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21: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护理和医学影像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综合护理;采血;穿刺;血液标本质量
采血室工作是临床工作的主要场所之一,具有人员流动性大、患者所患疾病轻重不同、工作强度大等特点,患者极易发生急躁情绪,或对工作的不理解,增加护患矛盾。因此,熟练掌握正确的采血方法,以及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是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护理质量的关键。常规的护理措施一般以提高护士工作技能为主,缺忽视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以及在采血前、采血中以及采血后的细节护理。另一方面,获得合格的血液标本是得到临床准确检验结果的前提条件,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实验依据[1]。合格血液样本的获得在于护患之间的信任与配合,以及后期血液标本的管理,因此有必要对采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和良好血液样本的保障。综合护理是全过程的护理,即包括采血前、采血中以及采血后操作期间的护理,也包括在各个环节的心理疏导,以及后期的血液样本管理。我院于2016年1月~7月在需采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获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7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需采血的患者50例,排除标准: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年龄小于16周岁;多次穿刺未成功患者;无法配合治疗及实施护理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16~60岁,平均(42.1±4.1)岁;已婚10例,未婚15例;急诊患者6例,非急诊患者19例;收医保患者20例,非医保患者5例。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16~65岁,平均(43.7±5.1岁);急诊患者8例,非急诊患者17例;已婚12例,未婚13例;急诊患者8例,非急诊患者1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疾病状态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研究由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操作护理与对症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具体如下:
1.2.1采血前血管准备 护士在操作进行前,再次检查采血需要准备的物品,包括采血针、采血管、止血带、消毒棉签,观察患者采血部位,进行比较,选取适合患者的采血点,并予以向患者说明确认。
1.2.2采血时护理 采血时快速绑扎止血带,动作迅速,全身保持镇定,消除环境干扰,再次核对采血点,快速进针,尽量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当出现突况时,护士要保持冷静,快速分析原因,及时纠正偏差,并给与患者鼓励。护理人员在为患者进行采血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镇定,排除外界干扰,尽量保证一次性抽血成功。当出现各种突况时,护理人员要沉着冷静地应对,并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
1.2.3拔针护理 在采血完成后,护士迅速解开止血带,拔除针头后用拇指按压穿刺点,并指导患者准确按压,避免用力,避免揉搓,轻压3~10 min。若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或服用药物对凝血功能造成影响时,则指导患者延长按压时间[2],并观察至不出血为止。
1.2.4血液标本管理 在穿刺前,操作者使用消毒液对穿刺点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待消毒液完全干燥后进行穿刺。穿刺过程不要用力在血管周围进行拍打及揉搓,护理人员进行选择粗大血管进行穿刺采血。采血成功后,对血液样本进行柔和震荡,使血液样本分布均匀。准确收集样本,将同类血样本统一装入密闭容器内,专人送入化验室待检。
1.2.5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贯穿采血过程的始终,采血前全面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疾病病史,服药史,饮食情况等,每部操作前,提前告知患者将要进行的操作以及目的,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1.3观察指标 完成操作后,嗜芳锹剂阶榛颊叩拇坛晒β剩1次穿刺成功且40 s内完成即穿刺成功[3],同时跟踪两组患者血液标本,其质量由化验室反馈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PS 19.0统计软件录入及分析数据,结果采用(n/x±s)表示结果,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25例,穿刺成功率为 100.00%;对照组穿刺成功23例,失败2例,穿刺成功率为 92.00%,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血液检验是临床主要的辅助检查措施,也是诊断、判断疾病进展以及预后的主要方法,也是疾病诊断以及健康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在血液常规检测中,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以及各自比率,以及血红蛋白计数、平均浓度等,成为其他检查项目的基础,为临床治疗提供根本依据。比如在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以及其他微生物感染过程中,在检测血液样本都能够直接体现,因此血液样本的质量成为成功检测的关键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以保障血液样本的质量。我们采用采血前血管准备、采血时护理、拔针护理、血液标本管理、以及心理疏导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显示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 100.00%,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 92.00%,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陆海波,胡玲玲,张益红.护理工作对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的影响 [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8):2279-2280.
更年期高血压是因女性更年期时的性激素水平会有所改变,引发内分泌紊乱致使血压上升[1]。患者常伴有情绪烦躁、失眠等症状,使其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本文为探究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护理对策,对于我院近期收治的部分患者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现将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基础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信息
此次研究对象均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更年期高血压患者,共计82例,所选取的时间为2014年5月--2015年4月。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42--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2±2.9)岁;病程在6个月--4年之间不等。按照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1例。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可以进行临床对比。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指导、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情志护理: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寻找出患者焦躁的原因,并鼓励患者发泄内心想法,便于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情志护理。护理人员也可采用“移情”法,使其注意力得以分散[2]。
饮食干预:护理人员鼓励更年期高血压患者多进食银耳、西芹、甲鱼、木耳等食物,也可多饮茶、枸杞茶或玉米须茶,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还可为患者降浊理气,改善睡眠[2]。告知患者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水果及蔬菜,控制烟酒。
足底按摩:每日为患者进行2次足底按摩,同时可将茱萸粉用醋调和后,敷贴于患者的双足涌泉穴位,配合足底按摩,利于大脑反射及血液循环,使患者的身心得以放松。
耳穴压豆:可对患者使用王不留行籽进行耳穴按压,每日2--3次,对患者的血压及睡眠质量均有改善效果。
1.3 观察指标
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PSQI(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3]评分对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得分越低表示患者的心理状态、睡眠质量越佳。
采用我院自拟自用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满意度评价,评价结果分为三个标准,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占比+一般满意占比。
1.4 数据整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SAS评分、PSQI评分采用均数±表示,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比(n,%)表示,结果行t检验或卡方检验,将P
2 研究结果
2.1 SAS评分、PSQI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PSQI评分比较不存显著差异,均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PSQI评分均优于参照组,统计学分析P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经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后,非常满意33例,一般满意7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7.56%(40/41);参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经常规护理后,非常满意15例,一般满意19例,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为82.93%(34/41);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且P
3 讨论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114-02
脑出血具有不易治愈性,同时该病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与手术并发症,因此多数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出现负性情绪,治疗信心不足,从而增加了治疗的困难。对于该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而言,降低其手术并发症,消除治疗期间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信心尤为关键[1-2]。本院给予脑出血患者综合性护理,观察该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64.32±2.63)岁;出血量12.67~38.24ml,平均出血量(25.66±3.05)ml。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54~79岁,平均年龄(63.84±2.27)岁;出血量13.80~40.15ml,平均出血量(27.03±2.72)ml。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手术治疗,在性别、年龄及出血量等一般资料上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包括心理护理、急救护理及康复锻炼。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采用和蔼的语气、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同时讲解本院的医疗水平及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获取患者的信任,增强其治疗的信心;急救护理:如患者处于急性期,给予患者静脉滴注甘露醇并给予降压药与凝血剂类药物;如患者疼痛或者不受控制,适当给予其镇静剂稳定其情绪等;康复锻炼:指导患者床上、床下的运动方法。
1.2.2观察组给予患者综合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采用和蔼的语气、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同时说明本院的医疗水平及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获取患者的信任,增强治疗信心;②急救护理:指导患者采用平卧姿势同时将枕头适当垫高15~30°;如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情况,将患者头部偏向病床的一侧;如患者处于急性期,给予患者静脉滴注甘露醇并给予降压药与凝血剂类药物;如患者疼痛或者不受控制,适当给予其镇静剂稳定情绪等;③环境护理:每天巡查病房,保持病房的通风、地面及床上用品的清洁情况;将病房的温度控制在28°,光线适宜;④并发症护理:为患者留置导尿管,保持尿管的顺畅;叮嘱患者排便时不要用力,必要时给予其缓泻剂、开塞露;定时为患者翻身,清洗身体并按摩受压肌肉;定期更换病号服与床上被褥等用品;⑤康复锻炼:为患者制定康复锻炼计划,早期的康复锻炼以床上运动为主,可帮助患者活动关节病并指导患者开口说话;患者病情好转后,可尝试性下床锻炼,练习拄杖行走;后期锻炼患者独立行走的能力,并进行自主穿衣、喝水等日常生活能力的锻炼。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治疗依从率与并发症发生率。负性情绪的评分包括焦虑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3]进行评定,而抑郁评分则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DS)[4]进行评定,分数越低表示患者负性情绪越轻。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的治疗配合情况进行评定,分为积极、一般、消极3个等级:①积极:患者完全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工作;②患者基本配合的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③消极:患者完全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④治疗依从率=(积极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研究中的数据资料均运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 检验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护理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治疗依从率对比对照组积极9例,一般15例,消极10例,治疗依从率为70.59%;观察组积极11例、一般21例、消极2例,治疗依从率为94.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对照组尿路感染3例、再次脑出血1例、肺部感染3例、压疮2例、便秘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35%。观察组肺部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1例、再次脑出血1例、尿路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长期性血液透析;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2-126-03
Influence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mental nursing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
HONG Dongmei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Meixian People's Hospital, Meixian 51408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mental nursing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 Methods The total of 100 cases MHD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09 to May 201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tervente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health education and mental nursing. Only basic care was on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analyzed the improvement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Results The anxiety score and depress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49.86±6.52) and (48.86±5.73) poi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63.12±9.18) and( 63.28±9.62) points and control group(55.13±9.52) and (57.18±8.93) points.The improvement rat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observation group (88.0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46.00%).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and mental nursing intervente desirable a good effect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 It is worthy of recommendation.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Mental nursing;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Anxiety; Depression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一种复杂且昂贵的治疗方法,MHD病患遭受着疾病本身以及治疗方法带来的双重折磨。因为病情以及MHD的特殊性,病患心理易出现一系列负面反应[1]。例如:焦虑、抑郁、恐惧、悲观、绝望等。这不仅会引起病患免疫力降低、生活质量下降,更严重者会引发并发症,加大治疗风险,所以做好病患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十分重要[2]。我院对2009年5月~2013年5月入院接受MHD治疗的病患,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病患焦虑及抑郁情绪有很大的改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09年5月~2013年5月入院接受MHD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54例,女46例。将100例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7~67岁,平均(46.3±10.8)岁,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对照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9~68岁,平均(48.3±9.8)岁,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等各方面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基本护理。
1.2 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措施
由护理人员依据观察组每位病患的年龄、性别、生活质量、社会与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出现的心理反应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3]。(1)抑郁情绪:对于抑郁病患,主要以排解以及引导为主,多与病患沟通,增加病患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和病患进行交流沟通时,需格外注意第一次交谈时给病患留下的印象。使用礼貌用语,使病患有被尊重的感觉。多加安慰,使其感觉到温暖。多加鼓励,使其看到希望。多给病患介绍疗效好的病例,增强患者积极乐观的情绪。(2)焦虑情绪:对于有焦虑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体贴热情地服务加上细致耐心地开导,传授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从而引导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护理人员要擅于了解患者需要,随时关注患者的饮食以及睡眠,通过对患者饮食以及血管通路的护理等指导工作的加强,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居家护理指导。宣传MHD相关知识,增加患者对MHD的认识,降低其负面情绪反应。引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生活上的照顾以及精神上的鼓励与经济上的支持,并通过增强社会关爱来增加患者对生活的热爱。为每一位观察组患者建立档案,接受透析后保持联系,并密切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时评估心理状况,适时的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
1.3 研究方法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给两组病患。反馈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及抑郁情绪。比较观察组干预前后以及对照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焦虑及抑郁的改善情况。
1.4 疗效评价
(1)根据SAS表判定患者焦虑情况,轻度焦虑(50~59 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4]。(2)根据SDS表判定患者抑郁情况,判定方法同SAS。(3)根据患者焦虑及抑郁改善程度分为:明显改善,有所改善,没有改善,情况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13.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评分为(49.86±6.52),抑郁评分为(48.86±5.73),显著低于观察组治疗前的(63.12±9.18),(63.28±9.62);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的(55.13±9.52),(57.18±8.93),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均P
2.2 观察组干预后焦虑以及抑郁改善情况
对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后,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率为88.00%(44/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00%(2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及抑郁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SAS SDS
①观察组治疗前 50 63.12±9.18 63.28±9.62
②观察组治疗后 50 49.86±6.52* 48.86±5.73*
③对照组治疗前 50 62.36±8.62 63.18±9.60
④对照组治疗后 50 55.13±9.52# 57.18±8.93#
①VS② t 8.327 5.545
P 0.000 0.000
③VS④ t 3.981 0.002
P 0.000 0.591
②VS④ t 3.230 8.877
P 0.002 0.000
注:与观察组治疗前比较,*P
3 讨论
大多数MHD病患病程时间长,原发疾病严重且经济负担沉重,带给患者非常大的身体以及精神上的折磨。这不但引起了患者生理失衡,还会引起病患心理失衡。出现范围广,程度较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据报道,85.11%的MHD患者存有程度不一的心理问题,27%的患者产生过自杀的想法[5]。其中,焦虑以及抑郁是最为常见的负面情绪。因此,对MH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显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后,焦虑以及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此结果符合马会敏等[6]的报道。这可能是因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后,使其重拾生活的信心的缘故。MHD是无法逆转的,且只能部分替代肾脏功能。并不能阻止患者原本疾病进展以及继发的多脏器损害,死亡阴影由始至终笼罩着病患[7]。患者因病无法正常工作,加之社交活动的减少,活动范围的缩小等因素。觉得自身的社会价值下降甚至散失,得到社会的支持也减少,从而产生抑郁等负面情绪。部分患者由于无法履行其家庭责任以及义务,导致夫妻以及亲情关系逐渐淡漠。多数患者降低甚至于消失,严重的伤害了患者的自尊心[8],使其自卑感以及负罪感加深。MHD治疗本就非常痛苦,进行穿刺时会产生剧烈疼痛,使得患者出现焦虑、恐慌的情绪。部分患者由于散失了基本的自理能力,生活完全依赖他人,需要家属来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这时常使患者认为自己是家庭负担,从而产生强烈无助感,引发心理问题,进而导致疾病的恶化[9]。笔者对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后发现其焦虑以及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焦虑及抑郁改善率高达
表2 两组治疗后焦虑及抑郁改善情况比较[n(%)]
组别 n 明显改善 有所改善 未改善 情况加重 改善率
观察组 50 26(52.00)* 18(36.00) 6(12.00)* 0* 44(88.00)*
对照组 50 3(6.00) 20(40.00) 25(50.00) 2(4.00) 23(46.00)
x2 25.692 0.170 16.877 2.041 19.946
P 0.000 0.680 0.000 0.153 0.0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00%。与陈亚民[10]的报道相符。这进一步证实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性。因此,医护人员针对每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以及心理辅导,能有效的改善MHD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邱晓辉,李艳.持续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204-205.
[2] 张新娟.舒适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2):7.
[3] 冯菁,张兴凯,赵森,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9):1757-1759.
[4] 朱刚,孙伟,张沙丽,等.138例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与中医虚证的调查[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12(2):132-134.
[5] 莫国华,李家莲,蒋碧玲.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问题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广西医学,2009,31(11):1730-1731.
[6] 马会敏,田素芝,李力,等.心理干预对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9):1150-1151.
[7] 罗世香.血液透析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血液净化,2011,10(3):168-170.
[8] 王冰,宋桂敏.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指导[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1,4:345-346.
[9] 李敏,刘璐,汪茂宝,等.细节护理干预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279-1281.
【关键词】医院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流程改进
电子病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在近30年有了革命性的发展。硬件计算能力大幅度提高,同时价格大幅度下降。医院的信息系统应用的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条件已经具备。在这种条件下,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医院的业务处理效率,辅助提高管理水平已经是医院信息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针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功能进行论述。
一、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功能
主要包括:医嘱信息与医疗记录管理,临床检验信息管理,医学影像信息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医嘱信息与医疗记录管理医嘱信息管理系统是以医师的医嘱为主要管理内容的计算机系统。医嘱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自动生成药疗单、治疗单、膳食医嘱、护理医嘱等处置单,减少核对的工作量和差错。同时将医嘱信息通过网络传往收费处代替手工进行自动划价,传往检查科室代替手工申请检查项目。医嘱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
(1)医嘱数据的输入与核对处理。
(2)药疗单、治疗单、膳食医嘱、护理医嘱、检查申请和医嘱病历的自动生成处理。
(3)根据医嘱、治疗单、检查申请、护嘱生成每天的收费记录处理。
(二)护理信息管理 计算机护理管理系统,一般由护理信息、护理管理和护理支持等三个子系统组成,应用于护理管理、护理实践、护理科研与教学及其它护理活动领域。
1.护理信息子系统:是在搜集大量医疗信息的基础上,按标准化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统一性的要求整理成护理信息。护理信息主要包括:
(1)护理分级记录。
(2)病人状况记录。
(3)入院护理记录。
(4)出院护理记录。
(5)病房护理记录。
2.护理管理子系统:完成护理活动中对护理资源管理、护理人员管理以及护理实践中的文秘等工作。
3.护理支持子系统:用于责任制护理,辅助护理诊断和制定护理计划,以及为护理科研和教学提供有关的医疗信息等。主要包括:
(1)辅助护理诊断。
(2)辅助制定护理计划。
(3)检索各种医疗信息。
(4)护理科研。
(5)护理教学。
(三)临床检查信息管理 临床检查有各种形式的结果,但归纳起来有6种类型:
(1)定性结果。
(2)数值性结果。
(3)文字结果。
(4)图形结果。
(5)图像结果。(6)动态图像结果。临床检查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计算机采集、存贮、传输这些检查的结果记录。充分发挥出辅助诊断治疗的作用。临床检查信息系统不仅解决了医疗中的问题,同时也为收费等管理工作提供了原始数据。临床检查信息系统通常由:申请处理、结果采集、报告生成、结果存贮与传送和结果查询等几个部分组成。
(四)临床检验信息管理 临床检验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
(1)检验申请的输入。当病人需要进行各种检验时,由计算机将这些申请单传往检验科室。
(2)标本采集与编号处理。采集样本时从计算机中调出检验申请并对将进行的检验项目进行编号。
(3)检验与结果数据采集。将检验结果录入计算机系统。
(4)检验结果的传输。
(5)检验工作登记。计算机将上述检验申请和结果记录下来,根据这些记录进行自动划价并传往收费处。
(6)检验科室的质量控制。通过计算机记录下质量控制的数据,使检验科室能够随时掌握检验设备的工作情况。
(7)检验结果的查询与打印。
(五)医学影像信息管理 医学影像信息的管理是医院辅诊检查信息管理的一种。但由于医学影像的数据量比一般文字信息大几个数量级,这给医学影像的管理带来了许多技术问题,主要是影像的存贮、传输、显示都与一般文字信息有很大的区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用的计算机设备性能也越来越接近专用设备。因而医院可以用较小的投资来建立一个功能较强、能满足绝大部分临床需要的医学影像信息管理系统,包括:CT图像、核磁共振图像、超声图像、内窥镜图像、病理切片和电镜图像、血管造影图像、核医学检查图像、X光图像等。
二、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管理是指医院的各级领导通过各级管理职能部门实施对医疗、护理、行政等方面的全面管理。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对医疗及其相关信息的管理,因此在医院管理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正确无误的综合信息统计分析是领导和管理部门的决策依据。医院医疗信息通常可归为二类:一类是效率管理指标,一类是质量管理指标。效率指标包括伤病员流动情况、床位周转和使用情况等。质量指标包括治疗情况、手术情况、床位周转和诊断符合情况等。这些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真实反应一定时期内医院的收治情况、伤病员的人员结构情况、床位周转使用情况,同时从管理上掌握目前治疗水平高低和病种分布情况,经过计算和统计分析,院领导和职能部门可根据这些信息和数据作出一系列相应调整措施,出台一些适应当前情况的政策,使医院在收治上适应病人分布,在经费使用上减少流失和浪费,药品采购上少占资金,技术力量调整上渐趋合理。因此,准确、及时、可靠的信息反馈及综合分析是领导决策不可缺少的依据。
(二)医疗信息的计算机处理对各个管理环节进行实时监控,计算机是医疗信息处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了涉及钱、财、物等环节的管理,对这些数据的流向从根本上加以控制和管理,使各级管理部门对这些重点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环节实施监控。因此,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化是对管理环节实时监控的重要手段。
(三)病案信息是科研、教学、总结经验、提高医疗质量的最好资料病案是病人住院期间的全部检查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病案信息的管理既为科研教学提供原始信息资料,又为医疗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四)提供优良的医学期刊信息服务也能为提高医疗水平和业务技术建设发挥作用,医学期刊是医学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报道科研成果的主要途径。它不仅可以推动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交流,而且在医院业务建设上也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五)影像信息管理也是医院科研管理的重要部分。影像信息是通过录像、照片、幻灯片以及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媒体存贮的医学信息,它既有医院重大改革的现场纪实,也有特殊病例的治疗记载,还有科研论文的精辟总结,它在促进医院建设及科研指导上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立平.军队医院管理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军出版社,1998.
[2]徐忠艳.医学期刊在医学领域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1998,11.
过去学院医药卫生高职教育的设备单纯用于教学,附属医院的设备也只用作临床诊疗,造成了设备资源的极大浪费。2006年开始,系统规划医护类实训基地,对现有基地进行整合、改造和提升,同时学院和附属医院共同出资近千万元购置了CT、MRI、数字化X线检查设备(CR、DR)、全自动综合验光仪、康复治疗仪等设备,附属医院提供场地,合作共建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眼视光技术实训中心、康复治疗技术实训中心、医学模拟实训中心。附属医院实现了硬件建设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实训中心和相关科室合二为一,设备既用于教学,也用于临床诊疗服务,有效推进集“学做合一、生产与实训合一、教学与技术服务合一”的多功能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基地自我造血提供了市场条件。
以教促医,附属医院的门诊就诊人数、住院人数和业务收入大幅增长,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大增强,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也成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以医助教、以教促医院,医疗和教学两翼齐飞的专业实体的格局基本形成。
理顺体制,实行科室与研究室合一
由于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承担临床教学在近期没有直接利益,附属医院在一段时间内也存在重医疗、轻教学的现象。因此,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与医院内部管理体系有机融合的教学组织机构是专业实体(附属医院)教学功能建设的重点。
学院附属医院和非直属附属医院(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目前业已形成教学院长负责,科教科(护理部)职能控制、研究室(临床科室)具体执行的三级管理体制。在这三级管理体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实行临床科室和研究室合二为一。比如,附属医院将放射科和医学影像技术研究室合二为一,放射科主任同时是研究室主任,全面负责临床和教学,科室配备一名副主任分管教学,在主任领导下,安排教学任务,督促检查教学实施情况,协调、处理医教矛盾,组织评教评学,整理、保管教学档案等。
临床与教学工作实行轮岗和分段制,科室工作人员既是诊疗人员又是专业课教师,具有双重身份,有课上课、无课上班,科室人员把教学和医疗都看作自己份内的事,有力地促进了医疗和教学工作,推进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序融合,以及学校、医院等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的实现。
专业实体增强了高职医药卫生类专业办学活力
专业实体教学功能、经营功能的完善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学院高职卫生类专业的办学活力。一方面,临床教师经过教学与临床的轮岗锻炼,教学相长,教学和医疗水平明显提高,他们能够及时把医疗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术贯穿于教学中,极大丰富和更新了教学内容,更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目前,学院附属医院有58名医务工作者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另一方面,专业实体在培养学生临床技能方面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附属医院和非直属附属医院在教学工作的安排上,兼顾临床工作的特点,比如,临床医学专业二年级学生每天上午8:00-10:00随带教老师教学查房,周六在手术观摩室由教师现场讲解观摩手术;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利用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课后一个半小时和周六、周日全天,分批分组轮流到各科室跟班见习;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除理论教学外,其余时间全部在放射科(实训中心)进行真实的操作训练;其它专业根据临床工作特点,现场教学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我院医药卫生类高职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强,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通过专业实体化建设,以医助教,促进了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了高职医药卫生类专业实践性教学条件,保证了学生专业技能的达成,提高了教学质量,体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特色;以教促医,学院附属医院呈跳跃式发展。初步形成了医教结合、以教促医、以医助教、医教相长、教学与医疗两翼齐飞的专业实体整体发展模式。近年来,我院卫生类高职教育成果丰硕,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建成了护理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两个省级教学团队,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成为第六批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医药卫生类高职专业实体化建设的思考
1.强化专业实体的教学制度建设:医院是举办医药卫生类专业的高职院校临床教学的重要基地,医院的数量、水平与学校的
(1)、在医疗单位治疗的病历及相关票据;
(2)、在治疗过程中的体温单、化验单以及医学影像、拍片、检查资料;
(3)、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现场实物;
(4)、身体受到损害后所造成的后果;
(5)、医疗单位所在居民平均生活水平情况;
一、计算机化病历
计算机化病历是医学信息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是指存在一个系统中的电子病历,这个系统可支持使用者获得完整、准确的资料;提示和警示医疗人员;给予临床决策服务;连接管理、书刊目录、临床基础知识以及其他设备[2]。电子病历的优点如下:完整的电子病历存储系统支持多个用户同时查看,保证个人医疗信息的共享与交流。通过网络,医师可以在家中或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随时获得患者的电子病历。同时可根据不同的用户给予不同的资料查询权限,从而保证了病历的安全性。授权用户在适当时间才能查看合适的病历。
此外,电子病历不再是一个被动的医疗记录。论文通过与图像信息的整合,可提供实时医疗监控,药物剂量查询等多种功能。电子病历已成为新兴信息技术和信息工具的基础。
电子病历目前可大致分为单机电子病历和网上电子病历两种。网上电子病历的优点是采用了ASP服务器提供全球,安全性与数据完整性则由ASP供应商解决;缺点则是数据不在医师所工作的计算机上。
虽然医疗界投入巨资,电子病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3]。首先,病历数据的输入界面仍不够简单;其次,电子病历需要统一的医学用语标准。目前,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已制定出统一医学用语系统(unifiedmedicallanguagesystem,UMLS),这一系统包含了近一百万个术语描述医学概念。一旦该系统得以推广,将极大地促进全球医学用语的标准化。
二、医学信息系统
医学信息系统与其他工业系统有很大的不同。毕业论文不同的部门对信息的要求不同,这是对医学信息系统最大的挑战。例如,信息系统用户可分为基本用户和二级用户,基本用户包括医师和其他护理人员;二级用户则包括医疗保险公司、政府医疗保险机构等。不同用户需要的信息不同,导致信息管理的复杂性。同时,如何有效地利用不同的信息系统解决不同的医疗管理也日益成为人们重视的课题。
信息系统包括实验测试系统、医疗设备订购与维护系统及影像图片存储与交换系统等,存储于不同的计算机和不同的信息网络中。对于特定的用户来说,前端界面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后端数据必须是一体化和标准化的。
医学信息系统包括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患者关系管理系统(patientrelationshipmanage—ment,PRM)、数据挖掘及决策支持系统等|4J。ERP技术在商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功,近年来,其在医疗机构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其特点是将企业信息整合为一体(整合的数据库),所以各系统都提供一致的数据。一次输入,多次使用,有效地降低了输入费用,并保证各系统得到完整、实时、一致的数据。其次,ERP系统可用来决策医疗设备订购、管理和维护,例如通过一个整合的数据库,根据病床的使用率,ERP系统可自动选择最合适的时间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PRM是侧重于患者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PRM记录患者生活习惯、个人病史、家庭病史以及过敏反应等,医院从而可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同时通过PRM,患者也可向医院询问医疗方案。数据挖掘技术在医疗管理上也日益重要,这种技术的主要优点是降低成本,为医师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医疗诊断的质量。Bresnahan[5]指出,上千种的服务、多种治疗方案以及相互关系使信息系统越来越复杂,而这种复杂性推动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医疗上的使用,已远远超过其在银行业和零售业的应用范围。
三、医疗决策系统
医学实践最重要的是作出正确的医疗诊断,因此医学信息学将研究重点也放在决策系统上。硕士论文决策系统不仅需要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和工具,而且需要理解医师如何利用推理知识作出医疗判断。
当前决策系统主要基于两种方法论:着重于统计分析的定量分析法,以及侧重于逻辑推理的专家系统法。定量分析法产生于上世纪50和60年代,主要用于解决心脏疾病和异常疼痛等临床问题。早期系统以概率决策理论为解决问题的依据。最新的此类系统以美国Stanford大学PANDA项目最为著名[6]。PANDA项目使用了决策分析技术,主要应用于胎儿期诊断,根据概率分析方法对胎儿期中的问题作出最有利于患者的选择。专家系统法以逻辑推理为解决问题的核心。最著名的第一代专家系统是MYCIN系统[7]。此系统主要用于对多种传染病的诊断和治疗,其中的医学知识不是包含于工具中,而是存储在规则中。第二代专家系统则以Asgaard系统最为成功[8]。系统大大扩展了MYCIN的功能,并补充了一系列的推理方法,其中包含了所有相关领域中的复杂知识。通过与数据库的连接,系统可自动提取带有时间标志的数据,而这种功能则使系统可针对某个患者作出特定阶段最适合的治疗方式。另外通过反溯法可比较不同的医疗护理,并作出相应的质量报告。
四、影像信息学技术
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医学影像学随着数学、生物物理学和工程模型学蓬勃发展起来。但是由于各类学术会议侧重于影像,而忽视了信息学,导致医学影像信息学科发展缓慢。
直到近年,界面友好的医学影像数据库与二维、三维结构及可视化的结合将医学影像信息学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于1990年的“可视人”项目提供了大量的人体模拟图像,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各类解剖学教育软件的开发,更为重要的是引发了关于模型、摸拟及大型数字化图像搜索等一系列的信息学问题。同一时间开始的“人类大脑”项目则直接导致了大量关于大脑数据图谱登记、分ShanghaiMedJ,2004,VoI27,No9区等课题的开展。新的信息学、生物计量学、计算图像学的结合,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影像信息与模拟学的重要性。
现代影像信息学研究的重点包括图像传递标准、传递规则、医学术语、信息压缩、图像数据库索引及图像病例传递安全等。从“虚拟细胞”[9]到“虚拟人”[10],当前影像信息学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到个体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医学信息学面临着更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影像信息的完整化需要更深层的科学、技术和医疗实践的结合,包括对二维和三维图像自动分区与注册的新技术;数据抽象与概括;图像数据库中生物多样性来解释群体图像数据和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开发医学信息数据注释语言整合高级图像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等。
五、远程医疗与互联网
随着宽带网进入千家万户,远距离传递诊断和患者管理信息成为可能,远程医疗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通过网络电视和无线技术,使医师及患者能随时传递相应的医学相关信息,从而为远程医疗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远程医疗昂贵的医疗费用使其现阶段只限于特定的人群。
互联网的出现提供了图片和文字传输的介质,而且为医疗机构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数据。英语论文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医师不仅可以全球共享医学资源,而且可以针对某一特殊病例进行广泛的交流。例如,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提供医药在线(MEDLINE)数据库,其成员可查看、打印各类文献资料;医学网(CLINICWEB)则提供所有临床信息的索引,是医学界常用的搜索引擎。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为一些身患相同病症人群的相互交流提供了可能,此类患者交流组织的形成有利于自我寻找最合适的治疗。
六、数据标准的重要性
电子病历和病案的大量应用、医疗设备和仪器的数字化,使得医院数据库的信息容量不断地膨胀。然而简单存储信息只是数据库的低端操作,数据的集成和分析以及医学决策和知识的自动获取才是信息学研究的重点。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分析,数据必须以特定的结构方式来存储。数据结构允许计算机轻易地传递符号和像素,并大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然而,这种数据结构不是仅由输入来决定的,医护人员必须有一约定俗成的数据标准,并为社会所公认。这一数据标准明确了数据库中存储的特殊符号所具有的涵义。其作用正如字典一样,起到咨询和定义的功能。数据标准又可分为文字标准和信息标准。
文字标准是指标准必须以文字形式表示,而不能以图像形式表达,国际上称为医疗数据系统,它包括一系列有特定涵义的单词。意识到标准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医学和信息组织参与到此标准的制订中来。其中最著名的为美国病理协会制订的人类与兽类医学系统术语标准SNOMED和英国健康中心制订的医学系统术语标准ReadCodes。
信息标准则同时定义文字和图像数据。当今最通用的信息标准称为HL7(HealthLevelSeven),也可称为标准卫生信息传输协议,其中又包括医学数字化图像和传递标准(DICOM)。HL7标准确定了数据库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顺序和格式,涵盖了实验测试术语、药品设备采购术语、收费术语、出院转院术语及电子监护术语等,并提供了一种类似于数据库的结构,利于患者信息在电子病历系统、实验室系统等多种数据系统中传递。
DICOM可明确图像在数据流传递过程中压缩和加密的格式,并确定CT图像或B超图像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方式。
七、结语
医学信息学是计算机技术、生物物理学、统计学等与现代医疗结合的新兴学科,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管理水平和降低成本的必然结果。这一学科需要多领域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的大力合作。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医学信息学将在医院管理、教学和科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发挥巨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带动整个医学界的革新。
参考文献
1GreenesRA.ShortliffeEH.Medicalinformatics:anemerginga-cademicdisciplineandinstitutionalpriority.JAMA,1990,263:1114—1120.
2SteadWW.HalrlmondWE.Computer-basedmedicalrecords:thecenterpieceofTMRMDComput,1988,5:48—62.
3McDonaldCJThebarrierstoelectronicmedicalrecordsystemsandhowtoovercomethemJAmMedInformAssoc,1997,4:213—221.
4SiauK.Healthcareinformatics.IEEETransInfTechnolBiome-di.2003.7:1-7.
5BresnahanJ.Dataminging:adelicateoperationCIOMag(on-line).1997.
6OwensDK,ShachterRD,NeaseRF.Representationandanaly-sisofmedicaldecisionproblemswithinfluencediagrams.MedDecisiMaking,1997.17:241—262.
7YuVL,FaganLM,WraithSM,eta1.Antimicrobialselectionbyacomputer:Ablindedevaluationbyinfectiousdiseaseexperts.JAMA,1979,242:1279—1282.
8ShaharY,MikschS,JohnsonP.TheAsgaardproject:ataskspecificframeworkfortheapplicationandcritiquingoftime-on-entedclinicalguidelines.ArtifIntellMed.1998.14: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