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一_久久综合激情_亚洲97_午夜影院在线视频_国产成人福利_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首页 优秀范文 采购管理相关知识

采购管理相关知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9 16:36: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采购管理相关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第1篇

 

一、三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对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突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也是培养高水平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主要力量。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培养目标、人才定位等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应有所不同[1]。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长学期和长假期模式比较适合教学型大学的要求[2],难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

 

所谓的三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把传统的春秋两个学期进行适当调整和压缩,结合暑假增加一个工作实践学期,春秋学期主要进行理论的讲授和学习,实践教学内容则集中在工作实践学期,以实现学生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交替进行。具体的做法是:将每年的春季学期在5月底或6月初提前结束,从6月到9月期间学生进行工作实践,9月底或10月初再开始秋季学期??悸堑饺瞬排嘌慕ソ院推笠档氖导是榭觯谝谎甑墓ぷ魇导谥饕谌菸现导?,由校内教师组织学生或在校内实训教学基地进行实训操作,或到相关的旅游企业进行专业调研,重点是让学生对本行业和企业形成认知,明确学习发展方向;第二学年的工作实践学期主要内容为岗位技能培训,学生在掌握了绝大部分的理论知识之后,到旅游企业一线岗位进行实践,重点培养岗位操作技能和基本职业素养;第三学年的工作实践学期主要内容为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强化综合技能,为就业做好衔接。

 

三学期制与传统的春秋学期制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时间和实践经历,极大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的模式,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方向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企业一线,跟踪行业进展,提高实践技能,也有了相对更长更完整的科研时间,有助于实现教学和科研的平衡。部分已经开始试行三学期制院校的实践也表明,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实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3,4]。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施三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难点

 

尽管三学期制与传统的学期安排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但如果要推广实施仍存在一些难题需要探索和突破。

 

1.各方观念有待转变。传统的春秋两学期和长假期模式在我国已经实行多年,受到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可,新的三学期制压缩了春秋学期,取消了暑假,势必引起部分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反对,从思想观念上难以接受,可能认为打乱了教学秩序、牺牲了教师和学生的休息时间、造成学生的疲劳等。

 

2.原有课程体系面临重构。推行三学期制改革,春秋两个学期压缩,理论教学时间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课程体系的改革和重构,如何在更少的时间内将必备的理论知识传授完毕,同时又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对学校和教师而言都是严峻的考验。

 

3.过程跟踪和监管难度大。传统的学期安排使得春秋两学期结束后学校的监管任务就基本结束,但三学期制模式下的工作实践学期也需要学校进行监管。特别是学生到企业实践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工作表现、人身安全等进行跟踪和监管,确保能达到制度设计的效果,避免出现人身安全等重大问题。这就对学校和教师的监管工作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施三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配套措施

 

1.加强对观念的引导和宣传。三学期制的改革不仅是学习实践安排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为了扭转多年来形成的固有观念,实施三学期制的高校应加强宣传和引导,通过座谈、讲座、网站、微信等方式与学生、家长及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与交流,使其明白三学期制的内涵、利弊,对于已经实施过三学期制并取得明显成效的成功经验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各方主体理解并逐渐接受这种创新和改变。

 

2.建立多方协作的配套管理体制。针对工作实践学期建立学校、教师、企业共同协作的管理体制,确保过程管理到位有效。学校应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与校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制定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考核办法,开展组织宣传工作,为工作实践学期推进提供后备支持。企业和教师共同完成工作实践学期内对学生的指导和跟踪管理,企业指定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培训和考核,教师作为校内指导教师,定期对学生表现进行回访,检查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并对学生的工作实践总结进行评价。

 

3.探索校企合作良性运转机制。学校应与部分旅游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企业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双赢的长效机制。学校应在调研企业人才需求的情况下,与企业合作制定理论学期的教学内容及工作实践学期的教学计划,同时学校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优先向合作企业进行输送。在无法保证人才稳定、企业可能蒙受损失的情况下,学校通过给付实践基地建设经费等方式给予企业一定的弥补,确保双方合作的持续性。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财务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1年度立项课题《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防范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1CJG00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7月14日

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有两种,即“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模式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模式?!巴骋涣斓?、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是指在高职院校只设一级财务部门,并由其对学校的所有经费往来进行集中管理,学校所有的财务收支活动都必须通过一级财务部门,下属机构没有任何的财权?!巴骋涣斓?、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是指在学校统一领导的框架下,在明确校内各级、各单位之间权责关系和建立健全各项财经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并对财权进行划分的原则,由学校和校内各级各单位对其财务行为进行分级管理。“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学校统筹安排和集中有限的资源,却不利于调动二级单位的积极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有效地解决了“集权”与“分权”之间的矛盾,却弱化了一级财务管理机构的宏观管理职能。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长期存在着“重核算轻管理和风险意识淡薄”的管理思想,与社会、企业之间主动对接的意识不强。由于对资金的预算管理相对滞后,严重地阻碍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比较注重核算,却缺乏财务预算的理念,认为财务预算管理只是一种表面的形式工作,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及监督机制,未能将财务预算管理的责任真正地落实到位,因此容易导致其在资金的使用和财务制度的安排上无法满足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需要,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所形成的财务管理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财务预算方面存在的问题。传统的集中管理模式的过度集权,导致高职院校的财务预算管理被弱化,很多高职院校的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尚未建立,有些虽建立起了预算管理制度,却没有得到有效地实施,存在着有章不循的问题。在编制时间及指标下达方面的严重滞后,导致其根本无法实现事前控制。没有建立有效的财务控制制度,无法对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控制,也不能详实地分析预算的执行情况,无法准确地评价资金的使用效益。至于对下属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往往心中无数,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

3、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在其内部会计控制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内部控制观念薄弱、控制意识淡薄。由于没有制定和实施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导致其在某些非经常业务的核算方面缺乏有效地监管,内部会计控制明显滞后,或者处于无力的状态,这就很可能导致高职院校的会计信息失真、资产流失、小金库泛滥、隐藏预算外收入、收入申报不实和税款缴纳不准等诸多违纪违规问题。高职院?;勾嬖谧拍诳毓芾聿棵呕飨缘任侍猓蚱?、简单地理解内控,导致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时顾此失彼、轻重不分,这就从客观上弱化了内控的作用。

4、绩效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在预算管理中普遍采用零基预算,因而在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缺乏绩效观念和轻视成本核算的问题。随着高职院校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其在办学过程中的经济行为也日趋多元化,使得其财务管理所面临的局面日趋复杂,由于缺乏有效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绩差没有惩罚,绩优没有奖励,没有严格的绩效考核和财务分析,无力跟踪查效,这些无疑会大大地降低其资金的利用效率,而且其投资效益缺少考评的尺度,容易形成财务风险。

5、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属于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在现行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中,并没有明确要求对教育成本进行核算和考量。从而导致教育成本核算及管理长期被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也没有被纳入学校财务管理体系中去。对高职院校投资只注重其消费性而忽视其投资性,这导致对高职院校经费使用效益的考核评价被淡化,高职院校采用的是普通高校的会计科目设置,由于其会计科目设置较为单一,不利于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的实际实施。

6、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和内控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有关各方对学校资产的性质及效益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对于无形资产,更是疏于管理,甚至被排除在资产管理的范围之外。不注重于现有资产的优化配置,资产管理手段较为落后,不少学校没有运用现代化信息平台进行资产管理,或者资产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缺乏必要的协调配合,最终导致了账实、账账和账卡之间的长期严重不符。此外,在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中,盲目投资和产权不明等现象还比较严重。

三、构建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分级财务管理模式

1、树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新理念。高职院校要创新财务管理理念,树立成本与效益并重、货币时间价值和财务内部控制等理念,才能有效地协调高职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高职院校规模扩张之后的科学发展。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该控制系统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构建适应高职办学特色的财务内控制度;高职院校要把加强内部分级管理的经济责任体系作为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逐级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并注意划清经济责任,要做到奖罚分明,切实地提高学校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要按照经济责任制的相关要求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切实地将责任追究制度落到实处,力求通过创新管理机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财务预算体系。高职院校要树立全员预算的管理理念,要求预算编制部门把目标管理方式下的预算转变为过程管理预算;强化预算编制的过程,通过设立专门的预算编制机构来承担学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和监督,有意识地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参与预算的编制全过程,以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良好协作与沟通。细化预算编制的内容,财务部门根据项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预算年度总收入,逐项地确定预算内容和安排预算资金。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地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尽量避免预算的随意追加或者调整。

3、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融资管理机制。高职院校要不断地强化财务风险意识,通过科学地规划,做到适度举债。要充分地论证贷款的可行性,把债务风险控制在自身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对贷款项目进行充分地可行性分析与论证,优化贷款结构来有效地降低资金的综合使用成本。加强对贷款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加强贷款项目建设的跟踪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要根据学校的近、中、远期的发展规划,合理地制定负债的总额,并科学地规划不同负债种类的具体期限,合理地安排贷款资金的投入时间,科学地安排还款期,以确保资金链的安全和顺畅。

4、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内控和风险管理机制。高职院校要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关键环节的控制与管理,严格地执行各项内控制度。构建一个内控体系,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查制度。定期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客观地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价体系,重视对内部监督的检查。大力促进内部创新与内部控制之间的结合,切实地提高内控制度的运行效率与活力。要建立健全各项风险管理制度,对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预测,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力争将经营风险和损失降低到最小的限度。

5、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成本控制机制。高职院校要构建适应高职人才培养需要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根据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需要科学地设置具体的成本核算项目,对教育成本核算流程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可以适当吸收和借鉴企业会计核算中的成功经验,不仅有助于弥补和完善现行的高?;峒浦贫鹊牟蛔悖矣兄诖偈垢咧霸盒5某杀竞怂慵肮芾碜叱龅鼻暗睦Ь?。通过采用双轨制进行会计核算,对一般性的业务核算仍按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但在涉及具体的高职教育成本核算时,其相关的总账及明细账都应转而采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并行的双轨制核算。

6、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财务绩效评价系统。构建高职院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最核心的工作在于评价指标的设计,这是因为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导向性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最终结果。一是以定量指标为主,具体采用沃尔的权重评分法的原则;二是以定性指标为参考,并注意指标体系少而精的原则。高职院校要实行财务绩效管理,可通过制定内部绩效管理办法等,将绩效管理工作与各部门的考核和奖惩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来维护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性和严肃性,以促使学校各部门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地调动。此外,还应形成绩效评价的循环反馈机制,根据上年度的绩效评价情况不断地完善绩效评价指标。

7、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资产管理制度。高职院校要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资产管理原则,进一步理顺高职院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体系。要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加强对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资产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把比较分散的资产管理改为集中管理,注意优化资产的结构,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不断地完善资产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资产价值的评估管理。优化资产的结构和布局,提高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能力。强化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审计监督,切实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主要参考文献:

[1]伊文秋.关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考[J].经济理论研究,2008.3.

[2]刘伟琴.高职院校财务绩效评价初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0.

第3篇

1.1课程教学单一,实践项目内容少

《采购管理》理论性较强与实际采购有所偏差,而且每个企业采购不一致。现在《采购管理》教材、以及实训项目软件等与现代企业的采购真实情况,与企业的采购要求都有一定的差距。从课题教学上来说,不少《采购管理》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主要在教室里把书上理论灌输给学生。教学中要么没安排采购实训,要么简单安排几节实训。即使安排的这些实训课程,要么就是在课堂的案例讨论,要么就是让学生到一些企业进行采购调研的方式进行。但对于一些企业尤其是生产企业采购工作由于涉及商业机密,所以它们大部分都不会接受调查或学生的采购实习。因此,对于《采购管理》开设的实训,要么纸上谈兵,要么用计算机模拟操作。这样的实训对于高职学生来讲,就难形成一些采购实践感受,也无法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标。另外《采购管理》的课程教学上目前还没有好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参考,也没有系统和成熟的采购案例使用在采购实训教学中。以至目前大部分《采购管理》的教学多采取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在理论和实践上、情景教学上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1.2高质量教材缺乏、教师经验有限

现在各种高职《采购管理》的教材不少,但真正高质量能满足高职教育的教材并不多。这些教材有的在教学内容、章节安排上出入较大,有的又是相互抄袭。但这些教材多数不能体现高职教育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大多偏重于理论知识,而真正能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偏少。另外《采购管理》课程要求相关任课教师具有较丰富的采购实践经验和采购知识,而现在的任课教师从采购实践中来的少,另外这些老师也去企业采购岗位培训实践的机会,使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从而在课程教学中只能理论为主。

1.3考核方式不科学、不能全面考核学生能力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考核方式主要以传统试卷的考核方式,学生靠记忆课本知识来获取好的考核成绩。但这种方式考核较单一,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以及知识运用等方面。

二、以能力为本的高职《采购管理》课程改革探析

2.1基于锻炼学生能力的课堂教学多样性

不管怎么样课堂教学仍是高职教育的主课堂,怎么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能力是以能力为本采购课程改革的主要部分。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学生是主体参与者,老师是课程引导和组织者。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独立思考,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上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教学方式:①分组合作:把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他们以组为单位进行一些学习讨论、实践实训、采购谈判等教学活动。一方面调动学生在采购学习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另外又增加小组学生中合作精神,激发他们创新、竞争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②项目式教学。在每章或每个教学项目上,根据教学和采购实践设置一些相关的实践项目,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每个学习实训项目,通过项目化教学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较好融合在一起,也让学生锻炼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启发式讨论。在上课知识讲解前,通过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有意识的参与这些问题讨论,在讨论基础上,让学生发言,老师总结,引出相关知识点和内容。在讨论中既锻炼了学生思考能力又加深了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和理解。④增加实践案例。在采购教学中,怎么把理论和实践融合起来,除了实践教学外,增加课堂实践案例分析也不错??梢酝ü导咐牟樵?、分析、讨论等,就案例中采购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判断分析和决策,达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⑤课堂模拟。在课堂上可以组织一些情境模拟和过程模拟,如采购谈判模拟、招投标采购模拟等,通过模拟使学生有角色和情境体验,锻炼在适时实地情况下怎么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锻炼了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随机应变、团结协作的能力。

2.2增加实训内容和提高教师实践经验

在采购课程教学中,可在部分内容学习完成后,设计一些和实践相关的实训项目??梢栽诳翁猛瓿伞⒁部梢钥魏笸瓿?,课堂老师再指点讲解。通过这些实训项目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针对教师实践经验缺乏问题,一方面,对现有教师采购管理实践能力加强培养。如可以要求教师在假期参加采购实践,或者有计划地派相关教师到企业采购部门锻炼一定时间,来增加丰富教师采购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从企业采购管理部门选聘那些既有丰富工作经验又有教学能力的采购人员担任课程兼职教师,让他们与学生进行互动讲座,使学生能从他们那了解一些采购经验。

2.3构建考核学生全面能力为标准的考核方法

因为以前以试卷分为主的考核方式较单一,因此需构建考核学生全面能力为标准的考核方法。对于《采购管理》课程的考核,除了考核学生对采购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外,另外也要考核学生把理论运用在实践上,学生本身能力提升怎么样。所以,在考核方式上,总评成绩应该包括三部分,一是期末试卷成绩,可占50%左右;二是实训项目成绩,可占30%左右;三是平时表现成绩,可占20%左右。在期末试卷中的考核内容应该增加一些灵活的分析题和案例题。平时表现成绩可以包括课堂发言分析、分析报告作业、情境训练的表现等。这样除了考查学生的一些理论掌握情况外,更注重了学生全面综合能力的考核,锻炼和激发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采购实践中。

三、结语

第4篇

关键词:医疗设备;招标采购;问题;对策

目前,医疗设备产业是我国的朝阳性产业之一,市场竞争力非常强劲,近几年来的市场销售额也逐步上升??杉?,医疗设备不断创新并广泛运用于医疗技术当中。医疗设备的配备水平与使用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诊疗水平,我国医疗机构也越来越重视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工作,加强医院的医疗设备采购管理成为了当下医疗行业最重视的问题之一。各医疗单位应当从患者的切身利益出发,高度重视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医疗设备采购管理机制,进而提高医疗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总而言之,做好医院的医疗设备采购工作,不仅能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质量,还能为医院未来的发展和形象的树立奠定扎实的基础。

1.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面临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医院的医疗设备采购工作基本上都由医院的设备管理部门独立负责,这种采购方式无论从流程还是制度上都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1医疗设备经销行业鱼龙混杂,垄断式销售现象屡禁不止我国医疗设备经销行业的市场进入相对比较简单,企业实力大小不一、鱼龙混杂。经营产品的资质发放也比较混乱,其专业程度远远不够。正是由于供应商水平层次不齐,所采购设备的资质、价格和质量等信息不透明化,使得一些不法商贩趁机进入医疗设备的销售行业想要浑水摸鱼。导致医院很难得到精准的信息,医疗设备的采购难度大大增加。大部分医疗设备的厂家,由于其产品价格不透明,因此在授权经销企业时往往都会采用区域或单次销售独家授权,并没有实行完全的开放式竞争,导致其设备的销售价格高居不下。与之相随的是垄断的售后服务,由于医用设备的维修配件大多为专用配件,维修配件也为厂家独有。所以,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费用也比较高昂。1.2委托招标公司进行招标,弊大于利根据招标采购法和医疗招标采供条例,如医院没有招标资质,单价在1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须委托招标公司采购。然而,委托第三方招标有诸多弊端,大致分为以下三点:其一,招标公司虽然具有比较专业的采购知识,但并不能结合医院的业务发展需求和医院的总体战略,采购最适合的医疗设备;其二,招标公司属于第三方,他们的工作重心大多放在如何规避法律风险和法律纠纷上,并不能切身站在医院的角度考虑,最大限度为医院节约成本,其行为无形中加大了采购成本;其三,大批量大型设备的委托招标,使得医院的医疗设备采购工作人员的采购经验匮乏,管理水平滞后,严重影响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1.3暗箱操作行为屡屡出现,设备质量得不到保障不少经销商为了能够中标,暗地里与科室医务人员保持私下联系,给医务人员一些小恩小惠,有的医务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将医院的采购计划或者采购价格泄漏出去,有的甚至还指定购买某些品牌的医疗设备。医疗人员在采购过程中存在着暗箱操作的不良行为,其严重破坏了招标的公平公正原则,降低了医疗设备的质量,导致招标采购工作只是流于形式。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疗设备招标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致使医疗设备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不少医疗机构所采购的医疗设备存在着质量问题,进而为医疗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1.4医疗设备招标采购部门人员专业知识欠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知识的不断丰富的同时,医疗设备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而不断更新换代,由于医疗设备的种类繁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要求医疗设备采购工作人员应当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才能做好医疗设备招标采购工作,为医院采购先进的医疗设备,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技术。目前,很多医院并没有专业的招标采购工作人员,即使有,他们对招标采购方面的知识也了解甚少。且作为医疗设备招标采购工作人员,不可能学习到所有专业知识,这就要求采购工作人员应当多向相关专业人事学习。

2.关于医疗设备采购工作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提高医疗设备经销行业的规范性呼吁相关部门应规范对医疗设备经销商的管理,加强经销商对医疗技术领域的学习,使经销商专业化、职业化。拒绝医疗设备行业的垄断式经营,使医疗设备价格透明化、经销商的利润公开化。在招标过程中,由采购部们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分析供应商、产品数据、成本问题,并对供应商进行系统分类?;褂Φ背闪⑵兰坌∽?,对产品数量、质量、价格及售后进行评价。评价小组应当对资质健全、诚信友善、价廉质优的供应商采取保持长期合作的态度,对资质不健全、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坚决淘汰,充分保障所采购医疗设备的质量。2.2尽量实行院内公开招标议标,规范招标流程按照国家规定与要求,如医院没有招标资质,单价在1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委托有资质的招标公司公开招标。然而,招标公司虽然具有比较专业的采购知识,但是他们并不能充分了解医疗设备采购对医院的总体战略,导致不能做到合理的采购,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达到合理招标的真正目的。因此,医院应当办理相关招标资质,尽量实行院内公开招标,制定大型设备招标规范,杜绝招标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整个招标过程可按照以下流程进行:诊断治疗科室根据业务需要提交设备购置申请;采购部通过医院网站公开招标公告,最终选择合格的投标公司,按时组织开标和评标;设备管理部门根据所申请设备的市场现状做好设备购置参数;采购部根据自身专业知识分析供应商、产品数据、成本问题;审计部门按照财务专业知识对产品的成本、价格进行考量。各小组成员应当熟知招标内容,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标。2.3成立监督小组,加强采购过程中的互相监督,杜绝不良招标采购行为医院应当成立独立的监督小组,由纪检监察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共同监督,监督的同时还可以为采购提供可行性的相关建议。同时,医院的管理人员、临床科室和招标采购部门应当积极配合监督和管理。采购过程由诊断治疗科室、设备管理部门、采购部门、审计部门等各个部门结合起来所形成的互相监督的采购小组进行采购。严格依照国家医疗设备采购相关法律规定进行产品的检查和验收工作同时杜绝采购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如发现及时更正,必要时严肃处理。2.4提高医院招标采购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自身素质医院的招标采购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自身素质都很重要,作为一名合格的医院招标采购部门人员,首先应当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遵守职业操守。其次,应当具有专业的采购知识和医疗设备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并加强采购人员对采购知识和医疗设备的性能和市场占有率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再次,要做到及时与医院的各个医疗诊断科室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以便及时了解医院对医疗设备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医疗设备采购。最后,要不断加强对医疗产品采购方面法律法规和区域政策的深入学习,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采购工作。规范医疗设备采购的合法性,为医院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和法律纠纷。

参考文献

[1]蒋红兵,马俊,张卉泳,等.医疗设备采购管理[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10):40-42.

[2]张巍,李朝波.对医疗设备耗材采购管理的浅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3):280-281.

[3]郎朗,种银保,杜娟,等.医疗设备采购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装备,2011,8(9):43-44.

[4]丁碧兰.医疗器械采购管理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1,40(15):17.

[5]陈菲.医疗器械招标采购方式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2(17):222.

[6]齐蓓.医疗设备招标采购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J].科技经济市场,2014,30(6):150-151.

[7]汤黎明,陈锐华,吴敏.医院设备器材采购管理规范化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9):34-37.

[8]何才.医疗设备采购管理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19(3):345-345.

[9]姜秀华.浅析加强医院招标采购管理的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29(24):140-140.

[10]张林海.医院设备采购社会化的实践探索[J].现代医院管理,2016,14(3):45-46.

[11]邢昊昱.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的规范化流程管理的探索[J].重庆医学,2016,45(12):1716-1717.

第5篇

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始于2004年9月,次年,基层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开始实行。目前,对人民银行基层行集中采购的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基层行集中采购面临的问题和不足,从现有的结论或建议看,大部分是零散和非系统性的。本文对基层人民银行集中采?业务形成的风险及成因进行分析,并对基层行进一步加强集中采购业务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分析发现,基层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存在着明显不同于省级以上分支机构的特征,对应基层行采购机制设计应有所不同。

二、基层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业务发现的风险隐患主要包括

(一)集中采购管理制度不完善

基层人民银行存在未结合业务实际制定本级集中采购工作实施细则的问题,在集中采购管理和实施中执行上级行有关制度,导致集中采购实施部门职责不清晰,不利于工作开展。

(二)内部控制运行机制还存在不足

从目前情况看,基层人民银行人员紧张,一人身兼多岗的问题更为严重,具体管理和实施采购的人员既不固定且不专业,管、采分离的要求不能很好落实。

(三)部分集中采购业务不规范

部分基层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业务存在资料不完整;合同资料要素不全、会议记录不规范,集中采购评审人员库人员构成不合规等问题。

(四)内部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

基层人民银行特别是县级支行由于人员紧缺的原因,没有专门的纪委、内审部门,对采购过程、采购效率、采购程序及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三、对以上风险隐患按照制度风险、廉政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进行分类

分析风险隐患产生的原因:

(一)制度风险

此方面的风险主要是基层人民银行未能根据本行实际制定集中采购实施细则。由于基层行会计财务部门人员紧张、且零时聘用人员较多,熟悉集中采购相关制度的人员较少,因此在集中采购管理工作中多是参照使用上级行制定的一些制度办法,大部分基层行未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导致集中采购相关工作程序不规范、部门职责不清晰。

(二)廉政风险

此方面的风险主要是管、采分离的原则未能有效落实。此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基层人民银行员工数量少、机构职能多,每个员工基本上都身兼多岗。集中采购工作投入人力不够,采购部门和实施部门往往重复,容易造成采购过程由个别部门或人员“一手清”现象,有产生廉政风险隐患的可能性。

(三)操作风险

此方面的风险主要为集中采购业务规范性方面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基层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岗位人员对制度规定学习不够、对集中采购业务流程不熟悉,导致控制管理不到位,致使部分集中采购工作不规范。

(四)法律风险

此方面的风险主要为采购合同审核方面的问题。此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基层人民银行缺乏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工作人员,对合同等法律文书的审核把关不够严格,一旦发生违约行为,会给单位造成合同纠纷从而引发法律风险。

四、针对各风险的预防建议

(一)针对制度风险的预防建议

基层人民银行要参照上级行相关制度和办法,及时修订完善本级的集中采购管理实施细则,并将相应的制度文件报上级行备案。

(二)针对廉政风险的预防建议

基层人民银行要高度重视集中采购廉政风险防范工作,进一步明确采购相关部门职责,合理设置采购岗位,明确岗位分工,严格采购流程,切实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坚决杜绝“一手清”的情况。

(三)针对操作风险的预防建议

基层人民银行要高度重视集中采购管理工作,积极通过集中培训、跟班学习等措施,切实加强采购相关业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引导工作人员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努力提升业务素质和工作质量。

(四)针对法律风险的预防建议

要切实发挥法律事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相关法律文书的审核,对不具备自身法律审核能力的项目,可聘请外部专业的律师对相关法律文书进行审核,切实防范法律风险。

五、对今后基层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一)加强培训,提升素质

在今后的工作中基层人民银行应针对目前的人员现状,每年举办几期集中采购相关知识的培训班,同时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行跟班学习,以提高基层行集中采购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切实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二)总结经验,完善制度

积极总结目前集中采购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集中采购相关制度,制作切实可行的采购操作文书,确定适合基层行操作的采购业务流程,不断规范集中采购业务。

第6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物资采购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ject materials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product cost, it accounted for 60% of the total investment. Is the source of the project quality and efficiency, so purchasing activities is a very important behavior and activity. In the process of purchasing a part of any appeared deviation, will affect the material purchasing expected goal the realization, this also gives cost management has brought many new problems.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years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 management experience discusses the material purchasing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terial management; Material purchasing

中图分类号: [F2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物资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被准确地认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物资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项目负责人主要精力大都放在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上,认为物资供应不影响施工进度,很少对其管理流程等具体问题予以关注。有的管理人员从内心不想管好,以便从中混水摸鱼。有的管理人员认为物资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只要物资进出没问题就可以了。

2、缺乏对供应商的评价和管理。有少部分供应商以临时的或短期的合作机制为主,与采购人员打交道时心怀不轨,往往通过“短斤少两”和“质次价高”等不正当竞争手段破坏供应秩序,“蒙骗”采购人员,拉拢腐蚀采购人员,扰乱采购行为。如果采购人员未能把握市场脉搏,缺乏对供应商的评价和管理,就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

3、物资管理人才缺乏。从人力资源的角度上看,物资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物资人员作为生产辅助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居于次要,无法吸引人才、增强活力,使得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物资管理,既懂经济金融又懂法律法规的人才严重缺乏;二是物资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相关的培训,在管理中往往凭借的是经验判断而不是科学理念;三是普遍存在人才知识结构老化,难以接纳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手段的问题,有的连电脑都不会使用,更不会利用其他现代信息手段获取有用信息。

4、 物资计划管理不到位,计划提报的严肃性、准确性差,临时性和应急性采购多。

二、解决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1、.充分认识采购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性地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物资市场的迅速发展,一方面,物资资源日益丰富,市场中充满了品种、规格纷繁的各种物资,物资采购的可选余地很大;另一方面,各种物资的价格变动频繁,供应商的资信优劣悬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物资采购部门选择的难度加大,非专业采购带来的风险很大。物资采购部门不仅要千方百计保证生产建设物资供应,更要在保证供应的同时,千方百计减少储备资金占用,降低物资采购成本。这就要求物资采购要采购回可用、好用、耐用、经济、维护成本低的物资,为企业降低成本营造空间。因此,物资采购工作只有得到公司领导的重视和关注才能为物资采购工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规范管理创造条件。

2、明确采购目的

物资采购部门在认识上首先明确采购的物资必须是企业所需要的。必须是生产市场所要求的产品的基础,这就要求采购机构在采购过程中不应一味地追求采购价格最低化,不应把节约资金作为采购的首要和唯一目标,而应对所要采购的物资或质量和效用进行通盘考虑,在为企业节约采购资金的同时,应保证采购质量。

3、加强物资计划管理,使计划管理具有前瞻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为了强化物资需用计划管理,提高计划提报的及时率、准确率,杜绝因无计划或超计划及临时计划采购而造成的资金积压。从主管领导到有关人员,都要提高对物资计划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严把计划审批关口,建立完善物资计划管理办法,使物资采购活动始终在科学规范的制度约束下进行。

4、加强供应商管理是搞好采购管理的首要前提,是采购管理的重要环节,对整个采购过程影响重大。

(1)为保证供货及时,质量合格,价格合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采购成本,就必须选好供货商。供货商的选择一定要科学、合理,要通过对供应商进行资质调查,全面、具体了解和掌握其社会环境、信誉、企业性质、注册资金、供应能力、供货质量、价格状况、售后服务等。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优胜劣汰”的原则,严格进行筛选,宜精不宜粗,宜少不宜多,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考核办法。要对供应商实行动态管理。

(2)加强供应商管理是节约成本的有效手段。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的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稳定物资采购资源市场,稳定供应渠道,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物资采购部门的职能之一。这种长期的相对稳定关系的建立必须以互相信任为基础,而信任又必须以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合理的价格,供应的及时性,完善的售后服务为条件。只有建立了这种动态的、长期的稳定关系,才能保证企业所采购物资的质量、价格、服务及供需关系的稳定,才能使供方有薄利多销的策略产生,从而使需方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效果。

(3)加强供应商管理有利于规范采购行为。由于愈来愈多的供应商想占领企业市场,因此,供应商管理部门要把好供应商调查关,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供应商的表现从品质、价格、交货期、服务等进行动态评定,择优选择供应商,对表现差的、槽糕的供应商,责其离开企业,对好的供应商采取持续发展的合作策略,从而形成规范的资源市场,有效地规范采购行为。

5、建立对采购人员监督管理制度

(1)建立和完善采购信息公开制度和程序公开制度

有关采购的制度要公之于众,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采购合同的条件要提前公布给有意向的供应商,便于供应商根据自己的情况及时做出是否参与的商业判断,并参与竞争做好充分准备;采购活动要作好记录,以备公司管理层审查。

(2)制订《采购道德规范》,规范采购行为

《采购道德规范》应充分体现如下三条原则:

①、公正原则;

②、诚实原则;

③、忠诚原则。

(3)参加专业系统和相关知识的培训与学习

由于采购自身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对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很高。采购人员需要具备的职业素质包括:①、要懂采购的相关政策和采购的具体程序;②、熟悉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资源环境;③、不仅要懂经济知识,还要具备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④、不仅要知道采购技巧,还要善于解决采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了不断提高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采购人员应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系统和相关知识的培训活动。

(4)推行采购人员资格认证制度

对采购人员进行资格认证,保证采购人员的素质是对采购人员进行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采购人员向专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5)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自律行为,是企业为完成既定目标进行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三、结束语

上述文中谈到的,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采购风险管理。企业施工的物资采购人员应从自身做起,学习专业和相关知识等,把采购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

参考文献:

[l]周文广.杨梅.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流通经济,2010(2).

第7篇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课程设计;课程改革

课题项目:本文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院级课题“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改革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6日

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的理念一直存在于我国的经营观念中,所以作为物流重要环节的采购活动的重要性也一直长期被企业所忽略。但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采购的作用日趋突显,逐渐被企业管理者视作重要的利润源。实践证明,伴随着合理的采购行为的计划与实施,企业可以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作为企业中坚力量的高级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单位——高等职业院校,加强采购管理相关课程的研究,对于提升学生采购计划、实施、组织能力,满足社会对高层次采购人才的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化教学方法强调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入实际项目的实施过程,使学生可以直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完成能力训练和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将项目实施作为载体的新型教学方法?!恫晒河肟獯婵刂啤房纬套魑锪鞴芾碜ㄒ档暮诵目纬?,在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本门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采购计划、组织、实施、考核等相关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物流采购助理等岗位的核心能力。将项目化教学方法作为本门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将教学与实际采购项目进行无缝对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具有现实意义的采购项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团队精神等重要的能力与素质,为学生清晰定位未来的职业规划。所以,《采购与库存管理》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目标

根据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针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其所培养的人才既不是一般的装卸搬运工、物流业务员,也不是高层次的科技研发人员,而是既具有一定实际操作技能与一定管理能力,又拥有良好的个人职业素养的物流基层管理人员。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采购与库存控制》的项目化教学的基础是在对采购相关工作岗位的充分分析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采购与库存控制的基础理论、采购组织和管理的技术与操作规程、采购计划与预算编制、采购谈判和风险控制、采购过程管理等基本业务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商品或服务采购环境的能力、分析采购与库存关系的能力、采购计划与预算的运用与编制的能力、采购谈判技巧与风险控制的能力、实施招投标采购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二、《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理念

《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设计理念是彻底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单纯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模式,采用基于采购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用实际的采购管理项目作为对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采购项目来培养采购职业素养和相关的业务知识。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重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合到要完成的采购项目中进行。所选择和设计的采购项目要充分考虑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对采购理论知识学习的要求。在实施项目化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网络调研、校企合作等多种方法,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环境。

三、《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的项目化设计遵循“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教学为导向,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原则,优化课程设计结构,合理选取教学内容。本文根据采购业务基本流程,将课程分为4个项目、12个任务,,模拟企业采购业务流程,兼顾一般性采购与特殊采购形式,在采购任务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表1)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既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又不忽略知识理论水平的提高??己顺杉ǚ绞饺缦滤荆?/p>

(1)考核成绩由12个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小计得分(A)、期末理论考核得分(B)两部分构成;

(2)A=各工作任务得分×权重之和×70%;

(3)B=理论考核成绩×30%;

(4)总成绩=A+B。

具体的考核内容:主要考核以每个项目(或任务)完成的情况作为考核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完成项目的态度、完成项目的质量、资料查阅情况、问题的解答、团队协作、表述能力、外语应用等。

同时,为了更准确地考核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设置了不同的考核表,如表2、3、4、5所示。同时,教师和学生进行身份的转化,教师转为采购主管,学生转为采购员,每组的组长同学转为采购小组长,模拟企业真实场景。(表2、3、4、5)

四、《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教学方法

《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主要采用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法、课外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方法合理地使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五、总结

在《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中实施的项目化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采购管理相关操作技能及职业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完善了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实践证明,在《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对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应当逐步加以推广。

主要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纬谈母镒呦虻难≡馵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3.

第8篇

关键词:物资管理 成本控制 集中采购

一、 物资管理概述

物质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活动。物资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各种物资的计划编制、采购订货、运输组织、库存保管、合理供应、领发、回收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所需的各种物资是指企业进行生产所必需的原料、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等。物资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齐备地供应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的各种物资;合理地组织物资的订货、采购、运输、储存、收发等工作,加速物资的流转,减少物资的损耗;监督和促进生产部门合理地、节约地使用物资;合理地回收和处理包装物及生产废弃物,避免污染环境。

二、 海外物资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海外物资管理即中国企业在国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物资管理。物资管理本身难度大,种类繁多、规格复杂。由于海外物资管理的地点又主要集中在国外,因此与国内的物资管理相比有一些不同。国外工程项目因为地域、文化、环境和社会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制约,与国内工程相比存在很大的不同,除了有一般企业普遍拥有的物资管理的形式简单、物资管理水平较低等特点外,海外工程的物资采购也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海外的采购计划难以实现

相比较与国内采购而言,通过向国外的供应商进行物资采购,由于在生活习惯或者是文化上存在差异,再加上会对供应商的经营了解不深,可能会造成物资的质量不稳定,或者是延迟交货等问题,这就是的刚果(布)二号公路项目在海外项目中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因素。最终会由于价格影响因素多和资信状况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从而影响了海外工程物资采购的计划难度。

(二)海外资源较少,需要国内大量的供应

由于国外建设中可用设备和材料的标准存在差异,使得海外工程的设备和材料等各种物资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国内供应,同时由于国内外经营理念上的差别,由于在国外采购相关的物资还需要报关等环节,从而使得物资采购的周期变长和程序复杂化,这就使得海外项目因为物资采购运费等成本的增加而压缩了其利润空间,不利于海外项目的可持续的发展。

(三)国外物资采购的影响因素多,采购成本不稳定

国外采购成本不仅与物资的质量、规格和订货数量等因素有关,而且还受到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货币币值汇率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加大了物资采购成本的不稳定性。采购成本高周期长,有时可能采购一个非常便宜的东西,也要专人办理,以及支付物管人员、维修人员工资性开支及仓储费用等。可以看出,物管成本涉及到国内外相关人员、相关环节、相关部门,而且在通常情况下,采购工作频繁,采购金额总量也不小。海外工程的物资管理是海外项目部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产发展和提高效益的重要环节。

三、优化海外物资管理降低成本的策略研究

(一)优化海外物资管理降低成本的思路

物资采购是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环节。健全的采购管理制度,合理的采购分工,科学的采购方式是降低采购成本的根本保障。正确分析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抓住影响工程成本的重要过程,实施监控,是实现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规范采购管理,利用批量优势,降低采购价格,实现“降费节支”;优化采购方案全面分析采购成本、加强供应管理、控制供应成本,实现“降费节支”,是物资部门围绕企业开展责任成本管理,加强物资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优化海外物资管理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

1、严格规划采购流程

实行归口管理是物资采购的基本原则。物资采购只有归口物资部门,才能为实现集中批量打下基础。通过采购分工与招标认证相结合,并严格制定采购程序,做到分工合理、责任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集中批量采购是实现降价节支的前提。另外还要继续开辟更优的料源渠道,以形成渠道间的竞争扭转,为保证物资供应和降低采购成本创造条件。

2、加强物资的存储控制

在存储控制中,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得到最合理的采购周期、采购时间和最佳库存结构。为了在盘活库存、减少储备、杜绝损失浪费,不再造成新的超储积压方面,物资管理部门要加强物资定(限)额管理,严格按计划和物耗定额进行控制,加大修旧利废工作,充分利用物流市场发展,不断探索材料“零库存”的可行性。

3、加强海外工程项目物资的集中采购

(1)海外工程项目物资的集中采购。在当前国际物资采购的市场环境下,我们要在物资采购环节上积极的向国外的企业学习,借鉴其先进的经验和一些比较成熟的做法来弥补海外项目在物资采购方面存在的不足。在鉴借国外的经验中,首先是要加大对当地可利用物资的采购力度。集中采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签订供货协议,通过加大对通用性较强的物资(如水泥、油料等)进行协议采购,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物资采购的风险和成本。其次是要加强与物资供应商的合作、沟通与和管理。当地供应商对供货协议的履行是我们特别关注的问题,他的供货是否及时直接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供应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供应商的管理方面,国外大公司的经验更是我们需要学习与借鉴的。

(2)海外工程项目物资集中采购的优点。在海外工程的建设中,物资供应部门是由公司国内物资供应部和国外项目部共同结合管理的,在目前我国海外项目消耗物资品种多的情况下,推行物资采购的集中采购制度,可以完善采购程序,并控制个人不当的采购行为。物资采购部门是项目部的敏感部门,通过对物资采购进行集体采购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加强了对物资采购监督。其次就是节约了刚果(布)二号公路项目部的采购成本。

4、完善海外工程项目物资采办的管理系统

随着现代国外路桥建筑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通过传统意义上的国内工程管理模式和手段来提高利润的做法已经过时,要想真正的在建筑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外,就应把注意力集中到在工程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的物料成本和物资管理费用上,工程物资采购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于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1)要建立现代化的物资采购管理系统,主要可以采取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完善采购资讯系统等措施。建立现代化的物资采购管理系统,首先是提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助于完善采办制度。

随着我国海外工程项目的增加,海外采购的额度也进一步的加大,海外采购不同于国内采购,因此要让相关的采购人员尽快的掌握国际采购的相关知识。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就要充分的利用好公司组织的各种专业培训,让采办人员能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国际物资采购的有关知识和具体应用程序。

(2)建立现代化的物资采购管理系统,其次是要完善咨询系统。相比较与国外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而言,国内企业的信息化起步晚、底子薄,这就使得我国在海外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很难与国外企业进行竞争。就当前我国企业承接的海外工程项目逐步增加这一趋势来看,引入外部咨询公司,完善物资采购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引入先进的咨询公司,利用其先进的采购信息管理软件,学习其成熟的采购管理经验,可以很好地控制海外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在海外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竞争力。

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承接的海外工程项目逐步增加,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物资采购管理系统,加大对海外工程物资的集中采购的力度势在必行。我国企业在承接海外工程项目的过程中,要必须结合自身情况,通过现代化的物资采购管理系统来加强对物资采购的管理,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目的,同时,这也有助于降低采购成本。

参考文献:

[1]梁小卫,浅析海外物资管理,行政管理,2009.12

[2]李艳,基于国外项目运作管理模式构建的探讨,现代企业教育,2010;04

[3]黎云凤,企业物资管理效能监察探讨,财会通讯, 2009;05

[4]侯彦鸣,加强物资管理有效控制项目成本的探讨,人民长江, 2009;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视频高清免费 | 干少妇18p | 久热草在线观看 | 九九九色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免费观看麻豆视频 | 91传媒在线看 | 亚洲美女视频网 | 91成人小视频 | 91免费在线电影 | 亚洲视频国产视频 | 91成人免费视频 | 91啦中文在线 |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 999色视频| 久草免费在线色站 | 日韩精品视频专区 | 国产高清成人久久| 91高清免费视频 | 色翁荡息又大又硬又粗又视频图片 | 一级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传媒懂得 | 中国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 97国产超碰 |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 91.xxx.高清在线 | 久久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制服丝袜日日夜夜 |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 天堂一区| 免费观看福利视频 | 第一色区| 好男人久久 | 在线男人天堂网 | 午夜时刻免费实验区观看 |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免费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 999偷拍精品视频 | www91视频com | 日本成人网址 | 97狠狠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