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声音研究杂志简介
《音乐与声音研究》自2021年创刊,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通常推动对音乐学、声音艺术、音频技术及相关的跨学科领域的深入理解,为学者、艺术家、工程师以及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和研究成果的平台。它鼓励采用跨学科的方法来探索音乐和声音如何影响人类经验的不同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文化表达、情感沟通、认知过程以及社会互动等。
此外,该杂志还关注音乐产业的发展趋势,新技术的应用,以及这些变化对音乐创作、分发和消费模式的影响。内容涵盖多个方面,从理论性研究到实践应用都有涉及。例如,“理论探讨”部分可能会讨论关于音乐美学、声音生态学或音乐心理学的新理论;“技术前沿”则聚焦于最新的录音技术、音响设备或者数字音频工作站软件的进步;而“案例研究”可能包括特定音乐作品或声音景观的详细分析,以及它们如何反映或塑造了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书评”和“会议报告”栏目则提供了了解最新出版物和行业动态的机会。
音乐与声音研究收录信息
音乐与声音研究杂志荣誉
音乐与声音研究杂志特色
1、稿件查重率一般不得超过20%,稿件主要内容不得由生成式人工智能直接完成。审稿周期一般不超过2个月(通常情况下,初审不超过7天,专家外审不超过30天,终审不超过5天)。自投稿之日起2个月内如无任何反馈,可向编辑部邮件提交撤稿申请,待编辑部同意并处理系统退稿后方可另投他刊。
2、在首页地脚处注明资助基金(名称、编号、内容)、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学历、职称、从事工作(或主要研究方向)。
3、文章中凡出现有意或无意造成的不规范现象,该刊编辑均有督导审查之责,其审查过程应有作者及审稿人的参与。而编辑将遵循出版社的撤稿指南以及其他可接受的学术原则来选定处理问题的方案。
4、获得基金资助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5、来稿请注明作者及简介,包括: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号码、电子邮箱,以便联系。
6、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引用、参考的文献目录。参考文献应按正文引用的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后,序号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序号标注([1]、[2])。各类参考文献格式参见《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7、注释:是作者对文章某一内容或词语的必要解释或说明,其内容或词语应以加圈数字的上标形式顺序标出,注释性文字按顺序置于参考文献之前。例:机联网络①。
8、前言须简要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说明论文研究的热点及存在的问题,点明主题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研究方法及结果,应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引言内容应避免与摘要和结论雷同。
9、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10、题名:简明确切,并能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不宜过长,约20字,不得使用化学式、公式,除公知公用者外,不用缩写符号和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