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1 16:28: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土鸡养殖技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科学选择养殖场地
土鸡生态养殖由于采用散养养殖模式,因此,对养殖场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在山地、林地和田间都可以养殖。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应该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远离交通干道林地果园作为养殖地。同时还要具备搭设棚舍的条件,并且要保证林间杂草和昆虫比较丰富。为了预防疾病,棚舍应该分开建设,育雏舍1~2间,简易遮雨棚2~3间,管理棚舍1~2间,确保棚舍布局科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2科学选择土鸡品种
科学选择土鸡品种是提升土鸡生态养殖水平的基本保证,优质的土鸡品种具有极强的采食能力和适应能力,尤其是食谱更是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且抗病能力强,省去了后续不必要且繁琐的治疗环节,土鸡品种选择应该按照当地的气候环境、饲养规模和饲养模式综合选择。土鸡适应能力较强,食谱较为繁杂,耐粗饲养,抗病能力强,繁殖能力较高,特别适合散养和野外养殖。一般情况下土鸡品种主要从本地土鸡种鸡场引进即可。与此同时,对于土鸡的养殖品种需要以当地的土鸡种鸡场来引进最为恰当,主要是选择羽毛色以黑色、淡黄色和麻花为主,更多的是要根据养殖地点的实际情况而定。
3雏鸡选择和饲养管理
雏鸡苗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的经济效益,因此,应该重视雏鸡苗选择。要选择体质健壮,眼睛凹凸有神、头大、鸡群活泼、身体洁净、无粪便粘连的雏鸡。雏鸡生长到1周龄之后应该进行口哨训练,方便以后对鸡群进行管理。1日龄雏鸡引进育雏室之后应该做好光照、温度和湿度等方面的管理。首先,在5日龄前光照时间以每天23小时为宜,第五天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直至减少到每天17小时;其次,雏鸡在进入育雏室前12小时对育雏室进行温度调节,温度升高到33度左右。1日龄雏鸡进入育雏室温度保持在33度左右,随后每周降低2~3度,直至降低到室温。温度管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雏鸡生长情况,雏鸡如果扎堆取暖,饮水量降低,说明温度较低,如果饮水量增加,雏鸡张嘴呼吸说明温度过高;最后,做好湿度控制。10日龄前,育雏室湿度控制在65%左右,10日龄之后,湿度控制在55%。3日龄之后就可以在林间放养。
4做好免疫工作
土鸡虽然抗病能力强,但为了确保安全,应该做好科学免疫工作,避免疫情发生和传播。对于1日龄雏鸡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在颈部皮下注射。5日龄后接种新肾支28/86疫苗点眼和滴鼻。11日龄后接种法氏囊病疫苗滴鼻。17日龄接种新肾支28/86疫苗点眼和滴鼻。25日龄接种法氏囊病疫苗滴鼻。30日龄接种新支H52疫苗皮下注射。35日龄接种鸡痘疫苗刺种。60日龄接种新支二联疫苗肌肉注射。90日龄接种鸡痘疫苗刺种。110日龄接种新城疫、传支、减蛋三联油苗胸部肌肉注射。125日龄接种用禽流感H5、H9二联苗。
5土鸡育雏期预防用药
1~5日龄,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如氟苯尼考、氧氟沙星等,选用一种。具体选用哪种药物要按使用效果来定。11~15日龄及26~29日龄,抗球虫药拌料或饮水,可选新一代三字球虫粉等。如发现病情,则应及时用药。平时可用金隆强效多维+大蒜素粉+健胃驱虫催肥王来增强免疫力和催肥的效果.对于30~35日龄的土鸡需要选择法氏囊病疫苗。由于在进行土鸡养殖的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便是预防鸡瘟的产生,由于鸡瘟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作为一种接近毁灭性的疾病,若是出现了频发的趋势更是会对整个土鸡养殖产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鸡瘟的防范能力,在进行土鸡生态养殖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养殖,切忌使用含有激素或是化学成分的药物进行养殖,其中传统的养殖方法主要分为大蒜法、绿豆法等,大蒜法是每次取两头大蒜捣成蒜泥浸泡在白?_水内,在过滤后给鸡饮用,而绿豆法是将绿豆碾碎加入白矾,再加水后调成糊状,让土鸡食用,以此来降低鸡瘟的发病率。与此同时,相关预防鸡瘟的方法还有生姜法和食盐法等,在进行预防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鸡的反应。
饲养管理
兔笼建筑可采用砖木结构或水泥预制件结构建造,规格长×宽×高为65~70厘米×50~55厘米×40~45厘米。
饲养方式采用笼养,种兔一兔一笼,幼兔逐渐分笼,公母分笼饲养。种公兔配种期间,应在饲料中补充蛋白质营养和维生素a、e,饲料给量要相应增加。如种公兔每天配种两次,饲料就应比原来增加25%左右。每只种公兔固定配母兔5只至6只为好。种公兔的使用年限为3年左右。对后备种公兔,到3月龄,应分笼单独饲养。配种时,尽量选配同色毛兔,使后代毛色一致。
母兔怀孕期30天至31天,怀孕期间必须加强饲养管理,要保持环境安静,不要随意捕捉,不喂霉烂变质饲料。怀孕母兔对营养的需要相当于平时的1.5倍,饲料别要增加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临产前3天,精饲料要适当减少,将消毒过的巢箱放入母兔笼内,箱内铺上软而截短的稻草。产前母兔会衔草、拉毛作产褥。母兔分娩后,可喂给新鲜嫩草、淡盐水或米汤。同时取出巢箱,清除污草、血毛和死胎,换上清洁的垫草。产后3天内,要逐渐增喂精饲料。母兔无奶时每天用催乳片2片,连喂3天至4天。也可用鲜蒲公英当饲料喂,或在饲料中拌入少量热猪油。奶水少的可多给一些饲料、豆浆或米汤拌红糖。
仔兔抗病能力差,巢箱要保持清洁卫生。要防止仔兔掉到箱外。仔兔开眼后食量增大,15天后可训练仔兔吃料,给一些易消化而又富有营养的混合饲料。
幼兔分笼饲养时,应按体重大小和健康状况调配,每笼一般是3只至5只。喂幼兔的饲料必须易消化,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喂量应随着月龄逐渐增加,少量多餐。要注意矿物质营养的补充,不能喂给水分过高的青绿饲料。此外还应经常检查兔舍,堵塞鼠洞,兔舍内不堆杂物,母仔笼围上细铁丝网。饲喂的原则是早餐早、中餐少,晚餐饱。青干饲料转换,必须有一定的过渡时期使之逐渐适应。獭兔怕热,在气温高于30℃时,必须做好免舍的防暑降温工作。饮水不可断,水中加入1%的食盐。要搞好环境卫生。冬季要防寒保暖,使兔舍内温度相对稳定,并设法喂些青饲料,日粮增加1/3。雨季獭兔容易发病,易感染球虫病,应注意防潮,并在饲料中加入一定数量的大蒜、韭菜等。
提高繁殖率
为了提高獭兔的繁殖率,一般可采用重复配种、双重配种、频密繁殖、人工和增加光照等措施。
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母兔只要一次即可受胎。但是,为了确保妊娠和防止假孕,可以采用重复配种,即在第一次配种后20~30分钟,再用同一只公兔一次。据试验,此法受胎率可达90%以上,产仔数可比一次配种的增加2~3只。
一只母兔连续与两只公兔,中间相隔时间不超过20~30分钟,采用双重配种方法能避免由于公兔原因而引起的不孕,明显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但是,双重配种只适于商品生产,不宜作种兔生产,以防混淆血统。
在獭兔养殖中,采用双重配种进应在第一只公兔后及时将母兔送回原笼,待公兔气味消失后再与第二只同毛色的种公兔配种。否则,会因母兔身上有其他公兔的气味而殴斗,不但不能顺利配种,还可能咬伤母兔。
一般养兔场仔兔多在40~45日龄断奶,然后母兔再次配种,所以每年只能繁殖3~4胎,繁殖速度很慢。频密繁殖就是母兔产后1~3日内即行配种,使其哺乳、妊娠同时进行,哺乳期缩短至25天左右,所以每年可繁殖6~8胎,每只母兔每年可繁活仔兔40~60只。采用频密繁殖必须母兔体质要健壮,饲料营养方面也好跟上。用频密繁殖,仔兔一般在25~28日龄断奶,为保证仔兔的正常生长,开眼后就应抓好“补料关”,一般从16日龄开始补料,喂给少量容易消化而又营养丰富的饲料,开始补料时应少喂多餐,最好每天5~6次。
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碰到有些母兔因长期乏情,拒绝而影响繁殖,尤以秋、冬两季更甚。为使母兔、配种,除加强饲料管理外,还可采用人工方法包括激素、中药、性诱。
獭兔对光照不苛求,但光照不足会明显影响繁殖性能。据试验,在20~24℃和全暗的环境条件下,每平方米补充1瓦光照2小时,母兔虽有一活率。
疾病防治
叶菜是中国南方地区居民极为喜好的速生类蔬菜,具有生长速度快、周期短、肥水管理方便等特点。叶菜类蔬菜主要以柔嫩的叶片、叶柄或茎部供食用,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叶菜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叶菜大多不宜长途运输和长期保存,市场供应只能依赖本地生产,且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由于过量施肥和用药,导致叶菜类蔬菜易累积硝酸盐和农药残留,使叶菜生产和安全状况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采用穴盘植物营养基质进行叶菜无土栽培(图1),由于与土壤隔离和施肥量较少,可有效克服土壤连作障碍,降低肥料和农药用量;水分和养分可以充足供应,叶菜生长速度较快,产品鲜嫩、粗纤维含量少,能实现叶菜高品质、无公害、清洁、绿色生产,且1年可种植多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也可将有机肥添加到栽培基质中,只浇灌清水,生产出绿色叶菜。
设施选择
叶菜穴盘基质栽培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田块。由于叶菜生长速度快、周期短,对环境适应能力强,连栋温室、塑料大棚、中小拱棚以及防虫网室等保护设施,均能满足叶菜栽培的需要(图2)。夏秋季节栽培生产时,正值高温多雨,需配上防虫网和遮阳网等简易设施,可为叶菜的生长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有利于防止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图3)。
栽培管理
育苗
品种选择 一般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饮食习惯选择适宜的叶菜种类及品种,品种应综合考虑其抗病、抗逆性、产量、适应性、商品性等特性。如小白菜可选用‘上海青’‘热抗青’‘华王’‘新场青’和‘苏州青’等品种;茼蒿可选用‘花叶茼蒿’‘上海圆叶茼蒿’和‘板叶茼蒿’等品种;菠菜可选用‘荷兰比久5号菠菜F1’‘日本北丰’和‘绍兴菠菜’等品种;生菜可选用‘意大利生菜’‘美国大速’
‘ 凯撒’‘ 前卫75号’ 和‘大湖659’等品种;芹菜可选用‘意大利夏芹’‘美国西芹’等品种;韭菜选用‘791雪韭’
‘ 独根红’‘ 大金钩’‘ 韭霸8号’和‘华夏长青韭F1’等品种。
播种育苗 叶菜穴盘栽培时,可直接播种栽培,每穴播2~3粒种子,待子叶长出后间苗,只留1株。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栽培效果,最好先集中育苗后,再移栽。育苗时,先在保护设施内准备长方形浅槽,浅槽底部平铺一层塑料薄膜,将育苗基质放在槽内,然后将叶菜种子均匀地撒在基质上面,再覆盖一层0.2~0.5 cm厚的基质,浇足底水(图4)。规模化叶菜栽培生产时,可采用自动精量播种生产线,每穴单粒,要求种子饱满,均匀一致,纯度、净度、发芽率都在98%以上,水分含量8%以下。
苗期管理 叶菜苗期喜湿、不耐旱,出苗过程中应保证水分充足,出苗前视天气和基质情况浇水,如若遇到高温天气,以防烘芽死苗,还要在中午前、后及时降温浇水。出苗后要注意防治病虫害,注意各通风口及门窗的敞开,必要时使用防虫网罩在育苗槽的周围,以防昆虫啃食幼苗。
栽培
栽培前准备 ①穴盘。选择穴盘的关键是规格大小,穴盘规格有10、15、32、72、128、256孔。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产品目标选择合适规格的穴盘,如小白菜可选择50孔或72孔穴盘,如果种植较大的生菜时,应选用15孔或10孔的穴盘。②基质。栽培使用的基质用草炭、珍珠岩、蛭石按比例混合配制,或利用当地的工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经微生物发酵、无害化处理后,应用于叶菜基质栽培,但适合栽培的基质,需满足一定的理化性状,如粒径要求在0.5~5 mm范围,容重以0.1~0.8 g/cm3为宜,总孔隙度在54%~95%范围,基质的气水比以1:(2~4)的范围内比较好,pH为6~7为宜,也可直接选择符合理化性质基本要求的商品性基质进行栽培。
定植 当幼苗长到二叶一心时,开始定植。定植前浇足底水,使基质处于湿润状态(图5)。将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幼苗移栽于装有商品基质的穴盘中,移栽过程中尽量不要损伤根系,让根系垂直舒展定植在穴盘里。定植后2~3天避免阳光直射,提高移栽成活率。
水肥管理
叶菜根系较浅、喜水,因此在各生长期要满足其对水分的要求。首先移栽后要及时浇水并浇透,确保秧苗能够成活。温度较高时视气温和土壤湿润状况在早上浇1次水,既可以满足叶菜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又可以降低棚温,调节设施内小气候环境;阴雨天,减少浇水量或浇水次数,避免设施内湿度过大。浇水时,力度不可过大,避免将基质溅到叶片上,影响叶菜的正常生长,如果不慎将基质溅到叶片上,应及时用清水冲洗。植物营养基质栽培条件下,由于基质本身有一定营养,且叶菜生长期短,对养分需求相对较少,一般情况下,定植成活后,每周施一次速效冲施肥(N:P:K比例为20:10:20,水肥溶液EC为1.5~2 mS/cm),采收前
7天停止施肥。
环境管理
温、湿度 一般白天适宜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保持在12~15℃,基质水分保持在60%左右的湿润状态,如果基质缺水要及时补水,浇水一定要浇透。当温度较高时要及时通风和打开遮阳网,配合使用防虫网,避免通风时有昆虫进入设施内部;另外,也可通过喷水降温,但喷水要适量,避免导致设施内湿度过大,引发病害。当温度较低时,注意保温,必要时可使用一些加温设施进行加温。
光照 叶菜较喜冷凉,故夏秋中午太阳光较为强烈时,可通过打开遮阳网来遮阳降温;连续阴雨天时,可通过补光灯进行补光,以促进生长。
病虫害管理
穴盘基质栽培叶菜由于生长速度快,病虫害发生相对较少。在生产实际中,管理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达到生产安全、优质的绿色叶菜的目的。叶菜常见的虫害有菜青虫、小菜蛾、地老虎、蚜虫等,主要通过在设施内悬挂黄色粘虫板(图6),使用杀虫灯等物理手段进行防治,同时结合喷洒药剂和使用烟熏剂等化学手段加强防治。常见的病害主要为真菌类,应以预防为主,控制设施内湿度,避免湿度过大,化学防治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软腐病用农用霉素进行防治,霜霉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
采收
关键词:高职 图书馆 信息素养 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37
1 高职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现今的信息社会,在信息的使用与制造的主体中,高校大学生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拥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对高校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未来信息的利用更为重要,作为社会的核心力量,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时代意义。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很多高校在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专门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有很多大学生并不明白信息素养的含义。根据2008年针某校针对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报告表明,对信息素养的含义了解的学生不到30%。第二,大学生普遍不重视信息素养培养。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课堂学习,很多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课堂学习上,除非是写论文,否则不会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第三,很多大学生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不高。由于对信息素养的不重视以及实践操作的缺乏,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进行信息检索的一般方法和途径。在使用信息检索的过程中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从而影响其利用信息检索的信心。
2 高职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问题分析
虽然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很多方面亟待完善。我国对信息素养教育进行研究的学者不多,与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相比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为止,我国的研究也只是涉及浅层面或者宏观层面的问题,对于具体的措施或者策略的研究不多。主要表现为:第一,信息素养教育机制呈现地区不平衡性,不同省份的高校对信息素养教育的理念不一致,从而导致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甚至有些高校并没有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培养目标中,更不用说在具体实践中进行操作。第二,大学生一直都在学校学习,其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课堂,而大学生在知识方面的需求量很大,并且对信息的接纳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通过培养其信息素养对丰富其信息获取途径来说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其中的网络信息、丰富的信息检索方式,对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不同高校的网络技术和管理方式存在区别。由于高校之间的经济实力不一样,在网络设备以及相应设施的设置上存在差异,而学生的网络水平对其信息素养来说影响很大。不少高校由于资金的缺乏以及管理的不完善,信息素质教育现状堪忧。第四,高校图书馆的馆员的学历不是很高,绝大多数馆员并不是图书情报专业,有一部分馆员还是引进人才的家属。因此,图书馆馆员专业性、学历背景以及知识储备都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
3 完善高职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机制
3.1 关注教育过程的优化
在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应当优化教育过程。教育过程的优化,取决于对教育目标以及教育任务的细化,只有细化了的目标与任务,才能够切合实际地完成,从而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笔者认为,可以按照年度来安排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信息素养培育方面所要完成的任务。在大学一年级时,信息素养教育应当集中在其入门教育活动层面,比如多组织图书馆的参观活动、举行一些图书馆的知识讲座,以及对图书馆馆藏进行简要介绍。这样做的原因是让学生在刚入学时,就能够对图书馆有多方位的体验,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在大学二年级时,则可以设置一些课程,如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基本信息技能课程等,利用有效率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能,并能够在具体实践中运用起来。在大学三年级时,由于此时学生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与技能,可以通过举办专门针对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讲座,并鼓励学生积极与老师配合,教师可以是院内的教师也可以是院外的教师,在讲座以及培训的过程中,重点提高学生在信息检索方面的应用能力。在大学四年级时,由于此时学生们已经开始准备毕业论文,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多跟论文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以信息素养为基础的信息检索能力和科研能力。
3.2 扩展教育目标与教育对象
完善高职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机制,首先要提高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理念,以“大信息教育观”为其主要的指导方针。高校在从事信息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当代社会信息素质与技能对培养人才的重大意义,并将这理念充分扩展到具体实践中。其次,可以扩展教育对象,将信息素养教育的对象,从在校大学生,扩展到老师、管理人员以及图书馆馆员。同时,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制定出多层次多级别的教育方案,比如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方案和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方案应当有所区别,对不同用户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信息素养教育方案。
参考文献:
[1]徐建林.高等教育中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探讨[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
[2]李振华.论21世纪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4).
[3]陈洁清.专业课教学与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10,(15).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本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1]。工程图纸是生产制造作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依据,也是交流设计思想的信息载体,因此,机械制图是每个机械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实用性技能。随着科技发展,机械制图手段的数字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由于机械制图是一门传统的专业课程,因此,很多学校一直沿用原有的教材与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也没有根据行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致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落后于企业不断提高的技术需求,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本文详细分析机械制图课程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结合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人才需求,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三维图样技术的机械制图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具体改革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复杂实体模型的几何投影原理,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建立更加完整的知识应用体系。
1 机械制图课程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热莼?础陈旧与企业实际应用需求脱节。大多数教材中使用的实例有较高程度的重复,而零件图及装配图绘制部分的实例并无与制造业中常见的机床、机器人等相关的实例。教材的内容主要面向二维工程图的绘制。而在企业中,三维图样正在逐步替代二维工程图,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已有很多企业实现了全三维无纸化生产。因此,仅培养学生二维工程图的绘制与读图能力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技术需求。
(2)缺少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机械制图是一门讲解投影原理,通过绘制二维图表达三维实体的课程。目前教师主要通过课件中的图片结合教学模型进行投影原理的讲解,但图片无法生动、形象、全面的表达空间立体,教学模型由于尺寸较小在课堂上无法将模型的结构形态按照具体的投影方向展示给所有的学生,由于缺少直观清晰的投影效果展示,学生难以理解投影原理,难以借助空间想象力绘制投影视图,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多数学生对该课程缺乏兴趣。
(3)实践训练形式单调乏味效果不佳。机械制图课程往往通过大量的作业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绘图能力,增加了学生与教师双方的压力,且效果往往不理想。而对于实物测绘的训练,常安排在机械设计课程结束之后,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脱节,因此,无法及时结合教学内容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体现教学内容的工程实用性,难以及时通过实际操作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4)考核方式单调缺乏相关能力的检验。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涉及到几何投影相关的理论知识,因此,多数学校依然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学生对机械制图基础知识的掌握。这种考核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该项技术在行业应用中的变化,考核内容及方式并不能全面检验学生对企业所需相关技术是否已熟练掌握。
2 基于三维图样的教学方式改革
(1)教材内容的改进。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逐渐实现全三维的无纸化生产,因此,机械制图的教材中也应增加一到两章的关于三维图样技术的相关内容。同时应结合“中国制造2025”面向自动化、智能化制造业的实际应用需求,介绍三维图样技术的发展现状、工业背景、基本概念、相关国际国家标准、三维图样的模型表达方式、三维图样标注方法、支持三维图样设计的软件及基本操作,对接行业发展需求,增加学生在后续工作中的竞争力。
(2)教学方式的改进。为改变机械制图教学内容枯燥,增加实物投影效果的可视性,加深学生对投影原理的直观认识与深入理解,在理论教学中结合CAD技术[2-4],于UG软件环境下结合教学内容建立典型的三维模型,通过对三维模型的旋转等操作展示不同角度的模型显示效果,模拟实物几何投影视图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投影的原理,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增加课程的趣味性,降低课程的学习难度。同时,可以使学生提前熟悉后续CAD/CAM课程的软件环境,了解不同课程间的关联性。
(3)实践训练方案的改进。实践训练以巩固教学内容,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与企业需求对接为目标。因此,可将实践训练环节分为三个部分:手绘二维工程图、计算机绘制二维图以及三维图样设计。手绘二维工程图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理论,计算机绘制二维图以及三维图样设计则面向应用,训练学生熟练掌握数字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满足企业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技术需求。各环节采用分组的方式,完成典型机械产品的测绘。教师应多以目前工程中常见的机床、机器人等机械产品的零件与装配体为例,及时引进与行业发展最新动向相关的工程实例,建立教学与工程应用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加测绘实践训练,减少传统作业练习。
(4)考核方式的改进。考核是对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最直观有效的检验方式。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制图基础以及对先进制图技术的掌握程度,将机械制图的考核方式由传统的试卷考试改为模块化的考试。考试具体包括笔试模块、机试模块与课程研究模块。笔试模块考察学生对制图标准、基本知识原理的掌握程度;机试模块考察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熟练使用企业广泛应用的CAD软件完成工程图绘制的能力;课程研究模块以报告的方式考察学生对当前工业中采用的制图手段与技术的了解以及对先进制图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程度,提前了解企业未来发展的技术需求。
关键词:高岭土;纳米氧化铝技术;碱熔法;酸溶法;岭土资源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B38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4-006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4.035
传统的纳米氧化铝制备方法包括液相法、气相法、固相法,这些方法的制备成本比较高,而以高岭土作为原材料来制备纳米氧化铝,不仅可以提取大量的白炭黑,还可以提高高岭土资源利用率,实现高岭土深加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当前,高岭土制备纳米氧化铝技术在细度、纯度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通过分析其工艺技术参数,加快对高岭土制备纳米氧化铝技术的研究。
1 高岭土结构特征
高岭土质软、白度高,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粘结性和可塑性,很容易分散悬浮在水面上,并且具有较高的耐火性、阳离子交换量低、抗酸溶性好等理化性质,被广泛地应用在国防、医药、涂料、化工、橡胶、陶瓷、造纸等行业中,还应用在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的耐高温瓷器件中。高岭土主要由叠片状、管状、微小片状,粒径小于2μm埃洛石、珍珠石、地开石、高岭石等簇矿物,结构式为Al4[Si4O10](OH)S,多水高岭石和高岭石是主要的矿物成分,并且高岭土中包含微量的MgO、CaO、Na2O、K2O,少量的TiO2、Fe2O3,大量的SiO2、Al2O3等。通过分析高岭土的矿物晶体结构,这种晶体主要呈六方片状,由铝氧八面体、SiO2六方网层、SiO4四面体通过(Si2O2)n的阳离子和[AlO(OH)2]面按照1∶1顶角连接方式组成层状结构,氢键连接层间,无水分子和离子。
2 纳米氧化铝特性
纳米氧化铝粉粒径尺寸处于1~100nm,其不仅具有纳米效应,而且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和光吸收能力,颗粒间结合力较大、熔点低、表面张力大、表面积大,在一定条件下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在低温状态下不具有热绝缘性。同时,纳米氧化铝内部含有多种晶型,纳米氧化铝的晶型不同,其特点也不同,例如,α-Al2O3可用于制备高机械强度、高韧性、高硬度、高强度的陶瓷件,如磨料、模具、切削工具等;β-Al2O3可具有良好的离子导电性,在电池制备中应用了大量的β-Al2O3烧结体;γ-Al2O3的活性高、比表面积大,被广泛用作加氢脱硫和加氢催化剂、石油炼制催化剂、汽车尾气催化剂等。纳米氧化铝液相传质需要的能量较小,烧结温度相对较低,这使得纳米氧化铝烧结制品的气孔率较低,可用于制备激光窗口、高压钠灯管、透明陶瓷等。
3 高岭土制备氧化铝工艺
高岭土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氧化铝等化学成分,使用高岭土来制备氧化铝,首先分离高龄土中的铝和硅,形成二氧化硅、硅化物或者铝盐,分离过程中铝氧键、硅氧键、氢键断裂,铝离子、氧离子、硅离子之间组合形成新键,整个高岭土结构被破坏。结合硅、铝分离过程中使用的不同反应剂,可以分为碱熔法和酸熔法。
3.1 碱熔法
碱熔法也称为拜耳法,主要用于制备工业化氧化铝,这种方法必须使用铝硅比例较高的高岭土。在高温条件下,碱和高岭土发生反应,碱和氧化铝生产铝酸钠,雨水浸泡以后可以得到铝酸钠浆液,通过物理分离方法,可以将高岭土中的氧化铝成分溶出,其中大部分硅、钛和铁和碱发生反应形成难溶性化合物,从浆液中沉淀下来。碱熔法制备氧化铝主要是利用铝酸钠溶液酸化,制备过程中得到溶胶或者沉淀,经过煅烧、干燥、洗涤等工序得到氧化铝。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凝胶和沉淀物的煅烧条件、干燥洗涤方法、胶溶剂选择、酸化添加量、杂质成分、铝酸钠溶液浓度等直接影响着氧化铝的性能。
3.2 酸熔法
酸熔法是指在高温条件下高岭土和活性强的酸性氧化物、有机酸或者无机酸发生反应,在H+作用下,高岭土中的铝氧键、硅氧键发生断裂,和其他离子组成新键,生产二氧化硅和可溶性盐。随着精细陶制备对于高岭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碱熔性方法制备的氧化铝含有大量的钠离子,影响了高纯度氧化铝生成,而通过酸溶性方法制备氧化铝,其钠离子含量明显降低,虽然成本相对较高,操作工艺更加复杂,但是低钠酸法氧化铝具有更广泛的市场前景。
4 高岭土制备纳米氧化铝存在的问题
以含铝量较大的高岭土为原材料制备纳米氧化铝,主要经过两个步骤:第一,使用碱或者酸和高岭土中的硅、铝等化学成分发生反应生产不可溶性物质和可溶性物质,将铝和硅分离;第二,以铝、硅分离得到的可溶性碱式盐或者酸式盐为原材料,运用纳米技术,最终制备纳米氧化铝。但是,当前高岭土制备纳米氧化铝主要以下两个问题:第一,高岭土中的杂质矿物质较多,其品质受到影响,加大了浸出液提纯难度;第二,普通碱熔或者酸溶条件下,高岭土残渣中的氧化铝含量非常高,铝浸出率较低,这就导致高岭土中铝含量远远高于浸取液中铝含量,使得高岭土制备纳米氧化铝成本较高。当前,我国专家学者长期分析和研究对高岭土进行无机酸处理,然后再制备纳米氧化铝,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盐酸是一种常用的高酸度、低腐蚀性的无机酸,但是在酸浸反应过程中大量盐酸挥发,难以保证盐酸浓度,并且酸浸过程中高浓度酸消耗量较大,使得铝盐中含有大量游离酸,煅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一方面对自然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另一方面操作过程中容易自燃,不能用于工业化生产。
5 高岭土制备纳米氧化铝技术
5.1 粉体制备
本文以提纯后铝盐溶液作为原材料,制备纳米氧化铝,分析和研究各项工艺参数对纳米氧化铝性能的影响。以碳酸氢铵和铝酸钠溶液为原料,通过碳酸铝铵热解法和勃姆石凝胶法,碳酸铝铵热解法是一种常见的沉淀法,向铝酸钠溶液中添加适量的HCl,生成AlCl3溶液,添加碳酸氢铵溶液,产生碳酸铝铵沉淀,经过洗涤、干燥、煅烧等工艺后,产生纳米氧化铝。勃姆石凝胶法是在铝酸钠溶解中添加碳酸氢铵,使AlO2发生水解,生成Al(OH)3沉淀,然后添加适量的稀硝酸,生成AlOOH溶胶,然后经过脱水得到凝胶,再通过干燥、老化、洗涤等工艺得到勃姆石干凝胶,粉碎煅烧以后得到纳米氧化铝。
5.2 性能表征
由MAX-IIIC全自动X射线衍射仪(管电流为30mA,管电压为40kV,λ=1.5433)获得纳米氧化铝的X-Ray衍射花样,由FT-IR5700NICOLET智能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得到不同温度下三氧化二铝的FT-IR花样和前驱体,由H-600型电子显微镜观测纳米氧化铝的颗粒尺寸和形貌。
5.3 结果分析和讨论
5.3.1 煅烧温度对氧化铝浸取率的影响。高岭土经过煅烧后,其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可以增大高岭土活化能,加快氧化铝酸溶。高岭土晶态结构随着煅烧温度不断升高转化为非晶态结构,对摩尔比、酸浸时间、酸浸温度进行正交试验,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为:摩尔比为1/7,酸浸时间3h,酸浸温度100℃。根据试验数据,计算氧化铝浸取率,氧化铝浸取率和煅烧温度之间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氧化铝浸取率在700℃时达到最高。
5.3.2 分散剂对纳米氧化铝粉体和干凝胶的影响。在酸浸中添加合适分散剂有助于缓解氧化铝粉体团聚,实验研究了采用氨水为滴定剂,PEG-6000、六偏磷酸钠对纳米氧化铝粉体的影响。在800℃高温环境下煅烧后三氧化二铝粉体主要呈现针状,采用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制备的纳米氧化铝粉体发生严重的团聚现象,粒径约Φ8nm80nm;采用PEG-6000为分散剂制备的纳米氧化铝粉体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粒径约Φ5nm55nm。
5.3.3 沉淀剂对纳米氧化铝粉体形貌的影响。采用碳酸氢铵和氨水作为沉淀剂,观察凝胶生成状况,经过实验验证,在纳米氧化铝粉体制备过程中添加氨水沉淀剂产生的干凝胶分散效果和粒径大小都远远比不上碳酸氢铵沉淀剂。氧化铝粉体经过煅烧后的形貌通过TEM进行分析,氨水滴定的纳米氧化铝粉体主要呈现针状,粒径约34~50nm,碳酸氢铵滴定的纳米氧化铝粉体主要呈现颗粒状,粒径约12~15nm,这是由于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在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加快了凝胶分散。
5.3.4 干凝胶煅烧温度对纳米氧化铝晶型的影响。煅烧过程中干凝胶受到高温影响,结构水、自由水和吸附水都消失,分解生成氧化铝。利用红外光谱仪进行观测,400℃以下低温环境下,前驱体还没有发生分解,3132cm-1位置出现自由水、吸附水的伸缩振动峰,1300cm-1位置Al(OH)3中羟基的吸收峰特征比较明显,逐渐转变为无定形体。随着煅烧温度不断升高,600℃~1000℃煅烧的纳米氧化铝粉体在3220cm-1、1370cm-1位置出现H-O特征峰。
6 结语
我国各个地区的高岭土资源非常丰富,在耐火材料、陶瓷、橡胶、化妆品、涂料、化工、造纸等行业应用广泛。当前,高岭土制备纳米氧化铝技术研究非常广泛,但是其在细度、纯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加大高岭土制备纳米氧化铝技术研究,仔细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纳米氧化铝加工制备的影响,推动这种工艺技术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现代学徒制来源于学徒制,学徒制实质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师父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为了改变学校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与能力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景分离等局面,现代学徒制被提出。现代学徒制是吸收传统学徒制“做中学”的现场学习优势和学校教育制度系统、高效的人才培养优势而形成的。现代学徒制是通过企业、学校的深度合作,结合学校、企业,依靠教师、师父的教授,对学生进行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
二、现代学徒制相对于传统学徒制的优势
其一,制度管理规范。
传统学徒制是某一技能、某一行业自发形成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技能传授模式,是个体、行业的行为,而现代学徒制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制度管理,以制度规范管理,从而形成规范而统一的教育培训标准。
其二,参与主体多元。
相较于传统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参与主体至少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四方利益均衡制约,决定了现代学徒制广泛、综合、开放的教育性质。
其三,以企业为主,体现企业对于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意义。
现代学徒制以企业为主,招生即招工。学生不仅要在学校里学习,也要在生产一线与企业、工种特定的时间内学习。
其四,被培养者具有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
在传统学徒制中,学徒只有一种角色,而现代学徒制中的学徒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学徒也是学生。传统学徒制中的学徒只跟着师父学习,而现代学徒制要求学生跟着师父和教师学习。这也就决定了现代学徒制的学生考核需要行业企业和学校及教育部门共同参与评价。
三、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中现代学徒制的运用
其一,艺术设计类人才行业需求现状。
单个企业对艺术设计类人才接纳人数少,艺术设计类人才进入企业的门槛较低,工资不高,企业内工作不稳定,实操经验要求多。
其二,确立企业的主导地位。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企业携手共建的,因此在实施现代学徒制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学校应根据艺术设计类专业就业企业的具体情况,通过与合作企业深度接触、紧密对接,使合作企业对现代学徒制有充分的认识和较高的热情,在双方受益的前提下,与合作企业共同研究招生与招工政策。艺术设计类人才需求存在企业接纳人数少的情况,因此,学校选择合作企业并构建相关企业群显得尤为重要,要确立企业的主导地位。
其三,发挥学校在现代学徒制运用中的作用。
学校在现代学徒制运用中可以发挥以下作用:一是桥梁作用。学校是一座连接政府、行业、企业、学徒的桥梁。各级各类院校现代学徒制探索实践多建立在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上。二是监督作用。学校参与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中对学徒的培养,这是社会责任,也是教育机构的义务。三是共同培育作用。学校和企业共同培育的模型。学校和企业共同培育事宜如下:第一,招生之前,企业、行业、学校三方一起探讨企业招工政策、人才培养方案、考核标准、选拔制度等;第二,学生1.5年在校学习,要有企业的参与,更要有企业的选拔考核,这些都是教学不脱节于市场的最好体现;第三,企业在1.5年后选拔考核合格的学徒,学徒既要有企业师父,也要有学校导师,学校参与到培养环节中。
其四,建立现代学徒制长效机制。
一是以专门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作保障。邀请艺术行业、企业的专家,同职业技术学校的骨干教师一起组成相关合作小组,为艺术设计教学实施现代学徒制进行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提供咨询意见、出谋划策,以促进校企合作的有效运行,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开展。二是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共同培育中的作用。筹备专门的机构广泛与艺术行业、企业、组织联系,让更多的企业加入企业群,让行业、企业、组织选派代表参与到学校招生、招工、教学、考核等各个环节中。三是法律保障,过程程序化。学校和企业本着携手共进、平等互利的原则签订契约,明确权利与义务,保障校企双方的合法权益,约束双方的行为,保证校企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其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职工老龄化现象明显高校图书馆队伍中老龄化现象比较明显,从长远看难免造成人员整体的可塑性不强,发展空间不大,导致了馆员接受新的管理理念较慢、科学管理技术的掌握较难、新型服务手段的利用不足,更谈不上服务的创新与改革。总之,立足于广纳贤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是数字化和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必须采取的人才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出一支技术过硬、素质高、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促进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更好地履行图书馆在教学和科研中的重要职能。
2、关于图书馆人才培养的几点看法
要改变这一状况,高校图书馆必须采取的人才政策:留住现有的,引进急需的,培养后继的。一般而言,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解决。
2.1提高图书馆员的学历层次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冲击下,图书馆工作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书库管理、阅览室管理等等,而是需要进行计算机采编流通、数据库建设及为用户提供网上信息服务等。以往过去学历层次较低的图书馆馆员已经无法适应当代趋势,所以高校图书馆呼吁高学历人才。高学历人才自身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精通科技技术、具有较先进的工作理念和较灵活的思维方式,尤其是能适应高科技时代带来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和服务内容上的变迁,适应新技术的应用可能带来工作效率的提高。高学历人才整体人文素质较好,为读者用户服务态度也较好。2.2培养图书馆员全局意识高校图书馆的业务流程,从采访、编目到流通、阅览、参考咨询。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些业务部门之间平时来往甚少,每个部门只是完成本部门的业务任务,对其他部门的业务流程并不熟悉,没有全局意识。部门与部门之间不沟通,不互补,不了解彼此,造成图书馆馆员视野狭窄、能力单一。因此,在图书馆要多提倡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培养图书馆员全局意识,利用一切机会,打消彼此之间的障碍,适当实行轮岗制,使彼此互相学习业务知识。这样,不仅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还能了解全馆的发展情况和业务内容。
2.3加强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
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社会,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一种趋势。高校图书馆应该为全体馆员建立一套继续学习的培训机制,学习的内容除了图书馆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该重视对最新技术知识的培训,如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知识、数据库管理软件的运用及多媒体相关知识等方向的培训。不仅要培养馆员们的科学技术技能,还要为他们制定必要的职业规划。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自修或进修,如参加一些专业的研修班等。在政策上,支持馆员进行学历上的深造,如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这样使得现有馆员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架构,以此来为图书馆更好的工作。
2.4充分发挥退休职工的潜在才能
高校图书馆需要人才,现有馆员固然是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但是55岁~70岁的退休老职工也是一个人才资源的宝库。老馆员正派的工作作风,丰富的工作经验是新来的年轻人所不能及的。图书馆中的古籍文献工作、资源保护工作、分类编目工作都需要扎实功底和经验丰富的老馆员。返聘老员工,充分发挥退休职工的潜在才能,不仅可以树正风,还能对年轻人进行业务指导,共享难能可贵的工作经验。所以说,返聘退休员工也是图书馆培养人才需要考虑的问题。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