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研究杂志简介
《云冈研究》自202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404/K,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杂志通常会采用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并邀请在各自领域内具有高度评价的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或担任审稿人。这种机制不仅能保证文章的学术水平,还能增强杂志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同时,杂志还会关注国际上关于类似主题的研究动态,促进中外学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杂志不仅关注石窟本身的考古学、艺术史研究,还涵盖与之相关的宗教、文化交流、历史背景等多方面内容。它致力于搭建一个国内外学者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分享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平台。此外,该杂志也可能特别重视跨学科的研究视角,鼓励来自考古学、艺术史、宗教学、历史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讨论,从而提供对云冈石窟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为海内外学者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的平台,促进了云冈石窟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提升云冈石窟研究的学术水平,使其真正走向世界。
云冈研究收录信息
云冈研究杂志荣誉
云冈研究历史收录
云冈研究杂志特色
1、摘要是对文章内容的简短、客观而精炼的表达,无需补充解释或评论(不出现“本文”“该文章”“简述”“提出”“指出”“介绍”“讨论”“概括”“进行探讨、研究”等字眼)。
2、引用报刊资料,请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刊名、刊期 ;引用书籍资料,请注明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和页码 ;引用互联网资料,请注明作者姓名、文献名、网址和时间。
3、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资助,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编号××××)”,并附证书复印件。
4、缩略词的使用应采纳本学科、本专业的机构或学术团体所公布规定的或是约定俗成的缩略词,不得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为同行读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缩略词。
5、带圈数字与脚注内容之间空一个字符。对文章中所引用的资料第一次进行注释时,必须将该文献的作者姓名、文献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资料所属页码一并注出。
6、科研基金资助的课题原则上著录国家或省、部级以上的课题,需注明科研基金机构全称和自主好,中、英文双语著录,分别置于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下方,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7、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一般不设副标题;尽量避免使用英文缩略语、字符和代号,也不应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题名中的外文人名用原文;文稿最好独立成篇;英文文题应与中文文题含义一致。
8、采用匿名审稿制,由编辑部约请专家评审。请作者将个人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单位、职务或职称、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单独置于首页,稿件正文勿出现个人信息。
9、稿件中所用名词术语、人名、地名等的中、外文和汉语拼音均应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使用。计量单位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计量单位应使用字母符号而非中文符号。
10、参考文献尽可能使用近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数量在10—30条,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