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7 11:14: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心血管医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1一般资料
该组患者51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全部患者入院后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39例,女性12例,年龄38~74岁,平均52.3岁,病程平均(19±11)d,按心功能Killip分级,I级者31例,Ⅱ级者14例,Ⅲ级者3例,Ⅳ级者3例。下壁梗死(包括右室、后壁)12例,前壁梗死(包括高侧壁、广泛前壁、前间壁)28例,前、下壁复合梗死8例,无Q波梗死3例。各种心律失常33例,合并糖尿病19例,高血压者24例,梗死前有心绞痛发作者17例,该组有26例采用溶栓治疗。
1.2相关因素指标
分析该组患者中的年龄、性别、发病诱因、时间、梗死部位、梗死前心绞痛、溶栓、心功能、心率失常以及合并症对心绞痛的影响。
1.3统计方法
用SPSS11.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PIA的发生率
该组51例AMI患者中有15例发生PIA,发生率为29.4%(15/51)。
2.2PIA相关因素分析
该组患者中有诱因者10例,半数以上的患者有自发性心绞痛。PIA发生于AMI后1周内者10例,第2周内4例,2周后仅1例。发作时ECG表现:原部位缺血者13倒,远部位缺血者2例,ST段抬高加重或再次抬高10例,其中2例兼有两种ST段异常,ST段缺血型下移7例。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心律失常的发生于PIA的发生无显著性关系,P>0.05?;颊叩墓K啦课恢星?、下壁复合型梗死的PIA的发生率为37.5%(3/8)显著高于其它三组(前壁梗死、下壁梗死以及有Q波梗死),P<0.05;患者的溶栓治疗情况,溶栓再通的PIA的发生率为43.5%(10/23)显著高于溶栓后未再通及常规治疗,P<0.05;有梗死前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其PIA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为合并此类症状的患者,P<0.05;心功能≥Ⅲ级的患者PIA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Ⅰ~Ⅱ级的患者,P<0.05。因此,ECG有无异常Q波、梗死前心绞痛、溶栓、高血压、心功能与PIA的发生率有关,P<0.05。
1.1人工处理医学信息的局限性
人工处理信息是有很大缺陷的。第一,速度慢,手写字符平均为40字每分钟。第二,人工的处理繁杂的医学信息出错率很高,一旦出错,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医患关系?;褂?,人们凭着自己的感觉直觉在识别信息上是很弱的,在推断和概率估计上存在着很大的主观倾向,这是万万不行的。如上的种种局限性在医学信息管理中会严重影响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适用性。医学信息管理的中的各类信息,是在诊疗康复过程中相互依赖,环环相扣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出错都会引起“水波效应”,使整个有机整体处于紊乱状态,影响工作的进行。
1.2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信息管理中的优越性
众所周知,计算机以迅速,准确,可靠和拥有极大的储存能力为突出优点被广大工作者所喜爱。而且,其计算和分析能力远远的超过人工可能达到的最大程度。计算机用于处理医学信息适应了其信息量大,面宽的特点;与医学信息处理的及时,准确的要求相适应。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从根本上改善了医学信息管理人员工作性质和条件。所以,计算机技术用于医学信息的处理,是医学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繁杂的医学信息一旦引入了计算机技术,就会提高管理的效率,减少错失,保证医疗过程科学而协调地进展,对病人,对医生,对有的医疗机构乃至整儿社会,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1.3辩证地看待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有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我们不能否认医学信息管理更协调,更有效率;但是,计算机也不是万能的。计算机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尤其在信息采集方面,对于涉及面广的信息很难实现计算机化,自动化。而且,计算机毕竟是机器,在灵活性方面就明显的没有人工有优势。因而,在信息管理过程中,要通过计算机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来对信息进行管理;才能让信息不但具有准确和高效性,也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因才施用,才能更好的发挥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二、对计算机技术教学方式的建议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对于医学信息的管理意义是重大的。儿如何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事情了。当今时代,每个医疗机构在每个季度,都会有一定的计算机教学,对象上至院长下至护士,可见其重要性。因此,一个良好的教学方式就显得更加重要。多媒体教学相对于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有如下优势:
1、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2、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3、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4、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5、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
6、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
7、针对性,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
8、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教育,是的医务工作者快速的,有效的,持久的掌握计算机技术与医学信息技术的结合使用,这不仅仅使利医疗机构本身构成更加精准,有效,有机,更是让病人得到了很大的便利。
三、结论
我们所讨论的学风特指狭义的学风,主要包括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状况、学习心理。民族院校学生大多是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薄弱,受到文化习俗、语言历史、生活习惯、民族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影响,民族院校学风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当前,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比例不到10%,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困人口比例却占全国总数的40%1.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家庭经济条件直接制约了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家庭教育经费支出,这就直接导致了来自中西部和民族聚居地区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当地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中东部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2,进入大学之后,在一些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接受慢”、“听不懂”等情况。学习态度有待提升。学习态度大体上稳定,但是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等原因影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左右,在社会活动和学习时间的分配上,在未来职业规划上会出现迷茫与困惑,在学习的目的上,部分同学是为了个人更好地发展,呈现出“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个别学生甚至没有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急功近利。学习积极性不足。部分学生不了解或不喜欢所学专业,这就导致了厌学情绪的产生。一方面在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父母家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自己的想法不被重视,或者是以未来就业为取向,对所选专业没有兴趣。另一方面,大学的专业与自己的设想有很大不同,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部分同学被迫学习,被动接受知识,“依赖心理严重,创新精神不足”3.学习状况有待加强。大多数学生能够按时上课,但是一小部分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会出现逃课、玩手机等情况,课堂学习效率有待加强??魏蟾聪扒榭鲇写嵘?,大多集中在期末考试前“临阵磨枪”。调适能力不足。个别学生由于以上原因会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应付老师、应付家长、应付考试、甚至做出“考试作弊”、“独往独行”等行为,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便会出现恶性循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特别是其中的“个人”层面,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教育和学风建设相结合,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丰富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形式,提升学习态度的崇高性,把“求功求利”的学习目的转化为爱祖国,爱家乡,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坚定学好本领的理想信念,把热爱伟大祖国,发奋学习,建设美好家园作为学习生活中的动力源泉。挖掘“敬业”的本质意义,加强学生的“责任教育”和“职业教育”,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责任教育,帮助学生在社会、家庭、自身三个维度明确所肩负责任,做好一名学生的本质工作。另一方面,在入学之初进一步加强专业教育,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职业发展规划,为各层次的学生搭建适合自身的发展平台。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特别是在考核考试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核考试,严肃考风考纪,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科研方式。一方面,引导学生重在平时,在点滴中积累,严禁抄袭作业。另一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诚信品质,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培育学生团结友善,互帮互助的学习生活氛围,“积极营造多民族和谐团结的校园文化,形成学生快乐学习氛围”4,作为学风建设的载体,为学生发展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增强学生的“融入感”,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支撑,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保证。另一方面,进一步丰富学习互助小组的实践形式,教师和学生结对子,学生和学生结对子,在学习和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三、结语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学习内容纷杂、主线不清
非计算机专业网络技术教学存在照搬计算机专业教学程式,忽视专业特点的现象。教材一味择权威、“高大全”,内容覆盖广,重、难点多,专业术语繁杂、抽象。教学目标制定盲目攀高,面向理论,缺少实践内容等问题。网络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涵盖、涉及的知识面广。若无选择、无着重点、无针对性,忽略教学目标与今后职业应用的关系,会造成学生望而却步,产生厌学情绪。更有甚者,许多内容未必用得到,势必造成教学内容丰富,学生所获实用知识甚少的尴尬局面。偏离了“着眼应用重视需求”这条教学目标主线。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实验拘于步骤
教学过程存在理论与实验分离的现象。单纯的理论传授使学生无感性认识,实验操作时无所适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潜能,削弱了学习兴趣。实验内容单调、重视步骤,缺乏理论与实验衔接,缺少实验内容与实际应用结合。理论与实验的分离遏制了网络技术教学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拘泥于步骤的实验方法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悖于“学生为中心”、“问题为中心”等先进的教学理念,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医学信管专业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缺少本专业教学模式、经验借鉴的情况下,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几年来,经过反复摸索、改革、实践,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针对信管专业教学得到了一些经验。
(一)教学目标主线定位明确
教学目标的定位要紧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以提高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为教学目的,以专业需求为依据,强调实用性,实效性。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有的放矢、学以致用。教学目标确定基于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定位应考虑学生未来职场应用的需要,考虑所学内容能否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结合办学条件、性质、教授对象,认真分析、实践、总结,从章节到总体构成进行综合科学评价,得出符合自己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系。内容体系要随信息化进程同步革新,这是个不断总结、研究、调整、实践、再总结周而往复的渐进过程。
(二)教学要突出应用,内容明晰
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确保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基础,把握内容组成结构是决定教学基本内涵的重要环节,不能机械式照搬,更不能盲目模仿。网络技术由原理及应用两部分组成,前者侧重理论基础,后者是基于理论的设计、配置、开发应用等实践性内容。针对本专业特点,紧密结合应用需求,遵循确定的教学目标,充分对知识体系进行全面分析、认真设计,研究制定出课程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排除轻视应用,注重理论,或迷信应用,忽视理论的现象。理论、实验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合理组织理论及实验内容,不能偏废。从实际应用需求着手,使学生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又拥有较强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依据内容体系结构,优化、精练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科学取舍。制定出适合本专业教学目标,注重理论、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内容纲要。
(三)以应用为目的,培养科学思维,改革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改革教学方法,摒弃教条、照搬书本的陈旧教学模式。探索适合本专业学生接受能力、科学思维的教学手段。以启发、引导、师生互动为主要途径,采用适宜本课程教学的“问题为中心”、“任务驱动”等广为推崇的教学方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理论与实验交叉教学,解决理论、实践脱节问题。
网络技术理论、实验密不可分,两者平行且交融。理论是实验的基础,实验是加深对理论认识、应用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采用理论、实验交叉教学效果明显。所谓“交叉”指对某些内容理论、实验交互进行。该方法保证了理论与实验内容的有效衔接。对教学内容有目的、条理化组织,将理论与实践内容合理分配。对关键原理性内容教师现场演示讲解,学生同步操作,以实验事实说明理论原理。涉及到与理论相关联的应用实时进行操作验证,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掌握理论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实践表明,交叉教学方法可充分提高有关教学内容的效果。合理采用模拟实验环境,可在有限课时内达到事半功倍。如,对TCP/IP体系各层实现原理,通过包捕获软件进行有关分析,理解报文的组成及协议层间的相互关系。再如,网络设计中,在模拟环境下用多种拓扑结构实现设定功能,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了解网络设计优化的概念等。
2.依内容特点,引“问题为中心”教学,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优势已日渐凸显,成革除传统教学弊端的手段之一。将课程所含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针对实际应用,以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为线索,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提高专业科学思维意识。围绕教学知识点,对核心内容以问题构造情境。如,介绍TCP/IP体系结构内容时,用“tcp/ip协议的各层数据包结构及其关系”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进入学习过程,继而通过对数据包分析,引导学生发现IC-MP、OSFP等协议无传输层协议包,产生“为什么”的疑问。教师分析归纳、实验演示,学生同步操作,清楚了类似协议在网络层结束向上传输的缘由。明白了层间包结构的关系及构成。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参与其中,体现了学生的重要地位。对问题的处理,增加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习潜能,培养了学习兴趣。通过归纳分析,总结规律,培养了学生对网络技术的科学思维方法。
3.以“任务驱动法”营造应用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
对设计类型实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角,教师设计出体验实践的任务情境。如,基于实验总体目标,将内容划分成典型的单元“任务”,核心内容融入具体的案例和任务中,通过对“任务”的执行完成预定目标。该方法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彼此协作的能力。改变了传统实验单调、注重步骤的弊端,创建了以学施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局域网设计为例,教师结合综合案例,模拟企业级局域网作为基础项目,按逻辑划为单元任务。诸如,Ip子网、vlan设计;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区域设计;访问控制,基于网络层、传输层区域流量及安全限制;边界路由的NAT转换;汇聚设备上的DHCP配置等任务。学生围绕与现实情况类似的单元任务,以角色身份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完全情景化的虚拟环境。“身临其境”增加了任务感,通过分析解决面临的问题,加深了对网络设计过程的了解,开阔了视野,强化网络技术的应用技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将网络系统设计思想融入实验中,营造讨论、交流合作的氛围。学生面对实际应用案例,积极、主动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采用自己认为最佳的途径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单元“任务”的完成,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随着各个单元任务的完成,伴随接踵而来的成就感,更加提高了学习兴趣。最后,回首完成的所有任务,相当于一个较全面的网络设计项目,这时的成功喜悦是不言而喻的,这将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任务驱动”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协作的能力,开拓了主动创新的意识,培养了科学思维的良好习惯。
4.采用模拟仿真教学,增强实践应用能力。
针对网络设备相对短缺,硬件网络实验环境效率低下,学生缺少实践机会的状况,对部分实验采用模拟软件仿真教学方法。由于其对物理环境模拟的真实性,具有仿真程度高,使用过程方便,交互性好,对硬件要求低等优点,成为网络实验的重要手段。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方法的优化,充分提高了网络技术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在应用模拟环境的教学中,可即时模拟演示应用操作内容,学生同步进行实践,达到即学即用的效果。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式效率高,节省开支,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模拟仿真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开创了课堂教学的新形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实验难以交叉进行教学的难题。网络模拟仿真环境可以实现具有一定规模的真实网络环境,在此平台进行实验,可以满足大多数的实验需求。在网络设计实验中,它克服了网络物理环境下拓扑不易改动,实验用时过长、不够灵活等诸多缺点,大大提高了网络实验效率。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仿真模拟环境增强了学生应用动手能力,为学生进行网络实践,培养专业应用技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仿真模拟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新方法。力求营造出高效、良好的教学实验环境。结合“任务驱动”、“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实验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由于模拟软件的易操作性、便利性,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课外进行实践成为可能。有效开展课外教学实践,设定课外实训项目,增强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模拟教学,我们对“教学环境职业化、教学环节情景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三、结语
【关键词】惊恐障碍;误诊;冠心病
惊恐障碍(panicdisorder)是神经症的一种,患者有显著的躯体化症状,惊恐发作的临床表现与冠心病相似,患者多就诊于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常易导致误诊。我们对2000~2004年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就诊的38例惊恐障碍误诊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临床资料
1.1对象38例惊恐障碍误诊为冠心病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35~67a,平均54.8a;既往有高血压史者2例,糖尿病史者1例,高血脂史者1例。
1.2方法对38例惊恐障碍误诊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
2.1临床表现患者多以突发的心前区不适为主诉前来就诊。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前区闷痛、压榨感、濒死感、呼吸困难,伴大汗,手或全身震颤、麻木及强烈的恐惧感。持续5~20min可自行缓解,与劳累及情绪激动无明显关系,含化速效救心丸不能明显缩短发作时间。总病程数月至数十年不等,症状反复发作,长期按冠心病治疗,应用降压、调脂及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不能减少症状发作。有8例患者时时刻刻要他人陪伴,不敢单独在家或出门;18例在发作间歇期有惴惴不安、阵发性多汗等症状。
2.2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症状发作时显示明显心肌缺血者1例(2.6%),心电图出现动态演变,且心肌酶增高1例,运动试验阳性2例(5.26%),静息状态显示非特异性STT改变8例(21.1%);彩色超声检查显示室壁运动减弱,提示心肌梗死2例(5.26%);2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5例显示单支血管病变,狭窄程度<20%者3例,40~50%者2例,无明显血管狭窄者22例。
2.3诊断及治疗38例患者均经临床心理科会诊,符合CCMD3惊恐障碍诊断标准,停用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给予抗焦虑、抑郁剂舍曲林、阿普唑仑等治疗,症状渐改善。
3讨论
3.1误诊原因(1)惊恐障碍的症状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症状极为相似,并且反复出现,发作不限于任何特殊的处境,发作持续时间为5~20min,部分病人在发作时有心电图的缺血改变,部分伴有冠心病易患因素,容易误诊;(2)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增高及发病年龄的年轻化,临床上对冠心病的误诊率也越来越高,除非有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否则,临床医生不敢轻易否定该诊断。(3)依靠临床症状及心电学检查诊断冠心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部分内科医生对惊恐障碍认识不足,过于相信首次诊断,易导致长期误诊。
3.2防止误诊的措施(1)详细询问病史,尤其是心前区不适的特征。冠心病患者的心前区疼痛,大多呈典型的压榨感,束带感,持续时间为3~5min,心肌梗死发生时,胸痛时间会延长,伴有出汗、窒息感、濒死感,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可迅速显效;而惊恐发作患者的胸痛可以是刺痛、闷痛或钝痛,持续时间普遍较长,有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或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的效果不明显;(2)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发作多与体力劳动及情绪激动有关,而惊恐发作患者的胸痛发作常不可预料,呈自发性、无明显诱因或与情绪及心情有关;(3)冠心病患者在胸痛发作时,多有ECG成组导联的缺血性STT改变,胸痛缓解后ECG与发作时常有明显改变;而惊恐发作患者的胸痛发作时ECG常呈非特异性STT改变,与发作间歇期的ECG无明显改变;(4)冠心病患者在发作间歇期能正常生活,而惊恐发作患者在发作间歇期有惴惴不安、阵发性多汗等症状,常感到自己像一个永远的患者,情绪不稳定,易出现衰竭状态;(5)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常有一支或一支以上的狭窄或阻塞性病变,狭窄程度多>50%;而惊恐障碍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无狭窄或阻塞性病变,或狭窄程度<20%;(6)惊恐障碍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很低,有明显的精神神经质倾向,情绪不稳定[2],较少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据国内外文献报道[3~5],冠心病患者有50%伴有明显的焦虑情绪,有45%伴发抑郁情绪,但惊恐障碍患者的心理症状明显重于冠心病患者。
总之,应在内科医生中普及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对临床拟诊为冠心病并伴有明显焦虑抑郁情绪者,应当考虑到惊恐障碍的可能性,有条件者应积极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如能排除冠心病,可以彻底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避免过多不必要的检查与治疗,同时积极给予抗焦虑、抗抑郁治疗及心理治疗,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沈渔.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69
[2]卢乐萍,刘雪虹,王力娥.惊恐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个性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10
[3]陈建平,顾卫平,卢尔滨,等.冠心病患者情绪障碍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3):143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academic exchange' most of the medical journals require English titles attached to the medical articles to be published. The awkward translation of title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sometimes will confuse the editors and consequently directly affect the adoption of the article. This paper aims at providing some advice to the Chinese medical researchers on the translation of medical article title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by analyzing the main structural forms and some language transfer problems in the title translation.
【Keywords】 medical article titles; structural form; translation
【摘要】 随着我国对外学术交流的日益加强,医学刊物要求来稿附上英文标题. 论文英文标题表意不清'用词不当'往往使阅稿人费解'直接影响稿件的采纳. 本文我们从标题的结构形式和英译医学论文标题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对广大的学术研究者更好英译自己的论文提供帮助.
【关键词】 医学论文标题;结构形式;翻译
0引言
标题是论文的浓缩'它既要告诉读者论文研究的是什么'又要满足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引人注目、便于编写索引等要求. 好的标题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论文索引的利用价值. 通常读者总是先浏览期刊的文章标题'在对其感兴趣后才会通读全文. 据美国广告专家的调查'看到标题的读者比阅读全文的读者要多出约5倍. 所以'要使学术论文标题的英译起到“一叶知秋”的作用便显得十分重要[1]. 然而'众所周知'中文与英文分属于两种不同语系'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表达上有着各自的要求与特点. 因此'要译好学术论文标题并不是简单的“对号入座”便能解决问题. 本文通过讨论医学论文标题常见的形式及英译标题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醒作者、译者、编者避免常规错误,使论文标题的英译更加规范.
1常见论文标题的类型及其英译
1.1词组型标题词组型标题是由一个或数个单词或词组单独地、并列地或按偏正关系排列组成. 按其组成关系又可分为以下三类[2]:①单一概念标题'是由一个不可再细分的、具有完整概念的单词或词组构成. 由于这些单词或词组是文章所讨论的唯一对象'即文章标题的中心词'因此'英译标题时可以直接对译. 例如:创伤性血胆症 Traumatic hemobilia[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04' 10(7)];颅底软骨肉瘤 Chondrosarcoma of the skull base[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3' 19(6)]. ②多概念并列标题'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完整概念的词组并列组成. 由于词或词组之间没有说明或被说明、修饰或被修饰的关系'而是无主次的并列关系. 因此'英译标题时可按表达各个概念的词或词组的先后顺序译出. 例如:催乳素和免疫系统Prolactin and immune system[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4' 20(6)];嗜铬细胞瘤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围术期麻醉管理Clinical features of pheochromocytoma and anesthetic management during perioperative period[中华医学杂志' 2002' 82(8)]. ③多概念偏正标题'由多个具有独立、完整概念的词或词组构成. 而其中有一个受其它词或词组所修饰、限制或说明. 这个被修饰、限制或说明的词或词组就是文章标题的中心词'它位于标题末'与修饰、限制或说明它的词构成偏正关系. 多概念偏正标题是科技论文标题中最常见的一种'它又可分为并列偏正结构标题和递进偏正结构标题.
并列偏正结构标题是以联合词组充当标题中心词的定语. 英译标题时'可按顺序译出各并列成分'并置于中心词之后. 例如:泮托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对比研究Comparison of pantoprazole and omeprazole2 based triple therapy regimens in the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中华医学杂志' 2002' 82(18)];人喉癌组织中P15,P16基因缺失和STK15基因过表达的研究Deletion of p15 and p16 genes and overexpression of STK15 gene in human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中华医学杂志' 2003' 83(4)].
递进偏正结构标题以偏正词组充当标题的中心词. 定语中的各组成部分总是前一个修饰后一个'层层相叠'最后作为一个整体来限定代表标题重心概念的中心词. 英译标题时'代表标题重心的中心词置于题首'定语中的各组成部分'在多数情况下'按由小到大'由近到远的次序排列. 例如:抑郁症患者红细胞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活性的研究The erythrocytes catechol O?methyl transferase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5' 38(3)];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载脂蛋白AI转基因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Molecular basis of preventive effect of human apolipoprotein 1 on murine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lipid deposition induced by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中华医学杂志' 2003' 83(6)].
1.2动宾型标题动宾型标题是由动词及宾语共同组成'译成英语时'动词可译成动名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动名词短语'置于题首. 例如: 提高抗人膀胱癌人?鼠嵌合抗体的表达和抗体的功能鉴定Expression of human?mouse chimeric antibody ch2BDI and its affinity to human bladder cancer in vitro and in vivo[中华医学杂志' 2003' 83(4)].
1.3动宾偏正结构标题动宾偏正结构标题以动宾词组充当中心词的定语. 英译时动宾词组可译成动名词短语、动作名词+of介词短语、现在分词短语或不定式短语'置于中心词之后. 例如: 采用腺管开口分型和内镜黏膜切除术诊治大肠肿瘤Pit pattern and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tumors [中华医学杂志' 2005' 83(4)];应用皮肤牵张带治疗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Effect of external tissue extender in the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defect in ankle and foot[中华骨科杂志' 2004' 24(1)].
1.4陈述句标题用陈述句作标题'译成英语时'一般不译成完整的陈述句'而译成英语的名词性词组、动名词短语及具有逻辑主谓关系的词组'突出关键词[3]. 例如:关节镜辅助治疗掌指关节内骨折Treatment of metacarpophalangeal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assisted with metacarpophalangeal arthroscopy[中华骨科杂志' 2005' 25(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骨基质明胶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Tissue engineered cartilage constructed by growth factor?induce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allogenic bone matrix gelatin[中华骨科杂志' 2005' 25(3)].
1.5带有副标题或破折号的标题正副标题之间为同位关系'或是后部分对前部分进行补充解释、细节补充、背景交代、分层说明等'可按原形式译出英语标题'中间用冒号或破折号隔开. 例如:药物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膳食治疗状况与血脂控制达标率高胆固醇血症临床控制状况多中心协作研究Dietary treatment and success rate of control in hypercholesterolemia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lipid lowering drugs: a multi?center study of current status on clinical control of hypercholesterolemia in China[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 33(4)];新型人工肝材料接枝改性聚丙烯膜体外免疫相容性的实验研究In vitro immunocompatibility of a novel bioartificial liver reactor material: propylene?acidamide grafted polypropylene membrane[中华医学杂志' 2004' 84(2)].
此外,中文医学论文标题'为了吸引读者注意'常把病例数放在正标题中,而英文标题常把病例数置于副标题. 在翻译转换过程中'带有病例数的中文标题'不论是否带有副标题'在译成英文标题时一般都放在副标题中'即用增加副标题的办法来处理病例数或者放在摘要正文一开始来说明病例数. 例如:北京地区108例SARS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转归分析Clinical manifestation' treatment' and outcome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analysis of 108 cases in Beijing[中华医学杂志' 2003' 8(11)].
2英译论文标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2.1避免缩写词医学论文标题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英文缩写词. 由于医用英文缩写词众多'如果使用过于随意有可能让读者费解. 国际刊物《儿科核心期刊文摘》(Core Journals in Pediatrics)对缩写词的使用要求非常严格. 缩写词第一次出现时必须先写全称,缩写附后并加括号[4]. 我国医学期刊中论文标题用缩写词的使用频率很高'且没有缩写的全称'这可能也是科技情报不能与国际接轨的原因之一. 如果英译标题不遵守所投刊物的规则,文章就有可能不易被国际期刊所采用. 如果英译标题确实需要用缩略词时,应该在第一次出现时用全称,缩写附后括号. 例如PDGF?2链基因三链形成寡核苷酸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Effects of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of C6 glioma cells with triplex forming oligonucleotides (TFO)[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5' 21(6)];肝纤维化大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亚单位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外基质成分的相关性The expression of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 receptor?β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extracellular matrix in hepatic tissue in hepatic fibrosis rats[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4' 12(11)].
2.2避免套用汉语题目的模式由于受汉语语法的限制和语言习惯的影响'在中文医学论文标题中'含“……的研究”和“……的探讨”的标题占相当比例. 我国一些期刊在翻译此类标题时往往将其直译为“study' research' discussion 或 exploration”等. 很多人由于受汉语题目的影响'认为题目中若少了“研究”、“探讨”等字样就不像论文题目[5]. 其实'绝大部分论文题目中的“研究”和“探讨”两个字没有多少实在意义. 如果论文不是旨在介绍所谈问题的研究经过和方法'“研究”或“探讨”二词概可不译'尤其是那些概念多而英文长的复杂题目更需如此. 笔者曾查阅了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Cell Biology》'在2005年全年发表的484篇文章中'含这两个词的文章仅有4篇'占不到1%. 在2004年影响因子排在前五位的《Nature Reviews Cancer》和《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两个杂志中,其全年发表的文章总数分别是195和209,含有这两个词的文章数分别是4和0.
此外'中国人写文章出于谦虚'标题中往往会加上“浅谈”、“初探”、“刍议”之类的自谦词,这已成为中文标题的一个模式. 这些词实为空话'与论文内容无关'读者在其阅读过程中也会对之熟视无睹. 在国外的医学刊物中'“浅谈”“初探”这类句式较少见'这是因为欧美人认为科技论文应立足于事实材料'不必谦虚客套. 如将这些自谦词译出'会让人觉得本该简练的论文标题显得冗长累赘'重点不突出.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论文题目有可能会让人觉得文章的作者不负责任'所论述的内容没有多大参考价值'缺乏严肃性. 因此,在英译标题时,应该省去那些受汉语影响又无实际意义的虚词. 例如:脑静脉血栓形成与凝血因子ⅤLeiden 突变的研究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and factor ⅤLeiden mutation[中华医学杂志' 2002' 82(1)];肝移植术后血管与胆道并发症介入治疗初探 Vascular and biliary complication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中国医学杂志' 2002' 115(11)].
2.3正确使用介词由于论文标题英译时一般由名词词组来表示'所以比较多地使用介词. 论文标题中用最多的介词有of(表示动宾关系'所属关系'或同位关系)'on(表示对……的作用或影响)'in/among(在某范围中或人群中)'with(患有某种疾病'用某种方法等)'for(作为……)等. 我们可以从以下汉语标题与英文标题对比中'领悟标题英译时介词的用法(划线部分):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时兰尼碱受体的作用Effect of carvedilol on ryanodine receptor in heart failure[中华儿科杂志' 2005' 43(8)]; 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损伤的关系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 expression in the circulation of patients with Kawasaki disease and its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中华儿科杂志' 2005' 43(8)];氨茶碱治疗急重哮喘的随机对比研究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minophylline for severe acute asthma [核心医学期刊文摘' 1999' 23(1)].
有关医学论文标题的英译'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事项'例如数词、药名的翻译、冠词﹑标点符号的运用等. 论文标题翻译上也还有很多技巧问题'如词类转换、句子成分转换等等. 要想译好医学论文标题'除了译者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及语言修养外'重要的是要对中英文习惯表达进行对比'应该以英语文体的思路风格来完成汉语标题的英译.
【参考文献】
[1] 刘明东. 试论学术论文标题的英译[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9(10):43-47.
[2] 刘向红. 科技论文标题和摘要的英译[ J ]. 中国科技翻译' 2001,14(1): 60-63.
[3] 曾文雄. 刊物论文标题与摘要的英译特点与技巧[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22(3):37-39.
关键词:高校;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D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3-0138-03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盵1]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的青春力量,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价值取向将决定整个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教育引导他们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工程,它需要多方主体长期共同努力。高校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实现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重要途径,既是大学生广泛参与其中的有效形式,更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2]。本文试图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高校文化建设之中,通过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文化宣传,丰富文化实践等途径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独特效果。
一、弘扬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盵3]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立足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4]。
立足文化传承,要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广大学生深入体会“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思想;“专心致志、以事其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轻诺必寡信”“言而有信”的诚信观念,以及“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的友善理念等等,增强青年学子的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强大的文化认同。
二、改善文化环境,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感悟
“环境文化是文化内核的物化显示和涵育载体,蕴含文化品格的良好校园环境,具有重要的隐性育人功能?!盵5]每所高校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物质文化基础。独具特色的建筑景观、造型别致的艺术雕塑、历史积累的语录事迹、庄严肃穆的校徽校旗、赏心悦目的绿化景观等,它们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都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比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字段对道路、楼宇、雕刻等校园景观进行命名,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着力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文化长廊、文化墙等建筑景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总之,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到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之中,学生置身其中感受美丽与文明,领略自由与和谐,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感悟,从而自觉约束言行、提升修养、健全人格。
三、强化文化宣传,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积极有效的文化宣传会为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在宣传和普及上下功夫。经过长时间发展,无论是以校报???、校园广播、宣传橱窗为代表的校园传统媒介,还是微博、微信、贴吧、QQ群等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平台,均已在广大青年学子中具备了广泛的影响力。因此,要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平台的舆论导向功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广泛宣传。需要注意的是,在宣传途径的选择上,要主动占领新媒体平台,灵活应用微博、微信、贴吧、QQ群等学生日常接触较多、互动及时方便的网络平台和工具,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不仅会激感的共鸣,还能更好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宣传内容的选择上,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大学生密切关注的社会热点和息息惦念的成长成才问题相结合,才能激活他们内心的积极情感,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四、丰富文化实践,提升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自觉
周仲瑛从瘀热论治缺血陛中风急性期的学术思想杨宁过伟峰(指导)(775)
张敏建以“盆骶经络揉推法”治疗前列腺痛的经验彭明健(777)
学术探讨
温病的辨证技巧庞秀花周耀庭(指导)(780)
论桥本甲状腺炎当从肝、脾、肾三脏论治张亚董健栋(784)
郑钦安《君相二火解》之我见叶晓光(786)
吴鞠通对仲景养阴法的运用与发展赖明生杨禅中陈润东杨进(指导)(788)
强筋逐痹中药口服结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顾力军张志强(791)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不寐40例吕翠岩丁舟(793)
手法推拿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8例赵凯(795)
北京中医 对炙甘草汤方证及煎服法的思考周平安(797)
芦荟在皮肤科临床的应用杨顶权白彦萍吴荣国邱显荣(799)
浅谈中药饮片临床应用的常见误区吴春华陈誩王和天(802)
光绪皇帝与御医(下)梁峻(804)
董德懋老师和《北京中医》月刊徐凌云高荣林张纲(806)
刘沈林医案研读商洪涛刘沈林(808)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血热型功能性子宫出血黄传发(810)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进展邹冲司晓晨朱文静(811)
带状疱疹的中医药治疗进展陈慧文(813)
腰背肌功能与慢性腰痛的康复治疗概况吕俊玲林志苇(指导)(816)
拓宽中医药专业学生就业途径的建议李渊吴至凤吴盛(818)
中医药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初探刘隽徐茵(820)
高校兼职班主任的工作体会张秋云张瑞新王欣苗季巍巍(823)
《北京中医》2007年总目次(826)
传承·传播·共享——记2007年“中医中药中国行”工作交流会(F0003)
京津冀地区中医医院重症感染中西医结合诊治策略论坛在京举行黄毅(F0003)
2008年《北京中医药》新设栏目(M0002)
首届国际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论坛征文通知(380)
“第三届世界中医药心血管病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第一轮)(392)
临床研究
C反应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孙文军田金洲时晶李林森倪敬年蔡艺灵(328)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临床研究谌洁(331)
中药穴位贴敷对美施康定所致便秘的疗效观察杨中王笑民徐咏梅胡凤山张青(334)
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李跃武士芬(336)
学验传承
谢鸣运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杂病的经验薛珂谢鸣(指导)(339)
王新陆治疗肺病用药经验浅识李鑫朱文浩于磊(341)
王宝玉治疗痞满证的临床经验北京中医 李艺(342)
邱模炎用柴胡剂治疗尿路感染的思路与经验李楠孙慧王萎(344)
学术探讨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药研究现状及思路杨晋翔韩海啸张学智冯军安李志钢(348)
妊娠期高血压病产后蛋白尿的证治探讨刘政王小燕孙震(351)
简述《华氏中藏经》之学术价值及影响于晓武冰严季澜(353)
对“腹痛宜和”的认识李永红严季澜(355)
临证纵横
健脾化痰补肾法治疗13例重叠综合征患者疗效观察谭素贞张燕萍(357)
益气活血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50例临床观察陈光李文华任绍林(359)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骨关节炎孙学东姚华姚杰高天好(361)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周红梅(363)
杏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李莉芳(365)
疏风祛邪、利湿固涩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朱丽霞(367)
薏苡竹叶散加味治疗脾经湿盛型蛇串疮疗效观察周淑桂高春秀(369)
以补为通治疗正虚血瘀证冠心病心绞痛150例临床观察刘宝山(37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性胰腺炎63例易春生(372)
实验研究
脑络欣通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陈业农王键唐巍胡建鹏(374)
新加良附方影响小鼠肝癌组织VEGF与MVD表达的研究雒琳马成杰陈信义(378)
读者·作者·编者
医学论文不宜用的字和词(377)
文献综述
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现状(381)
传统按摩疗法与现代康复训练结合治疗脑卒中偏瘫概况谭毓虞立勤刘香弟(384)
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情绪概况迮兴宇张捷(指导)(387)
从气血论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现状赵小敏李艳丽(389)
教育改革
对中医本科专业境外人才培养的思考乔静华(393)
北京中医 推拿手法学的教学体会杨晓仙(395)
高等院校校重点学科建设评估研究进展姚捷(396)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ㄏ拢┪甘彻芊戳鞑≈幸街ず蛄餍胁⊙а芯苛蹉胪踔傧己速讼闹疚?243)
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与辨证陈誩刘汶(245)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医治疗李军祥张厂(248)
临床研究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论治姜良铎张晓梅肖培新(252)
自拟补脾除痹汤联合甲氨蝶呤和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肖正华高京荣林长喜(255)
外用通络散治疗奥沙利珀化疗致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娄彦妮贾立群邓海燕李利亚李学万冬桂(258)
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臧鑫(261)
首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系揭牌暨学术论坛举行(254)
《北京地区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最近出版(257)
中医药的科学性已成为共识(260)
“全国新安医学研讨会”征文通知(285)
“第三届世界中医药心血管病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314)
北京市政府2008年“折子工程”——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在年内将实现三个100%(31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性病科北京市赵炳南皮肤病医疗研究中心(F0003)
学验传承
邹本贵教授治疗慢性腰腿痛用方选介魏戍高小勇王莹邹本贵(指导)(264)
火针为主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李群张丽玲常虹程海英(指导)(266)
学术探讨HttP://
《医学心悟》的学术特点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谢芬(268)
对《金匮要略》“阳微阴弦”的认识及应用体会?;⒄?270)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的用药规律与特点王玉凤李雪琴纵横黄学武(271)
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石散蔡松穆廖培辰(273)
郁证浅析赵东(275)
临证纵横
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阻心脉型的临床观察周红梅(277)
425例住院老年病人死亡病因分析白爱萍刘元元李小娟(279)
按摩手法治疗阴虚火旺型不寐的临床观察北京中医 黄曼博(281)
关于临床医学论文写作中的摘要(283)
电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张树新(284)
按动结合手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体会张志国(286)
基层园地
久年夜热出汗治验柳育泉任妙琴(288)
方药经纬
脂质体在皮肤局部给药系统中的应用车晓平赵小伟李卫敏(289)
金水宝联合活血通脉胶囊治疗早期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秦秀荣范津生(292)
实验研究
茶多酚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实验研究武红莉陈信义韩冷崔巍(294)
综合法复制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模型形态学观察及早期细胞凋亡分析张玉禄李军祥鲁香凤戴欣朱陵群(296)
文献综述
北京中医 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李军艳杨明会窦永起赵冠英(300)
针灸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王俊慧刘瓦利(303)
黄芪对免疫系统的作用研究进展邵佳骆殊(306)
近10年针灸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评价性综述崔灿元于金娜于英伟(309)
教育改革
推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范炳华许丽袁相龙谢远军褚海林吕立江王鹏(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