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08:50: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可行性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扶绥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ZhenCun system planning and county county urban system planning of the main points higher than content, combined with ChongZuoShi county in guangxi FuSuiXian ZhenCun system planning of practice, this as county ZhenCun system planning methods exploration.
Keywords: county ZhenCun system, planning, prepare, was up
1 前言
随着200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明确指出了城乡规划是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组成的一个规划体系,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根据《城乡规划法》以及《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2006),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2011年颁布了《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确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范围内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县、自治县、县级市,需要组织编制县域镇村体系规划, 以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取代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并将广西崇左市扶绥县做为广西第一个编制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的试点县份。
本文通过分析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相比增加的内容要点,结合扶绥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的实践,以此作为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的探讨。
2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增加的内容要点
2.1法律依据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建村[2000]74号)
(以下简称《编制要点》)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建规[2006]183号)
(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以下简称《技术导则》)
2.2县域镇村体系规划新增加的内容
2.1.1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新要求增加“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内容,这在之前的《编制要点》中是没有提到的。
2.1.2县域空间管制规划
新要求增加“县域空间管制规划”内容,正式提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概念,充分体现了规划管制思想;而之前的《编制要点》中仅要求“划分用地功能类型,标示各类用地空间范围,并提出相应的限制性与引导性措施”,这仍是一个功能布局引导的概念,没有深入到规划管制的层面。
2.1.3镇村体系概念
新要求提出“镇村体系”概念,建议按照“县城一中心镇一一般镇一中心村”明确县域村镇层次等级;而在之前的《编制要点》中是提“城乡居民点规划”,其概念内涵没有“村镇体系规划”那么广。
2.1.4重点城镇与重点区域的发展策略
新要求增加“制定重点城镇与重点区域的发展策略”内容,之前的《编制要点》中没有明确要求。
2.1.5村庄布局基本原则和分类管理策略
新要求增加“村庄布局基本原则和分类管理策略”内容,具体要求明确中心村建设标准及选定原则,选定重点建设的中心村,提出村庄整治与建设的分类管理策略;而之前的《编制要点》中仅要求“有条件的提出中心村和其他村庄布局的指导原则”。
2.1.7近期发展规划
新要求对近期发展规划的要求更为实际、合理、切实可行。如《暂行办法》中只要求提出近期建设项目的建设时序和选址,而在《编制要点》中还要求“进行投资估算、建设用地预测,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立项的重要依据”,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2.1.8规划重点内容
对规划重点内容有所增加。之前的《编制要点》中重点内容有三项:选定中心镇、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规划、基本农田与生态环境保护;而新的出六大重点: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产业规划、村镇体系结构规划、资源保护与空间管制规划、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村庄整治与建设的分类管理策略。
3 扶绥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案例实践
3.1规划技术路线
根据县域镇村体系与县域城镇体系相关法律依据的对比研究,提出扶绥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的整体技术路线:
3.2案例实践
3.2.1现状概述
《广西扶绥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2010-2030)》规划范围为扶绥县行政管理辖区范围,总面积为2836平方公里,全县辖3镇8乡,共128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444332人。
扶绥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为崇左市所辖。西邻崇左市江洲区,南接防城市上思县,北靠南宁市隆安县,西南与崇左市宁明县交界。
扶绥县地理位置为东经107°31′~108°6′,北纬22°17′~22°57′,全境处在北回归线以南。县境东西最大横距55公里,南北最大横距78公里。
3.2.2基于多重机遇条件的规划背景
首先是政策环境的变化为扶绥县的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次是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化为扶绥县提供了发展平台,再有是大南宁都市圈的建立也为扶绥县提供了发展空间, 最后是中国――东盟南宁空港经济区的启动,极大的推动了扶绥县的快速发展。
3.2.3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一、发展目标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范城乡土地利用,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实施“迁村并点、村庄整治”工程,优化村庄空间布局,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以城带乡、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新格局,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二、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
规划未来产业空间发展采取“中心集聚,轴带拓展,极点增长”的布局模式,构建“一区两园两轴”的总体布局结构,通过构建“产业增长点―产业集聚区―产业带”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带动地区经济增长。
1、第一产业――“五大类型区、类基地”。
2、第二产业――“一区两园,五乡镇,多个产业集群”
3、第三产业――“一个中心,两大科教文化区,三大物流园基地,四大旅游片区,若干服务网点”
三、城镇化战略
总体发展战略为“坚持三个集中,实施三个战略化”。
1、三个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2、三个战略化:城乡村镇体系布局网络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全民化
3.2.4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根据扶绥县的发展机遇及现状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后,规划到2015 年扶绥县域总人口65万人,2020 年76万人,2030 年100万人。
2015年,县域城镇人口34.5万人,城镇化水平53%。2020年,县域城镇人口45万人,城镇化水平59%。2030年,县域城镇人口68万人,城镇化水平68%。
3.2.5县域镇村体系结构
一、职能等级结构
规划县域村镇体系形成“县城 ― 中心镇 ― 一般镇 ― 中心村 ― 基层村”五级职能等级结构。
二、规模等级结构
等级 城镇分级
规模(人) 城镇
特大型 >50000 新宁镇、渠黎镇
大型 30001~50000 东罗镇
中型 10001~30000 东门镇、中东镇
小型 ≤10000 渠旧镇、山圩镇、柳桥镇、昌平镇
在扶绥县县域各镇村的现状基础之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县域各镇村未来人口变动影响,判断未来人口变化趋势,采用综合比较分析法对县域村镇等级规模结构进行预测,在规划期内,引导人口和产业向中心城镇集聚,提高人口规模,使县域镇村规模等级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3.2.6县域村庄布局规划
一、村庄职能等级结构
按照镇村职能等级结构所确定的村庄等级结构,规划将村庄分为中心村――基层村二个等级,取代现状的行政村――自然村。
1、中心村职能
为从事农业、传统手工业和三产的农民提供聚居地,在片区中承担农业服务、生活、教育、娱乐等职能。
2、基层村职能
为从事农业和传统手工业的农民提供聚居地,同时为附近的村民提供简单的生活服务设施。
二、迁村并点的原则与标准
规划中平原地区的行政村宜保留1一2个左右自然村,台地地区行政村宜保留2一4个左右自然村,山区行政村宜保留3一5个左右自然村,实行相对聚集发展并适当改造居住环境.
三、村庄数量预测
根据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的预测,到2030年,扶绥县县域总人口为9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数为30万人。
现状行政村的平均规模为1193人/村,基层村平均规模为449人/村,规划到2030年,中心村的平均规模约为1600人/村左右,基层村的平均规模约为800人/村左右,所有村庄的平均规模按1200人/村来算。则共有约250个村庄。规划按中心村与基层村l:2.5的比例来设置,将比现状行政村和自然村1比4.75的比例更加紧凑,这样设置的村庄体系将更有利于村庄的聚集发展,便于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合理设置。因此,中心村的数量约为71个,基层村约为179个。
3.2.7基础设施规划
加快县域内交通路网建设,以国道、省道、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为补充,形成干支相连、放射性的路网体系。
针对扶绥县域市政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基于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思路,提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包括给水规划、排水规划、电力电讯规划、环卫设施规划等都依照城乡一体化,服务均等化原则进行了系统的布局。
3.2.8县域空间管制规划
从引导与控制功能出发,对县域内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进行空间利用的引导,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做出相关的规定。从建设的引导和环境的控制的角度提出管治的要求,将整个区域划成禁止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强调综合性的管理分区,优化决策机制与实施效果,探求适合扶绥县域发展的地域空间体系,从更深的层次建构空间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
4 结语
由于县域镇村体系规划是一项全新的规划种类,相关规划成果较少,而扶绥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作为广西首例镇村体系规划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点,可作为广西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的参考,具体如下一些方面:
(1)总结出规划内容的技术路线图,提出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的内容主要包括现状分析、战略研究、具体规划方案三大部分组成。
(2)提出了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内容,并对每一部分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
(3)通过对县域镇村体系规划相关法规文件的分析,系统总结出县域镇村体系结构规划及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指引的内容框架,其中,县域镇村体系结构规划要沿袭传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思路,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根据《技术导则》的要求提出中心村与基层村2个结构等级,制定迁村并点的原则和标准,并对中心村进行了详细的布局规划。
参考文献
[ 1 ]《广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技术导则_试行)》
[ 2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建村[2000]74号)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招商引资势头强劲
我们充分利用区位、资源、存量资产优势,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重点,取得了一定成效。元至6月,全镇招商引资引进项目8个,其中,工业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额116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5480万元。全镇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98亿元,销售收入7.04亿元,同比增长8%,利润2640万元,同比增长6%,税收2400万元,同比增长6.1%。
(二)城建城管工作规范有序
今年以来,我们投资45万余元,完成了205米深新井钻探工程,日新增供水能力1200吨,同时完善了新井管网与电力电线配套工程。投资3.6万元,配套完善了3号井63吨泵管的更新改造工程。延伸改造花园新村二区供水主管网400余米,__河大桥东端320米,建新电器500米,新增用户60户。同时,我们完成了《__河城区段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__镇文墩村20__年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项目》、《修建__河花园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申报工作,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村镇服务中心、环卫所、近郊各村强化路段管理,对重点路段进行整治,抓好经常性的管理,使我镇环卫和城管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三农”工作稳步推进
我们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及时组织镇机关干部、农技服务中心人员深入村组,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督促农户及早落实春耕备耕所需的种子、化肥和农药等春耕物资,并大力宣传各项涉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今年全镇早稻种植面积2.6万亩,中稻种植面积3.8万亩,西瓜面积5000亩,蔬菜面积20__亩。一是发展种植业。我们重点抓好“优质稻、双低油菜、无公害蔬菜”三大板块建设,全镇形成了以长寿、文墩、同兴、西赵、城南、城北六个片为主8万亩优质稻板块,以长寿、城南、城北、西赵等片为主的5.3万亩双低油菜板块,以周黎、红花堰、花园、笑城、湖田等村为主的20__亩无公害蔬菜板块。二是发展畜牧业。我们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在养鸡、养鸭、养猪、养牛上实行重点突破。如刘集村扩大蛋鸡养殖小区规模,存笼蛋鸡20.2万羽,年产鲜蛋2830吨,创年产值2200万元,纯收入430多万元。温岭村引进的__市红雨畜牧有限公司,可实现年出栏优质良种猪2.2万头,创年产值2.6亿元。泉堰村积极做好畜牧招商,引进的肉牛养殖项目合同已签,第一期工程牛舍已建成,该项目占地500亩,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可实现年出栏肉牛1000头,年创产值1200万元。团山、泉堰、鲁新、高堰、温岭、笑城等村充分利用河滩、水库、堰塘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蛋鸭养殖。据统计,全镇共有各类规模养殖专业户135家,其中养鸡专业户75户,养鸭专业户38户,养猪专业户25户,猪单元4个,养鸡小区1个,养猪小区1个,在建养牛小区一个,存笼家禽130.5万羽。三是发展水产业。我们按照“合理开发、创新养殖、保护资源、规模发展”的思路,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水产结构。全镇“三建一改”面积4600亩,形成了湖田的甲鱼、邱桥的虾稻、笑城的罗非鱼、韩王的草鱼、泉堰的鮰鱼、文墩的鲈鱼六大特色水产养殖基地,养殖面积达14860亩,其中精养鱼池6945亩,特种养殖1723亩,虾稻面积 6390亩,罗非鱼养殖面积140亩,水产品总量8500吨。四是发展林果业。我们按照“改良品种,提高单产,深度加工,搞好营销”的思路,大力发展经济林和果品业,全镇经济造林面积达2万多亩。五是培植龙头企业。我们一方面通过扶持现有企业,做强做大。鼓励__市天龙粮油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000万元扩规上档,增设一条糠油加工生产线。目前,已经正式投产。另一方面招商引进的__市宇丰米面有限公司已开始扩规生产。该公司总投资180
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1000万元,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日加工大米150吨。目前,该公司已和4个村签订了订单农业的种植合同。
(四)新农村试点统筹发展。
一是抓规划。重点是编制土地利用、土地开发、产业布局、村庄建设、安全饮水、水利建设等规划,全镇40个村的村域总体规划编制已全部完成。通村公路计划20.6公里,已完成10.4公里,占计划的50.5%。二是抓发好开放开发,打造城乡一体化亮点。我们主要做好“五个依托”。一是依托土地流转,建好农民集中居住区,泉堰村的黄湾,牌楼湾社区已完成规划设计,正在建设之中,还有上付、温岭、白土山、段新等村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也正在规划建设之中;二是依托汤池温泉,在湖田村打造“天湖甲鱼”,发展特色餐饮,让休闲、观光、旅游的游客品尝野生甲鱼等鱼类;三是依托武荆高速公路互通,在泉堰村打造“天上街市”,围绕泉堰水库做文章,修沿库路,挂红灯笼,装霓虹灯,做六角亭,搭垂钓台,建星宾馆,划木式船,打娱乐牌,品陆羽茶,画风景画,享受“人间天堂”;四是依托特色种养殖,在笑城、鲁新、白土山等村打造“长寿绿园”,种无公害和野生蔬菜,养绿色蛋鸡和土鸡,建桃子和桔子生态园,发展乡村旅游,开展果蔬、禽类托管代种代养、自由采摘及农事体验等活动;五是依托清洁工程,打造城乡亮点,泉堰村清洁工程拟投资130万元,其中政府奖励资金20万元、部门捐资40万元、镇政府补贴50万元、村农户自筹资金20万元。项目工程为:硬化5米宽道路835米;修建下水道1670米;建树池350个;建花坛68个等工程。截止目前,该工程已拆除居民房前的遮阳棚56个,铺设下水道1670米,新增垃圾池6个,增设垃圾桶90个,落实保洁员8名,植景观树350棵。
(五)财经财贸工作势头良好
截止目前,国税完成223.7万元,占年计划的54.3%;地税完成132万元,占年计划的82%;卷烟销售825箱,占年计划的44.6%;生猪屠宰4862头,占年计划的68%。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不断巩固,村级“双代管”逐步规范有序,镇预算外资金管理进一步加强。
(六)两个“一票否决”扎实推进
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20__年10月1日至20__年5月30日止,全镇出生385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8.18%,比市布规划指标高0.18个百分点。综合性别比为134。元至6月,全镇发生种类刑事案件32起,破获27起,与去年同期相比,破案率上升了15.8%;发生治安案件12起,查处率达100%;受理各类矛盾纠纷76起,调解结案69起,调处率达100%,经过严打整治和开展专项斗争,共刑拘4人,打击处理12人,妥善处理了“6. 2”交通事故,整个治安形势好于去年。
(七)机关效能建设初显效果
我们率先在全市成立的阳光服务中心运行两年多来,在制度建设、规范运行上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正在完善制度建设,积极探索长效运行机制。我们围绕创建学习型、和谐型、实干型、规范型、创新型机关的要求,以人为本,坚持制度管人,每月初安排主要工作,月中督导进度,月底小结通报,制定了机关管理若干规定,从考勤、上下班纪律、小车、进餐、财务、言行举止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化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机关办事效率,转变了干部作风。
二、20__年下半年及近期规划和工作措施
20__年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新要求,实施大开放、大开发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创建湖北经济重镇。
(一)以招商引资为中心,加快工业化进程
下半年,全镇力争引进资产总额1.5亿元,过500万元项目8 个,其中工业项目7个;过1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亿元,同比增长 10.5%,销售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15.1%,利润7316万元,同比增长16%,入库税收6888万元,同比增长9%,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家,使我镇规模企业个数达到30家;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8亿元。
强化引导,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我们要立足__产业优势,围绕龙尾山工业园和火车站工业小区的建设,突出产业定位,坚持产业高新化、管理高效化的理念,推进产业向规模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进程。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与在外务工人员的联系,提供各类信息,将各类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施全方位招商战略。一是围绕平台建设抓招商。我们要依照总体规划,加速启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围绕产业优势抓招商。以龙尾山工业园区为切入点,围绕陕汽集团与江汉特车合作项目,搞好工业园区的产业规划调整,着力引进产业带动性强、项目规模大、能提升企业层次、符合外商投资趋向的大项目,实现优势产业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三是瞄准大企业、大集团抓招商。进一步解放思想,千方百计攀高结贵,靠大联强。突出重点区域招商,瞄准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加强合作与交流,以资源整合的优势和重点发展的产业项目建设为导向,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对接,重点抓好江汉三机与陕汽合作项目,五华建材与葛洲坝水泥集团合作项目,建兴电器与鲁能公司、电力公司合作项目,力争引进1-2家中国500强企业落户。
(二)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目的,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不折不扣落实党的惠农政策。今年,国家将大幅度提高支农惠农补贴。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折
不扣的做好各项补贴资金的管理和发放工作,不在农民的补贴上做文章,打主意。所有补贴资金及项目要公示公告,所有惠农资金必须按规定向农民发放,不得截留挪用,不准用补贴款抵扣任何收费和债务。
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一是稳步发展高效种植业。加大农业种植板块建设,重点发展以种粮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扩大优质稻种植比例,建好四大板块。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以刘集蛋鸡养殖小区为龙头,发展蛋鸡养殖;以温岭红雨种猪养殖场为龙头,发展养猪大户;以泉堰养牛小区为龙头,发展肉牛养殖业。三是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业。以湖田的甲鱼、邱桥的稻虾、笑城的罗非鱼养殖为主,形成特色养殖基地。四是大力发展路水林模式。以通村公路为基础,积极探索路水林模式,重点建设好武荆高速公路__连接线绿色长廊。
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围绕高产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和丘岗地整理项目,认真落实《市农村水利建设8年规划》,各村至少要上报并完成一个小农水建设项目,水利部门要做好联村水利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全面改善和提升农业生产条件。二是加强村级道路建设。实现村村通公路目标,抓好循环路的规划和建设,优化村级路网,建立乡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三是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对毗邻镇区的村庄,依托水厂,进行管网延伸。对距镇区相对远的村组,兴建小型水厂,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四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结合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计划在长寿、刘集等村新建沼气池、改厕。五是实施清洁工程。泉堰作为市级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村,尽快完成总投资130万元的清洁工程,对835米小区道路进行加宽,建设下水道1670米,落实保洁员,在推进两个集中方面率先突破。镇级试点的笑城、湖田两村率先在道路绿化,改善人居环境,清洁家园上有新的突破。
进一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一是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全面整合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健全推广体系,重点推广节水灌溉、测土施肥、免耕种植等技术。力争创建科技示范场1个,特色专业村5个,着力培养科技示范户700户。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1万亩,机防面积达85%以上。二是努力提高农业装备水平。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水稻插秧、土地深松、桔杆还田等农机化技术,拓展农业机械化作业和服务领域,建设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实现机插秧面积120__亩,油菜机播面积2500亩。三是大力开展农村服务培训。积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扩大新型农民技术培训规模。要加强企业与农民工的有效对接,发挥镇、村(社区)阳光服务站队的作用,促进就业服务常态化。要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壮大劳务经济。四是加强农村经营机制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争创特色优质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力争引进2个家庭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农业企业,注册“长寿鸡蛋”、“天湖甲鱼”2个商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6个。
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鼓励一部分条件较好的村先行试点,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现有村办企业、机器设备、鱼塘、林场、闲置校舍等村级集体资产和荒山荒坡等资源进行拍卖、租赁承包经营权、产权入股等办法进行经营盘活。要结合土地整理项目,推进空心村的改造,复垦开发增加的土地可以归村集体所有,不断增加村级积累。
积极稳妥化解村级债务。我们要选择基础好、村级组织战斗力强、化解债务积极性高的村进行试点,非试点村要坚持以往的控债办法,继续锁定,不得擅动。试点村要在依法清收历欠外,积极创新化债办法,拓宽化债渠道。可以用集体资产经营性收入有计划的还债,鼓励农户之间通过协商实行债权债务结对冲抵。对既有债权又有债务的农户要进行账面冲抵结算。严禁以当年惠农补贴款抵扣债务和当年负担,严禁村级举新债。
(三)以开发型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进程
认真制定和完善各项规划。一是高标准编制火车站开发建设规划,做好新老城区对接项目的规划。二是做好长汀河分期建设规划和2公里综合治理详规。三是编制__物流中心和泉堰汽车服务城详规。四是抓好杨秀地热温泉的重新勘探和白龙寺旅游配套建设规划。
积极探索城镇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以省级文明城镇、卫生城镇为新的起点,积极争创国家级文明卫生城镇。二是认真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工作,以环卫所和95名协管员为主体,实行镇区全天候保洁制度。三是完善网络,常年抓好镇容镇貌的综合整治工作。四是抓好环境保护工作,着力解决沙隆达问题,改善人居环境。五是加强耕地保护,规范农村建房秩序。
(四)以解决民生问题为落脚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发展现代农业和第二三产业,开展全民创业,以创业推动就业。计划培训劳动力20__人次,要做好农民工和企业的对接服务工作,力争在镇区企业解决就业岗位250个。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和保障体系。加快中小学寄宿制学校改造,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完善广电网络建设,开展社区文化和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探索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确保两个“一票否决”工作争创先进。全镇计划生育工作要全力争创全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镇。综合治理工作主要是做到“四个
确保”,即确保不发生赴省进京上访事件,确保不出现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的发生,确保不发生重大治安案件,确保辖区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