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一_久久综合激情_亚洲97_午夜影院在线视频_国产成人福利_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首页 优秀范文 电商的运作模式

电商的运作模式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04 16:40: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电商的运作模式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第1篇

一、我国电子商务现状与前景

从国际范围看,我国在信息化方面还存在着程度很低的问题,但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势头比较强劲。从1998年由IT业界和媒体宣扬电子商务的概念起,在短短两年间,电子商务已迅速进入实施阶段,新的电子商务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据中国电子商务网的统计,截至2005年年初,国内的网上商店已发展到500多家,许多传统行业的工业和商业企业已开始登上电子商务的舞台,网民数量急剧增加,已发展到1,000万人。同时,境内外风险资金大量介入,国内知名网站如“新浪”、“搜狐”、“8848”等都相继获得境内外上千万美元的投资。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现代商务方式,从1995年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显现了巨大的现代商业价值。

电子商务的发展将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及工作方式,原来面对面谈判、纸上交流的管理与商务活动方式逐步变成了由计算机远距离操作完成的数字化活动方式。任何合法组织和公司甚至个人通过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站点都可成为全球化的信息者;信息的获取具有了广泛的内容和选择性;贸易、商务活动中的商品认识、合同谈判、交易都通过国际互联网信息和网络软件完成。

电子商务也完全改变了我们当今的商务方式,由于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在家中处理业务。小公司也可以实现全球在线订货,完成世界性商务活动。越来越多的电子货币在线付款方式在电子交易中使用,人们不再受限制于物理现金的携带和使用。公司、商店、银行将不会以人员数量、分支机构多少、规模来区别大小,取而以营业额、信息交流多少来排列经济座次。

21世纪将进入电子商务时代,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将别无选择地生活在电子商务时代。如何面对电子商务方式、如何适应数字化生存并积极参与电子商务时代的国际竞争,是涉及到每个人、每个企业、部门及国家发展与生存的重大问题,也是国家管理部门现在应该规划、并促进其发展的战略问题。

今天,每13个中国人就有3个与它亲密接触,互联网已经并正在广泛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互联网正在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通道,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工厂,成为政府和老百姓的沟通平台,成为企业消灭贸易中间环节,低成本快速传播,以及创造更多贸易机会的平台。电子商务的发展,不断带来新的市场机会,传统经济和电子商务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二、基础电子商务系统

电子商务系统是保证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网上交易实现的体系。网上交易的信息沟通是通过数字化的信息渠道实现的,交易双方必须拥有相应的信息技术工具。为保证交易双方进行等价交换,必须提供相应的货物配送和支付结算手段。此外,为保证企业、组织和消费者能够利用数字化沟通渠道,保证交易能顺利进行配送和支付,需要由专门提供服务的中间商参与,即需要电子商务服务商。

基础电子商务系统包括Internet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服务商、企业、组织与消费者、实物配送和支付结算五个方面。这五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缺少任何一部分都可能影响网上交易的顺利进行。

(一)Internet信息系统。Internet信息系统是指企业、组织和电子商务服务商在Internet的基础上开发设计的信息系统。Internet信息系统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开放、安全和可控制的信息交换平台。它是电子商务系统的核心和基石。

(二)电子商务服务商。Internet作为蕴藏巨大商机的平台,需要有一大批专业化分工者进行相互协作,为企业、组织与消费者在Internet上进行交易提供支持。电子商务服务商就起着这种作用。

(三)企业、组织与消费者。企业、组织与消费者是网上交易的主体,他们是进行网上交易的基础。

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是由基于Intranet(企业内部网)基础上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站点和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的人员组成的一个系统。

1、企业内部网络系统。企业在组建电子商务系统时,应该考虑企业的经营对象是谁,如何采用不同的策略与这些客户进行联系。一般说来,可以将客户分为三个层次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特别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企业允许他们进入企业的Intranet系统直接访问有关信息;对于与企业业务相关的合作企业,企业同他们共同建设Extranet,实现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对普通客户,则可以通过Internet进行联系。

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是在组织中发挥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送信息以及支持组织进行决策和控制。根据组织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可以将信息系统划分为营销、制造、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源等信息系统。要使各职能部门的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运转,必须实现各职能部门信息化。

3、电子商务站点。电子商务站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直接连接到Internet,顾客或者供应商可以直接通过网站了解企业信息,并与企业进行交易;另一方面它将市场信息同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连接在一起,将市场需求信息传送到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组织经营管理活动。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是由上述三个部分组成的,其中企业内部网络系统是信息传输的媒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加工、处理的工具,电子商务站点是企业拓展网上市场的窗口。

4、实物配送。进行网上交易时,如果用户与消费者通过Internet订货、付款后,不能及时送货上门,便不能实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如果没有高效的实物配送物流系统支撑,是难以维系交易顺利进行的。

5、支付结算。一个完整的网上交易,它的支付也应该是在网上进行的。但由于目前网上交易尚处在演变过程中,诸多问题尚未解决,如信用问题及网上安全问题,因而许多网上交易并不是完全在网上完成交易的。

三、电子商务功能分类

电子商务可提供网上交易和管理等全过程的服务,因此它具有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电子账户、服务传递、意见征询、交易管理等各项功能。

(一)广告宣传。电子商务使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Web服务器、网络主页(Home Page)和电子邮件(E-mail)在全球范围内做广告宣传,在Internet上宣传企业形象和各种商品信息,客户用网络浏览器可以迅速找到所需的商品信息。

(二)咨询洽谈。电子商务使企业可借助非实时的电子邮件、新闻组和实时的讨论组来了解市场和商品信息、洽谈交易事务。在网上的咨询和洽谈能超越人们面对面洽谈的限制、提供多种方便的异地交谈形式。

(三)网上订购。企业的网上订购系统通常都是在商品介绍的页面上提供十分友好的订购提示信息和订购交互表格,当客户填完订购单后,系统回复确认信息单表示订购信息已收悉。电子商务的客户订购信息采用加密的方式使客户和商家的商业信息不会泄露。

(四)网上支付。网上支付是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客户和商家之间可采用信用卡、电子钱包、电子支票和电子现金等多种电子支付方式进行网上支付,采用在网上电子支付的方式节省了交易的开销。对于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现在已有实用的技术来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五)电子账户。网上支付是指由银行、信用卡公司及保险公司等金融单位提供包含电子账户管理在内的金融服务,客户的信用卡号或银行账号是电子账户的标志,它是客户所拥有金融资产的标识代码。电子账户通过客户认证、数字签名、数据加密等技术措施的应用保证电子账户操作的安全性。

(六)服务传递。电子商务通过服务传递系统将客户所订购的商品尽快地传递到已订货并付款的客户手中。对于有形的商品,服务传递系统可以通过网络对在本地或异地的仓库或配送中心进行物流的调配,并通过物流服务部门完成商品的传送;而无形的信息产品如软件、电子读物、信息服务等则立即从电子仓库中将商品通过网上直接传递到用户端。

(七)意见征询。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可以采用网页上的“选择”、“填空”等形式及时收集客户对商品和销售服务的反馈意见,这些反馈意见能提高网上、网下交易的售后服务水平,使企业获得改进产品、发现新市场的商业机会,使企业的市场运作形成一个良性的封闭回路。

(八)交易管理。电子商务的交易管理系统可以借助网络快速、准确收集大量的数据信息,利用计算机系统强大的处理能力,针对与网上交易活动相关的人、财、物、客户及本企业内部事务等各方面进行及时、科学、合理的协调和管理。

电子商务的上述功能,对网上交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易服务和实施管理的环境,使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得以顺利和安全地完成,并可以使电子商务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四、电子商务运作模式

电子商务模式,就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基于一定技术基础的商务运作方式和盈利模式。研究和分析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体系,有助于挖掘新的电子商务模式,为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提供途径,也有助于企业制定特定的电子商务策略和实施步骤。电子商务模式可以从多个角度建立不同的分类框架,最简单的分类有BtoB、BtoC和CtoC。

(一)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toC)。这是消费者利用因特网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形式,类同于商业电子化的零售商务。随着因特网的出现,网上销售迅速地发展起来。其代表是亚马逊电子商务模式。

B2C就是企业透过网络销售产品或服务给个人消费者。企业厂商直接将产品或服务推上网络,并提供充足资讯与便利的接口吸引消费者选购,这也是目前一般最常见的作业方式。

(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2B)。B2B方式是电子商务应用最多和最受企业重视的形式,企业可以使用Internet或其他网络对每笔交易寻找最佳合作伙伴,完成从定购到结算的全部交易行为。其代表是马云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模式。

B2B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以及企业(B)与上下游协力厂商(B)之间的资讯整合,并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企业与企业间交易。借由企业内部网建构资讯流通的基础,及外部网络结合产业的上中下游厂商,达到供应链的整合。因此透过B2B的商业模式,不仅可以简化企业内部资讯流通的成本,更可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流程更快速、更减少成本的耗损。

(三)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C2C商务平台就是通过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在线交易平台,使卖方可以主动提供商品上网拍卖,而买方可以自行选择商品进行竞价。其代表是eBay、taobao电子商务模式。

C2C是指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交易行为,这种交易方式是多变的。例如,消费者可同在某一竞标网站或拍卖网站中,共同在线上出价而由价高者得标。或由消费者自行在网络新闻论坛或BBS上张贴布告以出售二手货品,甚至是新品,诸如此类因消费者间的互动而完成的交易,就是C2C的交易。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海潘.软件工程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明日科技.ASP开发经验技巧宝典.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3]韩国锋.ASP第一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第2篇

一:自己本身就是传统零售大亨

传统的零售商场以其强大的品牌优势和受众群体,建立网上零售平台,实现传统到电子商务的完美整合,对于中小型企业,这种类型自然是望尘莫及。比如:苏宁,国美,大中电器。

二:自有品牌产品

已经有自己品牌的产品,搭建网上销售平台,自然也是水道渠成,比如:诺基亚,海尔,天福茗茶。这种类型比较适合自己有产品的生产型企业,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网下的营销互补,也就是自产自销喽。

三:品牌产品

自己本身没有产品,通过品牌产品,来进行网上销售,核心工作内容体现在产品的行业定位和平台的营销推广,比如:京东,新蛋,D1优尚,所销售的都是品牌产品。中小企业可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进行行业选择,因为品牌产品本身的客户认知度比较大,所以营销推广以及售后等等则成为重中之重。

四:通过平台品牌带动其他产品

依托自己平台的强大品牌,产品,依托平台的品牌性进行产品销售。比如:当当,卓越,早期他们都是以卖书为主,现在也都成为了综合性的购物平台,这种类型的网站平台需要风投的介入,也就是得很有银子去砸才行,直到把品牌砸的很响。

五:研发产品,建立平台,打造产品和平台的品牌性。

通过自身资源和实力研发产品和平台,打造自身的品牌,需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因为从产品的设计研发,到平台开发,到市场营销,整个流程都是自己在创造。这种零售利润相对比较大,不过投入的精力也最大。比如:凡客,马萨玛索,justyle。

六:利基产品

虽无产品品牌和平台优势,但是产品具有稀缺性,用户群体有超强的针对性。做这种产品,需要很好的市场眼光和进货渠道,比如一些保健品或者特殊药品,诸如什么治疗脱发了,丰胸类的产品。

七:低价产品

第3篇

[关键词]数字出版 商业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2-0085-0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迅猛发展,在线阅读、手持终端阅读、手机阅读渐次普及,数字出版产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数字阅读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文化知识的重要方式,一个庞大的新兴数字出版消费市场正在形成。数字出版不仅丰富了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而且颠覆了传统出版物的生产方式和消费理念,数字出版产业呈现强劲的上升势头,并逐渐成长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产业链和商业盈利模式都处在探索过程中。数字出版企业面对极为复杂的商业环境和个性化的客户需求,相互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的关键时期,出版企业如何构建适合自身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并对其运作机制进行创新,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1 数字出版及商业模式的内涵

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目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彩信、彩铃、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等。

商业模式是一个组织在明确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组织本身、顾客、价值链伙伴、员工、股东或利益相关者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和可实现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商业模式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含义:一是组织的商业模式是在经营环境的延续性,市场和需求属性在某个时期的相对稳定条件下合理存在的;二是商业模式是一种结构或体系,包括组织内部结构和组织与合作伙伴、客户、外部环境等要素的关系结构,这些结构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形成了模式的各种运动;三是商业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创新或变革,是使组织能够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制度安排[1]。

2 我国数字出版企业商业模式运作特征分析

我国数字出版企业的商业模式运作具有如下特征。

2.1 产品创新速度快,商业运作模式不成熟

作为刚刚兴起的产业,数字出版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成长中的数字出版企业带来严峻的竞争环境和生存压力。以高科技和时尚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出版产品表现出创新速度快、相关消费观念和客户市场极具不确定性、商业运作模式不成熟等特征,数字产品从设计理念构思到产品进入市场、成长、成熟、衰退的生命周期也非常短。同时,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涉及众多不同的产品及其细分市场,不同企业由于不同的创新能力其产品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一些产品(如科技文献、电子论文库)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进入成熟期;另一些产品(例如移动阅读、移动下载的出版物)处于高速成长期;还有一些新形态产品(如利用云计算的数字内容产品)则还处于市场导入期。因此,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对相关企业进行协调和资源整合,以提高产品的创新速度,是数字出版企业构建商业运作模式必须考虑的。

2.2 协调和整合是进行商业运作的主要手段

数字出版企业是数字内容的提供商。优秀的数字内容必须经过加工整合部门、网络平台运营商、软件阅读器企业、智能终端设备生产企业等多个环节的运作才能到达终端消费者手里。顾客所需产品的附加值不仅由数字出版企业本身的精耕细作所创造,产业链上的其他相关企业也为终端产品的价值创造作出贡献。从这个意义上看,要实现客户的终端数字产品需求,数字出版企业要实现自身的商业利润,就必须加大纵向产业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同时要进行与产业链相关的横向资源、技术、标准、制度和政策的整合。因此,协调和整合是数字出版企业进行商业运作的主要手段。

2.3 知识产权保护是进行良好商业运作的关键

由于数字产品的复制成本低、传播速度快,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数字出版企业的合法权益就会被侵犯,各种盗版产品就会充溢整个市场。因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利润的合理分配,是促进我国数字出版企业进行良好商业运作的关键。

2.4 数字出版企业商业运作的利润分配特征:微笑曲线

产业链中利益分配的“微笑曲线”是指制造业产业链中左端的知识产权开发企业和右端的品牌销售企业创造了主要价值,而弧底部分的成品装配和以低端产品为主的企业则“流汗多、拿钱少”的价值创造和利润分配格局。事实上,在所有能明显区分出核心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的产业中,都可能出现这种“微笑曲线”,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利益分配也是如此。由于数字出版大量利用通讯和网络技术,通讯设备企业、网络运营商在商业运作中往往占据产业链利益的制高点,传统出版企业作为内容提供商常处于不利地位(即微笑曲线的底端)。这在手机阅读的发展合作过程中已现端倪。因此,数字出版企业在商业运作中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注重产品的价值创造,以形成合理的利润分配模式。、

2.5 商业模式运作的开放性和动态性

与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相对封闭性不同,数字出版产业涉及内容提供商、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软件开发企业和服务提供商等多个行业,参与的企业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产业中的企业动态重组和进入退出非常频繁。因此,数字出版产业没有标准化的商业运作模式,基于创新的多样模式不断涌现,表现出更加开放和动态的特征。

3 我国数字出版企业商业模式比较及其创新动力

3.1 商业模式比较

出版企业主导的商业运作模式,母体是传统出版企业。出版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根据发展需要将传统纸质产品开发成数字产品,成为数字内容提供商;同时出版企业也进行产品内容方面的创新和用户培训。在这一模式中,出版企业起主导作用,通过联合相关的数字软件开发企业、终端设备提供商和渠道运营商等企业,进行相关资源的整合和制度安排,实现产品的价值增值。如,2001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与上海新汇光盘(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三方入股,创建易文网从事数字出版业务。该网定位以内容创新和提供为主,努力主导和整合数字出版产业链,并先后携手深信服科技公司、用友软件、北大方正等企业解决电子书制作阅读、下载等技术问题,开发出具有自主版权的电子书阅读器,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数字终端设备商主导的商业运作模式,主导者是数字终端设备商。数字终端设备商通过自主创新研发数字产品终端设备,并主动寻求数字内容提供商、数字软件开发企业、渠道运营商等企业的支持,把终端设备推向消费市场。如,国内最大的电子书生产商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启动向上、下游拓展的步伐,目前已有数百家出版社成为汉王书城的合作伙伴,力图实现内容提供商、汉王平台、读者消费一体化的商业运作模式。

数字产品软件开发企业主导的商业运作模式,主导者是数字产品软件开发企业。数字产品软件开发企业自主研发优秀的数字产品阅读软件,然后通过市场推广与上游出版企业、数字终端设备商、战略投资者等结成战略联盟,形成以软件开发企业为核心的商业运作模式。如方正、世纪超星等就是我国最早一批从事数字出版的软件企业。它们通过自主研发优秀的阅读软件,整合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形成典型的以数字产品软件开发企业为核心的商业运作模式。

以网络平台运营为驱动的商业运作模式,以数字出版产品网络平台运营商为核心。网络平台运营商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营销推广能力,它们向上游集成个体作家、传统出版企业、网络内容资源提供商,向下游整合终端设备生产商、阅读软件开发商等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优秀的数字出版产品和服务。如,盛大网络旗下的盛大文学首先通过资本整合收购了起点中文、榕树下、红袖添香等多家原创文学网站,然后通过数字版权贸易、数字版权衍生品生产和营销,联合相关动漫、影视制作企业,打造了一个以文学为核心,整合影视、版权、无线通讯运营商等多方资源的数字出版商业运作模式。

3.2 创新动力分析

以下将从四个视角分析我国数字出版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动力。

技术推动视角。商业模式这一概念是伴随着新兴的互联网经济而出现的。早期研究者认为,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Kodama(2004)[2]、Yovanof和Hazapis(2008)[3]等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在更广泛的IT领域,产业模块化和产业融合等技术变化推动了美国、欧洲国家和日本相关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这有助于企业在更大程度上获得技术创新带来利润;技术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也在多个领域得到研究证实。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多创新的数字终端设备、数字软件产品以及各种以新媒体为核心的数字运营平台,这些技术领域的创新在促进数字出版产业融合和消费者需求升级的同时,也推动数字出版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

需求拉动视角。随着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从网络经济拓展到更多领域,人们发现有些商业模式创新并不是由技术推动的,而是通过提供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或新服务形成。德勤咨询公司(Deloitte Consulting,2002)[4]在对15家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研究后发现,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并不是通常认为的技术、法规和政策等因素,而是企业提供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基于需求拉动视角的商业模式创新就是强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根据顾客对产品的偏好定制产品。如,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网、移动商务、在线电子阅读、网络文献下载等需求的增长,直接拉动了如苹果、汉王、盛大等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

外部竞争视角。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会导致企业面临许多经营压力,迫使企业寻求创新机会以超越竞争对手,因此也是逼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IBM(2006)对世界范围内765名首席执行官(CEO)或公司高管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约其中40%担心竞争对手的商业模式创新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行业前景,因此,他们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够参与和掌控这种创新。在目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单个企业往往很难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整个行业,因此倾向于建立战略联盟,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整合合作伙伴的资源,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对于数字出版企业来说,竞争更显激烈,迫使企业必须创新商业运作模式建立竞争优势。如,数字出版企业之间战略伙伴关系建立、数字出版非核心业务外包等都是为适应外部竞争需要而建立的商业运作模式。

企业高管视角。商业模式创新涉及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但企业高管是影响和决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Linder和Cant Rell(2000)[5]对70名企业高管的访谈和对二手资料的整理表明,企业高管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接受调查的高管把他们30%左右的创新努力放在商业模式创新上。因此,企业高管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影响着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数字出版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也是如此。

4 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4.1 构建数字出版产业链,打造合适的企业盈利模式

当今,从参与数字出版的主体来看,主要包括传统报社、杂志社、出版社、通信网络运营机构、软件开发企业、终端设备制造商等企业。在经历了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目前主要呈现数字技术不断创新、产业融合不断深化、数字出版形式多样化等特征。接下来必须构建高效的数字出版产业链,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明晰利益分配机制,以实现共赢局面。

目前,我国数字出版的主要盈利模式有:“内容商+渠道终端”盈利模式、“运营商+内容商”盈利模式、“产业一体化”盈利模式和“作者+渠道终端”等。这些盈利模式决定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利润分配机制。数字出版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就必须根据自身的实力和优势寻找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优势互补,进行产业链的资源整合,因此打造“内容+平台+终端”一体化的产业链运作模式是数字出版未来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向。

4.2 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实现顾客价值的商业模式创新

良好的商业运作模式应该关注顾客的消费需求,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从发达国家数字出版企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优秀的商业运作模式都是不断挖掘顾客的真实需求,为顾客提供高附加值,从而赢得竞争优势。如,亚马逊商业运作模式的本质就是打造服务大众消费者的数字出版内容平台,为顾客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谷歌的商业运作模式就是向整个网络开放图书搜索资源,并建立一个可以与其他网络服务互通的系统,以满足顾客搜索网络资源的需求。

从我国数字出版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传统的出版业务正受到新兴数字出版业务的冲击,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挖掘和发现消费者需求,为顾客学习、阅读、娱乐等提供便利的数字产品和服务方式。这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4.3 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创新

我国数字出版企业是在国内外技术快速发展的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诞生和成长的,要取得竞争优势核心在于产品创新。数字出版产品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加强内容创新,这是数字出版创新的根本,包括文学作品、网游、动漫和时尚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原始内容创新;二是数字出版软件技术创新,就是相关企业通过开发通用、方便的软件为顾客提供附加值;三是终端设备技术的创新,目前终端设备的主流还是国外设备,如苹果的iPad、亚马逊的Kindle,而我国终端设备的市场占有份额依然很低,竞争力不强,因此加强终端设备的技术创新迫在眉睫;四是加快传播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数字出版产业链要整合相关网络和通信技术,以三网融合为契机建立先进、高效的传播方式。

4.4 完善数字出版流程和标准,构建高效的数字出版商业平台

数字出版产业的最大特征在于纵向整合趋势不断强化,企业间的边界逐渐模糊。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行业标准滞后,信息数据交换格式、出版物阅读格式、数字出版防伪保密格式等都没有形成标准,导致企业运作效率低下。如,新华书店和大型物流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在交换信息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标准接口不统一、编码不一致、数据得不到及时处理。因此,要提高我国数字出版企业的运作效率,就必须完善商业链中的出版流程和行业标准,构建内容创建、应用集成、销售管理、客户下载的统一平台,让出版内容提供商、软件开发商、终端设备商、销售企业等相关企业的系统都能够进行统一的集成管理,为整个产业链中数据的整合提供标准、统一的平台。

4.5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公平有序的商业竞争

目前,我国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和盗版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电子阅读的收费下载模式不规范、版权保护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没有得到彻底遏制。这严重损害了产业链上各企业的利益,也影响了数字出版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我国一些数字出版企业已经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出现了一些数字版权保护软件和技术,如方正自主研发的数字版权保护技术能精确统计下载销售的电子书数量,保护作者、出版社、网上书店、图书馆、读者的共同利益。今后,只有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能促进数字出版产业链利润的合理分配,促进公平有序的商业竞争,从而促进我国数字出版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注 释

[1]罗珉,曾涛,周思伟.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租金理论的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05(7):73-81

[2]王鑫鑫,王宗军.国外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2):33-38

[3]冉继军.我国数字出版业的现状与前景[J].出版广角,2010(8):64-65

[4]周利荣.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整合模式分析[J].数字出版,2010(10):39-42

[5]李苓,彭丽.中国数字出版改革与产业“链化”的运作[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0):197-200

[6]钟健华,王亚非,刘成勇.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共同思考[J].中国编辑,2010(6):55-58

[7]Miles, R E ,Miles ,G,and Snow. Collaborative ent repreneurship:A business model for continuous innovation[J].1Organizational Dynamics ,2006,35(1):1-11

第4篇

我们都知道,渠道是产品从厂家到消费者不可缺少的环节。厂家通过不同的渠道运作模式来追求目标市场的最大化覆盖率,从而实现最大化的市场占有率。在传统分销市场上,厂家对渠道的争夺、抢占非常激烈。很多行业的厂家开始对渠道成员或明或暗地实施买断制等排他性经销合作合同。但是产品同质化现象非常明显,渠道成员对厂家的绝对忠诚度根本无法保证,所以这种厂家这种做法就成了自渎式想法。

但是,随着厂家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厂家不得不对渠道经营成本、市场反映速度等更加考量。所以,渠道扁平化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不断深入实施。自此,分销一体化(厂家与二级分销商直接合作)、直供(厂家直接供应终端)、直营/加盟(厂家组建终端)、直销(厂家直达消费者)等等简化渠道层级的渠道运作模式得到运用。分销一体化,就是厂家与区域二级分销商直接合作,避开一级经销商,实现深度分销的目的。然而并不是全国所有区域可以实施分销一体化模式,而且这需要大量区域业务人员来开发和维护,此外还存在物流成本和时效性的问题。直供,就是厂家直接向商超类终端客户供应产品,有利于厂家得到市场最一线的信息。然而一方面目前商超主要在城区有影响力,无法辐射到城乡结合部和广大乡镇市场,另外一方面商超的各种费用一直居高不下、帐期较长,而且终端零售价格时常受制于人,更需要区域人员不断维护。直销,就是产品从厂家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厂家可以采取人员直销、邮购直销、网络直销等方式,厂家能够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可是目前直销在中国还处于不断摸索完善过程中,社会信用机制依然没有完全建立,而且也不是所有行业企业都有能力实施直销模式。

世界著名的品牌营销专家Larry.Light说:“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重要,控制了零售市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拥有市场。”作为供应链上游的工业环节厂家,开始认为首选的渠道模式不是有稳定客户群和强大配送能力的分销队伍,而是一个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终端群。于是基于以上渠道运作模式利弊分析,很多行业的厂家逐渐开始考虑自建终端,即采取特许连锁的加盟方式和自建终端门店的直营方式,目的在于掌控终端赢得市场。例如,饮料行业的汇源果汁专卖店、酒业的五粮液专卖店、乳业的蒙牛专卖店、食品加工行业的南京雨润专卖店、医药行业的多邦制药连锁店、制鞋行业的浙江奥康自营专卖店、家电行业的TCL多品牌连锁卖场、橱柜行业的欧派连锁店、摩托车行业的长铃连锁专卖店等等。

自建终端的确可以解决很多其他渠道运作模式所带来的问题或压力,可以有效地提升品牌管理、产品管理、价格管理、库存管理、促销管理、信息管理、帐款管理等,而且网点的整体布局完全可以在厂家掌控之中。尤其是这些终端都是厂家自身产品占领市场的绝对据点。这些都是厂家梦寐以求的营销结果。但是自建终端所带来的管理成本、流通成本却也会随之上升。这对于众多中小企业,甚至一些大型企业也不是力所能及的,要求很强的营销管理水平。此外,自建终端由于经营商品品种单一,消费者选择对比的空间十分有限,所以人气难免不会很高,除非产品品牌形象非常良好,品牌吸引力很强。

厂家自建渠道并不是解决渠道问题的唯一之路,也并不是未来渠道发展的主流趋势。毕竟,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术业有专攻,作为厂家应该将更多精力用于产品的研发生产方面,只有差异化、高质量产品才是市场立足之本。 厂家对于渠道运作模式的选择,一方面需要社会商业系统的不断专业化、规范化,另外一方面在于厂家发展战略定位,即是追求泛众市场还是细分、专业市场。毕竟渠道运作模式与目标市场定位密切相关。只有最适合厂家发展状况的渠道运作模式才是最合适,这里没有对错之分。对于众多厂家来说,目前更多还是选择比重不同、多元化的渠道运作模式比较符合市场环境,而不是任何单一的渠道模式。

第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逆向物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企业实施物流管理的首选模式。电子商务使流通产业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流通的运行将有部分或者全部都由信息流所取代,物流手段和信息手段演变成现代流通的两大支柱。所以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程度,也为企业实施逆向物流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一、传统物流运作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与电子商务下的物流运作模式有很大区别,以专业化的物流公司为例,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有很多局限性:

(一)缺少交流环节

生产企业与销售企业和物流企业之间缺少交流的信息环节,往往会造成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在物流过程的延迟和不对称。2003年“非典”时期就让很多物流企业遭受打击,以面对面交流为核心的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在“非典”时期,客流量大幅下降,商务活动也随之减少,这是传统物流模式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弊端。

(二)物流流程脱节

有时出现货物运到找不到仓储,等有了仓储又找不到卸货的情况。很多企业都是本地有货,外地要货,企业有车,但是这三者往往就是联系不到一起。运输的只管运输,仓储的只管仓储,客户找不到物流公司,这时就需要有人在中间进行协调和联系,无形中给企业增加了人力和物流成本,延长物流时间。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需要大量人员在中间进行各种协调工作。

(三)缺乏运作协调

物流环节异常复杂,涉及到物流企业、运输公司、客户还有很多的中间环节,传统的物流模式下这些部门、企业都是分散的,很容易造成混乱,物流企业很难对物流过程进行控制,配送的准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增加了风险。

二、电子商务对逆向物流的影响

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起点和终点相同,只是流向相反,两者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逆向物流不是简单的只是正向物流的逆向运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加速了物流信息化建设,企业电子商务物流与传统的物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新的发展和改变。这些变化又为企业在电子商务下实施逆向物流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1.逆向物流产生的时间、地点与数量是难以预测的,在传统物流环境下难以运作,但是在电子商务条件下,由于网上客户可以直接面对制造商、经销商就可以定制适合自己的服务,很方便地完成逆向物流作业。

2.电子商务网上零距离接触的特点,使信息沟通的便捷性大大增大,物流企业可以很方便迅捷地了解到客户的逆向物流服务,使本来逆向物流产生地点分散、没有一定的规律性、不可能集中起来处理的难题得到解决,减弱了企业对逆向物流处理的压力。企业可以根据得到的信息对仓库、人员、设施的布局和任务进行调整,实现与逆向物流的对接,完善服务。

3.信息共享即时,便于上下游企业和顾客合作,使本来逆向物流作业系统比正向物流系统复杂很多、难以操作的困难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变得容易解决,客户、制造商、分销商的交流变得方便,客户出现的问题可以迅速地通过网络在供应链的某个环节得到解决。制造商和经销商可以借助网络在较大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将更多的回收中心和逆向物流终端分布在各地,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距离感逐渐减小。

三、电子商务逆向物流的特点

结合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当今电子商务环境条件下,逆向物流呈现出具有与众不同的三个特点:全球化、网络化、个性化。

(一)分布范围全球化

电子商务的加入,使物流和逆向物流活动延伸至世界每一个角落。传统的逆向物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物流业务被迫限死在一个有限的地域;电子商务打破了时空界限,正、逆向物流同时在较大范围和区域发生,满足各地人们的需求。电子商务的产生延续了逆向物流产业的生命周期,不仅在美国,而且在整个欧洲,进而延伸至整个世界范围内。逆向物流在电子商务全球范围运作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由原来的薄弱零星状态到全球发展迅猛。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D)公布的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的统计,全世界已有4.4万家跨国公司母公司和28万个分布于全球的子公司及附属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开拓、扩张,形成全球一体的物流式商务模式。这些跨国公司的产值已经占据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0%,其中逆向物流占有相当比重,而且增长趋势也日渐明显。

(二)运作方式网络化

电子商务全球范围内运作下的逆向物流供应链不再是单纯的点区和线性的作业,而是纵横交错的网状作业关系。在过去的几年中,互联网购物、跟踪服务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例如电子商务先驱者之一的戴尔公司,以其开创性的新商业模式,利用网络直接销售电脑和售后服务,节省了可观的运营成本,产品价格较同行更具竞争力,进而夺得全球直销电脑第一品牌的宝座,并以此进人世界五百强。

(三)自身表现个性化

逆向物流是伴随着正向物流一起发生的商务流通中的产物。严格上来讲,由于顾客的潜在需求,正向物流流到哪里,哪里就会显性或者隐性地存在逆向物流。在电子商务正向物流下,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具有个性化,使得正向物流的实现方式具有个性化,也导致其对应的逆向物流具有明显个性化;加上电子商务的全球分布,电子商务逆向物流面对的是世界各国消费习惯、文化背景各异的消费者,这进一步加深了电子商务的逆向物流自身表现的个性化。

四、支持逆向物流的电子商务框架

目前,在电子商务中主要有三种形式支持逆向物流活动。其中最为广泛和常见的逆向物流电子商务主要是电子集市,它既适用于新产品也适用于旧产品;第二种电子商务形式是利用互联网对使用过产品或再生产的设备进行交易;第三种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整合收集、选择、再使用和再分销,从而提供逆向物流全面解决方案的电子商务。

(一)电子集市

电子集市的主要特性是其交易活动主要以产品为焦点,所有的旧货都在电子集市销售,潜在的顾客可以在电子集市获取相关的信息、表达自己的购买意愿,并且从事潜在的购买活动。电子集市的概念和形式随着各种因素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从服务器的地理位置看,目前电子集市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其中尤其以美国最为突出,这些电子集市的流动性和覆盖范围非常广泛(诸如以及onsalecorn等)。目前中国也已开始出现这类电子集市,诸如,这些电子集市为逆向物流的有效进行提供了良好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环境。

电子集市的物流活动涉及到很多领域,包括库存管理、虚拟仓储、运输、线路规划、地点确认,以及其他特定的物流作业。为了更好地实施电子集市的物流活动,一般都是采用第三方物流来代行部分或全部电子集市物流活动。

在顾客满意方面,一些规则性的基础框架和规制可以运用于电子集市,诸如AucNet系统为旧车市场交易的产品质量评定提供了标准化的体系。此外,像销售商位置的确立、损坏产品的保险、产品返还的保证、交易纠纷的解决等都是电子集市顾客满意中所需要考虑的因素。

(二)旧部件或设备供应的电子商务模式

再生产部件或设备的促销与新产品促销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更多的是需求驱动,而后者是供应商驱动,对于旧部件和设备的供应,一般是由潜在的需求方提出所需物品的详细要求,然后由供应方实施详细的采购活动。在这种状况下,这种电子商务模式会有非常显著的特点,即旧部件或设备的供应电子商务或多或少趋向于特定的地理范围,诸如sears.coin就只局限于其次,所需要产品的识别是这类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这就意味着感兴趣的双方必须能相互接触,并且就交易的产品或部件确立一个共同、独特、清晰的框架。目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除了这类产品的目录外,大量的搜索引擎为寻求潜在的供应商提供了可能,例如find—a-part.tom等。这类产品的识别还可以通过口头沟通以及借助互联网上对某些关键特性的进一步了解(如品牌、描述、编码等)而得到强化。

与再生产相关的一个问题是重型工业设备的预防性和事前的维护,其运作往往在地理上相对遥远,而且时间紧迫性较高。再生产工业设备往往是一个闭环的业务流程,即用户递交其部分的工业设备,然后一段时间后取回再生产的设备,其严格的时间限制和质量保证是再生产的重要因素。所以,正因为如此,迅速完成所要求的流程和物流是顾客满意的关键,在这个方面电子商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完整的逆向物流解决方案

这类模式在逆向物流电子商务中较为少见,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类模式不是将电子商务作为既定实践和服务在逆向物流中的移植运用,而是完全构筑一个新的业务活动和运作模式。完整的逆向物流解决方案是在特定行业组织和运作全面的逆向物流活动(如医药行业中的returnlogisticscom等)。通过这种模式,客户有两种选择:一是描述退货情况,在确立定额和协议价格的基础上销售产品;二是确立他们要设置的逆向物流额度。

第6篇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

随着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于生产经营活动高效率、低成本的要求及对于客户服务水平的要求也愈加迫切。在这种情况下,物流带来的在服务、利润等各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企业中物流工作的好坏,不仅是企业的内部管理业绩高低的客观反映,而且关系到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关系到客户对企业的最终评价,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收益状况。所以,企业对于物流工作愈来愈重视,物流的运作、管理等问题也受到了企业的普遍关注。很多企业逐步建立了专业的物流部门,形成了各种物流管理的方法理论,各种先进的物流系统也被开发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和挑战。因此企业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物流运作模式,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是企业物流战略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物流运作模式是指企业对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物流活动的管理方式和操作标准。物流运作模式的选择因企业而异,不当的模式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恰当的物流模式是成功构建企业物流系统的前提。

物流对企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企业管理,消除不确定因素并减少库存,增加销售额并提高企业利润水平。然而企业究竟采取怎样的物流运作模式去经营企业物流、 评价各种物流运作模式的优劣,这是许多企业家所困惑的问题。目前研究最多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自营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物流联盟模式、第四方物流模式。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对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整体介绍和分析,以实际改进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为目标,希望能给企业选择合适的物流运作模式有一定帮助。

文中重点介绍了IT类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分类及比较,并通过对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的运作模式的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理论上改进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使物流运作模式与企业之间更加契合,从整体上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AHP评价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能够建立多要素、多层次的评价系统,并采用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方法或通过定性信息定量化的途径,使复杂的评价问题明朗化,在方案排序、计划制定、资源分配、政策分析、冲突求解及决策预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具有系统、灵活、简洁等优点。

第二章 企业物流业务运作模式理论综述

第一节  企业物流运作部门

一、企业物流工作的含义

由于客户需求趋向多元化,因此市场上充满各种各样的商品。这些商品不仅包括国内制造的商品,而且也包括从国外进口的商品。一般而言,工厂制造的商品及由国外制造的商品由各种物流渠道,会尽可能地以多品种、少批量、多频率的方式,以最短的时间运送到客户。像这样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经过加工生产成为合格的产品,最后到达客户的物的移动过程,就构成了企业的物流工作,这个流程如图2-1所示。

 

图2-1  企业的物流工作

企业物流工作是一个有各种不同机能的复杂组合,可以根据其发生的时间不同,将其划分成如表2-1所示的几种物流形式。

表2-1  企业物流工作的主要种类

物流工作种类 具体内容描述

材料物流(生产调度) 在企业生产制造产品的过程中,采购必要的原料的物流活动

生产物流 在工厂内部与搬运、输送、保管相关的物流活动

成品物流 产品生产出来以后进行包装、保管、出货的物流活动

商品物流(销售物流) 产品从物流中心到市场批发商、商的物流活动

二、企业物流部门的职能界定

企业的物流部门是指企业设置的统一管理企业输入、输出物资和产成品的运输、保管、保护性包装、装卸搬运和物流信息等业务的专职部门,是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一个企业物流运作成功的前提条件,就是设置一个合理、高效、满足企业经营现状和需要的物流部门。

由上述介绍可知,物流部门是从全局出发对整个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管理的机构。它的职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具体内容如表2-2所示。

     表2-2 企业物流部门主要职能

职能种类 具体表述

计划职能 规划和改进企业物流系统

 指定和完善物流业务管理规程

 根据企业总目标的要求,制定本部门的经营目标和物流计划

 为实现企业物流经营目标和计划任务,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协调职能 加强与企业生产、采购、销售、财务等部门的联系,经常交换信息,调节物流活动

 发展和巩固与其他企业(如专业运输企业)及客户之间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业务营运职能 组织、监督本部门各业务环节按计划进行日常业务活动

 评价物流工作计划和任务执行情况

教育职能 定期开展物流员工培训

除此以外,企业物流部门还与其他部门共同分担如战略计划制订、销售预测等业务工作。

三、企业物流体制主要模式

在现实经营过程中,不同企业有着不同形式的物流模式,并设置相应的部门来执行计划和组织企业物流业务活动。可以说,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确定合理的物流模式,建立高效和充满活力的物流部门是企业物流工作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每个企业在物流活动方面都需要具备两个能力,即利用社会物流的能力和组织自身物流的能力。这就需要相应的管理体制来加以运作,企业主要的物流体制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物流联合模式

物流联合模式是指企业进行某个物流活动时,所涉及的部门均委派专人组建对该物流活动全过程起领导作用的管理机构。同时主要责任承担部门的人员担任该机构的主管。管理机构是一种临时性机构,该项物流工作完成后即可解散。

在这种模式中,物流管理机构所承担的任务是全权处理所指派的物流过程的领导工作。该机构对所有协作部门负责,参加者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该机构工作人员之一,又是原部门委派的代表,要起到在物流过程与本部门管理之间的协调作用。

(二)物流专业模式

物流专业模式是企业最常用的物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企业成立专业的物流部门,管理企业的各项物流活动,为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的实现服务。它在企业中直接向总经理负责,具有独立开展业务和管理的权利,是公司中的主要部门之一。

这种模式下的物流部门与生产、销售、计划、财务等部门一样均属于企业的单个专业职能部 门,部门的调整全部由企业的最高经营层决策。这种模式的优缺点均十分明显,具体如表2-3所示。

表2-3  企业物流专业模式优缺点比较

项目 优点 缺点

管理者机能 易于从事有效的物流经营利于实现物流活动的一致性 物流管理责任缺乏明确性

统一性 有助于保持物流工作的统一和一致 

企业发展战略  不适合多角化经营下的物流难以对市场变化迅速作出反应

利益管理体制 部门重复投资较少,有助于资金的合理利用 无法按部门进行利益管理,实现物流成本控制困难

(三)物流分散模式

大型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即事业部或子公司一般都有各自的物流部门来进行自己经营中的实际物流工作,这些物流部门和各自所属主体的经营活动密不可分。因此,它们不可能脱离自己的主体而独立组成物流机构,从而使企业的物流分散在各个组成部分之中,企业对此能实行分散管理。

在这种物流模式下,物流功能可以和该领域其他经营活动密切结合,有利于该领域的统一开拓发展,但缺点是各领域物流功能有重复和浪费,难以发挥物流总体效益。

(四)物流子公司模式

物流子公司模式是大型企业在总公司之下将物流部门从专门的职能部门中分离出来,成立单独的物流子公司。这个子公司成为企业集团中的一员,不但在本企业集团中承担物流责任,而且还可以和集团外其他企业建立紧密或松散的关系,接受其他企业的物流委托,进行物流经营服务活动。关于物流子公司的作用如图2-2所示。

 

                  图2-2  物流子公司的经营作用

从图2-2可以看出,物流子公司的成立使其成为一个自负盈亏、自我核算的独立经营实体,这样有利于其内部进行有效的物流费用管理,控制物流成本水平。另外,成立物流子公司后,为了自己的经营利益,物流子公司会努力实现物流的合理化和现代化,提升物流工作的效率,以适应生存和竞争的要求;最后,物流子公司具有对外承接各种物流服务的功能,这帮助总公司拓展了经营领域,实现了多角度经营,利于公司整体的发展。从相互关系上看,物流子公司和其他企业子公司的关系可以是一般联合形式,也可以是相互持股关系,总公司之间还可以是控股关系。

企业所采取的物流模式是决定物流部门组织构成的基础和主要依据。在确定模式之后,企业就可以按照该模式的特点和原则选派相应的工作人员组建相应的物流部门了。

在物流运作模式方面有很多人做过研究,其中部分研究有:

刘(2002)从第三方物流公司出发,结合对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的利弊分析,研究了我国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选择问题①。

高海晨(2004)通过对大量工业企业的数据和现状研究,剖析了企业自营物流运作模式的特点,以及该类运作模式中的企业活力状况②。

李国强(2006)通过对富士康、海尔、美的三大公司的物流运作模式的比较和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国大中型制造企业的主要物流运作模式,及其相关的一些现状③。

王勇、许强和李明阳(2007)在对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统计研究,结合相关权威理论资料,对我国当前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分类及相应的特征做出了研究④。

第二节   物流运作流程

一、物流运作流程的概念

企业物流运作流程是指企业物流活动过程中完成物流目标的所有产生物流价值的行为集合和工作程序。借助哈默和钱比的观点,对企业物流运作流程冲击最大的主要有三要素,即顾客、竞争和变化。

(一)顾客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顾客运用对商品和服务的选择权,决定企业的兴衰。一方面顾客对自己权利日益清楚,另一方面企业不断提供同类有差异化商品,使顾客的权利进一步增加,在企业的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从而影响了企业物流运作流程设计。

(二)竞争

有市场就有竞争,而且竞争日益激烈,呈现新的特点,即在市场更为开放和世界统一市场形成的条件下,任何一个行业可以找到极具竞争优势的现代企业;竞争理念、方式和范围发生变化;竞争成为战略的竞争,成为供应链体系的竞争;竞争要素的改变需要企业物流运作流程设计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三)变化

所谓变化就是指企业本身在变,企业的外部环境在变,顾客与竞争也在变。因此,企业物流运作流程必须以变化适应变化才能发展,才能成功。

二、物流运作流程的基本构造

     企业物流运作流程基本上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

(一)横向结构

横向结构是指企业物流运作从投入到产出总过程相关的一系列基本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物流作业流程。即接单、采购、运输、库存、检验配送等组成的基本流程。

2、物流服务流程。主要是为顾客提供物流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管理咨询等系统物流服务组成的基本流程。

3、物流信息流程。是指从各部门各方面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汇总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创造信息价值等活动组成的基本流程。

4、物流管理流程。即对物流运作过程实施计划、组织、控制、协调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的活动组成的基本流程。

(二)纵向结构

纵向结构是指从企业物流运作决策到物流运作执行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物流运作决策流程。即企业从最高层到基层员工形成物流运作决策的基本流程,目标是实现企业物流的有效运作。

2、物流运作执行流程。即企业物流运作的实施流程,包括了执行方法、执行监督等。

第三节   物流运作管理

一、现代企业物流运作管理的发展

(一)现代企业物流运作管理的相关概念

现代企业物流运作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社会物质实体流动的一般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运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过程。现代企业物流运作管理的基本目的是,实现物流运作的优化与协调,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企业物流运作管理主要包括:对物流运作各环节的管理,如运输、库存和包装等环节的管理;对物流运作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如人、财、物和信息等要素的管理;对物流运作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如物流活动的计划、质量、技术等职能的管理。

(二)现代企业物流运作管理的发展过程

 1、功能化物流运作管理

 运输、仓储、包装等物流的功能是在生产和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的,通常被作为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辅助环节来完成特定的功能。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品交易市场空间扩大,整个生产销售活动中的运输、储存和包装等功能性物流活动得到重视。但是,物流运作管理处 于分散的、单一功能的组织与管理状况。

2、系统化物流运作管理

系统化物流运作管理,就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确定的物流系统目标,提高向消费者和用户供应商品的效率,而对物流系统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追求在合适的时间,以期望的服务水准和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和产成品配置到指定的场所,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系统化物流运作管理就是将与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相关的原材料、在制品、零部件的流动和保管、制造支援,以及销售物流加以整合的全过程管理。

 3、集成化物流运作管理

集成化物流运作管理就是实体供应管理、制造支持管理与实体分销管理的系统集成。包括从原材料、零部件等实体供应开始,通过生产加工过程的制造支持和产品实体分销链,到将产成品送到最终用户手中为止的实物流动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功能集成、内部集成和外部集成。

4、网络化物流运作管理

企业物流运作管理在现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能够整合企业内外各种物流资源,实现跨行业、跨区域的网络化物流运作管理。网络化物流运作管理就是对供应商和客户的上下游关系的管理,以及与此相关联的物流功能、物流资源、物流组织等进行管理,并以整个网络的最小总成本向客户提供最大的价值。

现在物流运作管理必须对供应链中所有关键的商务过程实施精细的管理,包括需求管理、订单执行管理、制造流程管理、采购管理和新产品开放及其商品化管理等。企业物流的网络化管理过程还包括从环境保护理念出发的商品回收渠道管理。

一般物流运作管理主要注重企业内部的功能整合,而网络化物流运作管理则认为只有企业内部一体化是不够的,需要实现企业内外一体化。网络化物流运作管理师一个高度互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不同层次上的相互关联的技术经济问题进行成本效益权衡。

物流网络化管理是通过协作、整合外部资源来获得最佳的总体运作效果,是按照市场的需求,以品牌、知识、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构成的网络系统来整合或重新配置社会资源。

对于物流管理方面的研究历来不少,例如:

朱桂平、李怀政(2003)在企业物流分销网络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企业的不利影响方面做过了解和分析,并在战略管理方面提出了独到见解⑤。

霍红、马常红(2004)在经过对物流各个流程的分析研究后,从整体上对现代物流的管理方面做出了研究⑥。

马士华、林勇(2005)经过对物流供应链各环节的分析,了解了现代物流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对物流供应链中的管理工作做出了研究⑦。

二、现代企业物流成本影响因素

企业物流活动中,所有同材料和产成品的转移与分类储存有关的业务活动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应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物流部门在运作中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节省物流工作的资金占用与相关费用,从而实现最小费用支出,促进企业经营成本的下降,增加经济效益。所以物流经理在每项相关工作的安排上,都要首先引入成本观念。与计算物流成本有关的各项业务活动如图2-3所示。

 

                                图2-3  企业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

 在企业物流运作过程中,对于物流成本的管理控制是极为重要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企业物流的运作能力。关于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控制方面,相关人员做过的研究有很多,其中部分研究如下:

邓风祥(2003)曾通过对大量的现代企业物流的分析,并对整个物流流程中涉及成本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了了解和分析,在物流的整体流程中的成本管理方面做出了研究。

朱伟生(2004)结合各个行业的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等和物流涉及到的物流运作方面信息,对企业物流运作中的成本管理控制做出了研究。

李伊松(2005)通过对大量的物流案例分析,在物流成本管理上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第四节 IT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分析理论

一、IT 企业物流运作特点

IT 行业是服务行业中的一种,IT 物流是服务行业物流的组成部分。IT 业物流运作既有服务业物流的特点,同时又要符合IT 企业的原则,呈现出如下特点:

(1)数量小,价值高。每个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不大,公司每次储存和配送的数量一般在一百单位以下。但是这些产品主要为计算机、投影仪、数码产品、光触传媒等高科技含量技术密集型产品,价值较高。每一单位产品的价格均在千元以上,最高的可达数十万元。

(2)品种多 配送要求高。当前IT 产品生产商众多,每一类产品的品牌都有很多,各品牌的产品各有优缺点,因而每一品牌的产品均有一定的消费群体,不同客户对同一产品的消费需求亦有所差别,这就要求企业有能力同时配送不同品牌的同一产品或不同产品。而又由于这些产品普遍价值较高,决定了在配送过程中对产品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一旦出现产品损坏、丢失等情况,都将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3)配送量波动大,时间要求较严格。面对的消费者主要为政府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部门,产品需求主要出现在每年的2~6 月及9~12 月间, 其余月份需求量极小。配送过程有时间窗限制,如限定某个时段到货。

(4)服务内容广泛。IT 企业实行按需(订单) 采购和多品种、小批量进货,且所购多为零部件及初级产品,货物购进后需要拆零、组装,有时还因客户的特殊需求,需要对产品进行简单加工或者安装客户指定的软件系统,因此IT 企业的物流系统要具备拆零、分拣、包装、组装和简单加工等功能。

此外, IT 企业的业务特点还要求其物流系统具备高效地处理退货/换货、维护/维修的能力。一方面,因为IT产品货损率较高(尤其是软件系统方面), 造成换货频率和数量也比较大。另一方面,IT 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频率较高,产品升级或旧产品淘汰速率快。因此,若企业的物流系统处理能力低下, 必将严重妨碍企业物流运作。

在IT类企业发展模式方面,对其做过研究的人不少,其中部分举例如下:

    陈川和杨东援(2006)在当前IT发展现状下,分析了IT类企业的现有模式,并对IT类企业现有模式下的企业物流需求做出了研究。

    王海燕(2008)通过对各大IT类企业的现状分析,结合其他成熟行业发展历程的分析,对IT行业的未来发展及其模式选择做出了研究。

   

   

二、IT 企业物流运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IT 企业物流运作过程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不够重视。由于物流并非IT 企业的核心业务,所以IT 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中的物流运作的 重要性缺乏意识。

(二)人才紧缺, 流失严重。目前大多数IT 企业的物流部门严重缺乏既能进行物流管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物流运作成本过高。大部分IT 企业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采取自运形式, 这样就导致货运率不高,且多空车返回,物流资源被严重闲置浪费, 加大了运输的成本。

(四)各种物流设施技术水平较低,物流作业效率不高。即使是在擅长信息技术研发、处理的IT 企业,其配送场所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共享、库存查询、货物跟踪等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率也还非常之低。

(五)业务混杂,分工不明确。目前很多的IT 企业中虽然设置有物流部门, 但物流部门往往不仅仅从事物流业务,还兼从事销售部、客服部等部门的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业务。分工的不明确,直接导致了物流运作成本的提高、物流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下等消极后果。

三、IT 企业的主要物流运作模式

(一)四类物流运作模式

IT 企业物流系统是其所从属的IT 产品供应链的终端构成环节,也是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重要环节,涵盖了从产品采购到产品销售、回收的整个物流全过程。根据提供物流服务的主体不同,一般将其运作模式分为以下四类,各有特点。

1、自营配送模式(图2-4)。就是IT 企业自己建立仓库、配送中心的物流模式。当前国内IT 企业大多采用这一模式。

 

图2-4 自配物流模式

2、第三方物流模式(TPL 模式,图2-5)。即IT 企业将其物流配送业务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专门的物流企业来运营的一种运作模式。

 

                                             图2-5  第三方物流模式

3、供应商配送模式(图2-6)。即由供应商直接进行商品配送,IT 企业接到客户订单后,再向供应商发出订单,由供应商直接将IT 企业采购的商品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送到指定地点交给指定的接收方。

 

                                         图2-6  供应商配送模式

4、共同配送模式(图2-7)。共同化配送是多家连锁企业为实现整体的物流配送合理化,以互惠互利为原则,共同出资建立配送中心,并由出资企业共同经营管理,为所有出资企业提供统一配送服务的模式。如果资源足够,还可以为非出资企业提供有偿配送服务。当前我国IT 行业所采用的物流运作模式主要是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模式,以及小部分采用供应商配送模式。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我国IT 企业竞争激烈和国内物流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造成的。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说哪种模式就是落后的,哪种就是先进的;亦不能说哪种模式就成本低, 哪种模式就成本高。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对各个模式的运作流程进行研究,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才是最恰当的。

 

图2-7  共同配送模式

(二)物流运作流程

一个完整的IT 企业一般包含产品部、销售部、财务部、人事部、技术部、客服部、物流部等职能部门。由于物流是一个很广的范畴,它包含的业务多而复杂,因此,完整的物流运作不仅是物流部的职责,还涉及销售部、财务部、客服部等部门,需要多个职能部门通力合作予以完成。

下面,以自营物流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这两种最常见的物流运作模式对IT 企业的物流运作流程进行探讨。

1、自营物流模式

传统的自营物流主要源于生产经营的纵向一体化,其运作流程为:销售部门接到客户订单后转给采购部,采购部凭订单需求向供应商采购产品,由供应商将产品运送到企业的仓库,再由仓库进行简单加工后用企业自有的车辆将产品送到客户手中。如果在保修期间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客户可向客服部门反馈。(见图2-8)

 

图2-8 自营物流模式运作流程

IT 企业采用自营物流模式具有如下几个积极作用:

(1)对于IT 产品的采购、加工和销售环节,产品性能、规格以及供应商的经营能力,企业自身掌握最详尽的资料。

(2)企业通过内部行政权力控制产品的采购和销售,不必为运输、仓储、配送和售后服务的佣金问题进行谈判,避免多次交易花费以及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 降低交易风险, 减少交易费用。

(3)IT 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配送后还需要进行安装、调试等工作,企业采用自行配送,可以同时完成后续作业,避免和物流公司的业务交叉。

同时,采用自营物流模式亦存在以下负面效应:

(1)企业为了自营物流,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仓存设备、运输设备以及相关的人力资本,这必然会减少企业对系统开发等核心业务的投入,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对于绝大多数IT企业而言,物流部门只是企业的一个后勤部门,若实施自营物流,可能会给管理控制带来不便。

(3)对于规模不大的IT企业,其产品数量有限,采用自营物流,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一方面导致物流成本过高,另一方面,由于规模有限,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程度非常低,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4)无法进行准确的效益评估。

2、第三方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模式的运作流程为:销售部接到客户订单后转交采购部,再由采购部将订单需求告知第三方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向供货商采购并向客户配送货物。(见图2-9)

 

图2-9 第三方物流模式运作流程

IT 企业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归核优势。一般来说,IT 企业的关键业务不会是物流业务,并且物流业务也不是他们的专长,而新兴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从事多项物流项目的运作,可以整合各项物流资源,使得物流的运作成本相对较低,物流作业更加高效,IT 企业如果将物流业务交给他们来做,将得到更加专业的物流服务,同时也可以集中精力开展核心业务。

(2)业务优势。可以使IT 企业获得自己本身不能提供的物流服务,以及降低物流设施和信息网络滞后对企业的影响。

(3)成本优势。①第三方物流可降低IT企业运作成本。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利用规模生产的专业优势和成本优势,通过提高各环节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费用节省,使企业能从分离费用结构中获益。对于服务型企业来说,物流成本在整体运营成本中占据了不小的比重。另外,由于企业使用外协物流作业, 可以事先得到物流服务供应商申明的成本或费用,可变成本转变成不变成本, 稳定的成本使得规划和预算手续更为简便,这也是物流外包的积极因素。②第三方物流可以减少固定资产投资。现代物流领域的设施、设备与信息系统的投入是相当大的,企业通过物流外包可以减少对此类项目的建设和投资,变固定成本为可变成本,并且可以将由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所带来的财务 风险转嫁给第三方。尤其是那些业务量呈现季节性变化的公司,外包对公司资产投入的影响更为明显。

不难看出,第三方物流确实能给企业带来多方面的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物流外包就是IT企业的最佳选择,事实上,第三方物流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负面效应。

(1)IT 企业对物流的控制能力降低。由于第三方的介入,使得企业自身对物流的控制能力下降,在双方协调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物流失控的风险,从而使企业的客服水平降低。另外,由于外部服务商的存在,企业内部更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局面,影响效率。

(2)客户关系管理的风险。①企业与客户的关系被削弱。由于IT企业是通过第三方来完成产品的配送与售后服务,同客户的直接接触少了,这对建立稳定密切的客户管理非常不利。②客户信息泄漏风险。客户信息对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但第三方物流公司并不只面对一个客户,在为企业竞争对手提供服务的时候,企业的商业机密被泄漏的可能性将增大。

(3)连带经营风险。第三方物流是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如果服务商自身经营不善,则可能影响企业的经营,解除合作关系又会产生较高的成本,因为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建立在较长时间的磨合期上的。

 

第三章 企业物流运作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公司现状分析

一、公司的发展现状

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数码、电脑的企业,是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注册的企业。主营智能网络工程、服务器、图形工作站、台式电脑、笔记本、打印机、复印机、交换机、防火墙、VPN设备、投影机及各类IT耗材。

        公司位于中国浙江杭州市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本着“真心实价,诚信至上”的原则,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热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参观、考察、洽谈业务。

二、公司的组织结构

自公司成立以来,杭州诺讯科技有限公司经过不间断的发展和进步,公司的整体架构以及各部门职能等等已经在不断的完善,公司主要的组织结构如图3-1所示

 

图3-1 公司组织结构图

第二节 公司物流运作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的运作模式介绍

 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体上越来越规模化和规范化,无论是组织架构还是各职能部门,分工越来越细,对物流管理和物流运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物流部门是企业极为重要的一个部门,直接影响着公司的整体运作成本和服务质量,另外运作效率的提高、客户群中影响力的增强和客户满意度的提高也离不开它。而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正确选择是增强企业物流整体运作能力极为重要的一环。合适的物流运作模式能够帮助提高企业物流的竞争力,在纷繁复杂的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占得一席之地。

公司目前主要采用的物流运作模式是自营物流业务运作模式,拥有比较完善的独立运作的物流机构。

二、企业物流运作现状

企业物流的功能必须通过具体的业务流程来实现。通过对整体物流业务的流程的了解和分析,来发现和研究企业物流运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企业物流业务的基本工艺流程如图3-2所示。

 

                    图3-2 配送基本作业流程图

(一)订单处理

 订单处理是物流中心组织、调度的前提和依据,是其他各项作业的基础。物流中心的交易起始于客户的咨询、业务部门的报表,而后有订单的接收、业务部门查询出货状况、装卸货能力、流通加工负荷、包装、配送负荷等来答复客户,而当订单无法依客户之要求交货时,业务部可以加以协调。订单处理的传递流程如图3-3所示。

 

                     图3-3  订单处理的传递流程图

(二)进货

物流中心进货主要包括订货、接货、验收入库三个环节。进货作业是从货车上把货物卸下、开箱,检查其数量、质量,然后将有关信息书面化等。进货作业流程如图3-4所示。

 

              图3-4 进货作业流程

(三)储存

在物流运作过程中,储存作业是为了给配送提供货源保证,一次性集中采购,储备一定数量商品,可以享受价格上的优惠。在储存阶段主要任务是保证商品在储存期间质量完好,数量准确。合理的储存方式非常重要,对于整个物流运作来说,这也是一个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

(四)分拣

分拣作业即交货作业人员根据客户订单要求,从储存的货物中拣出用户所需商品的一种活动。对于小体积多品种商品可以采取摘取的方式拣选,工作人员拉着集装箱在排列整齐的仓库货架间巡回活动,按照拣货单上表明的品种、数量、规格挑选出用户需要的商品放入集装箱内,再按一定方式进行分类,或采用人工作业配合自动传输系统拣取,也可以采取自动分拣设备拣取商品。如图3-5为按订单拣货作业流程。而对大体积或大数量的商品出货,也可以采取播种分队的方式分拣。如图3-6 为批量拣货作业流程图。

 

图3-5 按订货拣货作业流程图

 

图3-6 批量拣货作业流程图

(五)配装出货

 为了充分利用运输车辆的容积和载重能力,提高运输效率,可以将不同用户的货物组合配装同一辆货车上,因此,在出货前还需完成组配或配装作业。有效的混载与配装,不但能降低送货成本,而且可以减少交通流量、改变交通拥挤状况。如图3-7为配货作业流程图。

 

        图3-7 配货作业流程图

(六)送货

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物流中心有自备的车辆进行送货作业。 如图3-8所示为送货的基本作业流程图。

 

      图3-8 送货的基本流程图

目前公司物流部门在送货作业这块比较薄弱,相对其他竞争对手来说,竞争力较低,主要有运输准时率低,运作成本高,这也造成了在客户方面的不满,在客户群中公司的影响力难以增强。另外,送货的方式也是送货整体协调的关键,而公司是自营物流运作的方式,也会出现送货车辆紧缺状况,影响公司整体业务运作的流畅。

   所以,公司所采用的自营物流运作模式的方式是否合理有待分析研究。

第四章 杭州锦云科技公司运作模式设计

第一节  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

(一)AHP方法简介

由于许多评价问题的评价对象属性多样、结构复杂,难以完全采用定量方法或简单归结为费用、效益或有效度进行优化分析与评价,也难以在任何情况下做到使评价项目具有单一层次结构。这时需要首先建立多要素、多层次的评价系统,并采用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方法或通过定性信息定量化的途径,使复杂的评价问题明朗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T.L.萨迪(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 cess,解析递阶过程,通常意译为“层次分析”)方法。AHP评价方法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组成因素,并按支配关系形成层次结构,然后应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决策方案的相对重要性。

1、AHP方法评价主要步骤:

(1)、分析评价系统中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方式:首先用层次分析法深入分析所提出的问题,然后把问题中所包含的因素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大体可分为三层:最高层为目标层,这一层中只有一个元素,是分析这个问题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中间层为准则层,这一层有多个元素,它表示采用某种措施或政策为实现最终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最底层为方案层,它包含了为实现最终目标的各种措施或决策方案。

(2)、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3)、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要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

(4)、计算各层要素对系统目的(总目标)的合成(总)权重,并对各备选方案排序。

2、具体计算方法:

   (1)计算判断矩阵每行所有元素的几何平均值

设n 阶的判断矩阵为  ,则判断矩阵各行的几何平均值为:

                         ①

   (2)对  进行归一化处理,求判断矩阵  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

求得本层第i 个指标的相对权重为

                      ②

则所求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的近似值为w=(w1,w2,…,wn)T。

   (3)求判断矩阵  的最大特征值。

                          ③

   (4)为了保证层次单排序的可信性,需要对判断矩阵一致性进行检验。一致性比率计算如下:

                   ④

其中,C.I 为相容性指标值;R.I 为平均一致性指标值。

表4-1: R.I.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N 1 2 3 4 5 6 7 8 9

R.I. 0 0 0.52 0.89 1.12 1.26 1.36 1.41 1.46

R.I.是同阶随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的平均值,其引入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一致性判断指标随N增大而明显增大的弊端。

当 ≤0.10时,则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是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

(二)AHP方法应用

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属于IT类企业,其物流运作模式主要有四种:自营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供应商配送模式和共同配送模式。在前文中已经对它们做过概念介绍,此处不再复述。下面运用AHP方法对公司的物流运作模式选择做出评价,以选择合适的物流运作模式为目的,成本因素、风险因素和服务因素作为评价的准则,最终做出方案决策,即四个物流运作模式的选择,见图4-1。

 

                             图4-1  企业物流运作模式选择评价结构模型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所示:

1、经对公司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得出B关于A的判断矩阵,如下表4-2所示:

表4-2 B关于A的判断矩阵

A 成本B1 风险B2 服务B3

成本B1 1 4 3

风险B2 1/4 1 1/2

服务B3 1/3 2 1

计算特征向量   T

 =B1/ B1+ B1/ B2+ B1/B3=1+4+3=8

 =B2/ B1+ B2/ B2+ B2/ B3=1/4+1+1/2=1.75

 = B3/ B1+ B3/ B2+ B3/ B3=1/3+2+1=3.333

归一化,求得B 关于A 的权向量为 =(0.611,0.134,0.255)T

则可计算得

λmax=1/3(1.912/0.611+0.415/0.134+0.727/0.255)=3.026

C.I.=(3.026-3)/(3-1)=0.013

C.R.=0.013/0.52=0.025<0.1

说明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可代表Bi=(B1,B2,B3)在A 中的比重(或排序权量)向量。

2、通过对公司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得出Cij关于B1的判断矩阵,如表4-3所示。

表4-3 Cij关于B1的判断矩阵

成本B1 C1 C2 C3 C4

C1 1 3 3 2

C2 1/3 1 1/2 1/3

C3 1/3 2 1 2

C4 1/2 3 1/2 1

计算特征向量   T

 =C1/ C1+ C1/C2+ C1/C3+ C1/C4=9

 = C2/ C1+ C2/ C2+ C2/ C3+ C2/ C4=2.1667

 = C3/ C1+ C3/ C2+ C3/ C3+ C3/ C4=5.3333

 = C4/ C1+ C4/ C2+ C4/ C3+ C4/ C4=5

归一化可得C关于B1的权向量为WB1(C)=(0.4186,0.1008,0.248,0.2326) T

则可计算得

λmax=1/4(2.6207/0.4186+0.3816/0.1008+1.1006/0.248+0.9086/0.2326)=4.0519

C.I.=(4.0519-4)/(4-1)=0.0173

C.R.=0.0173/0.89=0.0194<0.1

则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3、同上研究得出Cij关于B2的判断矩阵,如表4-4所示。

表4-4 Cij关于B2的判断矩阵

风险B2 C1 C2 C3 C4

C1 1 1/6 1/5 1/7

C2 6 1 3 1/2

C3 5 1/3 1 1/4

C4 7 2 4 1

计算特征向量    T

 = C1/ C1+ C1/C2+ C1/C3+ C1/C4=1.5096

 = C2/ C1+ C2/ C2+ C2/ C3+ C2/ C4=10.5

 = C3/ C1+ C3/ C2+ C3/ C3+ C3/ C4=6.5833

 = C4/ C1+ C4/ C2+ C4/ C3+ C4/ C4=14

归一化可求得C关于B2的权向量为WB2(C)=(0.046,0.322,0.202,0.43) T

则可计算得

λmax=1/4(0.168/0.046+2.08/0.322+0.747/0.202+3.826/0.43)=4.177

C.I.=(4.177-4)/(4-1)=0.059

C.R.=0.059/0.89=0.0663<0.1

则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4、同上研究得出Cij关于B3的矩阵,如表4-5所示。

表4-5 Cij关于B3的判断矩阵

服务B3 C1 C2 C3 C4

C1 1 1/5 1/3 1/4

C2 5 1 3 2

C3 3 1/3 1 1/2

C4 4 1/2 2 1

计算特征向量  T

 =C1/C1+ C1/C2+ C1/C3+C1/C4=1.7833

 = C2/ C1+ C2/ C2+ C2/ C3+ C2/ C4=11

 = C3/ C1+ C3/ C2+ C3/ C3+ C3/ C4=4.8333

 =C4/ C1+ C4/ C2+ C4/ C3+ C4/ C4=7.5

归一化可得C关于B3的权向量为WB3=(0.071,0.438,0.1924,0.2986)T

则可计算得

λmax=1/4(0.2554/0.071+3.10723/0.438+0.7937/0.1924+1.5874/0.2986)=4.1148

C.I.=(4.1148-4)/(4-1)=0.0383

C.R.=0.0383/0.85=0.045<0.1

则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进一步计算得出:

表4-8 Ci关于Bij判断矩阵的计算结果

B

C B1

(0.214) B2

(0.104) B3

(0.212)

C1 0.065 0.097 0.332

C2 0.102 0.341 0.098

C3 0.359 0.467 0.224

C4 0.023 0.315 0.342

 

4.048 4.026 4.114

 

0.042 0.035 0.026

则 均<0.1,一致性可接受。

最后计算可得:WA(C) =(0.302,0.286,0.224,0.164)T。

结果表明,四个方案的优劣顺序为C1、C2、C3、C4,物流运营模式C1 即自营配送模式在模式选择问题中所占比重最大,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次之,共同配送运作模式第三,供应商运作模式排最末。

第二节 优化设计后的物流运作体系

一、企业物流运作模式变化情况

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目前采用自营物流运作模式,而根据前面的AHP评价分析法分析决策得出,最优的方案确实是自营物流运作模式,但是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紧随其后,两种运作模式相差不太大,所以,建议公司改用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运作 模式相互结合的物流运作模式会更好。

通过AHP评价方法的应用,对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物流运作的整体评价,最终决策结果是自营物流运作模式,但公司目前营运状况却存在着物流运作成本偏高,物流运作效率低,顾客满意度不高,在客户群中影响力很难提高,品牌效益不好等现象。

当公司物流运作模式改进之后,相信这些问题都能够一步步解决。真正适合自己公司物流运作的运作模式,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物流运作成本和运作效率的问题,从整体上提高物流运作能力,从而不断的推广出公司的品牌,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在同行业中和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力,以及在公司经营区域内的整体影响力。

二、公司物流运作流程的变化情况

当企业整个物流运作模式发生改变之后,公司的物流运作流程方面也有了相应的变化,通常情况下的基本业务流程的变化如图4-2所示

 

图4-2  优化后的基本业务流程图

当公司的运作模式优化为自营物流运作模式和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相结合时,公司的采购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公司的物流中心的采购进货方式,整体控制物流流程,并能够通过对各个物流环节的控制,节省运作成本,整体上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益。而且,面对顾客对货物情况的询问时也能很好的解答,针对顾客对货物运输情况等要求也很妥当的解决,进而提高顾客满意度。而另一方面当公司物流运作出现迟滞,货车紧缺或一些自营物流运作不太合算的时候可以选择第三方物流公司,防止了顾客延期收货,降低顾客满意度等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物流整体运作上的流畅,提高公司整体运作效率

另外,在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转型之后,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考虑,从完全自营物流运作到自营物流运作和第三方物流相结合的模式,这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不同,需要从整体调控,严格控制物流运作的成本,并使得整体物流运作协调统一。

公司在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的情况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状况:公司库存不充足和公司库存充足时的运作。其中在公司库存不足情况下使用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时,公司物流中心仍旧需要在整体监控货物流程状况,与其他三者之间的各种信息交流,尤其是客户的信息反馈,一旦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对公司形象造成不良影响,降低公司的物流运作效益。但好处也很明显,外包后整个物流运作的具体流程全部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运作,公司本身的物流设备完全可以用在其他更重要的大客户上或者说是帮助公司解决了物流中心迟滞问题,这些对公司的整体运作上显得更加合理,节俭了成本,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但是,这种情况极为特殊,可能是货物较为小件,而公司物流中心的当前的运输车辆偏于大型,运作不合算;也可能是公司物流中心的运输车辆等没有空闲,而客户需求急迫,为了不影响公司品牌和信誉,而应用第三方物流运作。这种情况几乎没的盈利,基本的工作都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运作,所以具体的流程就不细细探讨了。

在公司库存不足时还有一种第三方物流运作的情况是在采购阶段的,即当公司库存量不足时,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把货物从供应商处采购运输到公司,放入库存的一个过程。当然,这种情况极为少见,大多是因为时间比较紧迫,公司物流运输设备紧张,且供应商的物流运作效率又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或者是货物小件,公司当前运输车辆等偏于大型,运作不合算,同一储存、流通加工、配送,最后大量组装一起送货等情况下才会使用第三方物流运作。具体情况如图4-3所示。

 

图4-3 采购时的第三方物流运作图

在图4-3 采购时的第三方物流运作图中可以看出,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的主要的工作就是一个采购时货物的运输过程,即根据公司货物订单,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将货物从供应商处运输到公司仓库,填入库存的过程。这样的订单在通常的情况下都是比较大的,需要有一定规模,物流运作效率高和整体物流运作能力相对比较强大的物流公司来完成。

当公司库存充足的情况下使用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时,这种情况是第三方物流运作的主要状况。公司物流中心、客户、供应商及第三方物流公司四者之间的关系又发生了些变化,具体情况如图4-4所示。

 

图4-4 库存充足时的外包配送图

从图4-4库存充足时的外包配送图中可以发现,此时,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的主要功能就是配送运输,即将货物从公司仓库准确的运输到顾客手中的运作工作。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这部分的工作不一定是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也可以由独立的承运商来完成。相对正规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说,承运商的自由度更高,比较适合解决燃眉之急,主要是小型商品的运作,但他们的服务质量一般不高。而第三方物流公司因为有同一的管理和调控,服务质量高,且物流运作硬件设施上了规模,综合运作能力强,运作安全性高,比较适合大型商品有规划的物流运作。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以杭州锦云科技有限公司为背景,应用AHP评价方法,结合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相关理论,对杭州神州数码有限公司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设计。

   在对总体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理论的介绍之后,本文重点介绍了IT类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情况,包括其分类、概念和自营物流运作模式及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的优劣比较分析。

   对公司一番简介及运营现状介绍分析之后,较为详细的了解和研究了企业物流业务运作的流程情况,并分别做出了图形分析,是整个流程更加清晰明朗。

   经过对公司物流业务流程的了解和对物流运作模式分析,发现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不足之处,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

针对公司物流运作现状,应用AHP评价方法,主要通过对成本因素、服务因素和风险因素的分析研究,经过一步步的计算和分析,最终决策结果是自营物流运作模式是更合适的选择。而公司目前的物流运作模式是自营物流运作模式,所以决策后的意见是把自营物流运作模式和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相结合,以提高整体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运作成本。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提高,企业物流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选择合适的物流运作模式以及改进物流运作模式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能够帮助提高企业物流整体运作能力,增强物流服务,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等的关键。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物流运作模式也不断的出现在人们眼前,各大小型企业面临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从实际出发,结合 公司现状,并通过不断的比较和分析研究,最终做出决策,选择与自家企业物流相匹配的运作模式,则必然能够帮助公司物流快速的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 刘.第三方物流的利弊分析与企业物流模式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2,(7):77-79.

[2] 高海晨.工业企业自营物流模式分析企业活力[J].2004,(5):61-63.

[3] 李国强. 浅析大中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运作模式———富士康,海尔,美的物流模式比较[J],现代软科学,2006 (03): 84-85

[4] 王勇,许强,李明阳.物流运作模式分类研究[J].中国水运,2007,9:205-207.

[5] 朱桂平,李怀政.物流企业分销网络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66-67.

[6] 霍红,马常红. 物流管理学[M].北京:中国物流出版社,2004:92-95.

[7] 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EM3.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74-75.

[8] 邓风祥:《现代物流成本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77-79.

[9] 朱伟生:《物流成本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8-70.

[10] 李伊松.《物流成本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7-88.

[11] 陈川, 杨东援. IT 企业物流需求研究[J]. 物流技术, 2006(9):79-83.

[12] 王海燕. 我国IT 行业的未来发展与模式[J]. 时代经贸, 2008(1):18-19.

[13] 霍红,李楠.现代物流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7:39-46

[14] 傅桂林,袁水林等.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24-27

[15] 崔介何.企业物流[M]北京:中国出版社,2002:43-47

[16] 田源,李伊松,易华.物流运作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2-115

[17] 史安明,梁培志,易平等. 面向精益生产的库存管理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 2006(S1):294-296

[18] 许建强.基于MRPⅡ的库存控制模型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 2002,(24)

[19] 万志坚.现代物流运营基础与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0] 王国华.物流运营与控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1:102-104.

[21] 江超群,董威.现代物流运营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143-146.

[22] 万志坚.现代物流运营实务与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99-101.

[23]  Kosturiak Jan,Gregor Milan.simulation in production system lifecycle[J].Computer in industry,1999.38:159-172

Logistics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1.14(2):68-77

. Transportation Journal, 2004,43(4):53-66

致    谢

本论文是在王富忠导师的殷切帮助和悉心指导和下完成的。从开题报告的修改、论文的架构拟定到草稿的反复斟酌,他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提出了许多非常宝贵而又切合实际的意见,我受益匪浅。在此向王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评审论文的专家学者们!

感谢我的父母!正是他们始终如一的支持和期盼,让我持续地学习和努力。

第7篇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较往年大幅升级。天猫和淘宝以191亿元的销售额完美收官,京东商城、当当和苏宁易购等电商也在这一网购高峰中成功分得一杯羹。酣战过后,快递公司开始犯难,即使已经做了充分准备,但是仍然难逃“一地鸡毛”的局面。

爆仓、消费者拿件不及时导致配送效率不高、由于消费者与快递人员的沟通不当而引发的冲突等成为电商和快递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各大电商屡出奇招。亚马逊先后在美国、英国推出自助提货柜的取货模式。随后,京东商城也上线了自助提货柜业务,力争消除网络购物的“最后一公里”这一软肋。自助提货的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这种模式将为电商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与超市存货柜类似

快递到家,人不在家,很多人都遭遇此窘境。新浪微博曾经做过一次不能及时拿货原因投票调查,在投票的网友中,有25%的人表示“有事在外赶不回来”,15%的人表示“在路上,半小时才能过去”。物流配送是电商与用户直接接触的唯一环节,所以值得电商和快递企业高度重视。为缓解配送压力、提升用户体验,自助提货柜横空出世。

也许消费者对自助提货柜这个概念相对陌生,但京东早在三个月前就推出了该业务。8月12日,京东商城宣布上线自助提货柜业务,目前,仅在中关村自提点和北辰自提点试运行。

为进一步了解自助提货柜的运作模式和目前的使用情况,《中国计算机报》记者特地走访了京东商城中关村自提点和北辰自提点。下午五点到六点之间,记者在中关村自提点未见有人使用自提柜,试图与工作人员交流,却被告知不能透露相关情况。

在北辰自提点,京东商城公关部相关负责人为记者介绍道:“此处共有68个小货柜,能够容纳小件物品和体积未超过1立方米便于携带的货物,中间是自主支付终端(由触摸屏、键盘、支付终端、二维码扫描区和凭条出口组成),能够支持消费者全程自助支付、取货。”据了解,这种柜子的运作模式与超市存货柜类似,消费者在网购时可以选择就近的自提柜,手机随后会接收到商品所在的柜门号以及开箱密码,凭此即可取货。

目前,京东自助提货柜业务还属于自建业务,并未与任何第三方合作,当被问及自助提货柜的商业模式以及前往社区的推广计划时,京东相关负责人表示不方便告知细节。

模式早就存在

早在一年前,亚马逊就开始在西雅图、纽约和华盛顿特区附近安装亚马逊自助提货柜(AmazonLocker),为消费者存储网购商品以提供类似于实体店购物的体验。国内电商大佬京东商城也不甘落后。在今年3月份开始的“研华杯”高校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来自西安邮电大学的参赛队伍展示了“爱物及物”——智能配送终端系统,并在8月份进行的决赛中荣获二等奖。智能配送终端系统的主导思想是终端配送智能化,主要由自动存取货柜、视频监控系统、密码认证器、条形码和存储系统组成。

“物流配送一直是电商行业的硬伤,该系统可以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送货中存在的问题,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物流行业的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西安邮电大学的参赛选手张斌为《中国计算机报》记者阐述了设计此产品的原因。

“智能配送终端运作模式属于行业创新模式,是第四方物流的三种运作模式之一。该模式的特点是作为第三方物流和客户沟通的桥梁,将物流运作的两个端点连接起来。”谈到智能配送终端系统的运营模式,张斌表示,“第四方物流提供行业整体物流的解决方案,使第四方物流运作的规模更大限度地得到扩大,使整个行业在物流运作上获得收益。”

提升用户体验

据调查,物流配送人力成本过高是快递业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曾经有业内人士就此算过一笔账,以自建物流配送为例,一个订单的平均成本约为5~10元。曾经有调查称,整个配送工作时间中有67%左右用于等待收货人取货。笔者就曾经有过“货到人未在”的经历,为避免重复配送,只好请小区物业代收快递。记者在与小区物业攀谈的过程中了解到,虽然小区不大,但是物业平均每天依然会收到2~3个需要代为保管的包裹,这为物业工作带来不便,也使用户体验大为下降。而自助提货柜帮助快递员实现了“放货即走”,提高了电商的配送效率,极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

近几年来,“注重提升用户体验”是互联网业界一个喊得响得不能再响的口号。

谈及京东为何推出自助提货柜业务时,京东商城相关负责人表示,便利自提是京东商城不断完善用户体验的一种创新,推出自助提货柜业务,旨在方便用户的同时,实现多样个性化的服务。所以,京东此次推出自助提货柜,旨在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使消费者能够真正实现“上班下单,下班提货”的美好愿景。亚马逊在英国推出的自助提货业务——“Collect+”更是深得人心,因为英国企业通常不允许员工将私人物品寄往公司。自助提货柜还能够为消费者提供24小时自助服务,方便消费者随时取货。此外,消费者也不必担心由于极少数快递员素质低下等问题引发的人身危险。

诸多难题待解

通过智能终端实现自助提货是一种新兴的模式,目前尚未成熟。不管是亚马逊还是京东,虽然为消费者改善了网购体验,但仍然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

自助提货柜节省了部分成本毋庸置疑,但是也需要有其他成本支出。首先,自助提货柜的配送模式比传统方式需要多承担自助提货柜的购买成本、维护成本、货柜的安置成本、订单机会成本等;其次,还要承受放置差错、失窃、提货时效、签收错误等风险。

业内人士还认为,自助提货柜业务有局限性。物品的安全、退换货、商品的属性问题都将成为制约自助提货柜业务发展的因素。具体到京东商城,怎样保证消费者自助提取的商品就是自己购买的,怎样保证这些商品不会被人盗取……,对这些问题有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京东商城负责人表示:“自提柜的特点决定了其放在社区、便利店等一些公共场所,不仅便于用户自提,同时也降低了其他的危险。自助提货柜未来的应用是一种趋势,正像当年ATM自动取款机一样。技术并不是问题,设备稳定与安全是自提柜主要考虑的问题。”

第8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供应链;核心竞争力;企业

一、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概述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再是以前单纯的产品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哪家企业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低就一定占据市场的优势,新时期的企业竞争更重要的是企业之间的供应链的竞争,谁在供应链上占有优势,那么对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十分有利的。传统意义上的供应链,是指由生产商、供应商、销售商、物流中心等不同机构共同构建的全面覆盖的物流网络。一些大型的企业会具有整一个完整的供应链,也就是供应链上的不同节点都是该企业内部的部门,自身企业形成一个内部供应链,但是更加普遍情况是不同企业构成供应链上不同的节点,例如天猫、天猫里的卖家与物流公司三者就可以构建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天猫为卖家提供一个网络平台,而物流公司则为卖家提供物流服务,构成一个简单的交易过程。

现在物流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体物流供应链的管理,对供应链进行计划、控制、分析、预测等管理工作,其目标是对供应链进行综合管理,从生产商、制造商、销售商到消费者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从而优化供应链,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形成的,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综合管理和经营决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强是企业立足在市场上的优势,支撑着企业的发展和未来,企业是否能长期发展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企业内部管理、生产技术、知识产权、产品质量、营销方式、物流管理等方面,本文将重点阐述现代物流供应链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企业运用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原材料、产品等货物运送的效率和灵活性,还有利于保障货物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运用供应链管理有利于减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在货物运送的活动中可以与一家值得信赖的物流公司进行合作,不仅可以减低运送的成本,还提高货物运送的稳定性,可以做到避免需要运送货物时才去找物流公司的情况发生。因此,供应链管理需要对企业内部、物流运送、和客户服务三方面等进行整体的管理,严格控制供应链上各个环节和节点,追求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从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着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建立供应链运作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单纯只是涉及产品之间的竞争,现在除了主要产品的竞争,同样注重供应链上的竞争,在供应链上的优势有可能弥补生产、销售上的劣势,现在意义上的市场竞争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要注重运用现在物流供应链管理,建立一个适合自身企业的供应链运作模式,针对不同企业内部管理模式、营销模式、产品定位、战略定位等情况的差异,不同的企业需要采用不同的供应链运作模式。供应链运作模式不仅由企业内部情况决定的,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产品市场。例如以我国著名的海尔集团例,海尔集团是我国最早一批进行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海尔集团创新地提出“一流三网”的供应链运作模式,“一流”是指以企业的订单信息流,“三网”是指计算机网络、配置资源网络和供应链资源网络。海尔集团运用了“一流三网”运作模式,大大缩短了订单周期和配送时间。

(二)实现供应链信息集成及共享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实现供应链信息共享和集成已经不是难题,供应链上的信息集成和共享成为企业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上关键之处。企业之间的供应链信息集成及共享,只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供应链上不同公司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再进行处理和分析,经过计算的数据处理和转换,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分享。供应链信息集成需要对分散在供应链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有效的输入、储存、处理和分析等活动,经过传输和处理后迅速、准确反馈相应的信息。它是传统供应链和现代电子技术的结合,可以提高供应链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而且能有效避免因为人工计算和输入而出现的失误。实现供应链信息共享需要供应商上不同环节的公司共同合作,这样才能准确反馈供应链的信息。

(三)处理好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通过对供应链上、下游环节进行资源的整合,综合管理整体的渠道的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上强调的不是竞争,而是合作,通过上、下游不同节点之间的合作从而优化资源的配置和整合,创设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通过供应链不同公司的合作,可以减少仓库里的库存、降低由于货物滞销的产生的风险,另一方面在供应链上进行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提高货物运送的可靠性和速度,缩短配送的时间,从而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供应链上的合作简单而言就是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等多方之间的合作,这不仅需要供应链上不同环节之间企业之间进行信息共享,更重要的是企业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建立一个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尤其是供应链上核心企业与其他成员的协作关系。以物流公司为例,一家物流公司一般会涉及很多不同的供应链,上游的企业会有很多,因此一定要处理好与不同的上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在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主要是达到双赢目的,通过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减低货物物流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尤其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因此,企业一定要清楚认识到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并在企业管理上实现供应链管理,建立一个合适自身企业的供应链运作模式、实现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和处理好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关系,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丽娟.供应链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管理科学文摘.2008(05)

[2]黄荔.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9(10)

[3]顾海英,余红柳.供应链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

作者信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 | 51嫩草亚洲精品永久 | 天堂网久久| 中国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 偷拍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99视频在线看 | 91国内在线视频 | 免费观看福利视频 | 中文字幕五区 | 97超碰在线久草超碰在线观看 | 人人干日日 | 91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 在线观看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a视频片观看免费 | 国产福利社 | 美女禁网站 | 午夜免费看毛片 |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 | 国产在线视频91 | 第一色网站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91蝌蚪国产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 91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成年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禁漫天堂视频 | 懂色av免费 | 和老外做的h文 | 91久色蝌蚪| 懂色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91成人小视频 | 91视频免费看. | 91www在线观看 | 伦理电影91| 人人爱夜夜爽日日做蜜桃 | 国产一级毛片国语版 | 国产精品一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