱赶走心灵中的阴霾,帮助学生走出心灵困境、与之带来无量的光明,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馨;一个高中语文教师,要在心理上扶困济贫,嘘寒问暖,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要无微不至,让不幸的学生化悲伤为力量,走出困境,自强不息,从事正常学习并获得发展;让顺利的再接再厉,学习得更快更好,帮助学习落后的同学,为学校奉献更多的光和热;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教学的价值理想,尽自己之所能,学习和掌握好开展教学工作的技能与方法,联合学校的力量,开展教学服务,完善教学功能,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创新是是进步的前提,一个民族文明的象征和不朽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我们应以激发创造意识为起点,以培养创新思维为核心,以形成创造能力为发展目标,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创新。当前,教师要将创新教育理论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将教学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活动,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努力为学生创设语文活动情境,诱发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二、语文教师要具备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经过在学校的理论学习,我们回到学校进行教学,在这里,个人的才能得以发挥,工作的价值、教学的理想得以实现。
首先,一个语文教师要具备非常艺术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一语可以杀人,一语也可以救世。古往今来语言的大师,文字的巧匠层出不穷,演绎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的故事。商鞅舌战群臣,得以顺利变法;诸葛亮舌战群儒,得以说服孙权抗击曹操。这些故事时至今日仍然激动人心。
人类需要交际,人和人之间需要沟通,即便是自己和自己也需要内部沟通,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充分体现出了语言的巨大价值,更不用说在讲坛上,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一个语文教师要充分相信语言的力量,要充分使用犀利的语言这一利器。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面对糟糕的环境,如果自己不能和自己沟通,如果说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境,那么就会消磨掉他的意志,就会耗费他的大量精力,他就会感觉到疲惫不堪,他的神经系统和潜意识就接受了失败、灰心、沮丧等不良信号。这时候最需要有人对他进行心理帮助,引领他走出心理误区,作为一个高中的语文教师,如果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那必然是对学生爱莫能助。反之,如果语文教师语言具备高超的艺术性,那么学生就非常喜欢学习语文,学生就会老师的语言艺术魅力所折服,在上课的时候就能够专心听讲。尤其是高中的学生,他们自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对很多人很多事情很不服气,如果老师不能技高一筹,是很难带领学生认真学习的,这一点非常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注意。
三、语文教学要提倡探究式教学
问题探究式教学则是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它分为5个步骤:确定选题,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处理信息,撰写报告。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整理资料和加工处理信息,以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成果展示,交流分享。在展示交流中,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学会辩论,学会交流。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学生往往成为教师说教的对象,对于教材的知识只要接受就行,所以课堂就显得特别的沉闷。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非常死板的知识。新课程认为,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活生生的人,并非学习的奴隶,也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要凸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即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只有切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能力的提高。
四、语文学习要让学生真正了悟生命的意义
宇宙的奥秘与人生的真谛,无数哲人巨匠千百次地追寻,都不能穷其究竟。一个人,只有了解生命,才能够以积极的心态进行学习,丰富了知识,他才能够掌握命运、给别人带来帮助,给社会带来奉献。在追求的漫漫人生路中,成功的快船不等待迟来之客,这就需要每个人在知识的寻求中精益求精孜孜不倦。
在人生的旅途上,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了而没有被击垮更是难能可贵。要知道,眼泪和欢笑加在一起方使生活更精彩;任何时候都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因为乐观能够扩展生命的意义,悲观只能让生活黯淡无光。
真正的人生意义需要用一生的行动来回答和夯实。价值和功利的区别有的时候混淆不清,好坏善恶有的时候是转身之变。这需要每一个年轻人认真对待,仔细甄别。
价值想的是能为别人做什么,功利想的是能为自己挣多少。作为一个信息化时代年轻人,要心存高远,志向须如宇宙恢弘,心灵要似莲花高洁。人生短暂,时刻要提醒自己,时刻要回光返照。匆匆地来,偶然生在人世;碌碌地去,必定愧对此生。
五、语文教学的重点依然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