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一_久久综合激情_亚洲97_午夜影院在线视频_国产成人福利_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首页 优秀范文 中医药学论文

中医药学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3-20 16:19: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医药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医药学论文

第1篇

中国医学所具有的整体观念体现出了科学系统的思想,有其特有的优势。但是在其千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仍然是依据传统的理念和诊治经验,按照阴阳五行、益气,以及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来进行诊断和治疗,不是持续的自上而下,因此其病情、病理分析明显物质基础不足,基本是在暗箱里操作,在这一过程中,接诊者的诊治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体现出事物内在的本质,无法准确地阐释内部系统的成分以及动力学的整个过程。相比于系统生物学“系统集成”的理念,传统中国医药的“全部”观点,在理念的核心上相似度较高,但系统生物学研究目前处于“减少”的理论阶段,从学习单细胞这样的最为简单的系统开始,继而通过简单的一个系统进行网络的研究,从而“自下而上”地进行完整复杂的人类生活系统的构建,同时既要了解这一系统的功能与结构,又要掌握各个组件之间的互动、整个系统内部的运作规则。所以,系统生物学方法能够对于传统医学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的弥补,从而真正地促进系统医学的持续发展,激发中国传统医学的生机与活力。

2系统生物学对于中医学发展的启示

中国传统医药属于复合系统,其治疗机理、目标关联着多个细胞与基因,调节平衡人体,促进体内整体环境的稳定。中医药的材料及其有效的化学成分是相同的,不同类或者组件的化学成分交互作用。传统的中国医药配方,重新组合具有活性成分的单一药物,或者生成有效物质,或者联合治疗,使得治疗效果得以增强,但是也可能增强或降低疗效与毒性,也可能使副作用减少或增加,构成新的层次更高的系统,并在人体内发挥系统强大的功能,以及系统内的活性成分与目标系统之间相互的作用。传统中国医学的系统决定着通过支队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通过治疗的单一效果,对传统中药或者复方研究疗效进行评估,无法得到其本身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因此,传统中国医学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不单纯需要单一的药物与化合物,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目标系统的反应规律之间的化学成分,以及人类的相关影响和协同的方法。在西方,研究中药的方法常常是拆迁测试,即通过解剖麻雀来发现活性成分的明显作用,但是却无法反映中药方剂在配伍方面的规则。因此,中国传统医学要想得到持续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全面”上,也不能单纯停留在提取活性成分的水平、纯化分离等层面,而是应该立足于中医理论,与研究现代生物医学的方法相结合,对于中国医药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建立起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传统中药复方充分体现了中医特有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治疗的整体理论,以君臣配伍理论为基础,通过药物的精选,全面调节平衡身体机能,发挥祛邪、标本兼治的功效。中国医药复方是传统中国医学的精华,传统中药的复合成分同人体之间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函数关系。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和整体评估兼容性的特性,必须要全面准确把握复合效应的整体性,传统中国医学与人体这两个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一个更为先进系统的形成。传统中国医学理论只有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并发挥二者的相互作用,才能全面阐述中医的理论、作用机理以及治疗的物质基础。传统中药复方具有对于各种有效成分进行协调的作用,针对器官、治疗目标、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不同,进行综合调控,发挥中药复方的综合作用。因此,研究传统中药复方应该从整体上进行,从而构建中国复合药品质量评价体系,这是很有必要的。因此,笔者基于化学基团理论,阐述复方中药的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因为这样能够阐明兼容性的规则,有利于相应的中医辨证研究的开展。

3结语

第2篇

(1)从中医药的角度来看

有机化学是药学研究与药物应用的有力工具。用于临床上的大多数药物(包括合成药、生化药、天然药等),其主要成分几乎都是有机化合物。因此,合理使用各类药物,充分发挥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避免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这都需要我们了解及掌握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状。有机化学同时也是中药研究与创新的必备手段。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继承与发扬中医药在治疗疾病的优势与特色,深入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充分发挥与应用中药的特长,开发与创新临床上有效的中药新品种,是我国医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临床上使用的中药方剂组成成分复杂,同一种中药出现在不同的方剂中其所起的功效不同,这与中药本身含有多种成分有关,可以说一种中药自身就是一个小小的复方。比如:中药的配伍,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组合使用。在熬煮中药的过程中,药与药之间发生了某些相互作用,其实也就是发生了化学反应,使中药材中原有的主要成分结构发生了改变,而结果是有的增进或减低了原有药效,有的则抑制或消除了毒性和烈性。因此,弄清每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对临床用药是多么的重要。这也就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有机化学的又一原因了。

(2)从化学学科的分类上来看

有机化学在大化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大化学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在大学的课程安排中,都是先学习无机化学,然后再学习有机化学,最后学习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即没有有机化学的学习,是学不好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有机化学还是中药相关专业学生考研的一大必考科目,考研的同学只有在学习有机化学时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学习方法,才能取得优异成绩,从而成为顺利通过考试的一个关键。由此看来,无论是从有机化学的历史上、从它与生活的联系上,从它在临床用药上、在中医药的研究领域上还是在大化学中的作用上、在学生考研上,它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2学好有机化学的方法

有机化学虽然知识点多、记忆困难,但是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它不是问题。

2.1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课堂上认真听讲

做好笔记(1)听课是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在有机化学体系中,各部分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对某些知识不了解,那么在学到与之相关的知识时就会特别吃力。例如,醇、醛、酮这几章节的内容没学好,后面再学习糖类化合物这一章节时就很吃力。因为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糖类是多羟基醛(酮)及其缩聚物和它们的衍生物,糖的结构中含有醇羟基、醛基和酮基,它同时具有醇和醛、酮的性质。因此课堂上能不能跟随老师思路,不错过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2)老师在课堂上会反复的强调某些内容,这些内容一般都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考试恰恰不都是考重点难点么?如果掌握了这些,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应该就不成问题了。(3)老师教学多年,不管是在知识层面上、解题思路上还是在常见错误分析上,经验都十分丰富,尤其是我们的大学教师,他们大部分都是优秀的硕士、博士甚至是教授。在课堂上,老师大都遵循着这样的古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千百年来留下来的古训必定有它的道理。老师除了传授给我们知识外,更多的是传授给我们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方法。一旦我们掌握了这些经验与方法,定能学好有机化学。

2.2课上做好笔记至于笔记

我建议大家记些老师强调的重难点、解题思路、方法以及例题。不懂的课下可以问老师,即使将来忘记了,还可以再复习。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上课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做个有心人就显得特别重要,也许这就会成为你学习有机化学更好的捷径。

2.3课上、课下积极地记忆“记”即记忆

与数学、物理等理科相比较,“记忆”对有机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习化学的最基本方法。这是由于化学本身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当然不能死记硬背,而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记忆的方法有很多,有理解记忆、有意记忆、联系实验记忆、对比记忆、归纳记忆、趣味记忆、记错记忆等等,这么多方法并不是每个都适合我们,我们要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做好实验我们都知道有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因此,要想学好有机化学就必须先要做好实验。在做实验时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动手,不要眼高手低,而且要学会观察。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曾在他的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6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观察、观察!瓦特由于敏锐的观察而看到“水蒸气冲动壶盖”进而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的重要性。在化学实验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学好有机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实验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反应,从而更轻松地记住反应。

2.5学会思考柏拉图曾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华罗庚曾说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发明,都是和发明者深入看问题的方法密不可分的。可见在学习知识上,学会独立思考很重要,它会使你对知识有更透彻的了解。尤其是有机化学,更要学会独立思考,要能从个别想到一般,从现象想到本质,从特殊想到规律。

2.6培养信心与兴趣以上的学好有机化学的方法

第3篇

中医药学是中国第一大发明,其意义远大于我国指南针、纸、印刷术和火药等四大发明。中医药学是中国的原创性医学,与中华民族历史一样悠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及全球化的发展,中医药在我国医疗界占据市场己十分紧迫,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势在必行。中医是最具特色的文化,要想做到真正的中西医并举,还是要靠我们这一代中医药学子的不懈努力与奋斗,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让中医药改变现状,超越现在,真正深入人群、走向世界!

一、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优势

“神农尝本草”,自古以来,中医药有着悠久历史,中医药治病救人的优势有目共睹。中医治病求本,中药不良反应少,很少产生耐药性,这些种种却鲜为人知,由于对中医中药的了解不够,使大家对中医药产生很多偏差的认识,中医药的优势应被广大群众所了解。中医过去在疾病治疗中总是处于从属地位,患者经常是走过很多家医院、做了全套的医疗检查、治疗未果,才想起中医。在2003年的“非典”中,中医对于这种病因不明,来势汹汹的疾病,通过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等屡获良效,中医彰显了它无穷的魅力。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办法防治“非典”,不仅疗效确切,而且费用大大节省。不仅在“非典”中中医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接下来几年发生的甲流、龠流感中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中医药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浩瀚的经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

近年来,国家也对中医药的发展高度重视。我国已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制剂40余种,一批新的科研成果的到世界医学界的公认,屠呦呦老专家的获奖,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医药文化的优势。我国传统医药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在医疗保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由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优势所决定的。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学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越来越被学术界、产业界所重视。进一步认识这些特色和优势,并在实践中加以发挥极为重要。

二、新一代的中医药学子如何使中医超越现状,走向世界

(一)要做到和中医“谈恋爱”——热爱中医,不离不弃是学好中医的重要前提。

只有真正的热爱中医,对中医时刻充满爱好与兴趣,才能有所收获,学有所成。纵观中医史,几乎所有的名医都是在对医学的热爱与执着追求中、在长期深入的实践探索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学习中医,没有对中医的热爱,学习过程中就找不到情趣,就会味同嚼蜡,就无法把中医学好学透。这个比喻打得好,要和中医“谈恋爱”,这样,就会觉得对中医有了一份责任,中医是我国几千年来留下的最伟大的财富,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把中医发扬光大,不仅要超越现在,更要超越过去中医所取得的成就。

(二)重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学好中医的基础条件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学好中医的基础,虽然对于初学中医的人来说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可能是枯燥的,难懂的,但是当你跨过这个坎儿,真正走入中医这个殿堂的时候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医是神奇的、博大精深的,她是瑰丽的宝库。现在有一部分人忽略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殊不知,基础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熟读《内经》,学好中药等这些基本课程是为以后研究发展打下的奠基石。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

(三)跟名师,多临证——学好中医的必备条件

中医理论课程固然是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但是如果仅仅掌握好了理论知识,而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照样不会看病。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这是知识来源、作用以及提高的途径和规律。学习中医犹需如此,只有回归临床实践、所学才能被验证、巩固,才能获得新知,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从而推动中医发展。

(四)中医药学子要有时代责任、创新使命、民族情怀、国际视野

第4篇

1.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医学教育会议提出“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我国教育部在《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中明确指出:“学校要得到人文、社会科学及其他自然学科的学术支持,重视并制定专门政策,鼓励其他学科支持中医学科的发展”。并要求中医药院校在其教学计划中要保证开设“与中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其比例应当适合中医学科的发展、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卫生保健需求。”善待、关爱、敬畏生命是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具体而言则是为对个体命运的关切、对个体尊严的维护、对个体价值的追求。“人本医疗”应该成为医务工作者技术实践、职业活动时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因其不仅能提升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及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同时也促使他们更关心、尊重患者,使得患者就诊的安全感与信任感增强,并使医患关系得到改善,从而为提高医疗效果奠定基础。所以,加强人文医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提高中医药院校学生的人文精神必须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人文医学和哲学社会学科的教育是现代中医药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提到的七种核心能力中,四项皆与人文素质相关,足见哲学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医学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医学生救死扶伤只是基本,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拥有的权利、患者对死亡采取的态度及患者活着的尊严等问题更为重要,这也是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所以中医药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医学疾病知识、诊疗技术,还须要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素养,以此能更多地关注患者的思想、情感等。医学教育中,培养专业知识技能和科学精神是基础,培养人文素质与健全人格是升华,通过这两个“培养”才能促进人格健全、知识广博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成长。

3.加强人文医学和哲学社会学科教育是适应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俨然成为21世纪的主流医学模式,传统的生物学模式一去不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了现代医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即要求医生诊断与治疗应建立在新的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从生物-心理-社会各方面综合观察分析健康人群、病人和疾病,从而进一步促进医学社会化发展。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生物学模式,将“病”和“人”割裂开来,更侧重于人的生物属性,轻视患者的客观感受,“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文精神及关怀都没有体现出来。医学科学融入更多人文科学与心理学,使得其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补充,是医学社会化的体现。教导、培养未来的医生不仅要重视消除患者的痛苦,而且还要重视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不仅要重视患者个体,还要重视人类健康和社会利益,应把对社会负责作为医师道德的重要标准,这是现代医学必须遵循的发展趋势。

二、实现中医药院校人文医学与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途径

中医药院校人文医学教育和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与普通的专业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不同,重点是习惯性与持续性教育,学生自己感悟和领会将是教育的重点,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医学教育理解为只是在医学课程表里增加几门人文课程。因此学校可以把传授实践技能和科学知识与传递人类伦理道德规范和文化价值观念有机结合起来,培养既具有明确生活目标、高尚审美情趣又掌握医学知识的医护人员,从而达到提升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使人文精神完善的目的。

1.加强医学课程与人文教育课程的融合在国外,一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在实践中,将人文社会科学渗透在医学教育中,其基本医学课程包括社会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等三部分,其中心理学、社会医学、社会学理论、伦理学、医学法律学、行为医学等被列为学校医学学科课程体系的必修课,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国中医药院校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改变原有课程的结构,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在教材中体现人文精神,并且加强医学史、心理学、医学与哲学、社会学、管理学、美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面向未来,培养新型的复合型的医学人才。

2.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教学的融合德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保证,而“两课”教学则是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的主干道。在人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世界中,德育“两课”无法涵盖古今中外所有的优秀文化遗产,所以中医药院校加强医学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中医药院校可以通过提供读书目录、课程选修、举办人文讲座、电视和网络等形式,加大学生的知性训练,以此潜移默化地提升其人文素质。因此,促进文化素质教育与德育“两课”教学的融合,是实现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3.加强人文精神实践环节的形成在中医药院校素质教育中,人文社科文化教育不能只拘泥于课堂教学,还应拓宽至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会深化课堂教学,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间,把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当做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既奉献了爱心,又锻炼了能力,这能让医学生逐渐养成“以人为本”的医疗意识,社会担当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最终实现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

4.加强培养医学生医疗人文情怀目前的医患关系比较复杂。医疗行业如以患者为本,在医患行为中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则可极大程度地缓和医患紧张关系。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现代医学教育模式领导下,医生在临床教学以身作则,成为学生们行动和思想之楷模,使之人文情怀得以逐渐塑造。

第5篇

关键词:医学论文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2.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用 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3.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4.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0.05(或P<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的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的差别;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χ2=4.68,F=6.79等),应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8);当涉及到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置信区间。

第6篇

【关键词】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常见问题

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一般均应有摘要,为了国际交流,还应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1]。目前国内大多数科技刊物的都要求刊载论著时须附有英文摘要,便于国外检索机构收录,让国外相关科技人员了解我过科研进展,促进国际交流。因此,英文摘要质量的提高非常有必要,然而很多科技期刊论文中的英文摘要存在诸多问题。现对于国外杂志摘要常见惯用格式及国内杂志编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

1.英文题名

英文题名要求准确、简洁、清楚,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noun phrase)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者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2]。李平和曹雁通过对4492个标题样本的研究,结果显示名词短语占绝对优势,达到84.5%,该统计远高于张桂萍等所做的统计数据44.7%[3]。

例:The Analysis of the Self-Perception for Job Satisfaction among Nurses in a Hospital

分析:

1.1 题名要求简洁,中心词突出,因此,中文题名中常用的分析、研究、观察、评价、思考等,在英文题名中如Thoughts on,Study of,analysis of等,应尽量避免使用。题名中起始处的The Analysis of 可以省去。

1.2 近年来题名趋向简洁:冠词可用可不用时均不用[2],尤其题名起始处的应该省去,题名中间的视情况而定,泛指的可以省,特指的则不能省。因此题名中Self-Perception 前面的the可以省去。

2.英文摘要正文

2.1 时态

目前国内大多数医学期刊要求论著作者撰写结构式英文摘要,由“目的”、“方法”、“方法”和“结论”四部分组成,有些国外医学期刊要求有背景。

2.1.1 期刊英文摘要目的部分多用不定式短语,然而国外有些期刊目的是包含在背景中的,这样,需要用句子来表达,目的部分的句子的时态多为一般过去时,如:“ Our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the short-term effect of smoked cannabis on this symptom.”(CMAJ, 2012, 184:1143)

2.1.2 期刊英文摘要方法部分说明课题的设计、使用的材料和方法等,应该用一般过去时来描述。

例: Methods By the way of multiple iteration, boosting will change the weak classifier (decision trees) into a strong one.

分析:句子中使用了一般现在时,应改为一般过去时,will改为would。

2.1.3 期刊英文摘要结果部分介绍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时态为一般过去时。

例:Results A ~ I represents the medical quality total efficacy coefficient of nine hospitals respectively 68.7, 79.1, 71.9, 86.5, 86.0, 79.5, 87.6, 83.3, 90.3.

修改后为:Results The total efficacy coefficient of the medical quality of nine hospitals which were represented by A-I were 68.7, 79.1, 71.9, 86.5, 86.0, 79.5, 87.6, 83.3, 90.3. (中国医院统计,2011,1:48-52)

2.1.4 期刊英文摘要结论部分大多用一般现在时,表明该实验结果具有一般性,可以推广。作者在很有把握得出此结论时,多用一般现在时,在第一个例子中属于此种情况。而在第二个例子中,针对本研究得出的结论,用了一般过去时。

例:Interpretation: The WHO growth curves show no significant discriminatory advantage over the CDC growth curves in detecting cardiometabolic abnormalities in children aged 9-16 years. (CMAJ, 2012, 184: E539-E550)

例:Conclusions Compared with guideline-based usual care, exercise training resulted in a modest reduction in depressive symptoms, although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improvement is unkown.(JAMA, 2012, 308:465-474)

2.2 语态

采用何种语态,既要考虑摘要的特点,又要满足表达的需要。以前强调多用被动语态,理由是科技论文主要是说明事实经过,至于那件事是谁做的,无须一一说明。现在主张摘要中谓语动词尽量采用主动语态的越来越多,因其有助于文字清晰、简洁及表达有力[2]。丁茂平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国内外摘要在目的和方法部分第一人称第一人称使用上存在巨大差异。描写目的时,国内医学期刊仅用不定式,国外原版医学期刊多采用第一人称复数主动句。描写方法时,国内期刊几乎全部采用被动句来表达,而国外期刊多用第一人称复数的主动句[4]。学者们在语态的使用上意见不一,笔者现就几个实例进行分析。

例:The perception of pathogen or microb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molecules by plants triggers a basal defense response analogous to animal innate immunity and is defined partly by the deposition of the glucan polymer callose at the cell wall at the site of pathogen contact. (Science, 323:95-101)

Participants were enrolled starting July 18, 2000, and randomized to 4 popular diet groups until January 24, 2002.(JAMA, 2005, 293:43)

分析:在英文中该使用何种语态,并无一成不变的规定,需根据作者表达需要及句意特点灵活掌握。

2.3 其他易出现问题

2.3.1 标点符号的误用问题

例:Seasonal trend model was applied to establish a model based on the data of diarrhea syndrome obtained from the sentinel hospitals during 2006 - 2009 in Xuzhou city。The mean season index of every season were 98.77%、100.58%、100.43%、100.18% respectively, ……

分析:汉语的句号(。)和顿号(、),在英文中不存在,英文中应分别用(.)和(,)代替。

2.3.2 词的搭配问题

例:Chronic Esophagitis: Report of 57 Cases with Emphasis on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Type

像这样的词语搭配问题,如果平时不注意积累,特别容易用错。

3.结语

医学论文作者需要积累英语词汇,熟悉英文结构及习惯表达外,还可以通过语料库来查找语言资源比如英国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可为我们提供比较权威的答案[5]。近年来,很多网站开发了免费电子词典比如有道词典,内容选自Cobuild语料库和英汉、汉英词典,也为我们寻找专业的英式表达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 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S].

[2]陈浩元. 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李平,曹雁. 科技期刊论文标题抽象名词短语结构分析与应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23(2):322-324.

第7篇

在门诊中开展药学服务,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患者向药物咨询师询问用药的相关知识,药师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或者实践经验不丰富,将不能及时或者准确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而影响患者对药师以及医院的满意程度。在门诊中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不仅能够满足患者需求,而且还能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用药指导。

2门诊药学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本院开展的药学服务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患者不遵医嘱用药

患者只有掌握药物用药方法,药物治疗效果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如门诊患者较多,通常情况下,药师只将用药方法记录在药袋上,没有给予患者足够的说明,进而导致患者拿到药后,不了解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大部分患者感到病情好转时,往往停止服药,影响病情治疗效果。

2.2患者不理解特殊药物的用量用法

部分患者对口服用药的注意事项不了解,如阿伦磷酸钠片是一种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患者要在饭前服用,使用白开水送服,进而能够加速药物的吸收,且服用后不能立刻躺卧,避免导致食管发生不良反应。因此,药师在对患者配发药物时,要告知患者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以便能够将药物的治疗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3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水平的有效对策

3.1提高药师业务素质水平

在门诊药学咨询窗口配备药学素质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药师,其自身具备的专业药学知识以及精湛的药学技能水平,能够及时、快速更新药物信息,对药物进行安全性评价,告知患者药物最有效的使用方法,最后给患者及家属提供较好的药学服务。门诊药房作为给患者转交药物的重要窗口,其服务质量水平的高低给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带来直接影响,因此,门诊药房药师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微笑、热情对待患者,积极回答患者疑问,提高患者满意度。

3.2药师及时反馈不合理用药

药师要对药物处方进行严格审查,分析用药的合理性,如存在用药不当或者错误的情况,则要及时反馈,并提出积极的改进方法。另外,临床医师接待患者较多,易发生写错现象,如用药、给药途径以及剂型错误等。因此,药师要对处方严格审查,避免发生医疗纠纷。由于药物种类较多,临床医师不能全面、完整掌握所有药物的成分,易导致发生重复用药情况,如药师审查过程中发现重复用药,则立刻反馈给医师,适当调整药物。此外,药师要与医师建立良好沟通,探讨药物特点、作用以及药理作用机制,实现用药一致性。

3.3引导患者正确用药

部分药方中仅显示药物名称和使用剂量,药物具体使用方法不详细。门诊药房直接与患者接触,负责解答患者疑问、提供药物服务以及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等工作。如对幼儿干粉混悬液进行调配时,需要运用标签进行说明,让患儿父母注意使用前摇匀、适量加水等,保证用药的正确性。另外,药师在对患者转交药物时,嘱咐患者及家属按时服药,不能随意调整药量,停药,并告知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避免患者发生恐慌,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另外,告知患者按照正确方法储存药物,避免药物发生变质、潮解等现象;禁止使用过期药物。

3.4建立药学服务平台

门诊药房可通过开通电话咨询业务以及网络服务等,给患者提供专业性强的服务平台,耐心、认真解答患者疑问;网络平台能够使患者自主查询药学相关知识,在线提问疑问,填写药物咨询服务记录,药师也要热情回答患者疑问,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增强用药安全性。

3.5药物监护与治疗评估

如患者病情比较特殊,门诊药师要为其建立药历,对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目的、是否对症治疗、用药过程与用药剂量是否合适、用药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以及用药后疗效等方面内容,另外,对药物治疗参数进行检测,极大程度保证用药的合理性。药学服务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性,门诊药师在与患者交流时,理解、尊重患者,建立友好、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用药依从性,合理使用药物,提高临床疗效。

4结语

第8篇

论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学习的重要意义

摘要: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有助于正确理解各种文化的本质和核心,从而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有助于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张寒梅:四川大竹人,女(1969.11-),重庆工商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相关问题、东西方文化比较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观看男女啪啪乱淫播放 | 91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91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亚洲a | 国产欧美日韩三区 | 91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免费成人在线播放 | 国产96精品久久久 | 亚洲手机免费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 | 小早川怜子一区二区的演员表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高潮 | 天堂网久久| 亚洲视频国产精品 |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观看 |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 一区二区成人影院 | 97热在线观看 | 在线男人天堂网 | 亚洲国产欧美91 | 91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91视频首页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免费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 | 91视频网页 | 国产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久一视频在线 | 国产在线首页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毛片网 | 99久精品| 99热在线观看 | 999在线精品 | 亚洲美女免费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9s密挑 | 在线观看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