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30 11:29: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四有教师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尊重严格要求偏袒
幼儿时期是心灵最敏感、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幼儿的是与非、善与恶、真与伪、美与丑等基本概念就是在这个时期潜移默化形成的。他们在这个时期初步学会如何待人接物,知道向往什么,厌恶什么……所有这些将在他们今后的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早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独生子,家长们重视孩子身体发育好,会识字就可以了,却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致使孩子任性、自私独立能力差,表现在生活中以“我”为中心,“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所以幼儿教师应该注意抓好思想品德教育,使孩子克服这些不良习惯,国此教师就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教师要正确的爱护幼儿
对孩子的爱,是我做幼儿教师的天职,但不能溺爱,应严中有爱,使爱、尊重、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不能偏袒或偏爱。迁就放任不是真正的爱,打与骂也不是严格要求,教师对幼儿的爱应蕴藏在心里,教师只有真诚的爱幼儿才能使孩子亲其师,信其道。
二、重视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所谓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就是通过集体教育个别儿童,或通过对个别儿童教育影响集体,使每个幼要求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教育幼儿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提高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三、重视榜样和示范作用
俗话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幼儿也一样有效,榜样、示范由于具体形象,容易被幼儿接受,这样也会使幼儿信服和仿效,教师是幼儿心目中最有权威的人,幼儿对教师的品德,举止观察最细,感受最深,而且不加选择地模仿教师的一切言行。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时刻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在精神上给幼儿以滋养,使他们心灵美好、纯洁。
四、重视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
作为幼儿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游戏、劳动、作业、日常生活等方面引导幼儿道德行为。在行为习惯训练中要采用多种形式,不断重复,每次重复都要给予肯定或表扬,以增加幼儿的兴趣,使其不断深化,这样就能逐渐形成道德行为习惯,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创造条件。
五、注重思想品德的连续性
幼儿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教育的要求内容、方式、方法也应各有不同即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又要长抓不懈。
1.创设适合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状态的学习氛围
我们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重视认知教育,认为要通过记忆来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于是,不断总结字、词、句,归纳一些语法要点,以及学生考试中常常用到的一下文学常识等让学生记忆。当然,必要的知识记忆也是需要的。但问题是我们常常因此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如何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我们通过一些尝试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很关键。为此,我们通过创设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
1.1我们重视每节课都要有一个口令词。这个口令词对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学习的有效性的决定因素还在于他的情绪。情绪状态好,学生就能够激情满怀的投入课堂的学习中来,相反,一个垂头丧气的学生是无法接纳任何资讯的,更不要说学习枯燥的知识了。我在第一节语文课上就和学生一问一答:"我们的状态是什么?""阳光、快乐、自信、有目标!"学生响亮的回答!我坚持一周或两周,直到学生都认为自己的确很阳光、很快乐、很自信,有目标为止。口令词不宜经常换,也不宜一成不变。经常换,起不到强化的作用;一成不变,师生都会厌烦,起不到调动情绪的作用。一般一到两周换一次。
1.2要注重坚持正面,以正能量引领课堂。我们平时教学中,其实是在以我们老师的磁场感染学生。因此,我们老师自己始终应坚持用正能量来提升自己。虽然,语文的作文写作可以写出学生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咸,但作为一个人的追求,一定是要正面、要阳光的。我们要用正能量来引领课堂。我常常让学生把右手手臂抬起,三次收回,连续说:"好、很好、非常好!"把左手手臂抬起,三次收回,下定决心说:"棒、很棒、非常棒!"又常常说:"同学们真了不起!"他们就会回馈我说:"张老师更了不起!"这样,常常可以把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习的效率因此也就高涨起来。
1.3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情绪,反复抓,抓反复。我们知道,人都会审美疲劳。激励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一样,开始时,学生激情高涨,但一段时间后,他可能就会回到常态中。没有激励,就是世界冠军也可能会失败。没有充足的情绪准备,谁都不可能进入创造的状态,也不可能取得进步和自我实现。就像汉朝大将李广,在晚上射虎,第二天发现时,是射进了石头,可是以后再射,怎么也让箭进不了石头。王羲之在朋友聚会时,喝酒应和才产生千古绝笔《兰亭序》。没有那个环境,再也写不出那种味道。李白写诗也一样,为什么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喝酒不是真喝,是为了进入那种陶醉的状态。画家吴道子看完大将军斐昊舞剑以后,一口气画出了他人生中最美的壁画。拳王阿里每次参加世界级的比赛都要对自己说三百遍:"你是最棒的!"有一次,他没有说,结果被打得一塌糊涂。大师做事,都要有情绪准备,都要有自我激励或者环境氛围,何况是我们平常人呢?适合学生的教育就应该创造适合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以最大的激情和鼓励。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有效,高效,优效!
2.整体规划,以目标引领学生的学习
适合学生的教育也应该是整体规划的,我们要把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统一起来,对每一个学段应该达到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我们也不难看到,有不少老师对于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把他们割裂开来,以为一节课下来,有三个目标,一个是"知识与能力",一个是"过程与方法"还有一个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他们不知道这三个目标其实还是一个目标,是一个目标下的三种表现形式。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你才会把一节课真正作为一个整体把它上好。我们认为,整体目标要优于细节目标,因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和,而是远远优于部分的。就好比我们要认识一个人,不论你从多少个角度来描述,你可能还是无法把握这个人的真正面目。但你看他一眼,对他形成了一个整体印象以后,你肯定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学习也是这样,一味的在细节上花精力,忽视了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就会给学生增加负担,而且效果不好。整体思维是适合我们中国人的,因为我们的先辈就是这样认识世界的。今天,我们中国要腾飞,更应该把这一优势思维发挥好。
3.以小见大,从简单的地方做起
今天,我们常常喜欢讲"大语文",好像语文作为一门学科有多伟大似的。当然,像前面论述的整体规划,即从"大处着眼"是必要的。但具体做事时,我们更应该讲究的是:"从小处做起"。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它的内容包罗万象,要看的书更是汗牛充栋。一个人就是穷其一生也是学习不完的。我对学生也是这样说的,不要提出自己完不成的要求。要先从简单的地方做起。比如,大家都强调读原著很重要,可是,我们那有那么多时间读原著呢?再说,原著离开我们的时代太远,又有几个人看得下去呢?这时,我觉得还不如让学生看看原著的内容简介和相关评论效果要好得多。
语文教育家魏书生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就很实在,学生也容易做到。他认为语文最重要的不就是读与写吗?为什么不把它们结合起来呢?他要求学生每天至少写500字读书体会,写不出来也可以抄书,凑够500字。这样的要求是不是既简单,又容易操作呢?适合学生的教育并不复杂,它就是这样具体易行。每天500字,日积月累,也是很可观的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只要保持这种趋势,谁说语文学不会,学不好?适合学生的,又是最简单的基本要求,在时光的累积下,也会产生突变,产生奇迹。
关键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
国有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开展对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效果的提升,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对于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国有企业在管理中将企业文化与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加强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促进员工工作的创新和效率的提升。企业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企业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增加企业效益。
一、两者融合的意义
(一)二者能互相促进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的推动,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理念,代表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内在力量。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有助于凝聚团结和引导企业员工创新,使企业整体变得有思想有灵魂。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中,都需要让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了解企业的发展理念,让员工产生一种企业归属感。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有着推动作用,以企业文化为核心开展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基础,同时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实践,有利于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推广,增加企业文化在员工中的影响力。
(二)创造更好的企业发展环境
良好的内部环境员工工作高效开展的保障,有助于员工提高主动性,激发员工的创造性,让员工更愿意参与到企业的发展和变革中来,企业文化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员工内部形成和谐的氛围。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员工思想觉悟的提高,可以减少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矛盾,形成更为融洽的企业环境,员工思想高度一致,共同为企业的发展努力,同时也可以避免西方消极思想中的拜金主义等同化,激发员工的贡献精神,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当前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体现主要在两个层面:第一是企业的经济实力,第二是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主要就是体现在企业文化和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代表了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和企业的发展理念,文化软实力能代表一家企业管理层的素质和管理水平,预示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可以对企业的员工进行更好的管理,让员工潜力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能够提高企业的整体凝聚力,从而增强企业的整体战斗力。企业在发展和内部改革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和内部矛盾,致使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员工之间产生分歧,影响企业改革制度的推行和各项工作的开展,企业文化与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和谐,化解企业的内部矛盾,保障企业决策的实施和制度的推行,缓和各种矛盾冲突,使企业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
(四)是企业深化改革的保障
企业的发展中离不开制度和规章的改革,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国有企业发展脚步要想不落后于市场发展的速度,就需要适时的调整发展的策略和内部管理的制度,利于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今天,国有企业就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来增强企业的信息通信水平,促进企业的现代化发展。企业文化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将企业的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灌输给员工,才能保障企业的改革顺利进行,将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放在统一水平的,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员工个人水平的提升,为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提供发展的保障。
二、实现两者融合的方法
(一)健全企业的组织结构
健全国有企业的组织机构对于企业文化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企业要有参与标准化管理工作的领导小组,企业需要管理层、决策层和执行层来制定与企业的发展规划、发展前景相适应的标准化任务,同时要制定出一些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的标准管理制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合理完善的企业标准管理的长效机制。另外也要创建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具有较高素质水平的企业标准化管理队伍,并由该队伍来负责推行和实施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保障企业文化发展和员工政治思想教育的推进。
(二)完善标准化体系
企业标准化体系是指工作、管理和技术三个方面的标准的制定体系,完善企业的标准化体系可以使企业的各项工作和制度标准更加明确,目标更加清晰,对各项工作的规范更加的科学、合理。首先要加强企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可以通过增强落实企业化标准工作的力度,提高实施企业标注化管理工作的能力及提高执行企业标准的能力,才能够更好地解决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实现企业较快健康的发展。
(三)向员工灌输人文主义理念
企业的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建设都离不开人文注意理念的约束和影响,当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依托在高素质的人才的基础上,因此企业的管理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在落实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要确保每一项决策和制度都能公平、公正、公开,让企业的员工能明确自己的权利和职责。同时企业各项制度的制定都应该更加的人性化,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并且要确保员工能够清楚标准、遵守标准以及尊崇标准。对企业的每一项工作做到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工作能够根据标准开展,避免规则不清晰造成的错误给员工带来的心理负担,考核目标的制定不能一味的高要求,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考核目标,同时对员工多加鼓励,激励员工进步。
(四)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加强员工综合素质的培训,提升员工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对于提升企业文化与员工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效果有着关键作用,企业文化的影响最终是要落实在员工个人的身上,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思想觉悟才能更高,对与企业文化的核心思想才能理解的更深。因此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一是对员工开展专业化的培训,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提供专业培训,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二是开展职业素养的培训,让员工明确从业的道德标准,在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自己,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了,企业文化才能更好的落实,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也能提升,两者融合的效果才能更好的在员工身上体现,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强.新时期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研究[D].长江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