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文化研究杂志简介
《燕赵文化研究》自2019年创刊,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专注于深入探讨和传播燕赵地区的文化遗产与现代发展,创刊以来,致力于成为国内外学者交流燕赵地区历史文化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主要聚焦于中国语言文学领域内的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与文字研究、文学理论与批评等。
总的来说,燕赵文化研究不仅是了解和研究燕赵地区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连接国内外学者进行学术对话的关键桥梁。无论是对中国语言文学感兴趣的学生、教师还是研究人员,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找到有价值的资料和信息。它强调对燕赵地区的文史与区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这不仅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为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资源。通过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见解,为推动燕赵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还注重发布具有新颖性和时效性的文章,旨在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并提高整体研究水平。
燕赵文化研究收录信息
燕赵文化研究杂志荣誉
燕赵文化研究杂志特色
1、参考文献为标注具体出处(页码、时间等)的实引,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顺序置于文末。
2、来稿若有基金项目或其他资金资助项目,请详细列出基金或其他资金项目类型、名称及编号,每篇来稿的基金项目或其他资金资助项目原则上不超过3个。
3、正文中标题编排格式为:二级标题用“一”或“一、……”(居中、宋体四号);三级标题用“(一)”(首行缩进两格、宋体五号加粗);四级标题用“1.……”(宋体五号)。
4、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5个关键词,用全称。关键词为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的术语,多个关键词之间以“;”隔开。
5、本刊拒绝一稿多投,且稿件主要观点或基本内容,不得先于本刊在其他公开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专著、论文集、网站及自媒体等)上发表。
6、本刊有权在尊重作者观点的前提下对来稿进行文字上的修改、删节。作者不同意编辑部自行删改的,请在来稿时声明。
7、注释采取脚注的方式。注释与参考文献的格式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
8、文题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等所遵循的原则,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
9、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
10、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稿件受理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表明对署名改动无异议的书面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