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博物馆研究杂志简介
《中国民族博物馆研究》自2012年创刊,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作为国内民族博物馆领域首屈一指的学术刊物,自创刊以来,便以其鲜明的学术定位、深厚的专业底蕴和广泛的权威性,成为了连接学术界与实践界、传承与创新、国内与国际的重要桥梁。该杂志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学术性、专业性、权威性于一体的高端学术平台,旨在推动民族博物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在学术性方面,杂志深度聚焦民族博物馆的学科前沿与理论探索,广泛收录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涵盖了民族博物馆的历史沿革、功能定位、藏品管理、展览策划等基础理论,还深入探讨了民族博物馆在民族文化保护、社会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与价值。通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该杂志为学者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观点的重要舞台,推动了民族博物馆学理论的深化与拓展。
专业性方面,杂志特别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分享。它广泛征集并发表来自一线民族博物馆工作者的实践案例、经验总结与问题探讨,这些文章生动展现了民族博物馆在日常运营、藏品征集、展览设计、观众服务等方面的具体做法与创新实践。这些实践经验不仅为同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借鉴,也促进了民族博物馆行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中国民族博物馆研究收录信息
中国民族博物馆研究杂志荣誉
中国民族博物馆研究杂志特色
1、文章论点鲜明,论据可靠,逻辑清晰、文字精炼。
2、每篇文章须包括题目、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作者简介,可在文稿首页脚注处注明论文属何种项目、何种基金(编号)资助。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性别、所在单位、职务职称、出生年月、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3、摘要以100-300字为宜,3-6个关键词,正文文字以6000-9000字为宜,最长不超过10000字。文章所用图片请注明绘图者、摄影者,如引自其他书刊,请详细注明其来源,保证拥有图片的使用权。如因作者标注不明而引起的版权纠纷,责任由作者自行负责。图片资料要求清晰,JPG格式,分辨率达到300×300DPI 以上,标明编号、名称、出处、时代等。图表需标明编号、名称、出处。
4、文章参考文献和注释统一要求为脚注,引文请核对准确;引用图书资料,请详注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期刊详注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年度、刊期、页码;报纸请详注作者、文章标题、报纸名、日期、版次。
5、所投稿件务必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
6、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恕不退稿。如被采用,将及时通知作者。切勿一稿多投。
7、稿件一经采用出版,即酌致稿酬。所投稿件在作者著作权有效期内的复制权、汇编权、发行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可授权使用的权利授予本刊编辑部使用。
8、正文:文稿应具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层次清晰,文字精练,用词规范。正文中的一级、二级、三级标题均要求单独一行,用阿拉伯数字编排序号,如:1,1.1,1.1.1。
9、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列于当页脚注,用①②……标注。(注意:注释不是引文的参考文献,引文引用文献应放在文后参考文献中)
10、创新:鼓励作者在论述问题时提供独特的观点、深入的分析和新颖的创意,对政法职业教育提出有益的思考、经验分享和创新性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