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一_久久综合激情_亚洲97_午夜影院在线视频_国产成人福利_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首页 优秀范文 艺术绘画论文

艺术绘画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4 15:14: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艺术绘画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艺术绘画论文

第1篇

素材是社会和大自然中人或事物的具体形象,是作者进行创作的源泉;而灵感则是艺术生命的闪光点,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活动,是一种直觉的顿悟,是一种突然发现的心灵奇迹。素材和灵感在绘画创作中缺一不可。例如,山水画是表现画家对山水的气象、色彩、光影等具有特殊的敏感,从而引发起特定的情感而在头脑中形成色彩斑斓的图画。如果画家不到大自然中搜集素材,不了解山水的结构和气势,不被大自然中山水所呈现出的一幅幅或壮观或秀美,或雄浑,或恬淡的景色给打动,又怎么会有在头脑中形成色彩斑斓的图画这种创作灵感呢?山水画是这样,其他人物画、花鸟画也是如此。我们要创作出绘画精品就要到大自然中和社会各阶层中,去搜集素材,寻找灵感。现代知名画家贾又福不就是为此,十年登十九次太行山吗?在家闭门造车,有什么灵感可言,更谈不上有什么好的创作。在有了素材和灵感的基础上进行绘画创作,还要求创作者有一个好的构思,才能创造出一幅完美的作品。构思,顾名思义就是创造者对将要进行的绘画作品中要表达什么意念、思想情感或趣味而在头脑中形成的一种中心思想。也就是说当我们拿起画笔进行绘画之前,首先要考虑到的是这幅画作品的题材,表达什么样的内容和形式,要对其造型特点、色彩关系、意趣与结构的关系,还有构图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要做到胸有成竹。创作一幅作品,思想上、艺术上的构思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构思是个纲、纲举目张。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成型与构思,展现于笔端,这是关键的一步。构思艺术形象要善于表“情”达“意”展现事物的“内心世界”。例如,人物画是直接表达人物的各种形态,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花鸟画、山水画等,是靠赋“形”写“意”、借“体”发挥,以它形之体,藏人心之魂,婉转地反映社会生活和创作者对于社会生活的态度,这是绘画艺术构思的要领。也就是说创作者通过精巧的艺术构思而赋予绘画作品之精髓、生命、风采、感情,这就如同展现人物的表情和内心一样来展现出作者的思想境界,理想追求,文化素养,从而折射出大千世界社会文化的多彩多姿。

2创作中的艺术欣赏与审美体验

艺术欣赏的提高与丰富的审美体验,是绘画创作中另一条途径。艺术欣赏之说以被称为再创造,是因为它和艺术创作同样,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生活。艺术创作不仅生产了艺术品,同时也生产了艺术品的欣赏者;另一方面,欣赏者最终又实现着艺术品的再创造。艺术欣赏的总体程序则有对作品的审美观照,把握物态化意象,转形为和创作者心灵化意象相重合又相移位的再造性心灵意象,在审美心胸经受震荡和净化的过程中,回返自然。这一欣赏过程的完成,也是精神上一次飞升和自我超越过程的完成。因此,艺术欣赏给人带来新的审美体验、审美愉悦和审美,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所能达到的审美认识、审美体验和精神状态有着一定的共同性,所以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会使自己在创作上更上一个台阶?;婊帐?,通过艺术的特定材料,凝聚着艺术家对自然现实中美的发现,传达其个人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从而唤起创作的欲望。法国十九世纪中叶的农民画家、现实主义巨子米勒,以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体验,才创作出了《拾穗者》《倚锄男子》等作品再现法国农村田园生活的美丽图画。其作品让人感受到劳动生活的真谛、诗意和艺术家心中淡淡的哀愁。因此,对社会生活,大自然中物象的审美体验丰富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艺术创作的提高。

3结语

第2篇

那么中国的艺术体系融合了儒、释、道的哲学思想,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文明制度下产生的特有的艺术形式。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画创作的原则,师造化可以理解为:1、向古人学习2、向大自然学习其修成的正果由胸中抒发出来,变成自己的作品,这是形而上的内修外练的过程。庄子《秋水篇》云: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己。庄子认为大自然山水中,天地是无穷大的,其他以外的事物再巨大都极其渺小,“不见水端”的北海在天地间就像“小山小木在大山”,四海在天地之间就像“礨空之在大泽”,这种“无穷的天地”时空转到今天来讲也是高深莫测的领悟,甚至可以升华为人们的精神世界里一种寄托。北宋画家郭熙提出了“三远法--平远、高远、深远”,“平远”类似于西方绘画里的焦点透视,从高处往低处俯视?!案咴丁笔钦驹诘痛μ房辞胺接娑吹母叽笊椒濉!吧钤丁笔墙杈安讲揭?,层层推进,层层有奇景。都是由近至远地观察方法,这就说明中国古代绘画很早就研究“空间感”了。一副好的山水画,人看了会“身临其境”,融入画中,山水“造境”之法就是空间气氛的营造之法。

二、中国山水画的绘制是利用的散点透视

这跟西方的焦点透视观察方法不一样。古人创作山水画不像今天画画的人要提着画板,拿着纸笔对景写生,这太局部。他们不带任何工具,只是用纪游的方式到山中有眼睛观察,用大脑记忆。把大山中的特征,美好的事物默记于心,回家通过描绘一些草图创作出全景山水来。前面是一丛婀娜多姿的绿树,参差不齐地长在几处很有特点的土石之上,往后推移是亭台楼榭和小院,院内有芭蕉数丛,假山怪异嶙峋,周边有小桥流水围绕。走到园后是一片幽竹和树林,树林间瑞霭穿梭萦绕至山脚。中间层次是一座座山脉相连,苍翠雄浑,大山深处更有山居人家。最后举目眺望,层云浮动,远山若影若现,或高或低,犹若仙境。这就是借步移景法,空间的压缩,用自己的体会来表现大自然,提炼出其精髓,师自然不完全抄袭自然,将大自然的规律和法则融入心中,用笔墨展现出山川云野的博大。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人对绘事的奇思妙想。在《芥子园画谱》中,树法的第一讲就是画出树的出枝空间关系,即“树分四枝”,古人称:画树必须分清阴阳相背,左右顾盼。我们可以理解为“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用线条的穿插连断,来表现树枝的空间关系,精练凝重的线条经过墨色的浓淡变化,长短虚实变化,能概括出树与大自然的空灵感。李成《寒林平野图》中的松树线条勾得苍劲有力,墨色滋润饱满,将自然界所见的松树化腐朽为神奇,其造型“奇”而不怪,“秀”而不薄,树与树之间相互倚让,相互照应,表现出松树的劲挺多姿和旺盛的生命力。古代画家还把画石头的方法称为“石分三面”,跟西画不同的是,山水画只用“勾、勒、皴”表现出了石头的阴阳关系,西画则用“黑、白、灰”的调子不断塑造来完成。哲学可以根据客观规律归纳万事万物的势态及变化,科学是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中国画和西画

三、在特定的条件下就是哲学和科学的体现

这是“和而不同”?!笆饔写┎?,石亦有穿插,树之穿插在枝柯,石之穿插在血脉?!闭馐腔蠹湫⌒〖浯笾ǎ憷n取势即成大山。五代董源《夏日山口待渡图》将丘陵以大小相间之法叠画出了秀润华滋的江南山。这种一望无际的空间,恐怕只有中国山水画才能表现出无穷的魅力,这跟画家的蒙养和气度,阔达的胸襟相辅相成?!笆杏谢?,画中有诗”,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也展示了空间的浪漫。唐代诗人王维提出画中要有诗的意境,诗里要有画的无穷景象,《鹿柴》原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短短几行字,概括出了诗中山水画的大气局,使人构想出一幅林木深深的山中有行人往来,虽看不到,却容每个读者去想象的巨大空间。这个无形想象空间远比人们在现实中看到的美景要广阔得多,这么深厚的功力,没有几十年的积累是无法达到的,也体现了诗人在诗画方面的禀赋和灵气。同样,书法也讲究线条空间跌宕起伏的线条充满了无穷大的气息,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虽然每种书体笔法形式不一样,但是其空间布白之理想通,它的用笔线条需要千锤百炼,追求的是圆、厚、润、畅,结体在严整的条件下,每一笔要用气来完成,笔断意不断。横、撇、竖、捺、折、勾是写字的基本笔画,当它们被气连贯起来形成文字的时候就会出现空间布白来。由此类推,每个字与字之间也会形成空间,即所谓的行气。所以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就有一种真气充盈,其阴阳布白是由气生成了让人舒坦的空间感。宋代米芾的《蜀素帖》很能说明其中的道理,线条的粗细长短变化体现出通篇文字的丰富感,顿挫使转的有力线条便产生空间气息,随意却不失章法,用高山流水之势直抒性情,大气、个性、有条不紊。由一笔产生出的千万笔,是时空转换的过程,万法归宗,归根还是一笔之气?!妒位坝锫肌返谝徽拢夯?,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一笔也是一样,中国根深蒂固的哲学美学思想更多引用了老庄思想,将太极的阴阳辩证法运用到主观审美中来,一笔一个太极,即一个空间。

四、在绘画这个艺术大体系中

第3篇

论文摘要:装饰绘画汲取了优秀的中国及世界传统文化营养,使得其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下文化艺术处于多元化格局的大文化语境之下,把握时代的脉搏,以现代的全球化、多元化文化观念,以及后现代主义、和合的审美视角来审视装饰绘画的认识观,具有现实的社会价值。

一、装饰绘画本体语言的内涵

沈柔坚先生说得好:“任何一个画种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强调特点为的是能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它的规律性,求得更充分地发挥它的特殊效果?!钡娜?,任何一个画种都有自己的特点,装饰绘画是一种既现代又传统的艺术形式。我国装饰绘画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历代的新陈代谢,新旧交替,从远古时代的彩陶,商周的青铜器,春秋战国的漆器,到汉代的像砖,魏晋至唐宋的敦煌壁画,明清的民间木版年画……上下几千年,形成了我国装饰画独具风格的艺术传统。装饰绘画脱胎于装饰艺术,它之所以能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于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趣,即装饰画的本体语言。装饰画的语言包括“求变”的语汇,即寻求“变化”的构成元素;求美的“语法”,即追求形式美的法则;求合的“句式”,即综合多变的表现方法,三者的有机结合,焕发了装饰绘画的独特魅力。

二、装饰绘画的语态认识观

装饰绘画灵魂是求美,形式美感高于一切,即形式高于内容。这正是装饰绘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装饰绘画艺术功能在各种绘画中比较起来更长于歌颂、象征、启发、诱导”…的原因。正因如此,装饰绘画被有些人认为是肤浅的,缺乏崇高的审美理想,而难登大雅之堂。艺术就像一个大舞台,各种艺术形式就像不同的演员,它们在艺术的舞台上极尽能事表现自己,目的是在愉悦中教育观者。在这里,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任何一种客观存在的艺术形式,都有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当然这是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前提。

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全球化”的生存趋势也影响着艺术领域,艺术语言、艺术风格趋向国际化、多元化,而多元化、民族化的文化特征,使得装饰绘画在现代社会显示出特有的生命力和特殊的艺术价值。装饰绘画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语言形式,审视装饰绘画的语态认识观,具有现实的社会价值。

1.装饰绘画的“现代”时态认识观

“现代”时态的语态认识观,是将装饰绘画的语言,放置于当下的时代文化大背景之下,使装饰绘画的本体语言保持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装饰的风格是以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中心思想为基础一~诸如宗教、哲学、王权、风俗、实用和唯美等意识形态所产生出的装饰艺术,往往会形成一种不同于前一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已故工艺美术家陈之佛先生曾说:“装饰艺术即是思想的表性,故装饰亦与其他美术同样有其时代的背景。埃及时代的装饰,希腊时代的装饰,罗马时代的装饰,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王权中心的装饰,自然各自由时代思想为背景而表现出来的?!庇纱丝杉魏我帐跣问健⒚朗跹蕉疾荒芡牙氲毕碌氖贝幕尘?。要坚持装饰绘画的本体语言,就必须将其置于当下文化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只有坚持“现代”时态的认识观,才能更准确、更有效地反映时代的精神。

(1)全球性、多元化的时代背景

当我们穿着牛仔裤,吃着肯德基,喝着可口可乐,看着世界足球赛,挂在互联网上聊天、购物,欣赏着高清好莱坞大片,谈论着次贷?;?、金融风暴的时候,所有的这一切都在提醒着我们,在人们的13常生活中,正在发生着全球化的过程?!叭蚧笔且桓龊橇司谩⒄巍⑸缁?、文化的多维、复合的概念。全球化不仅带来了全球经济的相互依赖,也带来了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当代中国文化正处在全球范围的国际性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中,中国艺术也在这样的语境中转型。一个民族的艺术想要得到振兴发展,必须吸收他种文化先进的、科学的、有益成份,经过异质同构,使民族民间的艺术获得新生。“当一项艺术开始拒绝向另一项艺术吸收营养时,它就开始僵化了。”丁韶光先生的重彩装饰绘画,就是传统中国重彩画与西方现代观念的完美结合。丁韶光先生的画作融中国线条、中国风格的重彩、敦煌主题,以及西方画家毕加索和马蒂斯创作中的平面变形人物于一体,形成了一种风格独特的现代装饰重彩画。由于有中国古代工笔重彩的传统技法、又有西方装饰绘画的韵昧以及世纪末分离派艺术的情趣,丁先生的现代装饰重彩画作品能为东西方普遍接受。

(2)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

后现代主义也是当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哲学思想潮流,它深受尼采、弗洛依德的影响,表现出深刻的怀疑主义和反本质主义。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艺术家试图突破传统审美法则的约束,淡化和消解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主张艺术贴近民众,大量采用大众传播媒介。在多数作品中带有某种戏谑的调侃的意味,带有强烈的娱乐性。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探索,实际上都是要求改变以往西方文化艺术“人”的“主体”和“物”的客体相分离、相对立的状况,以人们需要为本,进入“人”和“物”、“主体”和“客体”相联系,相融合的更高的境界。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同传统文化的联系,在其创作中,传统被引用、被改造和重构,使之生成新的意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的装饰艺术吸收历史上各种装饰风格,汇集了各种文化、历史、美学和视觉语言的材料,表达出了从未有过的多种多样的方式;鲜亮色彩的不调和,在自然中看似矛盾的材料组合,奇异造型的堆砌,让材料自身说话,以表达个人情愫,使艺术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美国艺术家麦克·j·阿信布莱纳的作品常以玻璃、金属、麻绳以及树皮等材料制作,以表现“骨骼”为主,以此来象征战争之恐怖。他的作品通过综合材料和奇特的造型构成关系,给人的视觉和精神上带来强有力的刺激,风格独特、制作精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和合的审美趋势

自从“国家问世界”转变成了“全球世界”,许多知名学者提出了关于全球文明的见解,其中先生与张立文先生的学说最有代表性。先生认为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我国文化应在“天人合一”、’中和位育”、“和而不同”的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加上新人文精神的追求,促进世界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多元和谐共生状态;张立文先生指出,中国文化目前面临着人类共同的五大冲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不同文明间。他根据和合生存世界(地)、和合意义世界(人)、和合可能世界(天)的原理,提出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用和合观来化解冲突、构建新文化?!昂汀奔春托常湍?,和平;“合”即融合,结合,合作;“和合”即是两种以上不同要素的协调、结合、融合与和谐。和合包括了冲突和融合,冲突是融合的原因,融合是冲突的结果。这些不同的要素处于共同存在、共同生长的状态。

滕守尧先生在《审美文化与艺术生存》一文中指出了文化与艺术的关系,“一种健康的文化最终必然发展成一种审美文化,而审美文化就是以文学和艺术为核心的文化,就是物质生活不断向审美和艺术的层面提升的文化,也是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文化?!闭畔壬摹昂秃稀钡奈幕劢ü沽恕叭谕弧?、和和愉悦、审美意象,以及审美体验的主客体、情与景、心与物、善与美的融突和合。这些和合美学要素的构成方式,是最具生命力的方式,是艺术创造和心灵境界的生命活动。但它们只有在融突和合中才能获得生命的存在、延续以及发展,“全球化”、“多元化”、“后现代主义”、以及“和合”的审美趋势,是装饰绘画本体语言的大语境,装饰绘画的本体语言要保持鲜活的生命力,就要坚持“现代”的语法时态。

装饰绘画的“主动”态认识观

装饰绘画本体语言的演进和丰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它在不断地自我增益、完善中成为了语汇丰富、句式多样的语言形式,它不断以主动的姿态完善自我,作为主体的创作者也应以主动的姿态坚持装饰绘画的本体语言。

自然界的物种多种多样,才使得整个生物世界的生态保持着平衡;人类的艺术世界也因为不同艺术门类,不同画种各自独立的面目,才使整个文化艺术世界生机勃勃。纵观人类艺术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艺术门类都具有其它艺术门类不能替代的本体语言。同样是戏剧,话剧不能代替歌剧;同样是曲艺,相声不能代替小品;同样是绘画艺术,油画不能代替版画,水粉不能代替水彩,装饰不能代替装饰绘画。不同艺术门类的本体语言构成了艺术种类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根源,就在于客观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人们审美感觉能力的丰富多样。装饰绘画以其独特的面目和形式,记载和表达了人类的情感,扩大了人类的审美感受,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如果装饰绘画不坚持自己的本体语言,而向某一大画种看齐,那它就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因为装饰绘画原本就是借助于别的画种的表现方式,由于具备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得以脱离依附,具有任何画种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装饰绘画如果放弃自身的本体语言,就等于放弃了装饰绘画本身。

装饰绘画在装饰艺术的母胎中经过了漫长的孕育,并且逐渐成形、不断完善起来的,正是由于充分发挥了装饰绘画在材料、技法、风格等方面的特性,才使得装饰绘画能从装饰艺术的母胎中脱离出来,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绘画表现形式。当代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现代人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装饰绘画所特有的轻松、乐观、唯美,正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压力,释放不良的情绪。试想,一幅冷色调画面、图形简洁明快新、线条圆润优美、微微流动而有韵律感的长形现代装饰绘画作品,置于工作节奏快、严谨、高效的现代高科技企业的办公室、会客室、休息室内,人们会产生惬意、舒畅、平和的心情,起到了缓解现代工业环境下的人们的紧张和不适感。再如,将质地粗矿的大型纤维艺术品,缀以自然属性的竹材、木块、或粗陶、石块,搭配色彩不同的织物,作成装饰壁饰作品放置于某人工智能齐全的现代化办公环境中,就会打破单调、冷漠的人工化的空间氛围,激发出人们对自然的追忆,产生返朴归真的亲切感。这说明装饰绘画的本体语言以及由本体语言而产生的独特审美魅力,在当代社会具有十分强大的生命力。装饰绘画的本体语言蕴涵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每一位从事装饰绘画创作的工作者,都应充分发挥装饰绘画的特点,在当代“全球文化”的大环境下,坚持装饰绘画的语态认识观,并将它运用于创作中。

第4篇

形态的转换而更侧重于将生活经验中的美挖掘出来并渗透到自己的情感因素中,在表现上多是追求借物抒情、象中有意、隐约朦胧的意境,并善用简单的黑白线条使画面更具有运动感和节奏感。在《寻觅》系列《寻找来翌》中,《夜莺啊夜莺,带我飞好么》《太阳啊太阳,请等等我》《下一站是哪里》《你好,夏天》等体现出绘画的现代形态创作技巧,不管是黑白线条的流畅运用,还是色彩方面的独具一格,都使得画面的空间排列因合理而不显单调。《眸》系列中《墨镜啊墨镜》《二重身》等则展示了女人与镜子之间隐含的寓意,自己在镜中投下的影子是平时躲藏在心灵深处的另一个自我,如何清晰地认识另一个自我则是画家创作中隐喻的主题。

二、艺术表达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解构

随着急速的全球化进程,消费主义蓬勃发展,人们的物质欲望变得合法化的后果便是文化价值与信仰的支离破碎。不少画家通过绘画对社会问题提出质疑,用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表达方式表现社会现实的缩影,并采用夸张新奇的视觉表达进一步解构物欲时代道德价值的重量,以揭示中国消费时代隐含的现实。这类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主要有韩旭成的烂白菜、张建俊所绘盛宴过后的杯盘狼藉、张小涛笔下腐烂的草莓等,他们形成了绘画领域一支独特的“糜烂欲象”视觉表达群体,以日常生活常见物质、现象入手,展现自身对物欲社会“病态”现实的感受与体悟。他们在语言表达上大都用与“垃圾”“堆积”相关的比喻方式,辅以绚丽灿烂的色彩使得这些本已变质的东西产生物欲的诱惑力。如张小涛《来自天堂的礼物之二》以华丽空洞外表引诱人的发霉的奶油蛋糕的“烂”为感受,营造出一个由强烈主体欲望造成的糜烂的物欲社会。张建俊的《漂流的物》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展示了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引起受众内心共鸣。此外,张小涛的《溃烂的山水》系列、张健俊的《餐桌》系列、韩旭成的《白菜》《器官》系列、刘海舟的《鸡肉》系列、邢波的《儿子》系列、刘芯涛的《渍夜》等通过各自不同的画面艺术表达,塑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显露出溃烂的气息,体现为一种消费、奢靡与焦虑、空虚相矛盾的临界状态,从而实现画家本身对于现代都市物欲消费与精神空虚的反思和批判。

三、题材设计向中国当代生态题材绘画的转型

第5篇

艺术品生产属于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以及高智商的复杂劳动,每一件艺术品都有着共同的属性,那就是独创性看,只有推陈出新,才能是艺术富有生命力。因此,每一件优秀艺术品的诞生,都意味着艺术家对其赋予了独特的灵感以及精心的构思。[2]对于一般的商品而言,工匠们仅仅是进行了一种重复性的工作来生产商品;而想要得到一件绘画艺术作品,只能是一位画家创作而来,通过伪造与复制得到的“艺术品”,无法同原作品的价值相匹敌。能够称之为艺术家的人,只占人们中的一小部分,并不是说人人都能够成为艺术家的,也不是人人都可以进行艺术创作的。想要进行创作,就必须具备高超的文化修养,并且还需要具备相应的绘画艺术创作才能与技巧。想要拥有这种独特的艺术素质,就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进行专门地学习以及刻苦地练习。应当认识到,艺术创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劳动,每一件艺术作品的成功诞生都来源于创作者伟大智慧与辛勤练习的结晶。通常商品的价值都是决定于该商品在生产时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长短,是同一产品在不同企业生产中的劳动耗费平均值。但是在艺术生产中,不同艺术品都是由不同独创性劳动得到的不同劳动产物,由于艺术品属于单一独创的,不满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要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针对的是大量同种产品的生产),所以只能用个别劳动时间对艺术品的价值进行确定。由于艺术创作属于复杂性的劳动,所以其创作出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创作出的价值量相比,可以高出许多倍,也就说明了为什么绘画艺术创作品会拥有十分高昂的价值。

2绘画艺术价格的形成以及影响价格波动的原因

2.1绘画艺术价格的形成

通常商品的价值都是由生产成本、税金以及流通费用与利润这四个因素共同组成的,此外价格的中心就是价值,并且还会因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产生上下的波动。但是艺术品的价格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与复杂性,这些特征直接导致了艺术品在价格上会有着很大的弹性,人们对此也很难进行把控。[3]而事实上,就算是艺术家本身在进行艺术的创作时,对作品未来的“命运”也很难进行准确的预料?;婊唐返募鄹癫坏サセ嵋蛭帐醯睦投慷艿街圃?,还会因很多因素而受到影响,在各种因素的共同制约下,艺术品的价格往往都会超过其本身具有的价值。而实际上,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正是因为绘画艺术商品在创作具有的特殊性,进而使得艺术品的价格在经济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得到了提升。

2.2影响艺术品价格波动的原因

(1)艺术品的独一性与文物保藏的增值性。艺术品产生于创造性的劳动中,每一件作品的审美效果都是其他作品无法替代的。因此,艺术品的占有者可以根据该特性对艺术品进行随意的定价,在价格上也就往往会比原有的价值量更高;[4]如果一些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已经故世,那么其占有者更加会对作品进行更高价格的定位。普通的商品一般会随着时间地推移,价值也会随着进行逐渐地减少,甚至最终变成毫无价值的垃圾;但是恰恰相反的是,艺术品的美是会永远留存的,也就说明艺术品可以得到世代的传承。通货膨胀以及包管流传费用等会令艺术品在附加价格上变得越来越大,也就是说,流传时间越长的艺术品会拥有越高的价格。(2)艺术品价格的心理预期与投机动机。市场体系在健全的情况下,普通商品在提升了价格之后,会因减少需求量而使供给量增加。但是艺术品市场,却因为受到垄断条件的制约,产生相反的状况,人们通?;崛衔患欢仙仙鄹竦纳唐坊嵊懈蟮纳悼占?,进而造成了语气价格与现期价格之间悬殊的差额。也就使得人们购买的欲望不断地增长,那么精明的销售商与艺术家就会借助人们的这种心理将艺术品在供应量上进行故意的减少,使得单幅作品可以获得更高的价格。一批艺术的追求者总会因为艺术品的强大美学魅力而受到吸引,然而面对金钱这一更加强大的诱惑,很多伪艺术追求者却将其视为一个发财的大好契机,艺术品的购买与收藏在这类人的手中成了追求钱财的替代品。(3)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文化生活背景,也会影响着绘画艺术作品的价格。由于西方欧美国家对东方的艺术作品很难理解,所有中国的名画同欧洲同类的作品相比,往往售价都比较低。对需要进行交易的艺术品做出一系列的宣传能够将作品的神奇感与知名度提升;也就意味着那么人们很少知道的艺术佳作往往会出售价格都比较低廉。[5]如今,无论是信息还是交通都十分的发达,卖方也就很容易对艺术品的最佳买卖市场进行及时的追踪,艺术家的身价往往会在著名的艺术市场中得以提升,相应的其作品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增值可能。

3结束语

第6篇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婊掷喾倍?从不同的角度可将它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从地域看,绘画可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洋绘画;从工具材料看,绘画可分为水墨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从题材内容看,绘画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从作品的形式看,绘画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漫画、宣传画、插图等。不同类别的绘画形式,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不同,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征。

艺术史上,绘画有着多种品类和样式。大致列举如下:

岩画 即绘制或凿刻于岩石上的图画。原始人在岩壁上刻下他们的信仰和种种生活印迹:狩猎、游牧、战争、反映生殖崇拜的男女交媾、怪异的人头像、手印、蹄?!泄一治?、北两大系统,南方岩画多是用颜料绘上去的,北方岩画则多是凿刻出来的。

漆画漆画是用油漆所绘成的一种工艺性的装饰图画。商代已有漆器工艺,战国时这种工艺趋于发达。湖南、湖北、河南等地,有漆器出土。长沙阳楚墓出土的漆器,花纹工细,有的漆奁描绘舞乐、狩猎情景,富有生趣。湖北云梦城关西部睡虎地出土漆器多件,纹样精致,线条流利,状态生动,其中漆盂是现存唯一的秦代漆绘作品。

水彩画顾名思义,就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作画的表现方式。狭义而言,水彩画是指用水彩颜料,以水为稀释媒介,在纸张上作画的绘画方式。通常有透明水彩(Transparent Watercolor)及不透明水彩(/Gouache)两大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绘画材料的生产,20世纪水彩画已不再局限于透明水彩与不透明水彩两大范畴。举凡能用水稀释作画的材料,如Gesso、压克力、透明水彩液、水彩铅笔,都包含在水彩画的领域之中。

水粉画是以水作为媒介,这一点,它与水彩画是相同的。所以,水粉画也可以画出水彩画一样的酣畅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没有水彩画透明。它和油画也有相同点,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盖能力。而与油画不同的是,油画是以油来作媒介,颜色的干湿几乎没有变化。而水粉画则不然,由于水粉画是以水加粉的形式来出现的,干湿变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现力介于油画和水彩画之间。水彩画的特点是颜色透明,通过深色对浅色的叠加来表现对象,而水粉画的表现特点是处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间。

工笔画在我国的传统绘画中,工笔画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从战国时期绘制的帛画,到唐宋艺术家的经典巨作,可以说,中国传统的工笔画,在上千年的时间里,从稚嫩逐渐走向成熟。元代以后,随着文入画的兴起,中国工笔画开始走向低谷,甚至被贬低为工匠的描摹之作,难登大雅之堂。直到20世纪80年代,工笔画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沉寂后,开始逐渐复苏,并以前所未有的全新姿态迅猛发展。当代工笔画的复兴,体现了古代艺术传统的不断延续,同时也显示出了中国画艺术的新生和希望。

在中国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工笔画以它刻画精细、传神,富有抒彩的艺术面貌而独树一帜。它的源头最早可上溯到战国时期的帛画。到了隋唐、两宋,大量画家、大批作品的涌现,使工笔画走入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然而此后不久,文人画逐步兴起,精描细写的工笔绘画,被看做是工匠的描摹之作,受到讥讽与贬斥。

中国工笔画随即走入了千年的沉寂。

装饰画装饰画是一种并不强调很高的艺术性,但非常讲究与环境的协调和美化效果的特殊艺术类型作品。装饰画以制作方法进行划分:印刷品装饰画、实物装裱装饰画、手绘作品装饰画等;以材质进行划分:油画装饰画、木制画、摄影画、丝绸画、编织画、烙画等。

拼贴画就是打乱时间序列,整体呈“心理结构”,局部仍用“传统写法”,巧妙剪辑、拼贴各个“画面”的一种新技法。它实际上是所谓“意识流”作品的一种“变体”,是“心理线”和“故事线”的一种拼贴、交错,比较适宜于表现时间跨度大、空间变换多、思想容量丰富的题材。

.版画艺术版画是用刀子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版、石版、麻胶版、铜版、锌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版画分为四种;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版画。

第7篇

关键词设计艺术工业设计社会文化

中图分类号FB47文献标识码A

“设计不是一种职业,它是一种态度和观念,一种规划(计划)的态度观点?!薄狭δ杉↙aszloMoholy-Nagy)。“设计是包含规划的行动,为了控制它的结果,它是很难的智力工作并要求谨慎的关键的决策。它不重视把外形摆在最优先地位,而是把与之有关的各方面后果结合起来考虑,包括考虑经济、社会、文化效果?!薄兀ǖ鹿诙吩煨脱г海I杓拼痈疽庖迳辖彩巧缁岷臀幕枷氲姆从常虼松杓埔帐醮幽持纸嵌壬纤担且恢侄陨缁岬睦硐搿L致凵杓埔帐醯姆⒄骨魇疲纫纯慈嗣嵌陨缁岬睦硐肽J?,或要求、或幻象、或期望、或责任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设计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21世纪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设计的观念不断地发展,探索未知,为后工业社会寻找新的造型语言和艺术理念,就是说设计已经不再只是用自己的方法去研究世界,更重要的是设计研究科学的双重性的调和,即科技给人和人生存方式的影响及科技给社会带来的污染和危急。设计的观念决定了设计艺术发展方向,本文即从以下角度探讨了设计艺术在未来的发展态势。

1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须适应科技的变革

人类的价值和思维方法的改变都是漫长的,但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必然会极大地影响其发展??刂迫丝诘脑龀ず捅;ど肪骋殉晌夜匦爰岢值幕竟摺5ぢ蟮纳杓剖ΩA痔兀∟ielsPeterFlint)的设计观念能给予我们许多启示,他怀疑西方的物质享乐和消费注意价值观,主张从工业文明的物质享乐转变为非物质的过程,强调服务和无处不在的信息交换,他甚至向往东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现在他正专心于“衍续”(sustainable)产品和建筑的观念设计研究,并开设了一家以自己的名字(flint)命名的商店,专门出售“衍续”产品。

可以看出,工业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处理好设计观念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因此,设计与社会经济形成互动的关系是设计艺术发展的大趋势。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讲,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实质。英国的工业化开始发生于18世纪,西欧、北美的工业化都始于19世纪,到本世纪中叶进入成熟的高度工业化阶段;而其他一些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大都始于20世纪;对于广大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此工业化是一个世界化的进程,而且至今这个进程还远没有达到终点。工业化带来的是工业文化和工业文明,其本质是追求物质化。西方在达到高度工业化的过程中,一方面生活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另一方面也目睹了工业化带来的一切负作用。西方的许多学者提出,从工业化的物质文明向非物质文明转变的关键因素是信息技术。21世纪的设计观念是,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转变;从物质的设计向非物质的设计转变;从产品的设计向服务的设计转变;从实物产品的设计向虚拟产品的设计转变。

人类社会发展是呈现螺旋式的上升,后现代主义提出的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这一问题将在信息时代的设计中得以解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信息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的比重日益增大,从事具体的工业生产的人数在逐步减少,而从事信息业和服务业的人数在迅速增加。人们的需求重点从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转移。我们的社会从过去的“硬件社会”向今天的“软件社会”转化,人类已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

新的技术又一次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工业时代生产规模的庞大、集中、标准化向后工业时代的小型、灵活、多样化发展。产品的个性化和文化特色成为生产的重点设计的含义发生了质的变化,两种文化之间的对立走向融合,使得传统的功能主义的设计思想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产品设计中,产品的形式与功能已没有必然的联系。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单纯的科技主义文化已不能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设计已变成了一种融合科技与艺术的综合学科。新的设计形态已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设计的产品也成了一种时时变化着的东西,通过这种产品设计师与顾客进行互动式的交流。例如多媒体设计、虚拟空间的设计和网页设计,它们的传统形式已不复存在,纸张、油墨、装订线已变成了各种电子线路,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已不像一份报纸、一本书那样摆在我们面前纹丝不动,而是在屏幕上闪烁着各种光芒,变换着各种造型,每当你按下一个按钮,将会出现一幅新的场景与新的文字,它们将按照你的要求,提供给你不同的功能:查寻资料、浏览网站、了解产品、发送文件。在这里,任何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和衡量标准都显得毫无意义,设计师同时也是艺术家,它将充满感性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合理的生存空间,在更高层次上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文化背景

设计离不开庞大的哲学思想,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因为那是孕育它的土壤。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要素。每一个中国人所受的教育均以这三种为基础。倘若对这些基本思想缺乏深入了解,但却试图透过设计来传递这种思想概念,结果就会如同水中捞月一般。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概念上,东西方的哲学体系有基本的差异。在西方而言,特别是自文艺复兴时期起,人类已被视为大自然的主宰,甚至可以控制大自然,因而导致后来兴起的工业革命,以及各种卓越的科技发明??墒?,在东方来说,人类往往视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并且不断努力寻求与大自然的协调。我们这个以西方为主导,竞争激烈的消费社会,往往欠缺安稳;而东方哲学体系所灌输的和平安静思想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例如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空间构成的意识、生命力的节奏与韵律、线面的有机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这种种充满活力的造型,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而它们恰恰是承载东方文明的载体。这些造型不是单纯的再现已知事物,也不是纯粹的主观的幻想,而是以科学思维所不能替代的直观感受在未知的人类的精神世界和外部世界中的探险。它记载了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了生存的勇敢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深刻的审美观和哲学观,因而这些造型是富有生命力的、是永恒的,是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

先进世界资讯发达,社会及文化发展渐成一体化。当代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必然立足于本土文化和思想基础,将精髓融汇于现代思潮中,丰富我们的生活,成为一个多极化的现代国际文化体系。

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体制的逐步瓦解,经济发展的中心从西方向东方转移,已有学者预言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价值观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把握住历史的契机,站在新的高度对中国传统哲学观、美学观的再认识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道路。

设计是文化的设计,而不仅仅是流行的色彩与块面的罗列与拼凑。对西方现代设计思想的借鉴是在传统审美基础之上进行的。在设计实践中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构图原理和平面化特征以及画面中各元素之间力的平衡的研究是发展中国设计重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绘画的构成中讲究“经营位置”,也就是说在平面化的效果中注重各部分的和谐与完整,各种元素之间力的关系力求达到平衡,即各种元素的力度包容在整幅画面中,“内容即使繁杂,也统一于意境”。同时,对传统构图中的“立与破”的辩证关系和传统笔墨效果的吸收与借鉴也是重要的课题。

3设计在未来的挑战之一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从长远角度看,最好的生态产品将会成功并控制市场。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问题困扰着我们。自然资源迅速减少,环境污染公害增加,这些不稳定因素导致西方工业经济衰退。保存资源、?;せ肪澈蜕蟪晌惹幸饩龅奈侍?,例如探索新方法解决垃圾处理,以减少污染,节约原料;改善产品结构,使其可修理;使用无废料的太阳能;节约用水设计等。

格鲁斯(JochenGros)于1975年提出“有意义的功能”理论,设法跳出自然科学思想的目的理性,倾向于人文科学思想方法,尤其是知觉心理学,它在德国首先提出再生循环处理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思想即生态设计。

在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类中心主义的过度扩张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在探索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为当代的发展不应该损害后代的发展权利和机会。目前,追求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在全球获得广泛的共识,许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计划,《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就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与农业和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是以科技和信息作为经济发展的原材料,是建立在人类智力或智能充分发掘与利用基础之上的,不会对自然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采和应用,进而产生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相反,它要利用科技手段去保护和改造自然环境以维护生态平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使自然环境更有利于增进人类的健康发展,从而使现代人类社会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变革是持续不断的,设计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要探讨设计艺术的发展趋势,必须明白设计是一个边缘学科这一本质,在人类科学与文化都在进步与革新的时代,对于作为艺术与科学、物质与精神、人与环境和谐之纽带的设计艺术,变是永远不变的原则。

参考文献

1V.C奥尔德里奇.艺术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第8篇

20世纪初期,法国野兽主义绘画和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出现,这两种绘画流派的艺术形象均极度夸张甚至趋于变形,色彩明暗对比强烈,笔触豪迈粗犷、潇洒不羁,标志着现代绘画的正式诞生。1907年,法国立体主义绘画兴起,以抽象的块面进行构图,完全打破了传统绘画中画面的完整性,现代绘画由此进入独立的逻辑创作阶段。1909年,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启发之下,意大利未来主义艺术家尝试通过对线、形、色、光的重叠排列来表现物体的运动感、速度感乃至光感和声音。同时期出现的德国青骑士社将表现主义推向新的高度,在造型设计上无限夸张、强烈扭曲、极度变形,在色彩运用上强弱突出、对比鲜明,在创作技巧上则采取富于哲理意蕴的抽象或半抽象手法,直接促成了抽象主义绘画的产生。抽象主义绘画不再强调形象的象征意义,而是主张使用点、线、面和色彩等基本的绘画语言来传达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态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达达主义流派在瑞士形成,并迅速流行于欧洲各国。它完全否定了以往的艺术规范,采用彻底的虚无主义,将拼贴手法、偶然机遇等融合于美术创作之中,个体主观性色彩极强。二三十年代,超现实主义出现,它以精神分析学的潜意识学说为艺术创作的核心理念,主张从梦境、潜意识和臆想中获取灵感,创造出完全摆脱现实束缚的超现实画面。二战后,现代绘画在美国获得进一步发展,分化出抽象表现主义,这种绘画风格集抽象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于一体,彰显出极高程度的自由和个性,构图设计与色彩安排的独到性将现代绘画推向又一个高峰。

二、以抽象变形为构成原则的艺术设计

俄国画家康定斯基是德国青骑士社的重要代表,也是投身抽象主义艺术创作的领军人物。他指出,“点、线、面是造型艺术最基本的单位和语言,它具有符号和图形功能,可以表达不同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它具有抽象的形式、艺术的内在本质和非凡的精神”。点是相对于所存在的空间而言面积和体积都非常小的空间占有实体,形状对它来说无关紧要,这就赋予了点以实质的抽象性。线既可以是任何物体的运动轨迹,也可是视为任何形态细长之物的简约存在,在形式上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简化性和普遍性,因而也是一种典型的抽象元素。面同样如此,任何一个二维空间,无论形状如何、尺寸如何,均可归为此类,相对于点和线而言,是更为直观的抽象存在。基于其自身的抽象特质,点、线、面的艺术性结合也是抽象的。在现代绘画中,艺术家不再囿于自然事物的本来面貌,而是经过自身情感的加工与个性的灌注,通过剖析内力的运动变化,对事物的外在形态进行抽象变形,着力刻画物质的内在本质,而这种内力的运动变化则被艺术家们视为自然物质的生命活力。因此可以认为,现代绘画是通过点、线、面三种艺术元素的运动组合来表现形态的抽象变化,包括形态的节奏、韵律、方向和位置等,继而展示形态之下饱满的生命活力。例如蒙特里安的作品《树》,通过纵向与横向的线条来表现树木的生长规律与生命特性,位于中心位置的模糊可见的主干,则展示出树木生长运动的主要脉络。由此可见,以抽象变形为核心的构成原则所强调的是事物内部的气势、节奏和生命力这些共性的存在,而不再是外形这种个性因素。这就说明,尽管抽象变形之后,事物的原本形态在现代绘画中不复存在,但其本质的、共性的内涵却清晰可现。又如,在米罗的《绘画》中,观者可以发现其中的很多形象都是由单纯的点构成,并且这些点是富于思想、蕴含表情的,它们艺术性地连成线、结成面,令整个画面充满动态美、节奏感与灵活性,让观者产生无限联想。

三、以分解组合为形态要素的艺术设计

现代绘画以分解组合为形态要素的艺术设计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打散构成、立体解析和意义合成。打散构成是指,在现代绘画中,艺术家往往以局部为形态要素,把单一的自然形或其变形自由分解为部件,这些切断后的部件可以不再具有自然形,也可以不再具有原本的功能,随后,艺术家把这些部件作为绘画的构成要素,使用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来构成新的形象或画面。打散构成是一种自由的分解组合,具有同一性的部件经过重复组合,便可创造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进而产生和谐统一的整体美感。例如,在康定斯基的《几个圆形,第323号》中,重复出现了众多大小各异、颜色不同的圆形色块,它们在暗夜之中静静流淌,相互重叠而又彼此分离,整个画面展示出一种强烈的节奏感和运动感,还体现出强烈的和谐美和韵律美。立体解析是一种有规律的分解和组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艺术家把单一的形体分解成为多个立体投影图,再通过诸多艺术手段,将这些投影图组合成为崭新的画面形态。这种分解模式能够让画面产生一种支离破碎的美感,并能营造出一种传统美术所不具备的多维空间感受。西方现代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就是立体解析的典型代表,他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绘画完美融合,把所要描绘的对象分解为多个形态各异的部分,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视觉美感和空间概念。例如,在《拉提琴的人》中,毕加索为观者提供了多个观察角度,观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看到同一对象的不同侧面。美国画家希勒继承和发展了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他的《震教徒的农舍》在画面中同时呈现出正面和侧面效果,左侧似乎是蓝天,但上面点缀着三扇窗户,又像是农舍侧面的墙壁。整个画面呈现出复杂的几何式构造,构图严谨稳固,视觉效果丰富,既体现出极强的秩序性,又彰显出透视重叠的效果,源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艺术色彩浓厚,令观者产生耳目一新之感。意义合成是指对多个形态进行分解,从中挑选出一部分意象进行组合与重构,对意象的意义进行叠加,继而扩大形象的内涵。不过,融为一体的意义相互之间并不能保证是完全肯定和包容的关系,它们往往与现实不符,是一种偶然的、随机的结合,呈现出超自然和超现实的特征。通过这种艺术设计方式所构画的图像能够带给观者强烈的内心冲击,让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感受到图像背后艺术家深刻的思想与充沛的情感。意义合成方法的运用主体是超现实主义画派。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强调远离或超越现实,潜入人的内心世界,其创作灵感大多来自人的潜意识及幻觉。他们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运用夸张、变形、分解、种族、错位、叠印、倒置等艺术手段,将一些毫不相干的形象拼凑在一起,塑造出近乎荒诞的心理幻境,借此表现人类复杂多变的精神世界。例如,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记忆的永恒》,画面中三块停止行走的时钟几乎完全脱离了现实的形态,它们像柔软的面饼一样,一个软绵绵地挂在树枝上,一个呈九十度直角耷拉在像是长着婴儿脸的怪里怪气的生物上,还有一个搭在生物旁边的平台边沿上,仿佛就要融化一般。在空洞荒凉的海湾背景之下,三个超越现实的时钟向观者呈现出一个时间已经绝对停止的绝对安静的世界。在这幅图画中,各个形象细节精准,除却三个钟表以外呈现出高度的写实性,但整个画面在视觉上却带给观者一种荒诞怪异、不合逻辑、同时又似梦似幻的感受。

四、结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 亚洲美女在线一区 | 国产精品女教师久久二区二区 | 91热视频在线| 91免费影片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桃色 | 9191色| 亚洲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小舞的玉足把我夹得好爽 | 国产97色在线 | 国产 | 亚洲成人77777| 小早川怜子一区二区的演员表 | snh48国产大片永久 |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国产视频一区 | 人人爱夜夜爽日日做蜜桃 | 国产一级电影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桃色 |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 免费成人午夜 | 伊人久久艹 | 91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91在线www| 九九九伊在人线综合2023 |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 | 99精品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 | 久99久热| 日韩精品小视频 | 国产综合免费 | 91片看 |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 91成人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网站 | 99热最新网站 | 成年免费视频 | 91视频免费污 | 91视频电影| 国产福利视频在线 | 亚洲免费精品一区 | 97福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