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一_久久综合激情_亚洲97_午夜影院在线视频_国产成人福利_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首页 优秀范文 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语文教学质量分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17:58: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语文教学质量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第1篇

关键词:明确质量目标、注重微观调控

小学英语课的性质是语言教育,处于语言训练的预备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多考虑语言教育、教养的意义,进而认真研究切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的教育教学艺术,任何不切实际的超纲做法,急于求成的揠苗助长,都是不明智的。那么,我们应当怎样恰如其分地把握教学的度量分寸,实现整体质量的有效控制呢?

现代教育科学中的“控制”,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控制系统(教师)对受控系统(学生)所施加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最容易并以最省的时间、材料、能量、手段达到目标。那么,这个控制便最有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这种影响,往往是通过如下几个方面的微观调控去实现的。

1.程序调控--教法与学法的再创造。“九义”实验教材是当前我国小学英语的权威性教材。我们应当尽最大努力实现其教学目标。然而在教学程序及教材处理方面。则大可不必拘泥于固定的程式。例如第一册从第31课开始学习音标,第31--第48课,每课都编排了音标、生词和对话。一般教学程序是音标生词对话。或生词音标对话。由于课文中的多数对话短小易学。所以也可采用对话音标生词的教学程序。即先看图学对话。形成语言环境,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待学习气氛达到时,即转到新音标的学习上来,并通过音标学习单词,最后又通过操练对话巩固生词和音标。这样的学习程序。可创造出较好的学习效果。又如,第二册每一课主要由课文、会话和单词构成。一般程序是单词课文(会话),为了提高效率。我也做过灵活的安排,例如第27课的主要句型“Where’smydress?Isthisyourdress?”其中dress是新词,替换词都是该课应掌握的生词,像hat,cap,shirt,为此可以先看图,并用“What’sthisinEnglish”来问学生,引出所学的新词;当新词读得上口时,便引出对话内容。并用刚学会的单词进行情景操练。我认为:技能比知识更重要,要培养语言能力,首先要建立语言环境,程序调控的立足点正是为了尽快创设最佳语言环境。

2.容量调控--知识量的调控。通过信息反馈,一定的教学容量将转化为一定的教学质量。把握教材容量的规定性极为重要。例如,从第二册开始,一堂课学2-3个“四会”单词,2-3个“二会”单词1-3个新句子。这样的容量对城市学生来说就比较合适。但有的课文容量似乎大了些。例如第二册第39课,生词4个,其中tall,short“二会”,fat、thin“四会”,由于前面从未出现过这些词、学生要花一些精力去掌握,然后又要学习6个新句子(以下划线部分为新句)A:Hi,Tom!Comehere!B:OK.I’mComing.A:Bequick.Lookatmehere.HowtallIam!B:Ha,ha!Howfunny!A:Look!You’retall,too.A、B:Ha,ha,ha…当然,新句中有的词虽已学过,但只是在前面偶尔露过一面,一堂课让学生接受6个新句子,是很难实现的,应当适当减少容量。而有的课容量稍小、学生“吃不饱”。例如第14课对话,共有5个句子,其中没有一个生词。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去读。实践证明,只有始终把容量控制在适度范围,学生的学习劲头才不致疲软,此外,容量的规定性还应考虑照顾“两头”(即尖子学生和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以及利用教学媒体逐步增加信息容量的原则。

3.频率调控--活动量的调控。当受控对象--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之后,紧接着就要进行听说读写的分项训练或综合训练。由于频率过慢会分散注意,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过快又会使学生束手无策,欲速则不达。因而寻找训练频率的最佳点,是教学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就以“开火车”的操练形式学新词为例,由于每个学生都读同一单词或同一句子。操练频率就可快些。才能使每个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词句,从而加快掌握新知。而如果让学生两人互问互答。问方按照新句型创造问句,答方根据所问的内容作出相应的回答,则要由慢到快。例如Areyouateacher?(adoctor、astudent、anurse…)Yes,(No)…开始操练时频率要放慢。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当学生答对时,就会认为新句子并不难,因而产生自豪感。学生口语熟练之后。频率自然加快。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便有意请他(她)所在座位的横行或竖行齐读,或请他和同桌齐读,使之不会因感到老师故意点他而产生自卑感,同时又提供了多次让他训练的机会。以上是频率调控中的“协调”的原则,即部分与整体、点与面同步以及对接收信息能力较差的部分学生进行补救的原则。此外,频率调控还应考虑随着知识总量的增加,尽可能通过图画、卡片、实物、投影片等教学媒体,适当加快节奏和频率。

综上所述,如果能在程序、容量、频率的规定性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作适当的调控,就会省时省力而又使教学生动活泼,质量得到优化。创设情境,贵在参与“九义”实验教材设计了上百个“情景操练”,作为教材体系中最重要的组块之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情景操练”将形成学习英语的真情实境。创设语言情境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教师参与的原则。教师是行为情境中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教师循循善诱的教态,会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动;抑扬顿挫的语调,会使学生进入美妙的情境;风趣活泼的动作,会使课堂有声有色。这就是情感的迁移。我认为作为小学英语教师,除了传授有关语音语法等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在语言行为情境中扮演各种角色,学习各种语调、语气,情态和动作,带领学生进入英语的语言环境,由借助母语,到脱离母语,直接用英语思维、表达。有许多活动,例如第二册第32课《警察叔叔帮迷路的孩子找妈妈》,第33课《孙悟空腾云驾雾来看我们》,第29课《小学生参观机器人》,第39、40课《照哈哈镜》等,教师都要怀着极大的兴趣,帮助学生组织活动。或扮作某一角色出现在情境之中,用生动的形象给每一个学生以最佳信息,既作了示范,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直接参与行为情境活动。有助于教师“看到”自身的教学形象对学生情绪的影响。经常检查自己的教态、语言、行为、情感对学生产生的情绪迁移作用。形成逼真的行为情境、创设完善的语言环境,就能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控制。

2.每个学生必须参与的原则。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必须抓住机会在40分钟的课堂上。想方设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比较充分的训练。根据所有个体都必须参与行为情境的原则,任何人都不能逃避扮演角色的活动。这是因为每个人都以十分重要的形式影响环境,同时又要受环境的影响。我认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练习机会,连锁操练法”是较好的一种。例如学习What’syourname?Mynameis…时。教师对学生A说:Mynameis×××。What’syourname?学生A:Mynameis“A”。又随即指向学生B问:What’syourname?以此类推。由点到面。这样的操练受益面积大,学生注意力也不易分散。在Howoldareyou?Howareyou?等问答式句型的学习中,都可以采用“连锁操练法。”

此外,情景操练应该随年龄增长而适当加大训练的难度。例如,由简单到复杂模拟社会交际情景学习会话,以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

培养兴趣,旨在审美

“九义”实验教材为我们设计的“兴趣活动”也有上百个之多。“兴趣活动”和“情景操练”同属“愉快教育”的重要形式。如果说,“情景操练”重在语言环境的创设,那么,“兴趣活动”则旨在培养学生的情趣,增强其审美意识。如何才能使“兴趣活动”具有永久的魅力呢?

1.运用移情学说,促成感情渗透。“移情”就是通过组织教学和情境诱导的方式,将千差万别的学生感情聚集起来,不失时机地移入、投射、渗透到某一知识的学习中去的过程。以单词hen(母鸡)、rooster(公鸡)、duck(鸭)和goose(鹅)的学习为例。如果使用强记。往往无法移情,学生的感情和单词之间是不能沟通的。但是如果画出以上四种动物的形象。并分别在它们的头上贴上英文标签,这些单词在学生的头脑里就形象化了,本来无生命的单词就变成生动活泼的东西了。学生的感情自然就移入到词汇的学习中来。如果将单词学习引入问题情境。例如教师把四张动物的图片背朝学生。让学生用学过的句型Isthisaduck(hen)?向老师询问,问对了的再猜该动物的颜色。这样,既学习了生词,又复习了有关颜色的单词,还巩固了句型,这就是感情的“投射”效应。当学在兴头上时,又可转入另一问题情境:在写好动物单词音标的两块小黑板上,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在黑板上画那个动物的简笔画。学生兴趣极浓,感情格外投入。但是会画画的往往不大会拼读,因而激发拼读求知欲;而会拼读的却不一定善于作画。于是有的画成了“四不像”,全班同学在愉快、融洽的氛围中巩固了生词,形成了感情对学习客体的渗透,并将产生潜在的学习动力。单词学习如此。句型学习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就更有必要移情一番了。

2.设计“奇异”情景,引发学习兴趣。从外表形式看,构成喜剧性“笑”的审美特点的,不外乎形体、语言和动作三个方面。畸形怪诞的模样,幽默的语言,滑稽的举动都会引人发笑。“笑”的产生,每次都是由于突然发觉客体和概念两者不相吻合。例如让学生“摸摸你的鼻子(nose)”,可有的人却偏偏摸起耳朵(ear)来,就会产生“奇异”的情境,令人发笑。为此,平时我就注意组织兴趣活动,创设奇异情境,例如在学习tall、short、fat、thin、old、young之后,我就用六张卡片分别画好高、矮、胖、瘦、年老、年轻六个人。让六个学生上台来,每人藏好其中的一张于背后。其他的学生便用学过的句型来猜:Areyoufat(thin…)?台上学生用Yes,…或No,…来回答。当瘦的学生拿着胖子的图片,或高个拿着矮个的图片时,学生们都会觉得有趣而发出开心的笑声。在进行比赛时,看哪组猜得最正确、句型说得最流利无误,并发小红旗给得胜组。这种独具魅力的形式,可用来猜职业,年龄、姓名等。

总之,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情景操练,都将作为重要的教学组块,分布于整个小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只要我们明确“九义”实验教材的质量要求,把握度量分寸,悉心进行信息调控实验,认真摸索教育教学规律,循循善诱,就可以引导儿童少年步入情趣无穷的英语学习的百花园中去。超级秘书网:

参考书目:

1.《教育科学新进展》第二、七、八章。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钟启泉、李其龙主编。

2.《教育模式》第八章。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查有梁著

3.《美学新论》P.336-P.355P.400-P.411。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蒋孔阳著

第2篇

大多数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用不着备课,上课时,教师安排学生运动就是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体育课是教授体育运动知识(主要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体能训练的课,它与其他科的课一样,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否则无法达到目的。那么,怎样才算备好课呢?我认为备好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要求,熟悉教材内容。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要熟知其动作要领;并能估计到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能定出行之有效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

第二,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任务、重点、难点,为解决重点、难点设计好辅练习内容,让学生顺利掌握重点,攻克难点。

第三,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的实际,确定最佳的组织、教学方法。

二、上好课

要认真上好体育课,使学生感到技术动作容易学,身体锻炼乐无穷,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那么,怎样上好每节体育课呢?

第一,动作讲解言简意赅、具体形象。言简意赅、具体形象的动作讲解,学生容易抓住动作要点较快领会动作。因此,教师在讲解动作时,应突出重点和触类旁通,并尽量把一些抽象概念通过准精练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使之具体、生动和形象。例如,教学前滚翻动作时,使用低头、抬臂、抬臀、前移(重心)、蹬地、着垫(脑后)等词语来讲解,并把动作过程比喻成“皮球滚动”。这样的讲解,学生容易在脑海里建立起清晰的运动表象,从而较快理解和掌握动作。

第二,示范动作准确、轻松优美。教师准确、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会使学习伊始便在大脑中留下正确的动作印象,并产生动作优美易学的感觉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一定要熟练掌握所教动作,并在上课前演练几次,确保在课中示范时做到动作准确、轻松优美,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身教,为后段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第三,组织教学的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学生实际采用促使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渴望练习,积极练习的语言来组织教学。例如:弯道跑教学时,对动作要领、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关系,我暂时不讲,只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沿圆圈跑时人体的感觉是怎样的?(即身体怎样,脚掌怎样着地)。然后让学生沿弯道跑三次(慢、中、快)体会动作,再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回答上述的问题,学生基本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这时我就把学生作答加以整理、概括为:克服离心体放松,身体向内沿倾斜,两脚着地有不同,左脚前外侧,右臂前内往和外,左臂离身前后摆,摆臂幅度外大内较小,右肩稍前沿线跑。这就是弯道跑的动作要领。

又如,在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分析动作时,教师分别请一个动作准,一个动作错误(带普遍性)的同学示范后,问:“刚才两位同学所做的动作,好在哪里,错在哪里?”在学生作出了正确的回答后,教师用鼓励的语气教学,既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思考中练习,在练习中思考,又使学生越练越想练积极练,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组织教学的形式、方法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体育课教授的技术动作,大多数都是用四节课才能完成的;或有些是前阶段学习过现在要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的。这样,学生在一节或连续几节课都练习同样一个动作,或练习以前学习过和动作,很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和不认真练,不愿意练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采用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主动练习、积极练习。例如耐力跑练习,采用3分钟变换跑。方法是篮球场跑“区”型,每跑一圈变换一种跑姿。可采用左右侧向并步跑、左右交叉步跑,后退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这种方法由于跑姿和跑动路线的不断变化,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兴奋性,3分钟跑下来虽然个个都满头大汗、气喘嘘嘘,可没有一个人叫累。又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采用分组投篮比赛,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方法是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4组,按顺序每人投篮5次,整组投投完后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通过投篮比赛练习,不但提高了学习练习的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从而完成了学习的任务。

第五,合理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一堂好的体育课应该是既能使学生较快地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又能使学生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长发育规律、运动的能力,合理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在正常条件下,准备部分脉搏应在110次/分至130次/分之间,平均120次/分,基本部分130次/分至150次/分之间,最高峰170次/分,平均140次/分左右,结束部分130次/分至至90次/分,平均110次/分左右,课的密度35%,平均脉搏124次/分左右。这样使运动曲线、练习密度、运动理比较科学合理,从而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

中学阶段,加强体育课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兴趣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们力求探索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当前体育课提倡的成功教育、快乐教育,从某方面来说,我认为也就是对体育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引导人们实现远大理想的第一步,一个学生某门功课、某个运动项目比较突出,就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钦佩,他就会产生优越感,花更多时间去钻研,就可能成为这方面的专门人才和学有所长。美国教育学家杜崴也曾经说过,“教师应以儿童的兴趣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建设、引导和帮助,创造儿童喜爱的环境”。体育课的目的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体育观念教育和运动能力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摘要]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练体能,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是贯彻教学方针,培养建设合格人材的具体体现。体育课的目的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体育观念教育和运动能力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35-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标就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使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生的教育问题日渐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就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教无定式,贵在得法,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根据自己的实践与探索,现结合新课程背景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个人的教学体会,以期与同行商榷。

一、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

小学教师在新课改革后必须满足新课改革的要求,改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做到符合新课改革对小学教师的要求。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综合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呢?首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语言表达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主要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依靠语言表达,把丰富的知识通过口头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晰,具有学科性;简明练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其次,较高的创新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能力。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要做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就是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具有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和批判的学科精神,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并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简言之,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教法、创新的思维、凸现的个性、探索的精神、民主的意识等;最后,较强的组织能力是一个教师取得教育和教学成功的保证。缺乏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的教师,无论其知识多么广博,都难以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这需要教师具备组织教学的能力、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等。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课堂师生互动

小学语文应该开放和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应该组织好课堂教学工作,做好教学安排,合理展示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要关心和热爱学生,营造平等、轻松、愉快的氛围,对学生进行肯定,缓解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当中。其次,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给学生以更多的发言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最后,要注重课堂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工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三、活用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倡导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运用教学机智进行反思性教学,提升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教学方式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等形式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才能让学生兴奋起来,才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过程的美妙,就好像步入百花盛开的花园到处能够闻到鲜花的清香。比如:讲童话故事时,可以让学生演一演;讲到诗歌,可以在教室开展诗歌朗诵会;泛读课文时,可以夹杂着录音及录像等。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产生无穷的乐趣,从而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

课堂练习是最有效的检验知识掌握度的手段,在练习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可以以此来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曾经出现这样的假象,上完课后感觉课上得挺顺利,课堂气氛也空前的好,学生也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效果应该不错。结果大出所料,家庭作业质量极其差。归根结底在于课堂上学生没有通过充分、有效的练习来巩固新知,教师不能通过课堂练习反馈来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所以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教学环节我们应承认学生的差异,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们更应该承认学生基础的差别,因材施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语文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

五、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随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多媒体网络的普及,实现了学生的愿望,推动了教学发展。我们在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中,确实发挥出了它的诸多优势,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是一种教学辅助的工具、教学手段,而不是唯一。教师不能走形式主义,让多媒体唱主角,取代常规教学。我们要把多媒体和常规教学结合起来,适时、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多媒体课件内容时,要突出重点、难点,与教学目的以及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相切合。

总之,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并根据语文学科特点,以学生为中心,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摒除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小学教学质量进行不断的优化,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打下语言文字基础,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取向,从而实现全面协调发展,以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高校;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事业呈现出快速和大规模发展的趋势。高等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教学质量却在逐步下降[1]。高等教育不再单纯是传道授业与学术探究的场所,而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科技转化的“孵化器”、企业发展的“智囊团”、社会进步的“思想库”。在推动社会发展,引导文化变迁,促进社会公平,拓展国际交往,提升社会文明等方面发挥出重大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已成为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和民族伟大复兴命运的根本性问题。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还存在不少问题,分析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因素,对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教学质量下降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考试作弊防不胜防

学生考试模式缺乏创新。当前评价学生成绩多数还采取闭卷考试,比较注重学生最终成绩,不注重学生平时上课的出勤率、平时测评成绩和其他方面的综合表现。这种考试模式单一,缺乏灵活多样,导致学生只注重终极考试,忽略了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由于这种终极考试的导向作用,学生上课出勤率低,把精力用在考试前的临时抱佛脚,有的投机取巧做小抄,抱有作弊心理动机,伺机作弊套高分。这就涉及到考风建设问题,学生没有建立好的学习动机,缺少刻苦学习精神,课程学习肤浅,基本功不扎实,考试伺机作弊过关大有人在,作弊方法和手段也不断更新,几乎防不胜防。学生考试环节的监考至关重要,每次考试学校都要安排监考老师,大部分老师重视此项工作,少数监考老师对此认识简单,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科研方面,不重视监考。表现在监考过程中看报,玩手机,监考者相互交谈等,对监考工作不严肃,不认真,有的甚至跑出考场外,擅离职守。由于监考不严格,给学生作弊可乘之机,破坏了考风,败坏了学风,影响了教风。

1.2 教师教学评价失去真实

对教师教学评价通常来自是教师之间评价、领导给教师评价、学生给教师评价三种综合结果。教师之间的评价、不记名投票的过程存在着随意性,如评价人和被评价人关系好,给出的分数高,如果不熟悉或者有矛盾的,给出的分数低,更有甚者给出恶评,严重影响了考核的真实性,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领导给教师评分是参照教师之间的互评分数,结合教师本人陈述和对教师平时的印象,给教师们集中打分,随意性强。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主观因素更大,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利益关系。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不以该教师上课的实际情况打分,而是带着个人情绪。有的教师认真负责,对学生要求较严,这些学生就对这样的老师心存芥蒂,故意给出低分。也有个别教师为了获得高分,考前给学生划重点,暗示学生教师的测评分高低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等。

1.3 教学督导环节存在僵化

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中很重要,起到防火墙和千里眼作用,如今教学督导环节已经弱化和僵化。教学督导工作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目前的督导方式仅限于课堂听课、检查相关的教学文档资料,对于如何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等实质性的问题,则没有深入研究,只注重“督”而忽略了“导”。院系的督导也不坚持,督导热已经变冷,有的名存实亡,缺乏持续性、有效性。督导队伍老化,成员多是校离退休教授和领导,来源单一,年龄偏大,理念陈旧,思想僵化。有些督导员脱离一线的教育教学数年,还沿用旧的理念和方法,缺少新思想、新思维,与年轻教师产生教学理念和方法上的分歧,甚至有的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有些兼职督导员本身还有其它任职,参加教学督导次数极少,不能真正履行其督导职责。

1.4 教学信息反馈有失客观

信息员提供教学信息存在问题。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比较松散,执行和落实方面有时不到位。部分信息员在收集信息工作的过程中,不认真、不负责,甚至带有个人感彩,导致教学信息的反馈有失客观性。

教师对信息员逐渐产生了抵触情绪。虽然学生信息员制度的建立已有较长时间,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好帮手,但很多教师对接受学生监督的事实有抵触情绪。

反馈的信息不能及时解决与回应。信息员反映的问题需要多部门的协调后解决,往往致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使学生产生了反馈信息没有用的错误想法,带来消极情绪。

2.问题分析

2.1 学生因素

高校的扩招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上大学,招生数量增加,录取的分数随之降低,大量的中等生也进入校园。他们上大学只是混文凭、求资格,生源的质量决定培养起点的高低,影响教育质量。

对于部分高考成绩很好的学生,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已经磨灭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对自己放松要求,以为进了大学,人生就已经成功,学习积极性不高。高校里社团很多,有些学生忙于参加社团活动,影响了个人的学习时间。

大学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也得不到发展,导致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还按照高中时期的学习方式,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问得少,读得少,做得少,记得少,写得少这种惰性学习局面。

随着我国人事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分配实行用人单位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制度,双向选择成为毕业生寻求比较理想工作单位的主要途径。毕业生都要面临就业的问题,每年的毕业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大多数用人单位已经不再录用本科生。面临这样的就业环境,学生压力很大,思想包袱很重。不少学生在刚开始的时候还认真学习,到了中后期则忙于考研、考证(计算机等级考试证、国家级英语四六级证等),也影响了本科段教学质量。

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刚入学就忙于兼职、上网,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专业学习,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经常旷课、迟到,有的在考试之前突击复习,有的根本不复习,在考试中伺机作弊应付。有的学生平时不用功,作弊取得好成绩,对用功的学生不公平,考试成绩却不如作弊学生的成绩理想。久而久之,以前考试不作弊的学生为了个人面子、当学生干部、获得奖学金、争取入党等也渐渐存在侥幸心理,采取考试作弊的方式。社会投机分子为了牟取利益,兜售各种先进、隐蔽的作弊工具,大部分高校四六级成绩和学位证书挂钩,不少学生为了拿到学位不惜铤而走险,也助长了学生的作弊行为。

2.2 教学管理不到位

教学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大学的办学需要。现行的教学管理模式由于一直还是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僵化教学管理模式,没有自主性、灵活性和独立性。教学管理决策和制度的制订和执行,强调的是权威与服从,教师和学生作为被动的执行者,没有参与教学管理的自。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高校必须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实行多样化、民主化的教育方式,才能使高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教学管理部门的决策缺乏科学性,不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职能部门在高校不断扩招的情况下,疲于应付繁杂的各项管理工作,无法做到定期到基层教学单位走访、调研,对教学第一线的情况不能完全掌握,教学信息的来源不全面、不对称、不及时,部分制度和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导致教学质量监控不到位,使得教学质量监控有时成为走形式,走过场,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

高校管理者对教学重视力度不够,没有把教学工作放在中心地位。目前几乎所有学校和教学管理者都在强调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一切工作都要为教学服务,要服从教学,但是在具体制定政策和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确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充分体现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激励机制也不够健全,没有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共同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质量监控中[2]。

将教学质量的监控机构设在教务处,造成了执行者和监督者同为一体的尴尬局面。教务处作为教学管理的执行机构,同时又兼具教学质量的监控的重担,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职能处室设置,不利于对教学工作的检查、整改和监督。

2.3 师资结构不合理

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导,是影响教学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师德和渊源的学识,他们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受扩招政策的影响,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严重短缺。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高水平师资、专业学术带头人相对缺乏。过高的生师比使大部分的教师都在超负荷运转,无暇顾及知识的储备与更新,使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够很好的展开,这些都势必影响教学质量。

过重的教学工作压力使教师疲于应付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量,不注重个人道德品质的提升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导致教师的专业素质得不到更好的发展。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虽然也很认真的备课、授课,但对于新知识、新观念的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对外界社会环境的变化反应相对有些迟钝,跟不上社会的步伐,对社会的人才需求把握不准。

学校过多重视教学科研成果,把教师的学术能力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而忽视了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要求,使教师忙于科研,对教学工作处于应付状态。“教授不教书”的现象也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因素之一,近几年,高校教授忙于科学研究、参与过多的社会活动,放弃了对本科生的教学。俗话说的好“名师出高徒”,没有名师指导,如何出高徒?

2.4 基本建设不能适应扩招需要

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物质基础是深厚的教学基本建设。虽然国家拨给每位学生的教学经费在不断提高,学校的投入按照国家的要求也在逐年加大,但是扩招的超常性,导致教学基本建设严重滞后与教育规模超常增长的冲突很激烈。教学资源并没有随着人数的增加做相应的增加,教学资源显得相对匮乏[3]。

对于实践性很强的高等医学教育来说,过度扩招带来的影响更为明显。从1998年开始扩招,每年报考医学院校的人数不断增多,造成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一般的本科教学都是四年制,医学院校实行的五年制教学,四年的理论教学,一年的临床实习。临床实习阶段非常关键,实习生增加了,这就要求每家医院接受的实习生人数要相应增长,但是各地的医疗机构,尤其是综合性的大医院数量增加有限,这就造成了实习生与带教教师、教学医院床位比例严重失调,使得原来合格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不能满足医学教育的需要。由此可见,教学医院可接纳的实习生数已经趋于饱和,具备临床实习教学条件的三级以上综合医院严重不足,而现实情况要求高校不得不开辟新的临床实习基地,因此一些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医院也被选为实习医院。这样的医院收治的病人和病种与三甲以上的综合医院相比都少了很多,实习条件受到了限制,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琨武.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探析[J].黑龙江教育,2008(1):161-163.

[2]曹晓晓.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内江科技,2001(2):41,123.

第5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实践性;职业能力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正由数量的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变,而课程建设正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落脚点。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信息素养、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环境及授课对象等要素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客观上导致课程的教学产生了诸多问题,影响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作用的发挥。因此,分析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成为摆在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影响因素分析

1.1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

我们对学院5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60%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最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训练,约5%的学生甚至还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约20%的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其中有5%的学生已经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和二级考试。由此可见,大学生刚入学时所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较大,水平参差不齐。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各层次的学生仍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常常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和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1],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

1.2应试痕迹愈加明显

目前,计算机一级通过率似乎成了各高职院校间教学质量高低评价的标准。于是,部分高职院校为了追求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逐渐形成了应试的教学方法[2]。有的院校甚至一味的让学生做等级考试题库中的习题,虽然学生都能以高分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但由于考试系统本身的局限性,无法真正体现高职学生技能的培养,甚至出现了已经通过二级考试的学生不知如何借助Excel帮助班主任处理学生成绩的情况。应试教育的出现完全将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目的本末倒置,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1.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陈旧

随着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深入,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但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先讲解知识点,然后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演示,最后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模仿练习,而教学手段大都是计算机加投影仪。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处于主体地位,一味地灌输知识[3]。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从属地位,只是盲目地模仿教师的操作,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4实验实训效果不明显

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实训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重要。但在目前的形势下,很多高职院校教师资源短缺。于是,大班授课就成了部分院校解决教师资源短缺的方法。据调查,有些教师所教班级多达六、七个,总学生数有三百之多。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有效辅导。同时,教师也很难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控制。学生提交的作业以每周每人两篇文档计,所有的文档就有六百篇之多,教师不可能对所有的作业进行详细的批改,更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科学的评价。

1.5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

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4]。但目前我国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各专业的教学大纲和内容基本一致,没有考虑到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没有体现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宗旨。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没有体会到本课程与所学专业的联系,没有认识到本课程的学习对专业课程学习的促进作用,从而导致部分学生认为计算机文化基础可学可不学,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

1.6与实际应用相距甚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这类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中比较有效,许多教师认识到了这点并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但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案例都是人为虚构的,取自真实工作一线的案例少之又少。在Excel教学中的案例中经常会看到人名叫“张三”、“李四”的,这样的案例让学生觉得不真实,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虚构的案例很多时候仅仅为了说明教材中的知识点,而与真实情况相差较大,直接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从近三年我院学生毕业论文的情况看,很多学生不能独立完成论文的排版,深刻反映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过程中的缺陷。

2提高对策

2.1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模式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主张[5]。分层教学是从学生的知识层次、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出发,因材施教,发挥个性特长,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条件的院校可以打破原有的专业和班级,按学生的层次重新组班授课;如果条件不充分,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进行隐性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与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在讲解Excel函数部分,对基础较差及一般学生,重点讲解sum,average,max,min,count,if等函数;而对基础较好或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另外讲解数组公式、数据库函数、查找与引用函数及函数的嵌套等知识。

分层教学有利于充公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提高和发展。

2.2改革课程评价方式,突出应用能力考核

计算机文化基础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以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来考核课程有很大的局限性,容易将课程的教学引导至应试教育的误区。课程的评价应能体现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核。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该课程的考核中除了加大课堂作业及过程评价的比重,还引入“课外评价”机制,注重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鼓励力度。如借助Excel等工具软件协助班主任老师处理学生成绩可以得到额外加分,借助Word等工具软件协助学校职能部门或学生会、团委通知也可以获得额外加分。通过这些措施突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与奖励,引导学生积极投身“课外活动”,提升用知识做事的能力[6]。

2.3引入工程项目驱动教学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采用的“教师讲解――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模式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的是教师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无非是机械地模仿,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采用工程项目驱动教学法。首先,由教师提出实际工程项目作为教学案例。然后,教师协助学生分析完成该工程项目的思路,这个阶段教师的作用是提示和引导,而不是详细地讲解。之后,由学生单独或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该项目,教师点评各项目完成的质量。最后,学生对自己完成的项目做进一步修改。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掌握好教师在各个阶段的作用,避免出现越俎代庖。如讲解Word部分时,引入“制作某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的软件使用说明书”这一工程项目,该工程项目基本上包含了Word中的大部分常用的功能,如页面设置、格式和样式、表格、图文混排、页脚和页眉、引用、打印等。将Word的功能用法融入工程项目,引导学生完成该工程项目,既让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为帮助学生完成工程项目,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由于有些工程项目学生无法在课堂完成,必须将课外时间利用起来。因此,除了传统的教材、PPT课件,我们还引入了网络教学资源、相关的视频资料、电子邮件、QQ聊天工具等,以便课外时间的答疑解惑。同时,还建立了Web服务器和FTP服务器辅助课程的教学。

实践证明,工程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是行之有效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更有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2.4尝试“助教”制

任课教师所带班级人数较多,加之教师本人的精力有限,导致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上机实践效果不理想。为改变这种状况,可以尝试“助教”制。所谓“助教”,是指从班级选拔责任心强、愿意为同学服务且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充当教师的助手,与任课教师一起为同学们答疑解惑。采用“助教”制,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疑问得到及时的解决,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助教”学生学习的动力,督促其更加深入地学习教学内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助教”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采用“助教”制应该注意3点事项:一是对“助教”进行必要的前期辅导;二是选拔“助教”时,学生的责任心和知识层面的要求一样重要,二者缺一不可;三是对“助教”进行适当的奖励,形式可以多样化。

2.5融合专业特色,重构课程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性,一切教学活动应以培养学生专业领域的职业能力为目的。因些,高职计算机教学必须以服务为目标,即计算机教学要服务于专业教学,服务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增长[7]。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专业所需的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加强在具体专业中的应用。如进制的转换对图形图像专业的学生不做要求,而对电子设备专业学生详细讲解;计算机组装与故障排除对通信工程各专业的要求比管理专业的要求要高;而Excel中的统计函数、查找函数等内容对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应作为重点学习。

只有将计算机文化基础与专业特点相融合,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基础作用,使学生所具备的计算机技能最大限度地为专业学习服务。

2.6从实际工作过程提取案例

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要求高职课堂应尽量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使教学过程与就业岗位之间实现“零对接”[8]。因此,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来自现实工作中的真实案例,避免凭空想象虚构案例。如我们在讲解Word部分时采用我院毕业论文的排版、某计算机软件开发公司的软件使用说明书、某纺织印染公司的技术转让合同等;Excel部分采用我院教务处使用的学生技能鉴定成绩表、某食品公司的销售情况统计表等;PPT部分采用制作我院毕业设计答辩演示文稿、某纺织印染公司开发部经理的半年工作汇报演示文稿、某网络工程师来我院作报告的演示文稿等。总之,运用于教学的案例要做到新鲜、真实。

要获得大量的真实案例,要求教师必须经常深入企业,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注重平时积累。教学案例取之于现实,才能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语

新形势下,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高职课程的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不断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着力解决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姜雪梅.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5(10):36-37.

[2] 周燕霞. 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体系设计的改革[J]. 计算机教育,2010(6):56-59.

[3] 张超,孟莉,耿涛. 高职高专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 计算机教育,2009(5):100-103.

[4] 教育部. 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S]. 教高[2006]16号.

[5] 冯珊. “分层次”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 肖雪梅,黄小林. 关于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探讨[J]. 职教论坛,2010(11):14-15.

[7] 熊发涯,郑忠秀. 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若干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8(20):179-180.

[8] 张丽华. 数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0(14):112-114.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actors that Influent Teaching Quality of

Introduc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SHAN Hao-min

(Zhejiang Technical College of Posts and Telecom, Shaoxing 312016,China)

第6篇

一、岗位职责重点项目完成情况:

1.业务学习方面:

(1)坚持阅读学科相关书籍。本学期在认真阅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语文杂志的同时,提升自身素养。为拓展自己视野,创新教研模式,阅读了《世界咖啡》,(著名的“World Cafe”(世界咖啡)会议模式的主要精神就是“跨界(Crossover),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务、不同部门的一群人,针对数个主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互相意见碰撞,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点子。人们很容易被自己过去所学或是经验所限制,一个团体或公司也是很容易被既成文化或价值观所限制,同构型越高,越不容易产生新的点子。)世界咖啡让参与者从对个人风格、学习方式和情感智商所有这些我们惯用的评判人的方式的关注中解放出来,使人们能够用新的视角来看世界。让人们进行深度的汇谈,并产生更富于远见的洞察力。阅读《问题化学习行动手册》,深入研究问题化学习的相关理论,研究问题化学习课堂的特征。

(2)参加部室微讲座学习。提升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这是向大家学习的最佳途径,认真记录,及时内化。

(3)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课改的相关理念。研读新教材。

2.深入基层,服务教学方面:

(1)本学年共听评课133节,参与各校校本研修活动29次。

(2)开展区域学科教研活动的主题:问题化教学。

(3)总结、推广基层学校工作经验成果方面:9中、38中问题化学习课堂和特征。

3.其他方面:

学科教研员撰写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情况:撰写一份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本学年到基地校调研指导工作次数:4次。

命制七年级语文试卷。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初一、初二调研工作

(1)常规调研,关注课堂问题化学习的落实,提炼问题化学习课堂特征。

(2)建立以问题化学习为主题的中心组,并在调研中发挥中心组教师的研究实践活动。

2.主题研训

(1)完成初三一轮复习复习打样课和一模试卷讲评课。分别从作文教学、名著阅读教学和一模新题型入手,组织区域语文教师上课并研讨。得出有效策略。

(2)以“问题化学习”为引领开展主题研训活动,落实问题化学习的课堂特征的实践研究。

第7篇

一、情况简析

本班一共35人参加本次检测、试卷满分100分,最高分96分、最低分54分、90分以上12人、80―90分10人、70―79分9人、60―69分4人、50―59分1人。

总体看,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前半期的学习任务,掌握较牢固,但有少数学生学习较困难,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没有形成一定的技能。

二、答题情况及原因分析

1、基础天地部分

失分相对较高的是读拼音写词语,表面看是学生写生字,而实际上是综合测试了学生“拼读音节”、“词语组合”、“把字写规范、正确,”成绩差一点的学生8分扣了3―5.5分。说明他们在平时的书写中还没有真正重视起来,也没有理解词语的意思。组词部分,一部分学生会组词,但老是写错别字,出现多次的字都写错了。少数学生没有掌握,不会组词,6分扣了2.5―3.5分。

2、阅读大本营部分

虽说有几道题目是灵活运用,但其实好多题目都在平时训练中出现过,我也强调过好多次,也让他们抄过几遍,但效果不甚乐观,期中扣分最多的张铅杰、17分扣了了10.5分。这说明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学生背书的效果不好,添字漏字现象普遍存在、抄句子的能力较弱,我也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这在我今后的教学中要作为一个重要的事来抓。

阅读在线,学生没有读懂文章,对文章感悟不深,不理解就答题。“岁寒之友”指的什么?在文中有答案,有好多学生都乱答,扣分多的19分扣了10分。作为教师的我,应该多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授方以渔,多训练学生仔细答题。

习作百花园部分

本次习作就是写一处景物,积累与运用中也出现过类似的作文,但有的学生不读要求,不理解要求,凭想象乱写,完成任务。生活中也没有留意观察,没用心感悟生活,写文章时没有做到“我手写我心”,作文时错别字较多,词汇也欠丰富,好在是起步阶段,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多教给学生以写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三、改进教学的启发与思考

从各类数据看,我班跟其他班有一定的差距,差距就是差距,差距就是资源,差距就是动力,面对差距,我只有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反思,探究改进教学的策略,才能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从而推动我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以后的努力方向

1、继续夯实语文基础知识

字词句是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也是语文素养中的基本素养,教学中高度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与积淀

2、踏踏实实培养学生的习惯

习惯造就人的第二天性,个别学生存在写方面对汉字的基本笔画、间架结构的书写欠规范,阅读习惯差。因此,我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习惯的培养融入到常规的教学之中、让学生规范行为,如:认真书写、做事细心、认真审题、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等习题。

3、转变教学方式

教师要转变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读、思、议、练的时间。对语文的重点、难点,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交流去解决。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读、思、议、练中,在语文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

第8篇

半年来,在教务处我主要配合张主任负责初中部的教学管理,教学常规,教学督导等工作。初入六中我用九个字形容: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在工作中,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顾全大局,融合群体,自觉做到“三不”,即工作时间长不计较,工作任务重不叫苦,做的事情多不厌烦。半年来在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很快适应了新的角色。现就本学期的工作述职如下,恳请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指导。

一、一丝不苟抓常规,常规不失落

常规工作约定俗成,是教学工作稳步推进的“必修课程,”在过去的半年里,教务处自始至终保持着常规工作的“本色”,在做好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让常规不失落,永葆常规工作的经常性、规范化。一是抓好常规教学,由于敦促到位,检查及时,教师们均能按要求备够课,备好课,上好课,做好常规工作。二是组织好初中部每周校级公开课,几乎初中部所有教师都能拿出一节或几节课供全校教师观摩,或指导、或交流、或评议,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迎接了教研室对我校初中部教学工作的听课调研。在领导的总体协调下,对当天的工作做了具体、详尽的安排和布置,所听的8节课绝大部分质量较高,受到教研室领导的好评。四是配合电教中心做好教师每次考试教学成绩的积分计算并作为六横九纵考核的重要依据并督促教师做好试题分析,学生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五是在全体初中部全体教师的配合下配合初中各年级组组织了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使的考试有条不紊,繁而不乱。考试结束后,对每次考试情况作了较详尽的质量分析。六是与教科处成立联合督导组对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研组活动情况等业务常规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和督促。

二、持之以恒抓教研,教研不虚浮

学校的教研工作是学校的生命力所在,本学期初中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工作,一是初中部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每周教研活动,在各教研组长的精心组织下,或指导、或交流、或评议,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二配合张主任组织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说课比赛,经过认真的筛选,初中部推举出高玉芳老师和侯秀芬老师代表本我校初中部参加市教育局的比赛,并最终获得了一个二等奖和一个三等奖,为我校赢得了荣誉。三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认真研读、分析、总结初三语文教材,做好教材分析中考考等点总结工作,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肯定。四是协调教科处组织召开了赴杜郎口中学观摩学习汇报会,并组织赴杜郎口教师上了一节汇报课,效果较好。五是鼓励初中部教师积极或参加论文比赛,半年来多位教师论文在市级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六是组织初中教师赴骈山中学,邯郸十中,高北中学等学校,参加学科研讨会,观摩会等。

三、理直气壮抓质量,质量步步高

学校的生命系于质量,质量的优劣在于课堂,本学期,依据开学初教学计划提出的教学工作要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思路,初中部做了一定的工作。一是依照教学工作计划,如期每周进行公开课活动,并带动,号召初中部教师都参与到听课活动当中,每周评出的最佳课堂质量都较高,达到了活动的目的。二是积极鼓励引导初中部教师接受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模式,真正真正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三是始终树立质量意识,利用周公开课活动,结合教研活动,深入教师课堂中,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或刚进入初中的教师及时的进行交流和反馈,力争使每节课都达到听课有效,上者有提高的目的。四是协调和指导初三毕业班工作,确保教学,任务的全面落实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四、因地制宜抓活动,活动促发展

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是学校课程一个有益的补充,本学期,我组织了以下活动。一是配合初中语文教研组组组织初中部学生参加《语文周报》全国作文比赛,共有263人参加,截止目前共有124人获得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暑期还将角逐一等奖。二是配合初三年级组组织初三全体师生召开初三一模质量分析会,初三优生座谈会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配合初二年级组,组织召开了初二教师期中质量分析会,配合初一年级组召开了初一教师调度会等。

此外,还从学校的大局出发,做好了其它的教育教学工作,由于时间关系,在此不一一说明。

存在的问题

一是本学期由于计划外活动的增加,使得本学期的活动显得较多,致使深入课堂,深入教师的时间受到的冲击,虽然一直秉持着,走进教师,走进学生,但实际走得不是很近,使得抓教师业务能力,教学水平的计划做的不是很好。

二是对过程性的管理与指导检查做得不好,有忽冷忽热之感,很希望有计划性但没有做到计划性,使得有些环节放松。

三是对有些工作按部就班,没有很好的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也没有勤动脑思考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办法。使得有些教研活动氛围不浓厚,教师对待工作热情不高。

四是还不能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开创性的开展工作,缺乏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的意识和魄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91视频 |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九九九 |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久成人免费精品xxx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无套呻吟在线 | 中国女人内谢69xxxx | 在线男人天堂网 | www.亚洲天堂 |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 www.久久| 99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天天热天天干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天 | 久久精品入口九色 | 91社区国产高清 | 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 日本网站在线 |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一区 |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91热热热| 国产精品一区不卡 | 91国内在线视频 | 免费成人午夜视频 | 久久久成人免费 | 九一电影网| 91视频看片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桃色 | 午夜 国产 |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免费成人午夜视频 |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 亚洲精选99 | 9色视频在线观看 | 91视频电影 |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 | 懂色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