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5 18:12: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量子学习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所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各级行政处罚实施机关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违法行为的事实、裁量情节、社会危害性等因素,对当事人的行政违法行为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是否适用和如何适用行政处罚并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内进行裁量的权限。由于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带有很强的主观因素和相当的弹性空间,而现行法律、法规、规章给予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空间较大,但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制约措施,客观上为滥用职权和以权谋私打开了方便之门,因此,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行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基本原则。赋予行政机关一定程度的自由裁量权是必要的,但必须由法律原则和具体的法规制度加以规范和限制。我个人认为,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当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执法主体行使自由裁量权应遵循的核心原则。自由裁量权是法律赋予行政机关的权力。因此,“自由裁量权”并非是不受法律控制的“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必须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做到以法律为准绳。在法律授权不够明确的情况下,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立法目的,不能偏离法的基本原则和立法目的,不能偏离法律条文的本意,不能仅仅从行政机关自己的角度,甚至出于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的个人目的任意对法律进行解释。立法目的应当成为指导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准则。
(二)、合理性原则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除了要受到合法性原则的约束之外,还要受到合理性原则的约束。合理性原则正是基于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和对其控制的需要而产生的。合理性原则是对合法性原则的补充。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必须依据法律、遵守法律。合理性原则则要求行政处罚实施机关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要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合乎事情的常规或规律,出于正当考虑,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要以事实为依据,平等适用法律,不得对相同事实给予不同对待,或对不同事实给予相同对待。要符合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符合公平正义。要出于正当的行政目的,考虑各种裁量从轻、减轻、免予处罚的情节,公正准确地量罚,从而使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的性质、程度、社会危害性和裁量情节相适应。
(三)、公开原则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如果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设定和实施能够将公开原则贯彻到底,那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防范自由裁量权的滥用。《行政处罚法》第4条确立了行政处罚公开原则,规定“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但是,除了第42条第1款第1项规定“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举行”外,对行政处罚的实施还缺乏公开的具体规定。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制应当坚持公开原则,并通过具体的制度加以切实落实,做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授权和裁量依据、行政处罚的事实根据和裁量理由、行政处罚的实施过程和处罚结果公开,以接受社会监督。
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措施。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除了需要坚持若干法律原则外,还应通过实体的和程序的规则加以具体规定。
(一)、细化裁量标准、约束裁量空间、增强裁量刚性
由于对自由裁量权规制的意识不够到位,当前我国立法给行政机关自由裁量的空间过大。有的法律对自由裁量的条件没有规定或规定得不够明确;有的法律对自由裁量的种类、幅度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还有一些法律、法规、规章之间对行政处罚的规定存在不少冲突之处。因而,规范各地、各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裁量标准、约束裁量空间、增强裁量刚性是完全必要的。在这方面,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将法律规定的裁量幅度加以细化,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条件、运行范围、违法种类、违法程度、情节与后果、裁量幅度、处罚标准等作出明确、详尽的规定,制定出具体的处罚标准。
(二)、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建立监督制度,落实枉法裁量的法律责任
自由裁量权无论细化到何种程度,羁束总是相对的,客观上仍然会留给行政处罚实施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而且,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对提高行政处罚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也是必要的。为此,必须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建立监督制度,落实枉法裁量的法律责任。一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党纪教育、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教育、法纪教育、依法行政观念和知识教育,强化依法行政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以权谋私的不良风气。二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规范执法行为,进一步明确行政 执法的权限、程序,推进行政执法公开制,增强行政执法透明度,通过各种形式公布执法依据、标准、程序、结果等,明确办案人员的职责,促进依法行政平台的建设。三要落实枉法裁量的法律责任,建立和完善包括错案追究制在内的执法责任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应视情形限期整改,暂停或取消其执法资格,调整执法岗位,给予包括诫勉教育、通报批评、效能告诫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的其他纪律责任或法律责任。对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由行政机关依法承担行政赔偿责任,并依法对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进行追偿。
关键词: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质量;模式;仿真技术;Simulink 组件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6970.2012.05.047
Experimental Teaching Quality to Improv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alysis
ZHANG Guo-ze
(School of Physical Engineering,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273165, China)
【Abstract】The laboratory responsible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to students,boost up students’ ability, creative thinking ability, imagination and resolve, and ability to analyze problems. With the deepening of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reform is important. That imparting knowledge-based, passive type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the past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the needs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placed by the culture of competency-based, active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Electronic; Information Specialty; Experimental Teaching Quality; Mode; Simulation technology; Simulink components
0 引 言
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教学质量的好坏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层次与质量的直接体现。实验作为实验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 在改善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室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的培养上。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动手能力明显提高。伴随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 实验教学的改革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往的教师灌输式的理论教授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社会需要的是主动型、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切实转变以往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错误观念,重新认识实验教学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对人才的要求, 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教学手段,优化更新实验教学的内容,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 实验教学的传统模式与存在的问题
国内高校工科教育当中,实验教学存在着硬件条件不足、硬件实验条件的发展与技术要求不相符[2],加上近几年高校扩招,实验教学的硬件条件更是供不应求。进一步加大对教学硬件条件的投入,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加强实验条件的改革及建设,在目看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面对这种情况,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采取了一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及建设的措施。如:在全国高校本科的教学水平评估中,实验室基地建设与建设投资及其实验教学改革被列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并且,各高校也逐渐开始响应教育部的的这一举动,纷纷实行了“双基”型实验室[2],与此同时,建设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当前,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验证性的实验所占比例较大,与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之间的比例失调;实验模式单一、实验室设备陈旧;实验教学中缺乏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
2 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的方法
2.1 实验中引入相应的仿真技术来进行虚拟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能够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学生的实验操作的全过程进行观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跟踪与指导,更好地进行学生实验结果的采集工作,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对于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引入计算机技术后,理论与实验教学,教师教学指导与学生操作、思考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往传统实验教学中课堂、课时以及实验设备因素的限制作用得到了解决,实验教学更加灵活化,教学内容在时空上得到进一步的延伸,更好地激发了学生进行实验的热情。
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引入到实验教学中,通过相应技术进行的虚拟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灵活开放的实验环境,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的学习创新意识。对于实验教学内容,仿真技术的应用,将虚拟性实验与真实的电路实验整合成有机整体,实验的能动性与趣味性明显提高,同时实验内容的充实,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以及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重新进行了实验室的规划建设,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虚拟实验是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方向。将与实验教学相关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引入到高校实验室中,为实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能够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充实实验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能够明显降低实验成本,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通过单片机的实验教学,能够发现,教学过程中引入proteus仿真软,通过该软件对单片机的硬件系统进行模拟,克服了实际实验过程中硬件电路固定以及实验内容不易改动等因素的限制。实验设计全过程,除计算机外不用再进行任何硬件的添加即可实验,这有力地推动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仿真技术的另一重要应用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业余爱好上,如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等等,学生就能够用计算机来实现仿真,首先用计算机仿真出实验的模型,再在计算机上进行相应的模拟调试,最终用硬件来实现。在整个仿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潜能,通过大量的仿真对比,来达到设计目的,也可大胆反复地调试,避免了器件的损坏。电子设计竞赛中,由于proteus开发环的运用,培训过程中不需投入任何硬件的条件下,学生却普遍反映,对于单片机的学习比单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易接受也更易得到提高。事实证明,运用proteus进行系统仿真成功后进行的实际制作,可明显的提高单片机系统的设计效率。此外,远程教学中仿真教学的运用具体重要的意义,对于教学改革是一种很好的尝试[2]。
2.2 实验中引入Matlab软件内建的Simulink组件技术
目前,我国开设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高校中,大部分都将Matlab软件作为重要的实验教学平台,对定理以及算法进行仿真和验证实验。Simulink组件作为Matlab的重要组成,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仿真分析与动态建模的集成系统环境。该环境下,只需利用鼠标进行简单直观的操作,就能够完成复杂系统模型的构建,在此过程中避免了大量繁杂的书写程序。由于 Simulink组件具有适应性强、效率高,结构仿真精细、流程清晰且贴近实际、效率高、使用灵活等诸多优点,Simulink组件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处理数字信号与控制理论等复杂的仿真设计之中。同时Simulink能够通过连续、离散采样时间以及两种采样时间混合的的方式进行建模,该组件还可支持多速率系统,不同的系统组成部分的采样速率不同。此外,Simulink为动态系统模型的创建,提供的图形用户接口(GUI) ,使在进行模型方块图的创建时只需通过鼠标单击与拖动鼠等简单操作即可完成,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更便捷、更直接的创建方式,同时能够立即获得系统仿真结果。
该组件的这一特性,一方面可以使算法的验证更为简单,减少学生投入在验证性实验中所用的时间,而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设计性、综合性试验中;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快捷的验证新思路、新算法,而不会由于代码调试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创新实验的开展。以自适应滤波中的经典RLS 算法为例,如果直接采用Matlab编程方式,在进行代码调试时,就会消耗掉大量的精力,代码长度将达到200 行以上。而如果采用Simulink组件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只需要鼠标对模型的拖拽,就能以流程图的形式将滤波器搭建起来。由于Simulink提供了丰富的元件库,采用图形化的表示方法,学生在进行算法验证的时候只需调用成熟的模块进行参数设计即可。这样的实验方法事半功倍,思路清晰,参数的调整也十分便捷,广受学生欢迎。由此可见,引入Simulink组件后的实验,既不会影响实验效果,又能够提高实验效率,对学生模块化编程的思想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3 结 语
当前,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而大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必须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把计算机仿真技术与Simulink组件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学习到先进技术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 研究测定人体血清中微量铝含量的新方法。方法 血样经HNO3浸出离心去蛋白处理,采用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元素含量。结果 方法的检测限为0~1μg/L;线性范围为0~5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4%,回收率为96.5%~103%。结论 方法可靠,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诊断分析。
【关键词】 原子吸收; 血清; 铝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 new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micro-aluminum in the human serum sample. Methods The blood samples were treated with HNO3 and the blood allumin was removed centrifugally. The content of aluminum was determined by Zeeman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GFAAS). Results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is method was 0~1μg/L, the linear range was 0~5μg/L , relatve standard deviation(RSD) was 2.54%,and the recovery rate was 96.5%~103%.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credible, simple and fast, and suitable for the diagnosis and analysis of clinical medical examination.
【Key words】 GFAAS;serum;aluminum
近年来国内有关铝与人类疾病的研究结果表明,铝与肾病、高血压、糖尿病、早老性痴呆、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生物样品中微量铝,提高临床诊断水平仍然是实验室技术探讨的热门课题。为此,笔者于2008年在开展相关的课题项目研究过程中,参考国内有关文献[1~5]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金属元素含量的经验,采用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以适当的基本改进剂稀释样品,对正常人体血清铝水平进行了分析测试,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1 实验部分
1.1 原理 注入石墨炉的样品经原子化后,其中待测元素铝的基态原子吸收来自铝空心阴极灯发出的特征谱线,在一定范围内,吸光度与其浓度成正比,可通过标准曲线定量求得铝的含量。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标准溶液试剂为北京国家钢铁研究总院1000μg/ml(GSBG62006-09)。铝标准贮备液1μg/ml AI,0.08mol/L优级纯硝酸镁介质,用时逐级稀释至0.1μg/ml AI。
1.3 仪器工作条件 日立-7000型偏振塞曼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日立石墨炉原子化器,日立A1空心阴极灯,日立自动进样器,日立数据处理机,日立涂层石墨管,法国制Eppendorf 20μl微量取样器。波长:309.3nm;灯电流:10mA;狭缝:1.3nm;高纯氩气流量150ml/min,原子化时氩气流量:30ml/min;测量方式:峰高积分吸收;进样方式:自动进样;进样体积:20μl;校正模式:标准曲线;背景校正塞曼效应;计算方式:浓度直读。
石墨炉升温程序:干燥60~100℃,30s;灰化500~500℃,30s;原子化2600~2600℃,5s;清洗2800~2800℃,3s。
1.4 实验方法 标准曲线的绘制,本实验结果表明铝浓度在≤5μg/L时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分别取0.1μg/ml AI标准溶液0.0、0.1、0.2、0.3、0.4、0.5ml于10ml试管中,以0.08mol/L硝酸镁稀释至刻度,混匀后按仪器设定的工作程序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1.5 样品分析 血样来自受检者于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2ml,不加抗凝剂,3000r/min离心10min。取0.5ml血清放入洁净的小试管中,加入适量0.08mol/L硝酸镁介质经振摇后以3000r/min离心5min,取上层清液直接进样20μl,同时做试剂空白。样品的吸光度经试样空白校正后,在标准曲线上直读浓度,结果乘上稀释倍数即得血清铝的含量。
2 结果
2.1 回归方程及检出限 本实验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式为Y=1.343X+3.646,相关系数r=0.9996,线性范围:0~5μg/L。
2.2 精密度试验 为了验证本方法的准确性,对经处理后含铝量为5μg/L的正常血清按测定步骤进行重复测定,取同一份血样0.5ml连续重复测定10次,结果见表1。从表1可见,各次测定的变异幅度不大(RSD=2.5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表明本方法的重现性比较好。表1 精密度试验结果
2.3 方法的回收试验 为了验证方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按试验测定步骤,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从表2中看出,本方法的回收率在96.5%~103%,平均为98.5%,回收试验结果比较满意,见表2。表2 铝的回收试验结果注:计算公式:回收率(%)= 测得值 本底值+加入标准量×100%
2.4 血清中铝含量测定结果 本研究应用上述方法测定了210名铝作业工人和500名正常对照组的血清铝含量,铝作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24.19,P
3 讨论
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析过程中,血清样品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引入原子化器的方式存在基体的严重干扰,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以适当的基体改进剂稀释样品,可以克服粘度对进样的影响,降低背景吸收干扰。同时,由于血清粘度大会给取样本身带来误差,所以选择高性能的石墨管以提高分析灵敏度和精度,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是原子吸收分析的关键。
本实验方法选择了双光束具有自动背景校正的塞曼效应原子吸收光谱仪,结合酸解去蛋白法直接测定血清中铝的含量,结果表明,当血清中铝浓度为5.46μg/L时,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54%(n=10)。应用本法同时检测了500例正常对照组和210例铝作业工人血清中铝的含量,铝作业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24.19,P
参考文献
1 朱启星,沈 彤,李 菁,等.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儿童末梢血血铅含量.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2):128-130.
2 熊丽萍,陈世件. 南昌市某医院住院病人血铝水平调查.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3,20(6):39-40.
3 王晓琳.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镍.预防医学论坛,2009,15(3):241-242.
论文摘 要:实验室担负着向学生传播知识与技术、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使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教学改革地不断深入, 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分析了实验教学的传统模式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的方法[1]。
0 引 言
实验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教学质量的好坏是对学校人才培养层次与质量的直接体现。实验作为实验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 在改善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室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的培养上。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动手能力明显提高。伴随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 实验教学的改革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往的教师灌输式的理论教授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社会需要的是主动型、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切实转变以往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错误观念,重新认识实验教学在学校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对人才的要求, 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教学手段,优化更新实验教学的内容,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 实验教学的传统模式与存在的问题
国内高校工科教育当中,实验教学存在着硬件条件不足、硬件实验条件的发展与技术要求不相符[2],加上近几年高校扩招,实验教学的硬件条件更是供不应求。进一步加大对教学硬件条件的投入,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加强实验条件的改革及建设,在目看来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面对这种情况,我国的教育主管部门采取了一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及建设的措施。如:在全国高校本科的教学水平评估中,实验室基地建设与建设投资及其实验教学改革被列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并且,各高校也逐渐开始响应教育部的的这一举动,纷纷实行了“双基”型实验室[2],与此同时,建设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当前,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验证性的实验所占比例较大,与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之间的比例失调;实验模式单一、实验室设备陈旧;实验教学中缺乏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
2 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的方法
2.1 实验中引入相应的仿真技术来进行虚拟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能够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学生的实验操作的全过程进行观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跟踪与指导,更好地进行学生实验结果的采集工作,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对于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引入计算机技术后,理论与实验教学,教师教学指导与学生操作、思考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往传统实验教学中课堂、课时以及实验设备因素的限制作用得到了解决,实验教学更加灵活化,教学内容在时空上得到进一步的延伸,更好地激发了学生进行实验的热情。
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引入到实验教学中,通过相应技术进行的虚拟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灵活开放的实验环境,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的学习创新意识。对于实验教学内容,仿真技术的应用,将虚拟性实验与真实的电路实验整合成有机整体,实验的能动性与趣味性明显提高,同时实验内容的充实,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以及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校重新进行了实验室的规划建设,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虚拟实验是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方向。将与实验教学相关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引入到高校实验室中,为实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能够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充实实验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还能够明显降低实验成本,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通过单片机的实验教学,能够发现,教学过程中引入proteus仿真软,通过该软件对单片机的硬件系统进行模拟,克服了实际实验过程中硬件电路固定以及实验内容不易改动等因素的限制。实验设计全过程,除计算机外不用再进行任何硬件的添加即可实验,这有力地推动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仿真技术的另一重要应用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业余爱好上,如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等等,学生就能够用计算机来实现仿真,首先用计算机仿真出实验的模型,再在计算机上进行相应的模拟调试,最终用硬件来实现。在整个仿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潜能,通过大量的仿真对比,来达到设计目的,也可大胆反复地调试,避免了器件的损坏。电子设计竞赛中,由于proteus开发环的运用,培训过程中不需投入任何硬件的条件下,学生却普遍反映,对于单片机的学习比单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易接受也更易得到提高。事实证明,运用proteus进行系统仿真成功后进行的实际制作,可明显的提高单片机系统的设计效率。此外,远程教学中仿真教学的运用具体重要的意义,对于教学改革是一种很好的尝试[2]。
2.2 实验中引入Matlab软件内建的Simulink组件技术
目前,我国开设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高校中,大部分都将Matlab软件作为重要的实验教学平台,对定理以及算法进行仿真和验证实验。Simulink组件作为Matlab的重要组成,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仿真分析与动态建模的集成系统环境。该环境下,只需利用鼠标进行简单直观的操作,就能够完成复杂系统模型的构建,在此过程中避免了大量繁杂的书写程序。由于 Simulink组件具有适应性强、效率高,结构仿真精细、流程清晰且贴近实际、效率高、使用灵活等诸多优点,Simulink组件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处理数字信号与控制理论等复杂的仿真设计之中。同时Simulink能够通过连续、离散采样时间以及两种采样时间混合的的方式进行建模,该组件还可支持多速率系统,不同的系统组成部分的采样速率不同。此外,Simulink为动态系统模型的创建,提供的图形用户接口(GUI) ,使在进行模型方块图的创建时只需通过鼠标单击与拖动鼠等简单操作即可完成,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更便捷、更直接的创建方式,同时能够立即获得系统仿真结果。
该组件的这一特性,一方面可以使算法的验证更为简单,减少学生投入在验证性实验中所用的时间,而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设计性、综合性试验中;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快捷的验证新思路、新算法,而不会由于代码调试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创新实验的开展。以自适应滤波中的经典RLS 算法为例,如果直接采用Matlab编程方式,在进行代码调试时,就会消耗掉大量的精力,代码长度将达到200 行以上。而如果采用Simulink组件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只需要鼠标对模型的拖拽,就能以流程图的形式将滤波器搭建起来。由于Simulink提供了丰富的元件库,采用图形化的表示方法,学生在进行算法验证的时候只需调用成熟的模块进行参数设计即可。这样的实验方法事半功倍,思路清晰,参数的调整也十分便捷,广受学生欢迎。由此可见,引入Simulink组件后的实验,既不会影响实验效果,又能够提高实验效率,对学生模块化编程的思想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3 结 语
当前,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而大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必须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把计算机仿真技术与Simulink组件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学习到先进技术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英语;自然拼读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教育中的英语教育更偏向于“会做题,拿高分”这一目的,而忽视了英语学习中最基本的环节――英语单词的准确拼读,很多学生到了四五年级仍不能对已学单词进行准确无误的拼读,在这基础环节不牢固的前提下,学生不仅会对英语这门学科感到困惑,而且还会导致学生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现象。针对这种现状,英语教师急于寻找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来改变目前英语教学的弊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自然拼读法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则让小学英语课堂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曙光。但对于这种新兴的教学方法,教师难免会陷入不知所措的窘境,就此本文提出几点有建设性的措施,仅供参考。
一、在听说练习中积累
语言的学习重在培养语感,这就需要英语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在语言环境的熏陶下逐渐掌握和积累26个字母的普遍发音原则。
首先要从“听”入手,因为学生只有学会了倾听,才能学会表达。而“听”的前提是教师要采取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刺激学生的听觉器官,让学生可以专心聆听,并且能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其中蕴含的字母发音。例如:教师在讲授“e”的发音时,可借助《字母歌―E》这个视频资料,第一时间刺激学生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这样在轻快的音乐节奏下,在“e”不同发音的重复下,在图像和发音的双重刺激下,学生不仅可以掌握“e”的两种不同发音:/e/的发音和/i:/的发音,而且也可学会区分不同单词中“e”的不同发音。除了视频,教师还可以采取故事、歌曲、绘本等方式作为自然拼读法的凭借。
在“听”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表达,在学生能够跟读某些英语单词的基础上,教师要正确地教授给学生26个字母本身的名字和发音,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水平来逐渐增加学习难度,以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展。例如:在鲁教版三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学会了“1~10”的读法和写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将要掌握“11~20”的认读,这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回忆“1~10”的读法和写法,然后再向学生呈现“11~20”的书写和录音,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两者的读音和写法,发现其中的异同。
二、在游戏活动中渗透
游戏是每位学生最喜欢的活动,相比枯燥的教学活动来说,在游戏活动中学生的身心是放松的,因为放松,所以更乐于接受游戏中渗透的教学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游戏活动中渗透自然拼读法,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并掌握自然拼读法的规律。
例如:教师在选择游戏道具时,可以选用小学生熟悉的日常用品或者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东西,暂时抛弃这些事物的固有功能,在其基础上添加教育内容。比如:把“台历”平均分成三部分,各部分之间留有空隙,根据台历被裁剪后各部分的大小将A4纸裁成若干份,接下来将需要操练的字母、音标或者组合写在A4纸上并将其贴在台历上,采用游戏比赛的方式,一人翻动台历,看哪个小组回答得又快又多。除此之外,我们生活中的很多诸如“抽奖的转盘”“扑克牌”等事物都可以为自然拼读法服务,这样的教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由于操作方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属于自己的教具。
三、在阅读活动中巩固
无论是汉语的学习还是英语的学习,我们都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因为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因此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还要提供给学生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除此之外,阅读方式也要随着学生的阅读水平而不断发生变化,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来阅读,等到学生已基本掌握阅读技巧后便可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在这样量变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将会获得质的飞跃。
例如:教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来阅读-unk as in skunk这本绘本,在绘本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要声情并茂地结合图片来向学生表达绘本的内容,这样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学生便能轻而易举地学会“un”的发音,同时还掌握了“dunk”“junk”“sunk”“bunk”等单词的发音和写法。
综上所述,自然拼读法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而且迎合了英语学习的规律,的确是一个值得被提倡的教学方法,但是自然拼读法对于我们来说仍然是试用品,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研究它、创新它,使它真正地为我们所用。
参考文献:
及分析方法研究
赵 艳1,汤 鸿2
1.国家环境保护地表水环境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南京 210036
2.三江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12
摘要 在COD分析过程中发现Cl-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测定的准确性,如何提高COD测定的重复性和准确度,是环境监测工作者非常关注并且着重研究的问题。本文分析了Cl-对COD测定的影响,并介绍了COD测试中消除Cl-干扰的不同分析方法以及应用。
关键词 COD测定;?Cl-?干扰;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81-0115-02
1 概述
化学需氧量(COD)[5],是指在强酸并加热的条件下,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处理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它是测定水体中有机物相对含量的重要指标。采用重铬酸钾法时,氯离子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如何确定其影响程度,并利用其影响程度来确定COD值,是当前环境监测工作者研究的一项重要目标。GB11914-89方法不适用于氯离子浓度大于1 000mg/L的水样。如何确定氯离子含量较高时的COD值,并且尽可能少的产生二次污染即剧毒试剂HgSO4的使用,也是环境监测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氯离子浓度对化学需氧量测定的影响以及消除方法进行研究,并对不同方法之间的应用做了比较。
2 氯离子对化学需氧量影响分析
GB11914-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中,明确指出水样中Cl-含量过高时需要加入硫酸汞等屏蔽剂加以屏蔽,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两点:
1)?Cl-被氧化剂氧化,因而消耗氧化剂导致测定结果偏高,具体反应方程式为:
6Cl-+Cr2O72-+14H+=3Cl2+2Cr3-+7H2O
2)反应体系中加银盐做催化剂,Cl-与银反应生成AgCl沉淀使催化剂中毒,影响测定结果。
3 氯离子消除以及方法应用
国标中提到对Cl-浓度超过1 000mg/L水样进行稀释分析,因此对水样进行稀释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但对于高氯低COD的水样稀释倍数过高会影响测定准确度。目前,消除Cl-的干扰方法大量涌现主要有硫酸汞屏蔽法、银盐沉淀法、标准曲线校正法、氯气校正法、密闭消解法、低浓度氧化剂法、KI-KMnO4氧化法等。本文结合实验室分析数据对不同方法之间的应用进行分析,本论文结合实际工作主要对汞盐法、银盐沉淀法、标准曲线校正法、氯气校正法、KI-KMnO4氧化法进行研究。
3.1 硫酸汞屏蔽法
国标中提到使用HgSO4屏蔽氯离子,即用HgSO4作为Cl-掩蔽剂,此法对于Cl-质量浓度较低时效果很显著,但当Cl-浓度很高时测定结果还是偏高,并且误差随着Cl-浓度增加而增大。由于HgSO4本身有剧毒,并且废液中的汞盐很难处理,并且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对于添加足量的HgSO4试剂方法不可行。
3.2 银盐沉淀法
银盐沉淀法即为加入AgNO3生成AgCl沉淀以去除Cl-影响的方法,适用于Cl-质量浓度超过10 000mg/L的水样。该方法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预处理时加入AgNO3,取上清液测定COD值,此法需要AgNO3加入量适当,使Cl-完全沉淀且不能过量。刘玉凤[1]等人在标准方法的基础上用硝酸银中和Cl-,并提高了反应体系的酸度,而且避免了汞盐的污染,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本人在使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配制COD标准样品,通过上述方法消除Cl-后,用COD标准方法测定COD值结果见表1(标准样品结果:99.9±5.0mg/L):
CODcr
(mg/L)
序号 Cl-浓度(mg/L)
1000 1200 1500 1600 1800 2000
1 94.0 92.3 90.8 88.5 .86.8 85.4
2 96.2 93.5 92.4 87.2 87.5 86.8
3 95.0 95.2 91.8 89.3 87.2 86.0
均值 95.1 93.7 91.7 88.3 87.2 86.1
表1含不同浓度Cl-的标准样品沉降后测定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经过沉淀后测定的COD值比标准值偏低,并且Cl-浓度越高其测定结果偏低越大,由此可见AgCl沉淀时会通过共沉淀和絮凝作用使水样中有机物除损失一部分,使测定结果偏低。?此外银盐沉淀法中使用了贵重的银盐,使测定成本提高,因此对银的回收再利用是很有必要性的。所以该方法应用性有待商榷,尤其是水样浑浊的情况,该方法不具备可行性。
3.3 标准曲线校正法
1)原理
用标准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纯NaCI水溶液的COD值,将测定的结果绘成标准曲线。氯化物含量越高滴定终点越不明显。
2)测定步骤
配制不同浓度的NaCl水溶液,用CODcr标准方法(不加HgSO4)测定空白水溶液的CODcr(见表2)。用y表示CODcr值,x表示Cl-浓度值,绘制成标准曲线(见图1)。
表2氯离子浓度与CODcr的关系
图1Cl-与COD的线性关系
曲线方程:y=0.226x+6.0
相关系数:r=0.9996
实验证明氯离子浓度和COD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斜率为0.226。
标准曲线校正法的步骤:取两份相同水样,一份对Cl-不进行掩蔽测定COD值,记为COD总,另一份测定氯离子含量,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COD值,记为CODCl-,则COD总与CODCl-差值为该样品的真实COD值。
标准曲线校正法不使用汞盐和银盐,具有环保性和节约性,是实验室首选的方法。王俊霞[2]等通过实验证明利用这种完全氧化的方法,与理论Cl-完全被氧化时消耗的氧相当,Cl-氧化率在99%以上,COD的实测值与实际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由于各实验室采用的方法、操作条件的不同,使得Cl-的氧化程度不同,因此不同人绘制的标准曲线不尽相同,并且每个样品要准确测定Cl-浓度,实验过程繁琐。
3.4 氯气校正法
在消解时采用一个回流吸收装置,将生成的Cl2导出用NaOH溶液吸收,使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把消耗的Na2S2O3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量,即为Cl-的校正值。实际废水COD值为COD表观值与Cl-的校正值的差值[4]。该方法适用于氯离子含量小于20 000mg/L、COD大于30mg/L的高氯废水的测定。该方法要求实验条件非常严格。
该方法是高氯测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在分析中要注意一下事项:
1)流量控制,在消极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氮吹的流量,流量的大小关系到NaOH的吸收效率,并且在消解过程中管路连接要严格检查不能漏气;
不同流量条件下同一样品测定结果如表3:
表3不同流量下高氯测定结果
标准中规定氮气的流量5mL/min~10mL/min,经多次实验证明流量在10ml/min左右时吸收效率最高。
2)加入HgSO4的量要严格控制,加入量太少会导致Cl-和AgNO3反应生成AgCl沉淀,影响测定,加入过量会造成试剂浪费和二次污染;
3)使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时,由于反应较快,滴定时速度要慢,并且及时摇匀后再滴定下一滴;
4)控制吸收液的pH值,即控制硫酸的加入量,吸收液的pH值在2~4时测定结果误差最小,因此硫酸的加入量尤为重要。
3.5 KI-KMnO4氧化法
在碱性条件下,用KMnO4氧化废水中的物质,剩余的KMnO4用KI还原,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并将Na2S2O3消耗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量,从而得到一个COD值。但是应用该法与K2Cr2O7氧化法的测定值不同,二者有一个比值K,因此只需知道这个比值K,即可将用KI-KMnO4氧化法测得的COD值进行换算即可。该方法适用于Cl-含量在几万到几十万毫克每升的废水,但是需要测定K值,因此对监测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另外,在测定过程中要用到剧毒试剂叠氮化钠,会对环境产生很大的污染,同时对分析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4 结论
综上可知,消除Cl-对COD测定干扰的方法主要有试剂屏蔽和测定修正法。环境监测工作者为了是数据更加准确有效做了大量的工作,方法的原则是:简便快捷有效、不产生二次污染,在现有的分析方法应用中我们可以看到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如果能使方法之间交叉渗透对提高高浓度氯离子COD分析有重要的意义,本人在实际工作中后续还会结合TOC的测定来分析高氯COD,希望能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刘玉风,曲东芳,王莉.高氯离子废水CODCr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J].地下水,2008,30(5):129-130.
[2]王俊霞,王文才,王俊荣.高氯离子低浓度COD水样的分析技术[J].中国环境监测,2006,22(2):4-6.
[3]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220-223.
【摘要】
目的建立准确简便测量油茶种子中抗肿瘤有效部位群化学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结果油茶种子60%丙酮-水提物中总皂苷纯度为64.90%,总黄酮含量为11.81%,总酚含量为7.40%(其中鞣质占2.43%)。结论分光光度法测定以上3种物质简便易行,准确可靠,重复性和回收率都较理想。
【关键词】 油茶种子; 抗肿瘤; 总皂苷; 黄酮; 多元酚; 鞣质
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the accurate and convenien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ntents of total saponin,total flavonoids, total polyphenol and tannin in Camellia oleifera Abel.MethodsThe contents were determined by spectrophotometry. ResultsThe contents of total saponin, total flavonoids, total polyphend and tannin were respectively 64.90%,11.81%, 7.40% and 2.43%. ConclusionThe method is convenient and reli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hree substances,and its reproducibility and recovery rate are fairly well.
Key words:Camellia oleifera Abel.; Anti-tumor; Saponins; Flavonoids; Polyphenols; Tannin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属于山茶属山茶亚属油茶组植物。中国有油茶面积3 660 000 ha,年产油茶种子645 000 t[1],资源非常丰富。但长期以来,对油茶药用价值方面的研究,国内外鲜有报道。我们课题组在对油茶药用价值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采用MTT比色法对其种子和油粕的石油醚、乙醇、水、60%丙酮-水的梯度溶媒提取物进行体外抗癌实验,结果表明油茶种子60%丙酮-水提取物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人黑色素细胞瘤(A375)具有非常强的抑制作用。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其含有大量皂苷、黄酮及多元酚类成分。为进一步明确其抗肿瘤的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本文对该有效部位群中的三大类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为抗肿瘤有效部位的分离纯化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unico7200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Laborata4000型旋转蒸发仪(Heidolph公司);BP210S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Sartorius公司);Jascov-56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油茶总皂苷对照品(湖南今汉生有限公司);芦丁对照品(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没食子酸(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油茶种子(2006-03 采集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燕洞乡)。
2方法与结果
2.1 总皂苷的测定[2]
2.1.1 标准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油茶总皂苷对照品50 mg,置100 ml容量瓶中,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0.5 mg/ml的对照品溶液,备用。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样品20 mg,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 ml容量瓶中,制得浓度为2.0 mg/ml的样品溶液,备用。
2.1.3 测定波长的选择取0.8 ml的对照品溶液及样品溶液,分置于具塞试管中,挥去甲醇,精密加入新鲜配制的5%香草醛溶液0.2 ml,高氯酸0.8 ml加塞,于60℃水浴中反应15 min,取出,冰水中冷却至室温,精密加入冰乙酸5.0 ml,摇匀立即在紫外分光光度计450~700 nm波长下扫描,同时空白溶液做参比,确定检测波长为588 nm。
2.1.4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0.0,0.4,0.8,1.2,1.6,2.0 ml,分置于具塞试管中,挥去甲醇,精密加入新鲜配制的5%香草醛溶液0.2 ml,高氯酸0.8 ml加塞,于60℃水浴中反应15 min,取出,冰水中冷却至室温,精密加入冰乙酸5.0 ml,摇匀, 随行做空白实验,588 nm波长下测吸光度。计算得回归方程为:Y=0.467X-0.008 2(r=0.999 9)。线性范围为0.2~1.0 mg/ml。
2.1.5 样品测定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0.5 ml,置于具塞试管中,挥去甲醇,照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操作,测定吸收值,从标准曲线中读出供试品溶液中总皂苷的量,计算,即得。
2.1.6 重复性实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0.5 ml置于具塞试管中,挥去甲醇,照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操作,测定吸收值,平行测定5次,代入回归方程,计算总皂苷的含量。结果见表1。表1 总皂苷测定的重复性实验结果(略)
2.1.7 加样回收率实验精密吸取已知总皂苷含量的供试品溶液0.2 ml置于具塞试管中,分别加入0.5 mg/ml的油茶总皂苷标准溶液0.5 ml,挥去甲醇,按标准曲线绘制项下的方法操作,平行测定5次,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2。表2 总皂苷测定的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略)
2.2 黄酮的含量测定[3]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20 m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0.2 mg/ml的对照品溶液,备用。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确量取油茶60%丙酮-水提取物0.250 7 g置100 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20 ml置100 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0.501 4 mg/ml的供试品溶液。
2.2.3 测定波长的选择芦丁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NaNO2-Al(NO3)3-NaOH显色后,用分光光度计在200~600 nm区间进行扫描。均在500 nm处有最大吸收,因此选择500 nm为测定波长。测得的结果以芦丁为基准计算总黄酮的含量。
2.2.4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吸取芦丁对照品溶液0.0,0.3,0.6,0.9,1.2,1.5 ml分别置于试管中,各加甲醇至2.5 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亚硝酸钠溶液0.25 ml,摇匀,室温放置5min后,再加10%硝酸铝溶液0.25 ml,摇匀,室温放置5 min后,加入4%的氢氧化钠溶液2.0 ml,摇匀,室温放置15 min。以相同试剂为空白在500 nm处测吸光度(A),以A值为纵坐标,浓度C(m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A=0.5448C+0.007 8(r=0.999 9),线性范围为0.034 2~0.163 mg/ml。
2.2.5 样品测定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5 ml置于试管中,加入甲醇至2 ml,照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操作,测定吸收值,从标准曲线中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量,计算,即得。
2.2.6 重复性实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5 ml置于试管中,加入甲醇至2 ml,照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操作,测定吸收值,平行测定5次,代入回归方程,计算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见表3。表3 总黄酮测定的重复性实验结果(略)
2.2.7 加样回收率实验精密吸取已知总黄酮含量的供试品溶液1.5 ml置于试管中,分别加入芦丁对照品溶液0.5 ml,余下部分按照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操作,平行测定5次,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4。表4 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略)
2.3 多元酚及鞣质的含量测定[4]
2.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没食子酸对照品10 mg,置10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 ml,置100 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0.025 mg/ml的对照品溶液,备用。
2.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油茶种子60%g丙酮-水提取物干浸膏0.508 0 g置于20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弃去初滤液20 ml。精密吸取续滤液5 ml置50 ml棕色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Ⅰ(0.254 mg/ml)。精密吸取续滤液5 ml置于50 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倒入已盛有600 mg干酪素的具塞锥形瓶中,30℃水浴加热1 h,时时振摇,取出,放冷,过滤,弃去初滤液10 ml,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Ⅱ(0.254 mg/ml),备用。
2.3.3 测定波长的选择没食子酸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经磷钼钨酸-碳酸钠显色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400~1 000 nm区间进行扫描。结果表明最大吸收波长为754 nm,因此选择754 nm做为测定波长。测得的结果以没食子酸为基准计算总酚和鞣质的含量。
2.3.4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吸取没食子酸标准溶液0.0,0.5,1.0,1.5, 2.0,2.5 ml分别置于10 ml棕色量瓶中,各加水至5ml再分别加入1ml磷钼钨酸试液,用29%碳酸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以相同试剂为空白,30 min后在754 nm处测定吸光度(A),以A值为纵坐标,浓度C(m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A=0.3155C+0.007 9,r=0.999 8。线性范围为0.010 7~0.053 2 mg/ml。
2.3.5 总酚的测定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Ⅰ1.0 ml置于10 ml棕色容量瓶中,照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自“加入1 ml磷钼钨酸试液”起,同法测定吸收值,从标准曲线中读出供试品溶液中没食子酸的量,计算,即得。
2.3.6 不被吸附的多元酚测定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Ⅱ 2.0 ml置于10 ml棕色容量瓶中,照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自“加入1 ml磷钼钨酸试液”起,同法测定吸收值,从标准曲线中读出供试品溶液中不被吸附的多酚的量,计算,即得。
鞣质含量=总酚量-不被吸附的多酚量
2.3.7 重复性实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Ⅰ 1.0 ml置于10 ml的棕色容量瓶中,照标准曲线绘制项下的方法操作,测定吸收值,平行测定5次,代入回归方程,计算总酚的含量,结果见表5;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Ⅱ 2 ml置于10 ml的棕色容量瓶中,照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操作,测定吸收值,平行测定5次,代入回归方程,计算不被吸附的多酚的含量。结果见表6。表5 总酚测定的重复性实验结果(略)表6 不被吸附多酚的重复性实验结果(略)
2.3.8 加样回收率实验精确吸取已知总酚含量的供试品溶液Ⅰ1 ml和 已知不被吸附的多酚含量的供试品溶液Ⅱ2 ml置于10 ml棕色容量瓶中,分别加入0.025 mg/ml的没食子酸标准溶液0.5 ml,余下部分照标准曲线绘制项下的方法操作,平行测定5次,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7~8。表7 总酚测定的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略)表8 不被吸附多酚的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略)
3讨论
皂苷的分析测定有多种方法,但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灵敏,属于经典、成熟的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总皂苷的含量,其结果为64.90%。
以芦丁为对照品,NaNO2-Al(NO3)3-NaOH体系为显色剂,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结果可靠。研究结果表明油茶种子60%丙酮-水提物种总黄酮含量为11.81%。
总酚与鞣质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是参考了《中国药典》鞣质测定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稳定性好,干酪素吸附作用具有专属性,操作简便,且重复性和回收率都较理想。测定结果:总酚含量为7.40%,其中鞣质为2.43%。
对于在这一有效部位群中,具体是哪一类成分为抗肿瘤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的机理,本研究组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参考文献
[1]高继银.山茶属植物主要原种彩色图集[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5.
[2]高声传,郭 涛,夏维杰,等.比色法测定酸枣仁提取物中总皂苷的含量[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8(1):15.
[3]毕和平,韩长日,廖家旺,等.穿心莲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J].光谱实验室,2006,23(2):356.
(P0.05),但均短于对照组的(9.83±3.21)d(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P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糖皮质激素
Contrast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Gamma Globulin Combined Hormone Therapy in Children with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AN Yan-fei.//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26):060-061
【Abstract】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therapy effectiveness of two different dosages of immunoglobin combined with glucocorticoid on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Method:84 patients of ITP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 of large and small dosage and control group.All groups accepted basal treatment while large dosage group had immunoglobin 400 mg/(kg·d) and small dosage group had immunoglobin 200 mg/(kg·d) in addition.The effectiveness of 3 groups was observed. Result:The large dosage group had similar platelet rise start time of (3.17±1.42)d with small dosage group of (3.09±1.87)d (P>0.05), and time of both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control group of (5.46±2.13)d (P0.05), and time of both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control group of (9.83±3.21)d (P0.05) while both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of 82.1%(P
【Key words】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 Immunoglobin; Glucocorticoid
First-author’s address:You County People’s Hospital,You County 4123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26.02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以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及血块收缩不良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好发于儿童,有研究显示其发病与病毒诱发的免疫反应有关[1]。传统治疗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为主,然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高昂的价格无疑给患儿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本院选取2010-2012年间收治的84例ITP患儿随机分组治疗,以研究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其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2年8月间收治的84例儿童ITP患者,男47例,女37例,年龄8个月~11岁,平均(5.6±1.8)岁,病程5 d~3个月,平均(52.4±15.6)d,血小板(14~57)×109/L,均为首发病例,就诊时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或瘀斑、血便等,经血常规及骨髓穿刺等检查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对儿童ITP的诊断标准[2]。84例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血小板水平等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三组患者均给予安络血、维生素K1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每天0.5~1.0 mg/kg,连续使用5 d并逐渐减量,第6天起改口服泼尼松1~2 mg/kg,连用3周为一疗程。在此基础上大剂量组给予丙种球蛋白400 mg/(kg·d),静脉滴注,连用5 d;小剂量组给予丙种球蛋白200 mg/(kg·d),静脉滴注,连用5 d。观察三组患者血小板水平及出血症状变化。
1.3 评价标准 显效:出血症状消失,血小板恢复正常并稳定3个月以上;有效:出血症状基本消失,血小板升高幅度≥30×109/L;进步:出血症状基本消失,血小板有一定升高但未达30×109/L;无效:出血症状及血小板均无明显改善[3]。显效+有效=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当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比较 大剂量组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为(3.17±1.42)d,小剂量组为(3.09±1.87)d,对照组为(5.46±2.13)d,大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小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时间比较 大量组血小板升至正常时间(7.42±2.78)d,小剂量组为(7.67±2.94)d,对照组为(9.83±3.21)d,大小剂量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见表1。大剂量组总有效率96.4%(27/28),小剂量组92.9%(26/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对照组(82.1%)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显效
(例) 有效
(例) 进步
(例) 无效
(例) 总有效
例(%)
大剂量组(n=28) 22 5 1 0 27(96.4)*
小剂量组(n=28) 21 5 2 0 26(92.9)*
对照组(n=28) 17 6 3 2 23(82.1)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表现为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其中颅内出血是本病最常见的致死病因[4]。近年来研究认为,ITP发生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产生抗血小板的自身抗体,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表面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可引起血小板活化和破坏增多;包被在血小板表面的自身抗原-抗体复合物Fc段与单核巨噬细胞Fc受体结合,介导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引起血小板破坏[5]。
地塞米松和泼尼松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能减少自身抗体形成及与抗原结合,促进已结合抗体解离;抑制Fc受体及C3b受体功能,减少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吞噬作用;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成熟和释放,对缓解ITP出血症状及抑制自身免疫反应有重要作用[6]。静脉注射丙种免疫球蛋白可以封闭巨噬细胞Fc受体,抑制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竞争致病性抗体,减少其对血小板的吸附和破坏作用;减少血浆中免疫复合物结合血小板介导的吞噬作用;抑制Th细胞活性,提高具有下调作用的Treg细胞活性,从而抑制自身免疫反应[7-8]。两药合用可迅速升高血小板及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丙种球蛋白的应用还可防止激素导致的免疫力下降造成并发感染等[9]。本次研究中,使用丙种球蛋白的两组,血小板开始升高时间、升至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仅激素治疗的对照组(P
综上所述,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具有较好疗效,能迅速升高血小板及缓解出血症状,控制出血倾向。小剂量丙种球蛋白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相当,但治疗成本更低,减轻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玲玲,薛天阳,许伟.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154-155.
[2]李刚.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118-1119.
[3]李平,杨仁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细胞免疫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内科杂志,2010,27(6):365-368.
[4]黄云峰.两种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5):16-17.
[5]高梅,徐雁冬,王信芳.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清B细胞激活因子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6(5):1832-1834.
[6]赵卫红,华瑛,卢新天,等.单次小剂量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提升血小板作用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11):863-865.
[7]曲艺,高然,苏楠.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7):3165-3167.
[8]谭利娜,张耀东,卫海燕.丙种球蛋白与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7):525-528.
[9] 李亚琼.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5):19-20.
[10]周燕,钟周琳,申卫东.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测及意义[J].广西医学,2010,32(6):70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