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符号杂志简介
《语言与符号》自2016年创刊,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杂志专注于语言学、符号学及其交叉领域的研究,是一份致力于探讨语言与符号在人类社会文化中作用的学术刊物。涵盖了广泛的议题,包括但不限于语言哲学、语义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话语分析以及各种符号系统的研究。不仅关注理论层面的探讨,也重视实证研究的应用。它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以分享关于语言和符号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社交互动以及文化传承的新见解。
通过发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语言与符号促进了对语言本质及其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功能的理解。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语言和符号学领域最新进展的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来说,本刊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它不仅提供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还包括了书评、会议报告等内容,帮助读者紧跟该领域的前沿动态。它不仅是学者们展示研究成果的理想场所,也为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无论是从事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工作的专业人士,都能从该杂志中获得有价值的洞见和灵感。
语言与符号收录信息
语言与符号杂志荣誉
语言与符号杂志特色
1、参考文献:按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于右上角标出。
2、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应该是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应有逻辑顺序;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句型应力求简单,少用或不用长句。
3、稿件必须注明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简介,简介均应包括:姓名,性别,民族(汉族可不写),籍贯,(注明省、市或县),职称,主要从事什么研究或工作,E-mail,详细通信地址,联系电话。
4、来稿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编辑部可作修辞等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则需征求作者意见。修改稿逾期不返回者,按自动退稿处理。
5、文章摘要篇幅以200~300 字为宜。摘要的作用是补充题名的不足,介绍文章主要内容以引导读者阅读全文。摘要一般要求: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个要素,采用第三人称表述。
6、文内标题层次不宜过多,序号按1;1.1,1.2;1.1.1,1.1.2……的顺序排列。标题一律左顶格。各级标题字数不宜过多,同级标题不应时有时无。论文按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顺序结构撰写。
7、正文一级标题采用汉字数字“一、二、三……”形式排序;正文二级标题采用汉字数字加括号“(一)、(二)、(三)……”形式排序,正文三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1、2、3……”形式排序,正文四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①、②、③……”形式排序。
8、为检索需要,文章应给3—8个关键词,关键词标引应建立在对全文进行主题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能够反映文献特征、内容规范的词、词组。
9、引征注释以页下脚注形式连续编排,翻译文章中,译者需要对专有名词进行解释说明,并以【*译注】的方式在脚注中表明;如译者对原文内容进行实质性补充论述或举出相反例证的,应以【*译按】的方式在脚注中表明。
10、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