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文化杂志简介
《朱子文化》自200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Q)第0074号,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深入探讨朱熹的学术成就、教育理念、道德观念以及他对后世文化的贡献,同时也关注朱子学说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价值。杂志的内容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对朱熹著作的文本分析、朱子理学与其他哲学流派的比较研究、朱子学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朱熹教育思想的实际应用案例、以及朱子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论文。
为了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朱子文化积极介绍海外关于朱子学的研究成果,并鼓励中外学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它不仅增强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为全球范围内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广泛的覆盖范围和深刻的文化洞察力,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连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重要桥梁,不仅推动了学术研究的进步,也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它将继续扮演着这一重要角色,不断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学术繁荣作出贡献。
朱子文化收录信息
朱子文化杂志荣誉
朱子文化杂志特色
1、论文中的注释全部使用脚注。使用序号123…在文中上标“123…”,同时在论文后注释列表排序123…注释中凡属于提供文献出处的,都归入参考文献。
2、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为了便于检索,一般应选取稿件中的关键性词组,数量要适中,3~8个。
3、图表应具有自明性,标题和注释文字须包含实验对象、方法和条件等内容.图表数目宜精简,同一组数据不能重复出现在不同的图表中。
4、务必详细注明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学历,单位全称,职务,职称,研究方向,学术成就,联系电话,电子邮箱,联系地址等。
5、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
6、前言须简要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说明论文研究的热点及存在的问题,点明主题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研究方法及结果,应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引言内容应避免与摘要和结论雷同。
7、获基金及获奖稿件: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编号××××)。
8、所引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文献,以近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为主,未发表的个人观察资料和通信不得列为参考文献。
9、本刊作为汇编作品,版权属本刊编辑部所有。所投稿件必须是署名作者本人实际完成,不存在任何违反学术规范情形,不存在任何知识产权争议。
10、来稿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剽窃。本刊对录用文稿有修改权。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即视为作者同意授权本刊使用其作品,包括网络出版权、新媒体增值服务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