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一_久久综合激情_亚洲97_午夜影院在线视频_国产成人福利_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首页 优秀范文 毕设开题报告

毕设开题报告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6-03 11:42: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毕设开题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毕设开题报告

第1篇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简称 QSAR)是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由结构活性关系(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简称 SAR )发展而来的。QSAR 是通过对已知结构且有生物活性系列化合物(如一系列有相同药理作用的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进行化学信息学的计算, 选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建立活性与化合物结构之间定量关系,解释由于分子结构的变化影响化合物生物活性的改变,推测其可能的作用机理。然后建立有效的QSAR模型,如果有新化合物的出现,且其结构数据已知,可以预测其生物活性,也可以优化结构改变现有化合物的结构以提高其生物活性。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农药、化学毒剂等生物活性分子的合理设计。在经历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定量构效活性关系在国际上已成为一个相当活跃的研究领域。

长期以来,肿瘤一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全世界的科学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付出了巨大努力,从多个角度来研究肿瘤的致病机制,采用各种手段来进行预防、诊断与治疗,但肿瘤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仍然居高不下。WHO文件显示:过去数十年中,全世界每年有近7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估计2020年将升至1000万。对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外科切除、放射治疗和用抗肿瘤药物进行的化学治疗。抗肿瘤药物有“细胞毒”和促进分化等作用,可以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等,从而可以治疗或治愈肿瘤,而且由于其相对低廉的费用,被大多数肿瘤患者所接受。

尽管肿瘤的化学治疗已取得重大进展,新的抗肿瘤药物不断出现,但肿瘤的化学治疗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实体肿瘤占恶性肿瘤的90%但多数实体瘤如肺癌、肝癌、结肠癌及胰腺癌等还缺乏有效的药物;现有的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太大,缺乏选择性;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产生抗药性[1]。

QSAR主要侧重于药物早期的研究和发展,为新药物分子的筛选的和设计开拓了新的途径[2],在受体结构已知的情况下,对抗肿瘤药物进行定量构效活性关系研究,用生成与受体结构互补的配体的方法来发现可以针对特定肿瘤、特定靶点的非细胞毒类药物,使之更具有选择性和针对性。随着新QSAR模型的建立,极大地缩短了新药合成的时间,降低了开发成本,并能在某种程度上预测药物对特定肿瘤人群的有效性。为肿瘤治疗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肿瘤的化学治疗药物发展很快,每年都有大量抗肿瘤药物研究文献发表,各国对抗肿瘤药物的开发也予以高度重视和大量投资,美国就此专门成立了美国国立癌症研究(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简称NCI),成为了世界抗肿瘤的权威机构。

国内研发方向主要以含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的抗肿瘤药物,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现有药物进行结构改造以改善其药理学特性,如增加水溶性、降低毒副作用等;(2)以新的作用机理或作用靶点为指导寻找新的活性物质作为先导化合物;(3)发现新的作用靶点。在当前生物学的后基因时代,科学家们要面对数千个潜在的药物靶点,探讨它们与小分了化合物的相互作用;(4)加强定量构效活性构关系研究.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开发新药的技术路线发生了重大变革。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在新抗肿瘤药物的开发中使用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它大大加快了新药设计的速度,节省了创制新药工作的人力和物力,使药物学家能够以理论作指导,有目的地开发新药。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受体结构已知的情况下,采用生成与受体结构互补的配体的方法来寻找新药物;另一种是在受体结构未知的情况下,采用对一组具有类似活性的化合物建立定量结构活性关系,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结构修饰来预测生成新的化合物。

QSAR作为抗肿瘤药物设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计算方法和常用手段,在新药的开发和研制过程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近半个世纪以来,QSAR研究对有机合成化学、药物化学及药物设计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物质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以寻求分子解释的一个强有力工具。下面就定量活性结构活性关系研究的一些常见方法作简要地介绍如下。

1、二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方法(2D-QSAR)传统的二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方法很多,有Hansch法、基团贡献法和分子连接性指数法等[3] 。

其中最为著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Hansch 法。 它假设同系列化合某些生物活性的变化是和它们某些可测量的物理化学性质(疏水性、电性质和空间立体性质等)的变化相联系的,并假定这些因子是彼此孤立的,采用多重自由能相关法,借助多重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就可以得到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模型。

基团贡献法是Free-Wilson 在对有机物亚结构信息和生物毒性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方法。这种模式认为有机物与受体间的毒性效应是该有机物特定位置上不同取代基团毒性贡献的加和。Free-Wilson 法仅适用于具有相同母体结构的有机物,常被用来对有机物进行毒性初评。

分子连接性指数法(Molecular connective index ,MCI) 是由Kier 和Hall 提出的。它是根据分子中各个骨架原子排列或相连接的方式来描述分子的结构性质。MCI 是一种拓扑学参数,有零阶项(0Xv )、易阶项(1Xv )、二阶项(2Xv ) 等等,可以根据分子的结构式和原子的点价(δ) 计算得到,与有机物的毒性数据有较好的相关性。MCI 能较强地反映分子的立体结构,但反映子电子结构的能力较弱,因此缺乏明确的物理意义,但由于其具有方便、简单且不依赖于实验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4~8]。

2、三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方法(3D-QSAR)随着结构活性关系理论和统计方法的进一步发展,20 世纪80 年代,三维结构信息被陆续引入到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中, 即3D-QSAR。与2D-QSAR 比较,3D-QSAR 方法在物理化学上的意义更为明确,能间接反映药物分子和靶点之间的非键相互作用特征。因此,近十多年来3D - QSAR 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研究方法也很多[9] ,比如分子形状分(molecular shape analysis ,MSA) ,距离几何方法( distance geometry , DG ,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 ,CoMFA) ,比较分子相似因子分析( comparative molecular similarityindices analysi CoMSIA) 以及虚拟受体( phesudo receptor) 等方法。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CoMFA 方法。

3、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又出现了一些先进的方法来构建QSAR模型,都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其中又以启发发(heuristic method,简称HM),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M),基因表达式编程(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简称GEP)比较常见。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是Vapnik[10]等人根据统计学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通用学习方法,它是建立在统计学理论的VC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基础上的,能较好地解决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等实际问题[11-12],已成功地应用于分类、函数逼近和时间序列预测等方面[13-15];基因表达式编程(GEP)是基于生物学遗传思想,保持了生物学的特性,具有良好的结果重现性,同时也能够进行“遗传变异”控制,最终能获得可靠的实验效果。

三、主要研究内容

1、查阅中外文文献选取数据来源。

2、理化参数与结构参数的计算。

3、具体的结构参数的分析。

4、SVM与GEP的方法研究。

5、定量结构关系式的建立。

6、定量结构关系式的验证。

7、得出结论和总结。

四、论文工作计划

3月中旬—4月初:选题。

4月初—4月底:查阅资料,熟悉实验原理及方法,准备开题报告

5月10日: 开题。

5月初日—5月底日:进行毕业设计实验,记录数据,撰写论文。

6月初日—6月中旬日: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五、参考文献

[1] 任华益. 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山东) , 2005, 7(2): 28 -33.

[2] 徐娟,王林编译.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的QSAR和QSMR研究.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3, 30(3): 135-138.

[3] 郭宗儒. 药物化学总论.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4. 108.

[4] Bakulh H Rao, Shyam R, Asolekar. QSAR models to predict effect of ionic strength on sorption of chlorinated benzenes and phenols at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Water Research, 200l, 35(14): 3391-3401.

[5] 冯长君, 堵锡华, 唐自强. 取代芳烃对发光菌、大型蚤、呆鲦鱼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 应用化学, 2002, 19(11): 1037 -1042.

[6]秦正龙, 冯长君. 取代苯酚的定量结构-活性P性质相关性研究. 有机化学, 2003, 23(7): 654-658.

[7] 堵锡华. 取代芳香族化合物生物活性的拓扑学 . 南昌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5, 29(2): 155-160.

[8] Aleksandar Sablji C. QSAR models for estimating properties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required in evaluation of their environmental fate and risk. Chemosphere, 2001, 43(3): 363 -375.

[9] 徐筱杰, 侯廷军,乔学斌,章威. 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10] Vapnik VN.The Nature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

NY: Springer-Verlag,1995.

[11] 阎辉,张学工,李衍达. 应用SVM方法进行沉淀微相识别.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00, (2): 158 -164.

[12] 张学工. 关于统计学习理论与支持向量机. 自动化学报, 2000, (1): 32 -42.

[13] Vapnik V, Golowich S, Smola A. Supportvector method for function approximation, regression estimation, and signal processing. In: Mozer M, Jordan M, Petsche Teds.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MIT Press, 1997-09.

第2篇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1帐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1帐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1帐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拔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整个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

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无论从微观还是从宏观角度上讲,都具有深远的意义。1是杜绝收入缴库过程中的拖欠、挤占现象,解决财政收入不能及时、足额入库的问题。2是有助于提高财政工作和资金使用效率。3是严格预算监督机制,防止腐败行为的滋生和蔓延,促进和加强廉政建设。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主要优点,1、强化了政府监督管理职能,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2、提高了财政调控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3、规范了财务管理,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对财政资金运行方式的根本变革,是加强财政收支管理、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重大举措。但是改革也面临如下问题:预算单位和财务人员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认识不到位,主动性不强,甚至有抵触情绪;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预算不够完善;财政直接支付比例低;预算单位财务开支标准不统1;财务人员对相关的会计业务处理不熟悉;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信息系统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等问题。

如何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当前财政、银行关注的热点。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1)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配套改革。 (2)构建财、税、库、行1体化网络。 (3) “实时”监管国库资金流向,确保资金安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变流和相互监督。 (4)因地制宜,切实落实银行代办业务费用。 (5)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制度的改革,全面推行真正意义上的部门预算。

国库资金支付方式是国库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国库资金分散支付方式,采用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已在政府高层和国库管理部门达成共识。作为1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涉及技术条件、法律环境、管理体制、人员素质和各地千差万别的财力基础诸方面的因素,因此在明确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应当考虑有多种实现形式的存在,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以期最终达到完全规范的制度目标。

2、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实现途径、条件:

1、国库集中支付的含义及意义;

1、1 国库集中支付的含义

1、2 国库集中支付的意义

1、3 为什么要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2、国库集中支付的优点;

2、1传统财务支付体系的弊端

2、2国库集中支付的优点

2、3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带来的显著成效

3、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1 国库资金风险加大。

3、2 与银行账户管理制度相悖。

3、3资金清算速度较慢。

3、4凭证传递手续繁杂,清算环节多。

3、5易诱发金融机构之间的“账户之战”。

4、完善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议。

4、1 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配套改革。

4、2 构建财、税、库、行1体化网络。

4、3 “实时”监管国库资金流向,确保资金安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变流和相互监督。

4、4 因地制宜,切实落实银行代办业务费用。

4、5 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制度的改革,全推行真正意义上的部门预算。

第3篇

1、课题背景介绍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下辖3区9县,面积1。72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区。临沂城水资源丰富,纵贯南北的沂河、柳青河、青龙河和横穿东西的祊河、涑河等5条河流在中心城区交汇,位于临沂城区段的沂河橡胶坝长1248米,为世界之最,已被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上游形成的沂蒙湖水面130万平方米,湖水碧波荡漾,面积相当于两个杭州西湖,2001年被国家水利部评定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过去由于只注重工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工作被忽略,市区滨河地段杂草丛生,1片荒芜;挖沙船到处挖沙,使河边变得坑坑洼洼,脏乱不堪;1些不法单位拉来建筑垃圾倾倒在沂河及涑河沿岸的堤坝上,许多工厂将废水也排放到河里,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污染严重,无法饮用。不少居民也将生活垃圾倾倒在这里,使河边变成了垃圾场,1到夏天,熏人的气味扑面而来,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城市形象。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扩大城市建设规模,合理利用充足的水资源,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临沂市政府决定投入巨沂资规划建设临市区内的滨河区域。

2、课题拟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实验方案

在上述情况的影响下,我这次所报的毕业设计课题为“临沂市沂河沿岸(局部)景观设计”,所以滨水空间的规划、绿化和景观设计是这次课题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因素,自古以来就被赋予多种属性,被当作理想人格的的1种象征,使得其在性、情、景、意交融中充满了生命的灵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水逐渐成为1种根源性的隐喻,是代表自然与城市“合1”的最好模型。可以说水是古代除了封建礼制以外,对城市规划特色形成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作用从饮用、灌溉、运输发展到现在的提供活动、景观的载体,故滨水空间的性质也在不断变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当前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建设也陷入了不断趋同、特色危机重重的窘境;在工业化时期几近湮灭的水的特性再次成为刺激城市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这次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城市与水的“骨架”与“血肉”关系,因地制宜,融合水与空间、文化的时空联系,塑造出城市的特色与个性,使城市绿化面积扩大,景观更加秀丽宜人,市区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最终形成“水在城中游,城在水中立,水体与绿地相互依托并融为1体的丰富多彩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生态城市”而贡献1份力量。

实验方案:

通过对课题所涉及的地区进行实地测量考察,以及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对设计的方案进行综合严密的验证。从设计理念、设计原则、风水分析、构图分析、植物配置几大方面展开工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合理的方案。

设计理念:沂河贯穿临沂市区,是离城市公共密集地区较近的生态系统之1,是

城市向乡村延伸,乡村向城市渗透的区域,这种渗透体现的是1种人与自然的对话,在本方案中,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1为设计理念。

设计原则:a、生态原则:维持沂河生态环境是进行城市建设的基本门槛。

b、适应自然和社会运动周期的原则:关注人的活动周期和季节

变化,创造出适应季节变化的景观。

c、经济原则:通过设计对环境的改造,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

境,实现其使用价值,同时也带动周围的土地升值。

风水分析:风水上讲究,曲生吉,直生煞,在本方案中,以曲线(主路)来化解直线带来的煞气。

构图分析:本方案设计设计地段位于沂河和其最大支流枋河交汇处,河道比较弯曲,因此在设计中,以北斗7星为主构图元素,根据人文和地理将其分为3个区域:

a区:古文化区,临沂市是1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古称琅琊,距今已有2400年历史。闻名中外的汉代帛画和《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等,就出土在临沂市银雀山下。我国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如春秋时期的曾子、子路,战国时期的荀况,东汉珠算发明家刘洪,西汉经学家匡衡,3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东晋书圣王羲之,南北朝文艺批评家刘勰,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等,有的出生于此,有的在这里生活过,都留下了难以湮灭的印迹。

b区:自然生态区,以沂河自然风光为主题,以生态亲水公园为中心,形成适合休闲娱乐的场所。

c区:沂蒙革命精神区,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3万沂蒙的优秀儿女献身疆场。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红嫂的感人故事、名垂青史的、孟良崮战役记下了这1段光荣的革命业绩。

植物配置:从人性化、乡土性、生态原则3方面进行植物配置。

3、相关文献综述

中国建材出版社出版,汤振宁编著的《城市河道景观设计》1书,以大量实景照片向我们展示了北京,上海,韩国等地的1些优秀河道景观设计,本书内1些优秀设计作品的作者分别为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设计经验的专业人士,使该书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同时该书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前瞻性,给我这次所做的课题提供了很多的参考。

上林国际文化有限公司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滨水区域景观规划》1书,挑选了如“广州市番禹区桥河——河两岸城市设计”,“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滨海生活服务区设计”等34个典型滨水区域,对照其不同的设计思路历程,阐述了滨水景观规划的设计着眼点。从不同角度,不同细节的解析,使我对滨水景观设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比如该书中强调的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要素,因此在这次设计中、使我深入地去了解人们的生理特点、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等方面对景观的设计要求,以便于做出更好的设计。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沈蔚、李竹等编著《室外环境艺术设计》1书介绍了环境艺术设计这门涉及生态、园林、建筑、结构、材料、城市规划等领域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的实质是以现实条件和自然环境为基础,人性化地对环境进行科学和艺术改善及创造,使之更适应于人们生活、工作和休闲等各种社会生活和人文交流,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文明进步。阅读该书使我了解了景观设计的元素、手法、进行的基本程序、表达的方法,以及设计的实施,尽可能实现它的功能性、艺术观赏性、科学合理性、经济性。通过学习和研究此书,使我对景观设计有了更专业的认识。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卢新海、杨祖达编著的《园林规划设计》介绍了园林设计的要素、方法、步骤等具体的内容。内容包括中外园林、园林设计的基本理论、园林设计的原则与依据、园林设计的依据,园林设计的依据、构成要素的规划与设计及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其中我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优秀手法,布局形式,依据与原则等给我的设计带来很大的启发。

第4篇

这篇建筑工程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分析的关键词是开题报告,建筑工程毕业设计,

1.课题名称:

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 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构筑物)的整个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计法”,这是设计思想上的重要演进。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计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

结构的作用效应 常见的作用效应有:

1.内力。

轴向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正截面上的法向拉力或压力;

剪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切向力;

弯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矩;

扭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剪力构成的力偶矩。

2.应力。如正应力、剪应力、主应力等。

5.变形。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各点间的相对位移。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6.应变:如线应变、剪应变和主应变等。

极限状态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可分为两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极限状态: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

(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使用功能上允许的某一限值的极限状态。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

(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

结构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在结构的可靠与经济之间选择一种合理的平衡,力求以最低的代价,使所建造的结构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满足预定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要求。为达到这个目的,人们采用过多种设计方法。以现代观点看,可划分为定值设计法和概率设计法两大类。

1.定值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如荷载、材料强度、几何参数、计算公式精度等)看作非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经验为主确定的安全系数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任何情况下结构的荷载效应s(内力、变形、裂缝宽度等)不应大于结构抗力r(强度、刚度、抗裂度等),即s≤r。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我国和国外主要都采用这种方法。

2.概率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看作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统计为主确定的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非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按概率观念来设计结构,也就是出现结构荷载效应3大于结构抗力r(s>r)的概率应小于某个可以接受的规定值。这种方法是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至7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已进入实用阶段。我国自80年代中期,结构设计方法开始由定值法向概率法过渡。

面向对象编程

使创建windows程序较为容易的关键技术是面向对象编程,或oop。这种技术可以创建可重用组建,它是程序的组成模块。

几个定义

控件 提供程序可见界面的可重用对象。控件的示例有文本框、标签和命令按钮。

事件 由用户或操作系统引发的动作。事件的示例有击键、单击鼠标、一段时间的限制,或从端口接收数据。

方法 嵌入在对象定义中的程序代码,它定义对象怎样处理信息并响应某事件。例如,数据库对象有打开纪录集并从一个记录移动到另一个记录的方法。

对象 程序的基本元素,它含有定义其特征的属性,定义其任务和识别它可以响应的事件的方法。控件和窗体是visual basic中所有对象的示例。

过程 为完成任务而编写的代码段。过程通常用于响应特定的事件。

属性 对象的特征,如尺寸、位置、颜色或文本。属性决定对象的外观,有时也决定对象的行为。属性也用于为对象提供数据和从对象取回信息。

5.设计主要内容

本软件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的框架的设计。毕业设计要完成的工作包括:

1.平面钢架分析程序的改造

对结构力学教研室版平面钢架分析程序进行修改和补充。要求:

(1) 编写自动生成节点坐标和单元节点编号的程序,或以图形方式输入计算简图。

(2) 修改程序,使之适合多工况内力计算; (3) 根据输入、输出数据的特点,设计适当的人机界面。输出应可选的显示各构件端力和内力图。

2.编写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机构的构件设计程序

(1) 根据有关的规范,应明确计算的各种荷载(恒载、楼屋面活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的计算方法,在次基础上编写自动生成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点荷载和单元荷载的程序。

地震作用按底部剪力法确定。自振周期用经验公式确定。

(2) 计算各种荷载单独作用时框架各杆件的内力。计算结构存放在各自的杆端力(随机)文件中。

对竖向荷载下的梁端弯距进行塑性调幅。

(3) 在(2)中产生的杆端力文件基础上,分别计算各种可能的荷载组合下,梁、柱控制截面的内力。计算结果存放在适当的文件中。

(4) 从(3)生成的文件中选出最不利组合,同时给出截面配筋。

梁、柱截面配筋的确定应考虑抗震设计的要求。

3.位移。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某点位变(线位移)或某线段方向的改变(角位移)。

4.挠度。构件轴线或中面上某点在弯短作用平面内垂直于轴线或中面的线位移。

(5) 部分编程较熟练的同学可根据计算结果和构造规定,用auto-cad vba 绘制梁、柱配筋图。

5.成果形式

本毕业设计的成果应包括:

1.可运行的、并能给出正确计算结果的源程序

在存放源程序的软盘中,应至少有一个算例的数据文件,可在基本不需另外键入数据的前提下,显示正确地运行结果。

2.软件使用手册

这是为用户准备的关于软件使用方法、操作步骤和其他必要的文字材料。

3.软件说明书

这是软件作者的工作档案,是软件维护的基本资料。其中应包括:

(1) 软件所依据的工作档案、力学和工程结构模型的较为详细的描述,主要的计算公式及其使用的符号的含义,重要算法的文字说明:

(2) 程序的结构:模块的划分的情况、各模块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各模块的功能;

(3) 带有较为详细的注释的源程序文本。其中应注明各标识符的含义(尽可能的采用通用公式中的符号)。各程序段的功能、相应的数学公式和特殊算法的说明; (4) 为使他人根据软件说明书读懂你的程序所必需的其他资料。

(5) 部分编程较熟练的同学可递交梁、柱配筋图纸一张。

4.对自己所编程序的评价

(1) 对算例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必要的分析;

(2) 总结软件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及教训,提出设计改进意见。

以上各项资料处源程序文本以软盘形式提交外,其余均用计算机打印。

6.进度计划

第一周 毕业实习,参观工程,收集资料 。

第二周 需求分析:描述计算机模型,编些初步的软件说明书。

第三周 软件设计:选择模块划分的方案

第四周 模块设计:数据输入界面设计(梁柱截面数据)

或 数据输入界面设计(可视化图形输入)

第五周 数据输入界面设计(框架数据、附加荷载)

第六周 模块设计:荷载计算(恒载、活载),相应的内力计算

第七周 荷载计算(风荷载、地震作用),相应的内力计算

第八周 模块设计:梁配筋计算

第九周 梁荷载组合,确定梁配筋

第十周 梁荷载组合,确定梁配筋

第十一周 模块设计:柱配筋计算

第十二周 柱荷载组合,确定柱配筋

第十三周 柱荷载组合,确定柱配筋

第十四周 软件测试 或用autocad vba 绘制梁、柱配筋图;

第十五周 软件测试

第十六周 整理源程序,编写软件说明数和用户手册

第5篇

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土建类本科专业毕业设计是学校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衡量高等教育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知识和相应技能,解决土木工程设计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处理问题的本领。

二、课题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

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速度很快,办公楼设计在现阶段发展也很快,每个城市里基本上都有标志性的办公楼,还有不计其数的中小办公楼,这些办公楼的建成筑就了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使城市的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国内外很多专家都发现,有时候环境的压抑可产生工作的压力,如通风不畅,采光不好,这样容易降低工作效率,所以工作环境设计得好的话,可以把很多的问题调节了,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所以如何把办公楼设计的更好、更合理、更美观,是当今社会的热点之一。

办公建筑作为城市建筑的一种主要类型,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办公建筑,沿着城市的干道向城市四周展开,从中我们也许可以寻找到城市发展的文脉和城市发展的轨迹。同时,在一定意义上,办公建筑也成为管理者、规划者素质的综合体现。直至今日,我国的经济形势,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伴随着政府体制改革,进行办公设计更新的途径可能有多种多样,目前主要的方式有固定空间多样化类型和大空间灵活化类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要在进步的前提下合理地解决问题,我所采用的底部框架,上部砖房的建筑结构形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总之,都是为了适应多功能现代化的需求,也就是适用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课题主要内容和要求

1、设计题目:办公楼

工程地点:长沙某高校;

设计规模:总建筑面积:3000~3200m2;

抗震设防烈度:6度;

地质条件:自然地表以下 0.6m内为杂填土和腐殖土;0.6m~4.5m为褐色粘土,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取220kPa;4.5m~10m为卵石土层,10m以下为稳定的岩石。

建设单位要求:建筑用途为学校行政办公楼,总层数为3~5层;主要用房包括:门厅,值班室,办公室,会议室;辅助用房主要包括:接待室,公共卫生间,文娱室,陈列室等。

主要技术指标:

门厅:60m2;

接待室2间:30 m2/间;

大会议室2间:150 m2/间;

中会议室(每层均设):60 m2/间;

普通办公室约30间:15 m2/间;

领导办公室8间:30 m2/间;

大空间办公室4间:120 m2/间;

文娱室2间:90 m2/间;

陈列室2间:90 m2/间;

档案室:150 m2;

储藏室:50 m2;

图书阅览室:150 m2;

值班室:15 m2 楼梯间及公共走道等;

卫生间:根据人数计算,每层均设男女卫生间。

2、结构形式

本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可采用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3、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3.1.建筑设计

(1)建筑初步设计(方案设计)

绘制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及构造的方案草图。

(2)建筑施工图设计(绘制施工图)

严格按《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绘制建筑施工图,其中手工绘制3-4张,成果形式及要求:建筑设计总说明、总平面图(1:200)、一层平面图(1:100~200)、其他层平面图(1:100~200)、屋顶平面图(1:100~200)、正立面图(1:100~200)、侧立面图(1:100~200)、剖面图1个(1个主楼梯剖面)、节点详图2个(1:10~30檐口、泛水、阳台扶手等)、门窗表、表现图、功能分析图、其他特征平与立面(1:100~200)、单元放大平面图(1:50;含设施家具布置)。

3.2、结构设计

(1)确定结构方案,合理选型

根据建筑设计、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合理的确定结构方案和结构布置,完成结构布置草图。

(2)结构计算

在结构布置的基础上,对现浇连续梁、板进行计算,并选取一榀有代表性的框架及柱下基础进行结构设计计算(包括确定计算简图、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及组合、配筋计算等),须有详细的设计计算步骤。框架设计计算时,要求分别进行手算和电算,并对两者的设计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3)结构施工图绘制及深度要求

结构施工图按照手算设计计算结果,严格按《建筑制图标准》绘制,其中手工绘制2张,成果形式要求:基础平面结构布置图(1:100)、基础大样图(1:20~50)、标准层结构布置图(1:100)、屋面结构布置图(1:100)、框架模板配筋图(1:20~100)、现浇楼梯配筋图(1:20~50)、现浇雨棚配筋图(1:20~50)、连续梁、现浇板配筋图(1:20~50)。

3.3、施工组织设计

完成施工组织设计和一个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施工部署;拟定施工方案;选择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确定施工顺序、步骤,制定施工技术措施。

(2)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选作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计算工程量;选择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确定施工顺序和步骤,制定施工技术措施;分部工程施工平面图;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对主要材料要编制材料、半成品和零件的消费进度计划(钢材、水泥、木材、砌体材料、门窗等)

(3)成果形式及要求

按《建筑制图标准》绘制: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主体施工阶段施工平面图、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并附说明、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并附说明。

4、计算书内容及格式要求

计算书内容包括中英文摘要、目录、前言、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结论与思考、致谢、参考文献等。采用学院的统一格式,要求打印并按要求装订成册。

5、主要参考资料

1、所学教材:房屋建筑学、建筑制图、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工程概预算、地基基础等;

2、图集:建筑标准图集、中南地区标准图集等;

3、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结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制图标准等。

四、本课题的设计步骤

1、建筑设计

(1)总平面图 (2)各层平面图

(3)剖面图(1~2个) (4)立面图(1~2个)

(5)节点详图(1~3个) (6)简要设计说明

2、结构设计

(1)根据房屋基本情况确定结构设计基本参数

(2)进行结构平面布置

(3)手算一榀代表性框架

(3.1)选取计算框架并确定该榀框架在各种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3.2)各种荷载工况下的内力计算

竖向荷载(恒、活)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水平荷载(风、地震)下的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

(3.3)控制截面内力计算、内力组合、抗震组合内力级差调整

(3.4)框架梁、柱截面设计及节点核心区截面抗震验算

(4)基础设计

(5)楼梯设计

(6)计算机分析与设计

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制的PMCAD建立结构整体计算模型,对标准层及屋面层楼板进行配筋;

用PK对手算框架进行建模分析,对比分析手算结果和PK结果;

用TAT进行结构整体空间分析与设计。

(7)整理计算书,绘制结构施工图

3、施工组织设计

(1)确定施工方案

(2)编排施工进度计划,绘制横道图

(3)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五、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

毕业实习:3周(第1-3周);包括开题报告、实习报告的完成;

建筑设计:3周(第4-8周);其中建筑方案1周、建筑施工图4周;

结构设计:4周(第9-12周);其中结构方案1周、结构施工图3周;

施工组织:1周(第13周);

第6篇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本课题研究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其目的和意义在于以下两点:

一、理论上的创新

本课题主要注重对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对其经典理论加以评述,并且结合中国传统儒家道德教育思想进行理论上的比较,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两者的比较,给予一定的建议,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创新。

做到这些理论上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可以改变对于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研究缺乏的局面,可以吸引更多的学者来研究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更加丰富充实对于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更加完善道德教育的理论,从而来提高我们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更好的发展我们的道德教育。

而对涂尔干与儒家传统的两种道德教育理念的比较,也能让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更在于涂尔干独特研究视角对我们现在道德教育研究的启示,可以有更好的理论选择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工作。

二、实践上的创新

本课题通过对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的系统评述,最主要就是对涂尔干对于学校以及课堂中道德教育传承思想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作出指导,特别是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和现行道德教育给予一定建议。当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空前的严峻挑战。而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文化融合也将成为一种现实,西方道德教育的经验也就成为我们学习的资源,有一定创新的针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建议,能够较为有效的指导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使现行学校现行道德教育有不同程度的改进,使得道德教育可以屏弃原来的不足和颓废,向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并且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教育系统。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可以说是开辟了教育学的新纪元,所以问世之初,就在法国教育理论界引起过较大的反响,被认为开教育史的新纪元, “特别在道德方面,迪尔凯姆以后的人谈论哲理再不能像涂尔干以前的人一样的办法了”。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运用了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那就是社会学的方法是研究道德教育。对于这一方法,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做出了自己阐述。在国外,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研究中有着重研究了涂尔干的道德教育,并且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中,用一章的篇幅来评价了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并且强烈的批评了这一方法的不合理之处,认为涂尔干他使道德从属于社会的服从,使得道德不能有完全的的自主。从这些观点我们不难看出,皮亚杰认为涂尔干只从社会的角度去研究道德,而忽视了儿童的心理等因素。但是国内有一位学者邓才彪就在自己的著作《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述评》中却认为皮亚杰的批评过于偏激。涂尔干并没有完全忽视心理学,如在《道德教育》一书的第九章‘纪律与儿童心理’,就专门对儿童的心理特点作出了分析。从两家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研究道德教育思想这种社会学的视角,各有各的说法,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

而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中有一部分涉及到了道德与宗教的关系,这一关系也成为国内很多学者的争论,在鉴于人类学中关于宗教的知识水平上,我也比较对这方面研究比较感兴趣,到底道德与宗教是什么关系?到底道德是如何演变出来的?道德教育又是如何成为一项独立教育的?国内学者陈桂生在他的《略论迪尔凯姆关于“理性化”的道德教育的见解》一文中认为涂尔干已经很详细地挑明了他的道德教育理论的旨趣就是适应法国社会从宗教道德向世俗道德演变的趋势,探索非宗教的、理性化的道德教育问题。陈桂生在他的著作中很全面对涂尔干的主要思想进行了阐述,而尤为注重阐述道德与宗教。这也是我研究的重点。

在我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国内的很多教育家,对于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的探讨主要就是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中的“道德三要素”,很多的研究都在于阐述道德三要素的来源和作用,例如张崇脉的《涂尔干的道德三要素及其现代启示》这本书首先简要介绍涂尔干提出道德三要素的社会背景和学术基础,接下来剖析了道德三要素的内涵,最后阐述道德三要素的现实意义,以及我国当前的公民道德建设能够从中获得某些启示。

而周晓冀的《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和邓才彪的《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述评》也是从道德三要素出发,来阐述个体品德社会化理论,认为涂尔干的个体品德社会化的理论,是从个体社会化思想当中引申出来的,很有见地。而且社会品德个性化和个体品德社会化,实际上是我们的道德教育目的。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探讨涂尔干道德教育的思想,并且与中国道德教育进行比较。

论文正文的阐述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一、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回顾

此部分主要是陈述从涂尔干提出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的各个方面的评述和争论。

二、评述涂尔干道德教育理念以及与中国道德教育思想的比较

此部分是系统的对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全面的评述,特别是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中的经典理论,“道德与宗教”、“道德三要素”的评述。在此基础上,对东西方道德教育思想进行比较,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特别注重对涂尔干社会学基础下的道德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儒家道德教育理念的比较。

三、总结

此部分是建立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之上,加以自己的观点,适当总结,并且可以加以提升,对中国现行的道德教育给出相应的指导建议。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12月1日——12月20日 对于本课题的研究实行,首先是浏览涂尔干的《道德教育》一书,基本了解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查找相关于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的国内外文献,完成开题报告中的几项基本内容。

1月16日——3月20日 接下来,安排精读计划,开始认真阅读《道德教育》一书,同时做好详细的笔记,归纳概括出涂尔干道德教育的精华部分。在阅读、精读《道德教育》一书时,扩大范围查找一切有关于涂尔干和所有关于道德教育的国内外研究,对这些研究进行必要地筛选。

3月21日——4月20日 整理各类资料,整理出论文初稿。

4月21日——5月20日 在导师指导下,修改论文,最后定稿。

预期效果:

对于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阐述一下我对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的看法,道出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和不足,也适当加以比较,得出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与中国道德教育思想,主要是孔孟思想的异同,并且对现在中国道德教育给出一些指导意义。

5、已查阅参考文献:

涂尔干 《道德教育》20xx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

涂尔干 《教育思想的演进》20xx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

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20xx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

邓才彪 《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述评》 《外国教育动态》1989年04期

袁锐锷 《西方德育思想家道德观评述》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1994年08期

李文华 《涂尔干的人性观、社会观、科学观和方法观》《甘肃社会科学》05年05期

张崇脉《涂尔干的道德三要素及其现代启示》《全球教育展望》02年04期

第7篇

专题:总体设计

专 业:机械工程

班 别:机自041

学 号:1037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XX年3月31日

学生宿舍地源热泵供热系统设计

----总体设计

1、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依据:

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居住环境和工业生产环境都已广泛地应用热水供应装置,热水供应装置已成为现代学校居住必备。90年代中期,由于大中城市电力供应紧张,供电部门开始重视需求管理及削峰填谷,热泵供热技术提到了议事日程。近年来,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地源热泵供热机组的快速发展。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地源热泵供热技术也进行了1系列的改进,同时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地源热泵供热产品和技术,现在利用成熟的电子技术来进行综合的控制,并和太阳能结合更注意能源的综合利用、节能、保护环境及趋向自然的舒适环境必然是今后发展的主题。

2.意义:

地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下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温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消耗电能,在冬天把低位热源中的热量转移到需要供热或加温的地方,在夏天还可以将室内的余热转移到低位热源中,达到降温或制冷的目的。地源热泵不需要人工的冷热源,可以取代锅炉或市政管网等传统的供暖方式和中央空调系统。冬季它代替锅炉从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中取热,向建筑物供暖;夏季它可以代替普通空调向土壤、地下水或者地表水放热给建筑物制冷。同时,它还可供应生活用水,可谓1举3得,是1种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方式。通常根据热泵的热源(heat source)和热汇(heat sink)(冷源)的不同,主要分成3类:

空气源热泵系统 ( air-source heat pump) ashp

水源热泵系统 (water- source heat pump) wshp

地源热泵系统 (ground- source heat pump)gshp

平时还有人把热泵系统按照1次和2次介质的不同,分别叫做:

空气---水热泵系统

水 --- 空气热泵系统

水 --- 水热泵系统

空气---空气热泵系统

这些都是把热源、热汇以及空调系统的传递介质也包括进来分类形成的。

为了和国际标准接轨,我们还是应该依照国际惯例来命名。在1997年由美国的ashrae(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统1了标准术语,无论是wshp、gshp都叫做gshp--地源热泵系统。

另外,为了让我们在学习和讨论中更方便,介绍1些地源热泵室外能量交换系统的概念:

土壤埋管系统----土壤换热器(水平埋管、竖直埋管)

地下水系统

地表水系统

这些都是地源热泵的热源或热汇形式。(具体参见下图)

图。1。1土壤换热器(水平埋管)图

图。1。2土壤换热器(竖直埋管)图

图。1。3 地表水系统图

图。1。4 地下水系统图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地源热泵的发展历史

地源热泵是1种先进的技术,它高效、节能、环保,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这项技术最先开始于19XX年,瑞士zoelly提出了“地热源热泵”的概念。1946年美国开始对地源热泵进行系统研究,在俄勒冈州建成第1个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很成功,由此掀起了地源热泵系统在美国的商用。1985年美国安装地源热泵14000台,1997年则安装了45000台,目前已安装了400000台以上的地源热泵,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长。1998年美国商用建筑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已经占到空调保有量的19%以上,其中在新建筑里面占30%。在欧洲国家里更多的是利用浅层地热资源,来供热或者取暖。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逐渐变得严重,在各个方面节能也被更多的考虑,以可再生的地热源为能源的地源热泵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地源热泵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迅速,国内外的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相继开展了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的地源热泵研究工作者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各种交流探讨会。中国制冷学会第2专业委员会主办了“全国余热制冷与热泵技术学术会议”;1988年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主办了“热泵在我国应用与发展问题专家研讨会”;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于1994年9月6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了第4次全国地热能开发利用研讨会;从90年代开始,每届全国暖通制冷学术年会上都有“热泵应用”的专题;XX年6月19~23日,中美地源热泵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介绍了地源热泵技术,国外的应用状况和在中国的推广;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地源热泵研究所与山东建筑学会热能动力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并承办“国际地源热泵新技术报告会”于XX年3月17日在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举行,加强了国内外地源热泵先进技术的交流。

2、地源热泵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目前在中国,地下水热泵系统已开始广泛使用,而土壤源热泵系统尚处于研究机构工程摸索和研究阶段。

从有关调查来看,地下水热泵工程真正成功的并不多。原因在于要实现100%的回灌,并回灌到同1含水层,不污染地下水,且能长时间稳定运行,并不容易做到。同时,还出现了大量不进行回灌的热泵工程,更有甚者,出现了直接利用地下水通入风机盘管内进行空调。这样做,1则污染水体,2则浪费水资源。

对于土壤源热泵的发展主要是从1998年开始。国内数家大学建立了土壤源热泵实验台,且大多数进行了地下换热器与地面热泵设备的长期联合运行。其中1998年重庆建筑大学建设了包括浅埋竖埋管换热器和水平埋管换热器在内的热泵系统;1998年青岛建工学院建成了聚乙烯垂直土壤源热泵系统;湖南大学1998年建设了水平埋管土壤源热泵系统;1999同济大学建设了垂直土壤源热泵系统。这些系统为中国推广土壤源热泵奠定了基础。从XX年开始,在国内长春、济南、温州、重庆、米泉建立了1系列土壤源热泵系统的示范工程。土壤源热泵系统越来越多的被房地产商所关注和采用。

鉴于国内的国情和地源热泵系统自身的特点,我们对其各自的前景作1分析。随着地下水热泵工程技术改进和规范化,由于其突出的节能和保护大气环境的功能,还是存在着巨大的潜在的市场。水平埋管土壤源热泵,虽然占地面积大,但靠地表换热可以自然恢复地温,在年排热量和吸热量不平衡的地区应用比较有优势。而垂直埋管土壤源热泵,随着专业安装队伍的发展,钻孔设备的完善,势必会使造价大幅度降低,无疑会成为今后最有竞争力空调方式。

3、本课题研究方案:

本课题属于设计改造现有热水系统,学校宿舍的热水供应系统。在改造中应该充分考虑到:

1、 学生的定时供热,需要的功率及系统响应时间问题。

2、 属于改造系统,要和现有的系统相结合。

3、 考虑到成本问题,造价是否合理。

4、 在使用过程中维护的费用及技术的要求是否合理。

5、 运行的安全及噪音处理问题。

6、 废物的处理及环保问题。

4、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广西工学院北区5#的热水供应改装。

1、该大楼空调工程包括:

1-6层的热水供应,所有宿舍。

2、设计参数:

每层有14个房间,每间8人,共6层。

3、柳州地区基本气象参数:

根据物候报告,5月1号到10月1号之间为高温区很少用热水,寒假期间不用热水

(1)、循环水换热器的计算

(2)、土壤热泵系统(gchp)的土壤换热器设计

地下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土壤源热泵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其选择的形式是否合理,设计的是否正确,关系到整个地源热泵系统能否满足要求和正常使用。

地下埋管换热器设计主要包括地下热交换器形式及管材选择,管径、管长及竖井数目、间距确定,管道阻力计算及水泵选型等

(3)、布置型式

目前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主要有两种布置型式,即水平埋管和垂直埋管。选择方式主要取决于场地大小、当地土壤类型以及挖掘成本,如果场地足够大且无坚硬岩石,则水平式较经济;如果场地面积有限时则采用垂直式布置,很多场合下这是唯1的选择。

尽管水平布置通常是浅层埋管,初投资1般会便宜些,但它的换热性能比竖埋管小很多,并且往往受可利用土地面积的限制,故1般采用垂直埋管布置方式。

3.1 水平埋管

水平埋管主要有单沟单管、单沟双管、单沟2层双管、单沟2层4管、单沟2层6管等形式,由于多层埋管的下层管处于1个较稳定的温度场,换热效率好于单层,而且占地面积较少,因此应用多层管的较多。(单层管最佳深度1。2~2。0m,双层管1。6~2。4m)

近年来国外又新开发了两种水平埋管形式,1种是扁平曲线状管,另1种是螺旋状管。它们的优点是使地沟长度缩短,而可埋设的管子长度增加。

3.2 垂直埋管

根据埋管形式的不同,1般有单u 形管,双u 形管,套管式管,小直径螺旋盘管和大直径螺旋盘管,立式柱状管、蜘蛛状管等形式;按埋设深度不同分为浅埋(≤30m)、中埋(31~80m)和深埋(>80m)。

1)u 形管型:是在钻孔的管井内安装u 形管,1般管井直径为100~150mm,井深10~200m,u 形管径1般在φ50mm 以下

2)套管式换热器:的外管直径1般为100~200mm,内管为φ15~φ25mm。其换热效率较u 形管提高16。7%。缺点:⑴下管比较困难,初投资比u 形管高。⑵在套管端部与内管进、出水连接处不好处理,易泄漏,因此适用于深度≤30m 的竖埋直管,对中埋采用此种形式宜慎重。

(4)、地下埋管系统环路方式:串联方式和并联方式

串联方式的优点是:①1个回路具有单1流通通路,管内积存的空气容易排出;

②串联方式1般需采用较大直径的管子,因此对于单位长度埋管换热量来讲,串联方式换热性能略高于其缺点是:①串联方式需采用较大管径的管子,因而成本较高;

②由于系统管径大,在冬季气温低地区,系统内需充注的防冻液(如乙醇水溶液)多;

③安装劳动成本增大;

④管路系统不能太长,否则系统阻力损失太大。

并联方式的优点是:①由于可用较小管径的管子,因此成本较串联方式低;

②所需防冻液少;

③安装劳动成本低。

其缺点是:①设计安装中必须特别注意确保管内流体流速较高,以充分排出空气;

②各并联管道的长度尽量1致(偏差应≤10%),以保证每个并联同的流量;

③确保每个并联回路的进口与出口有相同的压力,使用较大管径的管子做集箱,可达到此目的。

从国内外工程实践来看,中、深埋管采用并联方式者居多;浅埋管采用串联方式的多

(5)土壤换热器的埋管材料回路有相

5.1 管材选择

1般来讲,1旦将地下埋管系统换热器埋入地下后,基本不可能进行维修或更换,因此地下的管材应首先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腐性

⑴ 聚乙烯(pe)和聚丁烯(pb)国外地源热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⑵ pvc(聚氯乙烯)管的导热性差和可塑性不好,不易弯曲,接头处耐压能力差,容易导致泄漏,因此在地源热泵系统中不推荐用pvc 管

⑶ 为了强化地下埋管的换热,国外有的提出采用薄壁(0。5mm)的不锈钢钢管,但目前实际应用不多。

5.2 管件与连接

⑴热熔联接(承接联接和对接联接,对于小管径常采用)

⑵电熔联结

(6)、埋管管长与埋管间距的确定

地下热交换器长度的确定除了已确定的系统布置和管材外,还需要有当地的土壤技术资料,如地下温度、传热系数等(可以通过热响应实验测得)。

6.1 水平埋管:确定管沟数目及间距

埋管管长的估算:利用管材“换热能力”,即单位埋管管长的换热量。水平埋管单位管材“换热能力”在20~40w/m(管长)左右,;设计时可取换热能力的下限值,即20 w/m。

单沟单管埋管总长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l ——埋管总长,m

1 q ——冬季从土壤取出的热量,kw,

分母“20”是每m 管长冬季从土壤取出的热量,w/m

第8篇

学生姓名:

号:

所在学院:

业:

设计(论文)题目:

在线教育教学系统

指导网络教学:

一、课题来源及类型

本课题来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被广泛的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技术动力。而在计算机应用中,网络技术的作用十分突出,网络已经发展成为信息技术的核心,主导着信息产品的开发和信息技术市场的进一步的开拓。网络产业已成为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战略性产业。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中,网络软件的开发技术尤其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开发技术成了重中之重。不断开发适应用户需求、市场需要的新型软件产品,提高工作效率成为网络软件发展的潮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延伸和发展,网络技术已经逐步拓展到了学生领域,并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当然,近年来,学生在人们学习和工作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也逐渐成为人们平日学习、工作的研究对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研究学生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为做出决策提供依据、还可以解决时间、减少资源的浪费,所以对学生越来越重视。

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生在网络上的运用,更好地为学习学生的朋友特别是学生老师服务,特用AsP制作学生在线教学系统,以更好地为广大计算机学生服务。

本课题的类型是管理信息系统。

二、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本课题特点

意义:现阶段,在市场上也有一些网络教学管理软件,但通过调查我发现有以下几个缺点。一是有的没有老师登录功能,老师不能在网上直接与同学交流。二是有的没有提供上传作业功能,不能把学生作用直接交给老师。三是没有专门为学生学习教育专门制作学生网络教学管理软件。这也是学生网上学习最重要的方面。四是有的系统制作质量粗糙,界面不美观,影响老师同学的使用热情。因为制作一款功能齐全、界面清晰美现、使用方面的学生在线教学系统。

国内外研究情况:国外由于计算机技术起步较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的也早。本课题在国外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虽然我国起步较晚,但经过10余年的努力,其发展速度还是很迅猛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管理信息系统。

特点:系统采用的是Brower/Server结构,它可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成本效益、支持跨平台访问。基于B/S结构的Web技术使用户能够控制信息,可以授权他们在需要的时候或地方直接访问数据。

本系统是在大学网站在线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实现这些功能主要是对数据的操作,这就要求数据库结构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出和输入。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在大学网站在线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目前Internet上较为实用的在线系统。它要实现的功能很多,最重要的功能是在线教育是需要实现的功能,除此以外,系统还需要提教师与学生互动功能,做到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

老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首先,要实现在线教育,就必须把老师制作的课件和教学内容传到网上,让学生随时看到。

其次,要让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一个互动的过程,做到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师也可以即时学生的学习情况。

再次,为保证数据库的安全,以及教育的顺利进行,最基本的就是用户需要进行注册登录,能够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

最后,系统提供对整个数据库管理的功能,允许系统管理员对系统数据库进行操作,包括添加,删除,修改记录等。

在大学网站在线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功能如下:

l

通过教学公告向学生信息。制定教学计划、宣布考试日程安排、临时通知等。

l

在网上教案。

l

在网上作业,包括作业题目上载、公布作业完成时间、内容等。

l

批阅作业,给出学生成绩。

l

对上课学生名单的管理。

l

通过讨论组的形式回答学生的问题。

l

通过聊天室与学生进行实时讨论。

l

通过留言簿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1

.

学生部分的功能如下:

l

阅读公告。

l

在网上完成课程学习。

l

在网上完成作业,包括作业下载、上传作业内容和作业成绩查询等。

l

通过讨论组的形式回答学生的问题。

l

通过聊天室与教师进行实时讨论。

l

通过留言簿向教师提出疑问。

重点,难点

:模块设计

1.教案功能

教师教案,这些内容是在线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教案可能有各种形式,如htm、doc、ppt、avi等,但在通常情况下,这些教学内容都是静态内容,因此按类别及内容分类在网站上即可.另外,系统应对教学内容提供查询功能。

2.

公告功能

教师可以通过公告功能各项通知,例如以下内容。

l

招生公告(招生简章、招生专业介绍、招生站点联系方式、课程介绍等)。

l

规章制度,包括各类管理文件等。

l

课程安排,包括课程教学方式、课程播放表、考试日程安排等。

l

临时通知和教材。

3.

作业功能

对于作业,学生需要将作业通过上传的方式上交。教师要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每份作业打分。因此,系统需要提供以下功能:

l

上传:将作业上载到指定地点,并按某种方式进行标识。

l

批阅:教师可对作业进行批阅判分。

4.

答疑功能

l

非实时答疑:系统需要

完成一个讨论组的功能,以便学生和老师能顺利提问和解答.

l

实时答疑:功能类似与

一个聊天室,学生和老师可以同时登录到系统,进行实时交流。

5.其他功能

网上考试、网上实时教学等功能。

四、课题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

本系统采用目前流行的先进的本网页制作的核心技术就是使用ASP访问ACCESS数据库,在完成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完成是通过ACCESS查询语言完成对数据库的管理,包括对数据库的添加、删除、查询等。由于本软件最关键的地方或者说是核心之一在于ACCESS

2000数据库的建立和配置。吸收和采纳国际最先进的软件工程质量管理思想,数据库采用ACCESS

2000数据库,操作平台采用WINDOWS98、WINDOWS2000/XP/2003。编程工作:DREAMWEAVER等网页制作软件,采用触发器存储过程严格保证企业业务规则和事务处理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用户界面方便快捷信息全面易学易用。

五、课题的研究进度及参考文献:

在实习期开始搜集各种与课题相关的资料,结合设计所需单位的情况,确定题目,同时做出设计的框架。

将开题报告交老师审批,合格后进行设计和写论文的工作。

第10至11周,根据已确定的课题和研究思路,开展分析研究工作,包括安排毕业论文工作计划,进行资料搜集,对课题进行分析研究。

第12至15周,进入毕业论文设计、写作阶段,包括查阅资料、拟订提纲、确定详细提纲、修改原稿、定搞及计算机打印装订成册。

在16周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指导网络教学评审意见:

日期

签名

院学术委员会评审意见:

优秀范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久 | 国产欧亚州美日韩综合区 | 91影视 | 竹内纱里奈中文久久精品 | 91官网视频 | 夜草影院 | 成人a视频片观看免费 | 91久久精品国产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免费级毛片| 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在线观看麻豆 | 国产经典久久久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 久久天堂精品 | 国产96精品久久久 | 久久二三区 | 成人av一区二区亚洲精 | 国产第一区在线观看 | 影音先锋91在线 |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 91视频入口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 | 国产精品一线视频 | 91文字幕巨乱亚洲香蕉 | 91视频网页版 | 亚洲免费在线播放 | 亚一区 | 91sex国产 | 91精品国模一区二区三区 | 色翁荡息又大又硬又粗又视频图片 | 日本一级少妇免费视频乌克兰裸体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 国产精品禁漫天堂视频 | 国产福利在线小视频 | 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四区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 在线一区免费 | 亚洲视频国产视频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