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一_久久综合激情_亚洲97_午夜影院在线视频_国产成人福利_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首页 优秀范文 招贴设计论文

招贴设计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4-17 17:24: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招贴设计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招贴设计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招贴广告;设计;中国招贴设计;德国基尔周

招贴广告的英文名称是“POSTER”,意为张贴在大木柱或墙上、车辆上的印刷广告。在牛津英汉词典中,意指展示在公共场所的告示(placarddisplayedinpubicplace)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招贴的意思是贴在街头或公共场所以达到宣传目的的文字、图形。招贴兼有绘画和设计的特点,并有多种表现形式。现代设计师使招贴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使招贴具有了历史与艺术价值的收藏品。

现代招贴的产成对各国产生了一大批的优秀的设计师,其中朱尔斯·谢雷特设计的海报有强烈的视觉风格,得到了许多优秀设计师的认同,从而谢雷特有了“现代招贴之父”的美誉。现代招贴海报的设计,使许多设计师有了更加广阔的设计思想,并由此产生了许多的设计风格。1980年,法国产生了象征主义,象征主义的招贴中注入了理性与感性,强调了形象与色彩的象征性与隐语性,这种招贴中含有更广泛的人性的东西在里面,其中包含着作者的心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里的东西。20世纪初,德国与奥地利等国开始流行表现主义,而表现主义还要分为抽象和具象。抽象招贴不像象征主义一样从表面中可以看出其中的内容,抽象招贴可能采用夸张等表现手法,而具象招贴则一眼就能明白了其中的含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十月革命前后,俄国产生了至上主义与构成主义,在欧美的设计界中,尤其是在招贴设计界中引起了重大的影响,构成主义更注重几何图形与色彩的使用,用抽象了的几何图形与强烈的色彩形成视觉冲击力。20世纪初,流行与法国的立体主义对招贴设计产生了广泛而深渊的影响,立体主义对自然物象进行分析和判断,从中提取了精粹的形并使入几何化,立体主义改变了传统的绘画方式,极大的丰富了招贴的视觉语言。20世纪初,意大利产生了未来主义,在招贴设计领域中,未来主义利用抽象元素在画面中的穿插、透叠、反复以及“线的力量”来表现作品中的运动感、速度感和力量感,这些设计师用其独特的风格形成了未来派的招贴设计风格。1924年,法国形成了超现实主义的风格,超现实主义风格把现实观念和梦境幻觉以及本能潜意识等结合起来,不受逻辑和现实的制约,用非理性的联想来知道并表现原始的冲动和主观的意向,营造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形象和环境,以及达到超现实的境地,具有一定的象征和隐语。70年代初,建筑界产生了后现代主义,尔后迅速渗透到艺术界与设计领域并于80年代达到顶峰,进入90年代,“狭义后现代主义”(用历史装饰动机惊醒折中主义式的装饰)开始衰退,而“广义后现代主义”(对经典现代主义的批判)则仍在不断发展并一直延续至今,对当代设计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由西方的招贴进程我可以看出,招贴设计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进步的,那么亚洲的招贴设计又在世界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中国的招贴设计又是一个怎么样的发展过程呢?随着亚洲经济的不断发展,亚洲的招贴设计在世界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巴黎国际广告招贴沙龙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南韩的参展作品令人刮目相看。亚洲的招贴设计中,日本的广告招贴设计具有民族风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恢复时期,日本的设计界开始将西方现代设计的风格流派同日本传统的艺术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招贴风格。日本的招贴设计经几代人的努力,已经形成了较为典型的风格,并在世界招贴设计界享有较高的声誉。日本虽然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但却能把眼光投向全世界,投向在工业革命中取得极大成就的西方。他们及时的从西方世界的图形设计上取得成功经验中吸取了养料,无论在设计意识上,还是在设计形式上(如文字的排列,构图的安排等诸多方面)都能使自己与世界性的节奏,合拍。正因为如此,才能使日本民族的文化在世界性的时代潮流中独树一帜。

中国的招贴设计应该说是较早的,但由于封建思想的束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直到后来工业进步了才有所发展。中国最早的招贴出现于11世纪(宋朝),他是山东济南刘家工夫针铺的一张印刷广告。铜版四寸见方,内容是有关产品的质地和销售方法,画面图文结合,并通过雕刻铜版印刷工艺完成,他是至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印刷广告,比英国的印刷广告要早400年左右,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中国的印刷招贴如此早的诞生,却没有迅速的发展起来,可以说是一种悲哀,中国有着当时如此先进的技术却让西欧先发展起来,这其中给我一种重大的感触,要把自己的眼光放到全世界而不仅是在中国。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商业招贴在上海和香港地区较为流行,进入50年代,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作为大众传播主要媒介之一的招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70年代末开始,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中国招贴也进入了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中国设计家深入研究了20世纪以来的西方招贴设计的各种风格流派,并将其转换成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创造了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招贴。在50年代到60年代时期,波兰和前苏联的风格对中国招贴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中国设计家在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创作了很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招贴,达到了较高的设计水平,在社会上产生可广泛的影响。而在现如今,中国的招贴设计与国际接轨。设计出一些在国际上都有较高声誉的作品,中国招贴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性进展,引起了国际(下转第117页)(上接第109页)设计界的高度关注和好评。

从整个世界的宏观意识而言,东方与西方,各大洲,各地区都有着各自设计观念。设计风格上的相对同一性及相互间的特殊性。从局部的微观意识来看,受其民族文化的意识影响,各个国家又存在着各自见在设计观念与风格上的差异,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另一条线上,工业文明较发达的国家与民族有跨越了这一区域性的屏障,在保留自我意识的同时,找到了在时代想上的共同观念和语言,他就是当今国际图形设计发展的现实。要缩短消除我们与世界招贴设计的这条鸿沟,我们就必须把视野投向这个世界的设计大舞台,就应该紧紧的跟上时代的进程,把握住全球性图形设计的大动脉,只有这样,才能对当今设计方向有个超前的认识,才能以一种与当今时代吻合的节奏来找到一条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路。

无论是从世界招贴设计的进程,还是中国招贴设计的进程看,招贴设计与工业革命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济越发达,工业越进步,招贴设计就越向前进步。而世界是最卓越的设计师几乎都因为在招贴设计方面取得非凡的成就而闻名于世。招贴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最能体现出平面设计的形式特征,他具有视觉传达设计最主要的基本要素,他的设计理念、表现手段及技法较之其他广告媒介更具有典型性。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各种新的广告媒体,新的传播手段,新的制作技术以及新的理念不断涌现而招贴也由以前落后的手绘而进入电脑制作。我们正走向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关注现实,更寄希望于未来,相信招贴设计随着社会的进步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第2篇

为使设计方案得到完整的体现,设计者必须研究画面中各种视觉要素间的构成方法和排列顺序,确立各个部分在受众视觉中的刺激程度,使受众的视线按照设计者编排的视觉流程线方向流动,按主题要求分层次地引导读者解读主题。

二、招贴版式编排在海报中的应用

1.招贴版式编排在公益海报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公益事业的进步,我国的公益海报紧随时代的步伐,数量日益增加。在某种意义上,公益海报可以看成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公益事业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缩影。它是对社会民众自身情感的呼唤,唤起人们的感同身受的思考,从而形成强烈的诉求力。公益海报的视觉冲击力要比其他海报的强烈,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抓住观者的心理,对人的内心起到震撼的作用,感染每一个人,这样才能达到公益海报的效果。因此,公益海报多以醒目鲜亮的大色块的形式表现,主体内容则多以简单的形式表现,通俗易懂,一目了然。日本设计大师福田繁雄非常有名的反战海报采用对角线构图,斜线视觉流程使整个画面有种不稳定的感觉。黄色的背景和黑色的枪口、子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福田繁雄运用了矛盾空间的表现形式,打出去的子弹并不是朝外飞,而是朝着反方向运动,在给读者带来趣味性的同时,更使读者思考。左上角的文案也简单醒目地再次点题。

2.招贴版式编排在文化海报中的应用

文化海报与公益海报、商业海报的区别在于它根植于现实,传达出特定时空的具体信息,不同于公益海报的社会责任感,也不同于商业海报的商业目的与功利性。文化招贴版式编排中,一般缩小文字标题面积,注意字形与大小的选择。依靠形象图形这种更为广泛的美术语言增加直观的感受,因为文化海报不必像商业海报那样需要详细解说商品的特性和具体指标。

3.招贴版式编排在商业海报中的应用

第3篇

民间美术色彩不只是徒供悦目的客观事物,更是创作者与观者交流文化语言,其色彩较为鲜艳,对比强烈,体现一种质朴、真挚、热烈的情怀与艺术魅力。创作者通过对色彩的运用与把握,来体现精神与情感因素的表达,与此同时,色彩选择的习俗也给了民间美术色彩语言以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赋予它多方面的表现功能。色彩的审美心理从来不是孤立的,它必然受到民族传统的历史文化、哲学思想以及伦理道德的影响,受到整个审美意识的制约。中国的民间美术从不违背色彩文化内涵,这一独特的色彩体系在遵照传统的、历史的观念的基础之上,又特别注重视觉意匠,强调色彩的视觉心理效果。秦汉时期礼学文献选编《礼记•玉藻》有曰:“衣正色,裳閒色”“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正色也。”由此可见,青、赤、黄、白、黑这五种颜色被古人视为“正色”。红表喜庆、黄显高贵、白贬奸邪……中国民间美术用色既注重色彩的视觉美感效果,又特别强调基本传统色彩的文化象征寓意。在现代招贴设计过程中,色彩基调的选择主要以大众化心理情感的色彩需求作为考量,通过色彩的表现达到控制观者主观视觉反应的最终效果。

二、现代招贴设计中民间美术文化寓意的体现

中国民间美术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造型方式,同时还有这种造型所折射出的创作方法、社会背景以及文化寓意。它承袭了人类早期原始的思维观念与特征,不仅注重造型特征的意向性,而且更加强调典型的象征性艺术,出现了许多注重内在精神的表现手法,其作品流露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特别以表达中国传统吉祥艺术与文化的居多,体现出浓厚的人情味,从而使民间美术造物具有实用功能的合理性与自身价值和思想情感的人文化相结合。同时,中国民间美术的创作尤其注重人的内在性情、情感体验与道德伦理等因素,带有明显的人本主义色彩。以民间剪纸为例,其广泛借助某种动物或花卉等,以间接隐喻的形式体现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在现代招贴设计中,设计者经常采用这种间接隐喻的表现手法,直接或间接地表达招贴设计的主题,利用抽象的图形元素转换比喻具体事物,使现代招贴设计更有说服力,并赋予招贴设计作品浓郁的文化气息。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设计中融入了大熊猫、藏羚羊、鱼以及燕子等中国传统设计元素,其中“鱼”和“水”的造型形象寓意着繁荣与收获,“燕”的形象源于北京民间美术———沙燕风筝的造型,同时还代表着北京的古称“燕京”。中国民间美术不是简单趋向潜移默化和有效的心理渗透以引发人积极的情感体验和的现实物象的再认,而是人们精神愿望的物化。现代招贴设计在强调视觉表现与创意内涵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文化因素。因此,设计师必须把受众作为诉求目标,通过对中国民间美术造型的内涵与象征意义的延续赋予招贴设计主题美好的情感与寓意。民间美术不仅对国人具有吸引力,放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其更具独特的魅力。作为中国的本土的设计者,只有将设计思维植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并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进而带给中国本土的招贴设计创造性的转变,将带有“中国化”标签的设计推向更高的艺术境界。我们不必盲目地模仿和崇拜西方,中国民间美术已为我们本土设计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

三、结语

第4篇

如嘉士伯啤酒的一则招贴中,画面主体是一双女士高跟鞋的鞋跟部分,背对着观众的视线,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两个鞋跟之间的左右和上下空间,正好组成了一个下细上粗的啤酒杯形状。当灯光照到这双鞋上时,会产生明暗两种色彩效果。暗的部分是杯中的啤酒,而明的部分则是没有盛啤酒的杯子。观众在欣赏的时候,先是不明就里,随后便恍然大悟,会心一笑,从而以一种形象生动的方式巧妙传达出了作品的信息。又如著名的香水品牌“POISON”,其中文名称正是女性所熟知的“毒药”,在其宣传招贴中,同样使用了正负图形。画面中是一个端坐在梳妆台前的贵妇,正拿着香水往自己身上喷洒,看似十分平常,但始终有一种不自然的感觉。而将目光移向贵妇面前的镜子时,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原来这个贵妇和镜中的自己正好组成了一个骷髅头的造型。镜子上半部分是这个骷髅头的额头,而贵妇镜里镜外的两个头部,构成了眼睛,桌上的若干瓶香水,则分别构成了鼻子和牙齿。面前是一个雍容典雅的贵妇,而镜子中却是一个令人恐怖的骷髅头,将“毒药”这个名称予以了另类和极致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可以看出,正负图形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对空间的巧妙运用,原本是没用的空间,却在与正形的组合中成为了具有独立意义的负形,且当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又会产生出新的视觉形象和意义。观众在观赏时,先是感到十分迷惑,然后便开始认真观察和思考,而作品主题也会在这种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中得到更加充分的诠释。

二、异影图形的运用

所谓异影图形,是指设计者将原图形放置在光源下,所形成的影子图形。从根本上来说,其是设计者设计思维扩展的结果。因为在具体的设计中,如果仅针对一个图形,可能难以满足设计者的表现需要,而通过对影子图形的引入,则等于多了一个全新的设计对象,其既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又能够和原图形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使设计含义得到更加生动和深刻的表达。如法国名模伊莲娜,其曾代言过一则瘦身茶。在这款产品的宣传招贴中,画面主体是瓶装的瘦身茶,而其倒影则是一个婀娜多姿的女性躯体,这正是名模伊莲娜的影子。简单的两个图形,却表达出了两个意思。一个是名模伊莲娜对这款产品的肯定,突出了其作为品牌代言人的身份;另一个意思则是告诉消费者,如果服用了这款瘦身茶,也可以获得这般美妙的身材。整个作品没有一个文字,只是凭借两个图形,就将想要表达的意思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又如德国的一则反战招贴中,画面的正上方是一个端着枪弯腰前进的士兵,看上去十分英武。但是当观众将视线转移到画面的下方时,就会发现这个士兵的倒影变成了一个垂钓者的形象,影子之外的白色空间代表着水面,士兵的长枪变为了钓鱼竿,而枪管中散发出的硝烟则成了钓鱼线,用一种幽默的方式表现出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可以看出,异影图形十分适合于表现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原物体代表事实现象,异影反映本质;原物体代表现实,异影反映虚幻;原物体代表现在,异影则反映过去或将来。虽相互矛盾,但又彼此相生,从而实现了对设计本意的突出和强调。

三、互悖图形的运用

所谓互悖图形,是指给观众带来视觉错乱的图形。设计者根据透视学和视错觉的原理,设计出了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图形。其打破了现实和虚幻、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界限,创造出一个集视觉吸引力、视觉趣味与多重内涵相结合的视觉世界,看似荒诞反常,却透射出一种蕴含着深厚理性的逻辑感。如中国年轻设计师冯晓华设计的一则名为《沟通》的海报中,画面正中间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是一个标准的二维空间。然后作者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斜边上,放置了两个人物图案。这样一来,人物和边线就形成了一种垂直关系,将空间从二维变为了三维。但是这并不是作者要着力表现之处,更精彩的在于,作者又在上下的平行边上放置了第三个人物图案,如此便出现了二维和三维空间的交织。单看这三个人,每一个人都在合理的空间里,但是综合起来看,又能发现其中的互悖处,三个人既共用一个空间又不隶属于同一空间,看似很近,实则很远,暗示出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艰难。又如二战后德国著名设计大师冈特·兰堡设计一则名为《手挽手》的文化招贴,作品反映的是二战后苏、美、英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的情况。画面中是一个斜置的三角形,三个角上分别有一只手与相邻的那只手相握,看似是紧紧连在一起,其实这三只手根本不在一个空间内,由此暗示出这三个国家表面上是为了加强合作,实则是为了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从而将设计内涵用一种隐喻的方式表达出来。正如日本设计大师龟仓雄策所言:“互悖图形的迷惑和荒诞,能够引导观众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当观众读懂其中的缘由之后,也就对作品主题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和认识。”

四、结语

第5篇

(一)水墨——传统的魅力

水墨画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绘画艺术门类,它在历代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个派系的特色风格以及表现技法。仅用水与墨,两者调和出不同的浓度并以纸绢为媒介所绘制的画种,利用宣纸的吸水与渗化特性,形成超凡脱俗、飘渺空灵、唯美淡雅的意境,看似简单的笔触,其实蕴含着浓厚的水墨精神。在色彩、构图、笔墨肌理等表现技法方面,注重气韵、意境、强调虚实相生的关系,是一个系统的思想集成最终的表现。所以传统水墨有着视觉造型艺术的表现深度,蕴涵了中国人文精神发展最深刻的文化根源。这种意象效果能使受众产生丰富的遐想,与西方传统画种有着完全不同的笔墨意韵。

(二)水墨艺术与校园招贴画的碰撞

招贴画是展示于公众场所的告示,即海报。在校园中随处可见,充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由于校园生活日渐丰富,社团活动、学术讲座、校园官方信息等,通过招贴画渠道向学生们传递资讯。招贴画是视觉传达艺术,具有号召力以及艺术气息。在这个时代,随着大量水墨元素被设计师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受着外界资讯滋养的校园文化,也渐渐跟随视觉潮流的步伐前进。可以说,校园招贴画成为一种新兴的校园文化。

(三)招贴设计中融合水墨元素的可能性

水墨艺术与招贴画是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前者是绘画种类,是感性的艺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主观思想所形成的艺术意境,每一个受众因为自身的经历与文化背景的不同,与之产生的共鸣与感受都有很大的差异,并且深沉其中细细品味才会领略个中奥秘。就如盏一杯铁观音,饮之唇齿留香,滋味醇厚,回味无穷,品画与品茶都是讲究一个心境,都需要细味品嚼。后者是属于平面设计范畴,是视觉传达艺术,以宣传为目的,要求画面吸引眼球、明确易懂,需要设计者对受众群体的理性分析,通过严谨、直观的手段设计画面。因此,两者的直观性是完全不同的。

1.水墨画是一种平面艺术,借助具有民族特色的笔墨纸砚,从构图、色块面积、用墨深浅浓淡等方面体现空间,这些元素与招贴设计元素相符,两种存在共通点。

2.在招贴设计中是强调点、线、面这种构成关系。水墨技法中的中峰为线、侧峰为面、露峰为点,这种点、线、面更有苍劲生辣的笔趣。

3.招贴画的构图,有主有次,互相呼应、藏露隐现、简繁适中等构图规律,要符合主题,也要取得整体的和谐统一。这与水墨画的深浅层次、虚实过渡,符合平面设计的构图方式。

4.水墨技法讲求运笔速度与技巧,勾、皱、点、泼等综合交错或单独运用。积墨技法可以通过控制面积而成为平面构成的主体;淡墨技法有很好的渲染效果,层层渍点,笔墨意象,使画面得到升华,这些技法值得在海报设计中借鉴运用。

5.通过控制墨色的浓、淡、破、泼、渍、焦、宿来营造空间层次,看似简单的色彩游戏,却蕴含着万物和谐统一的意义。若这意义能够运用到实际设计中,是一种新突破。

二、水墨精神展现在校园招贴画的效果

(一)简约之美——以简胜繁

招贴设计和绘画形式之一的水墨画都是需要利用图形要素来进行表达的,简洁便是一个很重要的共通点。水墨画所描绘的对象造型简约概括,但寓意却满溢于画纸,以精简的笔墨传达丰富的信息,与招贴设计主张去繁就简的理念相吻合。水墨画塑造形象上对校园招贴设计有可利用之处,另一方面,其蕴涵的民族文化艺术特色能够满足招贴设计审美的特殊需要。主题为学校简介的招贴若采用简洁而明快的水墨画作为表达方式,一方面能表现学校历史悠久,同时更体现了艺术涵养包裹着的文化气息,达到艺术熏陶的作用。因此,将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化做平面元素,是在设计简洁的表现上加以情感,增加了招贴设计的感染力。

(二)空间之美——追求气韵的审美标准

水墨技法在营造空间方面有着突出的技巧,利用墨色浓淡,线条粗细,墨色的变化、晕染,宣纸的渗透、融合,都会使色彩明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灵活生动的线条加上抑扬顿挫的笔法,空间虚实有致,造就了生动的画面效果,使水墨在静态的平面上形成动态的视觉感受,从而产生变化万千的灵动图像。水墨精神还追求平衡调和的气韵,统一而又不失变化、有意象而又不失意境的韵律,能带给整体画面以生动灵活的节奏感。若校园招贴设计作品运用空间留白来突出主题,这样的虚实效果会让作品画面更为简洁,层次感更强烈,给人以别样的清新。

(三)意境之美——无声胜有声

水墨画虚实相生,笔墨色彩微妙丰富,似有若无,形散而神不散。意境的营造,常见使用留白以及虚拟的手法,白是画纸的白,这部分不着任何笔墨,看似虚无,实则有着丰富的内容,它表示一切没有表现出来的物象。以纹代水、以月代夜,无水却如鱼在水中游的意境,带来虚是无限的,它能引领受众进入无尽的遐想空间。水墨表形更表意,是外在形式与内在气韵的完美结合。虚实空白若处理得当,不仅能使画面中的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主题突出、给画面以均衡感,使画面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想象空间,更能富于作品以韵味。

(四)水墨精髓——超视角表象的文化精神

由于校园招贴设计艺术是为了满足校园生活、文化和娱乐的需要,以实现传播信息为目的,而水墨艺术的美感却仅表达作者当时的意念。在不同主题的招贴设计中,这种融合比例会存在某种倾向,比如公益类、学术类招贴画,文化内涵层面更浓重突出。而另一类供广告促销、宣传的,商业价值层面相对加强,审美价值层面就相对减弱。因此,在设计招贴画时会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科学知识、经济利益、生活欲求等。水墨元素笔法生动,柔如曼妙仙子轻盈飞舞的身姿,刚如习武之人,抬手踢腿苍劲有力。运用在舞蹈主题的招贴中时,笔触的力道刚柔并进,赋予静态元素以生命的律动。水墨画有着浓郁的中国民族文化内涵,把水墨画融进设计,具有升华作用,使得招贴设计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渗透着强烈的民族色彩。

三、水墨元素融进校园招贴设计的意义

水墨画应用招贴设计不仅是对设计手法的创新,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承,是在西方创新思维中添加民族色彩,形成独具民族特色设计的新潮流。相对西方喜好丰富的着色习惯来说,水墨画仅仅黑白,可能会显得太过于单调,当然也可以适量添加颜色。中国文人从古到今一直追求自由和开放的思想,在几千年里一直在不断地去繁取简。就像中国的诗词歌赋等,都是从烦琐不断向着简化精练发展改变。一个时期对外来文化艺术的盲目跟随,再到反思,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传统艺术的不可代替性。水墨艺术走进校园,与招贴设计相结合,使得民族文化传播又多了一条新路径。

四、结论

第6篇

    具有独特的魅力,其招贴设计之所以成功在于它吸收现代设计精华的同时更是传承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中国是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我们只要很好的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并将其融入现代招贴设计当中,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中国的招贴设计必将在东西方设计对话中独树一帜。

    ヒ弧 中日地域文化的分析及其对招贴设计的影响

    1.地域差异对招贴设计的影响

    ト毡臼歉隼钟谘习外国先进经验国家,也最能够把外来的先进经验和本土国情相结合,建立自己独特文化体系。 日本的招贴设计便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加入日本本民族的地域文化进行贯穿融合,继而发展起来的。这些因素使得日本的招贴设计与众不同,极具特色。设计评论家厄尔(J.V.Earle)将日本的设计分为两大类:1.色彩丰富的,装饰的,华贵的,创造性的;2.单色的,直线的,修饰的,单纯与俭朴的。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情绪和美学观念,自始至终渗透着日本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从地域特点上看,这种文化精神的双重性与日本人的地域生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日本的地域环境中有三个方面对日本的美学思想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日本拥有大面积的森林植被覆盖,缤纷变换、千姿百态的森林文化对日本人的美学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使得日本人对生命之美有着独特感悟,形成了日本人和谐淡然的审美观念。另一方面,日本是一个岛国,有着曲折漫长的海岸线,对海洋的好奇促成了日本人冒险与征服的欲望,形成了日本人勇猛好斗的性格和对壮美的精神追求。此外,悠久的农耕文明,也使得日本人有了追求自然崇尚天成的美学思想。

    ブ泄五千年历史的方方面面铸就了中国人自己独特的世界观。首要的也是最突出的就是中国在地理和文化上的孤立。中国东临大海,南面西面是高山,西北横贯茫茫沙漠,南面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青藏高原。相对于日本这个岛国,中国深居内陆,相对封闭。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人的内向性,养成了独立自主平和温顺的国民性格。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形神兼备,“计白当黑”充分利用了欣赏者相]应的想象和联想,注重作品的意境和作品的象征意义。

    2.独特的民族文化对招贴设计的影响

    ト毡久褡宓牡ヒ恍允沟盟们非常重视团体的协作,可以在稳定的前提下,兼具灵活的特点。在吸收外来先进思想方面可以在保持民族特性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在进行设计时又可以融入现代设计而不失民族特色。日本人崇尚自然,热爱生命的特点形成了其优雅、恬淡、和谐的审美情绪。然而日本人对武士道精神的崇拜又形成了其蛮横、激越、狂放的审美情绪。日本人对传统神道、佛教、禅宗的信仰形成了其淡然、纯净、内敛的审美情绪。这些民族文化特性促使日本的设计在传承了地域文化的同时,迅速与现代设计接轨。

    ブ泄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以儒家、道家和禅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以其“仁学思想”,深刻地解释了美与善的关系;道家主张“无为”,认为美在于超越功利的自然无为,采取听其自然的态度,从而达到“物我合一”;佛教的“禅宗”则崇尚“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宇宙合一的精神。总之,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坚持从个体到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天人合一”。清朝时期朝廷闭关锁国,拒绝接受外界的先进文化,致使中国的设计起步较晚,发展缓慢,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方面仍处在探索阶段。若在现代设计中将地域文化以形象化的方式和视觉语言表达出来,定能成为中国招贴设计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ザ、以靳埭强与福田繁雄招贴设计为例解析地域文化对招贴设计的影响

    ハ愀郾晨恐泄大陆,面朝南海,既是珠江内河与南海交通的咽喉,又是亚洲及世界的航道要冲。其独特的地域优势,使其设计相对于内地有更好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分析探讨地域文化对招贴设计的影响,现把中国香港和日本的两位着名设计师,近乎同一时期的两组招贴设计作品进行比较,以探究地域文化影响下的招贴设计所包含的不同的文化情愫,

    分析其设计作品的优秀之处。这两件作品都是迎合了 包豪斯现代设计理念的极富现代感的设计作品。现从创意、表现手法两个方面对这两组作品进行分析,以便得到对作品更深层次的认识,寻求其设计成功的相同之处,希望对设计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ァ兜生》是中国香港着名设计师靳埭强为一个设计博物馆开馆而作的招贴作品。招贴是以现代摄影的豆子形状的石头与水墨形态的嫩芽组合而

    成,石头代表着历史与永恒,是博物馆的象征。豆子(石头)发芽,象征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即博物馆的开馆。从创意上讲,这件设计作品饱含了中国地域文化特色。首先,作者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选用石头作为博物馆的象征,这正是由于中国有着悠久的石头崇拜,石头在中国文化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石头被视为孕育万物的神灵之物,这恰与博物馆的内涵相契合,也反映了中国的古典美学所追求的“天人合一”。从表现手法上讲,《诞生》从色彩表达上采用了黑白的设计,形式上采用了传统水墨与现代摄影的完美结合。作品运用中国水墨元素进行创作,传统水墨笔法自然,抒情,讲求意境,注重图案的象征含义,这正是中国典型地域文化特点的体现。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系列海报是日本着名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的作品。招

    贴以贝多芬的头像为主题,运用地域文化元素对人物形象发部进行了置换创作而成。从创意上讲,这件设计作品在凸显现代设计特点的同时,又引入了日本民间绘画浮世绘的元素,极具民族特点。从表现手法上讲,同样是以黑白为主色调,福田繁雄运用了异质同构的设计理念并将其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其招贴作品中。置换是他运用异质同构设计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福田繁雄的这件作品中,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运用大面积色块平涂的朴素的设计形式来表现。招贴加入自己民族性的图案(音符、鸟、马等)进行元素的置换,将日本传统的浮世绘的元素与构成元素结合,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招贴设计。 

第7篇

招贴设计作为视觉传达中的重要手段,将设计师的理念传达给受众,从而引起共鸣,而公益招贴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以迎合大众为出发点,以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为宗旨,把生存环境保护和文化资源保护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反映着国家的民族传统和文化素养。中国传统元素作为一种视觉传达艺术兼文化传播的手段,它的设计思想、表现技法以及方式比较之其他广告媒介更具特性。

关键词:

公益招贴;中国文化;中国元素

一、公益招贴设计的功能作用

公益招贴作为公益传播的重要手段,它的作用是需要通过视觉语言来表达的,首先引导受众使其感兴趣,然后诱导受众接受招贴广告中的意向。传播信息是招贴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招贴作为一种有效的广告形式,正是传播道德思想文化的载体,使传播者和受众都可产生共鸣,并以文明合理的解决各种需求问题。而且招贴传播信息的功能还表现在对现实变化情况的通报上。当今时代,一种新产品的出现,都必然伴之客观存在一场大规模、高密度的广告宣传,使受众打破原先习惯的思维定势,对新思想持积极学习的态度。其次招贴作为一种“潜在说教”的形式,绝不能以某种强制性的理性说教来对待受众,而应当首先使受众感到愉悦,继而让受众经诱导而接受招贴宣传的意向。所以,现代招贴都极讲究审美效果。“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衍生品。纵观公益招贴艺术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化的演进史。公益招贴不仅是作为文化的载体而存在,而且更是文化的有力传播者,无论是集体性招贴还是个体性招贴都被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并在彼此的交流与碰撞中传播着文明。第四点公益招贴是以公德教育为目的,主在培养人的社会公德性公益广告各项任务的提出是在物质需求不断膨胀下人类对自己的行为约束,不以迎合大众为出发点,而是以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为宗旨将生存发展资源保护国家经济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工作目标的。传达现代文明观念,建立社会责任感。公德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对设计工作者来说除了有训练创意方式执行能力等功能之外,也是良好道德情操传播的义务,也就是告诉大众“应该如何做”。

二、中国传统元素的体现

1、中国传统元素的具象体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进步,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日益频繁,现代科技、文化、艺术都从不同的方面给公益招贴带来新的设计理念。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文化传统和智慧的根源,在满足招贴设计多样性的同时也要考虑每个民族的民族性。当今社会由于世界经济文化日益交流的活跃,人们对美的认识及审美观得到了很大的转变。面对观念和思维日新月异新人们的,现代设计者应该大胆地运用传统元素。例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国画、脸谱、中国结、皮影、甲骨文、剪纸、龙凤纹样、泥人、刺绣、对联、面塑等。另外我国的传统民俗,各种习惯和信仰以及性格,不同地方不同习惯的民族特色,应当有技巧的运用这些元素。设计师应当利用对传统元素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创新,不光要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设计中,而且要这些元素所表达的精神与设计结合,这也是我们传播中国传统元素,形成自己民族风格的设计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设计师们不光是追求设计作品的外在价值,而好更多的关注它内在文化底蕴。作为当代中国设计师,我们需要更多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就来源于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喜爱,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植根公益传播的土壤之中,展现中华民族的艺术风采文化底蕴。例如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创作了大量文化招贴。他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到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他的许多作品都无一例外地体现着这种思想,在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中,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机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

2、中国元素抽象的体现

中国元素抽象的体现主要表现在文化领域和精神世界,首先文化是一种长期积淀社会生活,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创造性的过程,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精神素养是文化构成最基本的要素,随着时代的不同会表现出特有的文化素养观点,当今世界的公益招贴设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所表现的设计观念、设计思想、设计手法在时时刻刻都体现这文化发展的创造性。在设计中融入中国文化思想,不仅能充分表达出我们神秘的东方文化魅力,而且也能更好地表现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及交流中的影响力。我国的艺术力求是以“不似之似”、“脱形写神”为胜境的艺术追求,例如国画中经常表现对象时讲究,“疏能跑马,白驹过隙”。大众欣赏绘画招贴设计主要是欣赏运用那种艺术手法来表现,体现了什么思想,表达了什么意境。欣赏作品之中的笔墨、章法、气韵、意境,因此我们对自已的传统艺术有一个固定的观念有一个“模式”。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形神兼备,讲究概括与变形。因此我们的公益招贴设计要立足文化,从我国的本民族文化中发现美,去感受诗经、论语、道德经、弟子规、周易等的国学文化,从文化之根本去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体会国学经典发扬社会魅力创作出更优秀的招贴,在日益快速发展的文化、经济、艺术潮流中植根历史,秉承发展创新原则。为我国的公益招贴发展做贡献,传播民族文化。

作者:赵斌 单位: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美术学部

参考文献

[1]传统美学观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影响[DB\OL]

[2]于莹;李明璇.浅析当代招贴设计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借鉴[J]理论界2013.08.10

[3]文星辉.吕慧子.招贴创意设计的意与象.[J]兰州商学院艺术学院2010.6

[4][美]约翰•福斯特著.20世纪大师招贴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第8篇

论文摘要:我国现代招贴设计概念的产生虽然源于西方,但其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中国特定的历史人文元素紧密相连,招贴设计的核心在于传达特定的理念和文化气息,然而随着中国的全球一体化进程,这种气息被现代商业属性所掩盖,甚至被大多数设计师忽略。本文通过研究现代招贴设计对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中国画和民间美术的传承,希望能为招贴设计构建中的传统文化气息的延续提供一些意见。 

 

现代招贴设计在传统文化发展中的构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现在多个方面,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均衡和内在的节律,我国篆刻艺术中有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法则,强调变化中的均衡,这既符合科学上相对的原理,也符合艺术上形式美的规律。这是一种统一的、生动的、有韵律和节奏的审美感觉。在我国的招贴设计画中,动与静、疏与密、多样统一、宾主呼应、虚实相生、纵横曲直、黑白对比、重叠交错等传统构图法则中也屡见不鲜。此外,远古的铜器纹样、画像石、金石篆刻、民间剪纸和蓝印花布粗犷豪放的黑白关系、明代木刻插图的疏密聚散,都可以在现代招贴设计中得到印证。本文中主要介绍对中国画和民间美术两个方面的传承: 

一、现代招贴对中国画艺术的传承 

(一) 笔墨的传承 

说到对水墨的传承,就不得不提到靳埭强,他说:“电脑这一工具,非常简便的被广泛运用,但水墨的渗化,绝不可能有计划的控制它的形状和色调,电脑和喷绘一样不可能造到作,印刷技术也不可能达致,只有通过微妙的毛细管根纤维的接触,才能有奇妙的变化。”他作品中的水墨,极简、单纯、也有用水墨以英文字母形式表现内容的,也有用水墨以山水画的形式表现内容的,也有将水墨和点、线、面结合通过新的图形形式完成作品的,水墨在他的画面里凝重、通透、变化丰富,体现出他对水墨文化的理解和运用。他的海报作品大片留白、空灵肃静、清雅纯净,似幅幅高洁的中国画。 

日本设计师田光中一:“靳埭强的海报是极富东方色彩的。他每一张作品都流露出中国传统上的风格,静盈而端庄,简洁清亮,毫不纷乱,常见一大片留白,整洁中如清风拂过,成为海报的主题。构图简约。在靳埭强那静悄的画面上,常有墨迹遗痕。笔和墨描画出来的不是什么绘画,也不一定是字,只不过是饱沾墨液的毛笔在运走时表现出优美的轨迹来。那些由墨色到灰色以至呈现奇妙的浓淡度, 世人感到是东方心魄的跃动。”这红跃动的东方心魄,就是靳埭强先生对中国画水痕墨韵的传承。 

(二) 意象的传演 

中国的水墨画不讲究“肖神”,而重点在于“通意”。画家把各种要描绘的事物先急在心里,然后才胸有成竹,一挥而就。当一张宣纸铺在眼前,国画的意在笔先,运筹构图,下笔后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一气呵成的意境在靳埭强形式的现代设计上尽情展现。在设计中承传水墨这种形式时,他思考了两者的最佳结合点:“面对水与墨,毛笔和宣纸,我能理解我要做什么。我心中有了一个概念,只有用这种材料和方式把我内心的情感表现出来。毛笔是有生命的,水与墨是有灵性的,我喜欢把自己的创意和这种有灵性的生命融合起来。” 

二、现代招贴对民间美术的传承 

(一) 图案的传承 

中国民间美术在经过漫长的历史凝练后,逐步形成各种具有典型文化内涵的图形和纹饰。它们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图腾等形式在内的图像,这些乡土味浓郁的图像元素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在去年春节前,在中国各大城市的一些户外广告栏中可以看到“金童子与可乐”的招贴。该招贴就是把国人家喻户晓的吉祥图案年年有余的形象,直接与知名饮料品牌可口可乐相结合,使传统中带有强烈的现代色彩,现代、时尚中又包含传统元素。这种巧妙的结合,使图形艺术表现出一种跨时代的魅力。 

近几年新兴的房地产业及与其关联产品类招贴,顺应了中国人求祥祈福心理,大做文章,很多宣传海报招贴借用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元素来宣传自己的产品。这样既能给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满足人们求祥心理,同时也展示了中华传统吉祥文化的魅力。如年广东省广告有限公司给某房地产做的系列海报中就分别用到了我国民俗文化中的剪纸和染织,反映的民俗民风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无不蕴涵着传统文化的情节。 

传统是发展的,古人为我们今人传递传统,今人则为后人创造传统。研究和探讨传统文化精神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现在和未来,更好地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切实推进我国现代招贴设计的发展。我们要用客观理性的认识和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吸取西方现代设计意识与方法,创造出新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民族精神的招贴设计文化来,才能构建出中国现代招贴形态设计的理念与实践体系。传统民间美术在招贴中应用的范例非常多,在此就不一一叙述。

(二)意蕴的传承 

中国传统民间图形本省就意味深厚,寓意丰富,各中往往蕴藏着多元的吉祥意义。 

中国传统图形背后的“意”是人们迷恋其造型的关键,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事物都一样心存向往,因而传统造型背后的吉祥意味,因吉祥艺术带给人幸福与安宁,驱散着人们对未来生活不确定性的畏惧与猜疑,吉祥艺术的价值意义就远远超出了艺术本身,而成为民间群体约定俗成的一种生活方式。以鱼为例:作为自然形态的鱼,西方的传统,要研究它的生理结构特征,他的固有色和条件色、质感、量感,艺术的标准在于模仿自然的艺术技巧。中国民间艺术中的鱼,多是“阴阳鱼”“八卦鱼”“鸡头鱼”“虎头鱼尾”“人头鱼尾”“鱼戏莲”等,这种不以自然模拟为造型标准,不以形似为规范,而以鱼自喻,借物寄情,以物言志,表现了双鱼相交而生万物的宇宙观和子孙繁衍万世的生殖崇拜。它并非反映自然生活现象,而是阴阳万物交感、生存繁衍观念的隐语符号。 

招贴设计设计可以说是由“意”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并利用形式法则创造出可视的形象,并通过这个形象直接或间接地对“意”的内涵进行了表现或象征,而观者则通过象征图形引发联想机制,得到“意”的内涵。这样一个过程,即为以意生象,以象表“意”。但图形设计绝非对“意”的简单陈述,而是升华和提炼,是一种再创造,可见,由此而生的“有意味的形式”必然包含着设计者的观念与情感,它们与设计的主题思想融为一体,被观者所感知。意念赋予形式以生命,因此形式在展现意义上变得积极主动。 

财神可以说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希望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既平安又能财源滚滚。因而财神也被纳入许多设计师的设计元素中。卓越形象品牌传播事业机构为老板牌吸油烟机所作的“财神篇”招贴,就是透过财神这一形象,来表达该品牌的内涵。招贴形式非常简单,但却用这一民俗形式充分反映出中国人求财纳福的心理与追求。 

中国吉祥艺术是浸透了民众对自身生命的存在和生命质量的期盼——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不幸的规避的一种独特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吉祥艺术构成了民族文化独特的生活观,展现了中国人民独特的生活观念、生活智慧、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以及人格培养和传统道德操守模式。优秀的设计,不仅透过形式来表现意义,还可以主导和控制观者的欣赏角度,使作品在意义上得以完整的呈现,使表现意图达到准确的传达,这对于招贴设计设计的信息与情感传达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对传统,去探寻和挖掘蕴涵在它们背后的“意”,将已在中国民众心中形成共识的传统图形的“意”,延用到现代招贴设计中来,从而延伸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精神理念,使其更具有文化性和社会性。 

现代招贴设计的构建正处于急速发展时代,在全球一体化形式的带动下,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给我国的设计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但我们的设计者不应该盲目崇尚西方的设计思想和形式,而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淹没在纷繁芜杂的国际气息中。现代招贴设计的构建不在于有这一艺术形式,而在于这一艺术形式是否独具有特的中国文化特色,是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予以传承,这才是中国设计者任重而道远的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1]贝莉.《谈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传统理念的传承》苏州大学学报,2004 

[2]王序.《靳埭强平面设计师之设计历程》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优秀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欧美成人 | 新91在线| 九一亚洲精品 | 91.xxx.高清在线 | 91视频免费入口 |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tv | 九一视频在线观看 | 91免费版网站| 91成人小视频 | 免费级毛片 | 日韩精品小视频 | 午夜性色a√在线视频观看9 | 国产深夜 | 久久久久又大又湿又高潮 | 97超碰在线久草超碰在线观看 | 99热精品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九九热免费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不卡 | 一级片在线观看网站 | 在线观看五码 | 免费看片91 |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 91| 精品在线91| www91在线观看 | 91av电影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 | 热九九精品 |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91精品在线观看入口 | 亚洲高清资源在线 | 午夜 国产 | 亚洲免费a视频 | 能看湿的h文小说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毛片 | 91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