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与艺术哲学杂志简介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自2020年创刊,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作为艺术领域内一本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不仅致力于深度挖掘和探讨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的丰富内涵,还特别强调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此推动全球艺术研究的多元化与深入发展。其举办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如“重置时间:艺术、技术与当代的未来”和“观想:图像及其受众”,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重置时间:艺术、技术与当代的未来”这一议题,聚焦于艺术与技术在当代社会中的交汇与碰撞。会议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史学家、哲学家、技术专家以及艺术家,共同探讨艺术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下的新形态、新挑战与新机遇。与会者不仅分享了各自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还就艺术与技术如何共同塑造人类文化未来进行了深入对话。这种跨学科的交流,不仅拓宽了艺术研究的视野,也为艺术家和创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灵感来源。
而“观想:图像及其受众”这一主题,则更多地关注了图像艺术与其受众之间的复杂关系。会议从历史学、哲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图像如何影响受众的认知、情感与行为,以及受众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解读图像的意义。通过国际学者的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会议不仅揭示了图像艺术的多元解读路径,还强调了受众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的主体地位。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收录信息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杂志荣誉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杂志特色
1、专题研究。每期设一主题,就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的某一术语、概念,或某一运动、思潮,或某一艺术家、艺术史家、艺术哲学家,作专门研究。每期约十万字(三至四篇)。
2、艺术史研究。主题不限,兼顾古今中外。每期约五万字(四至五篇)。
3、艺术哲学研究。主题不限,同样兼顾古今中外。每期约五万字(四至五篇)。
4、书评。主题不限,但以近期艺术类出版物为主要评论对象。每期约五万字(约十篇)。
5、须是原创、首发之论文(用中英以外的语言写成的论文,须译成中文或英文)。
6、文字与图片不涉及任何版权争议;作者须提供精度高于300dpi的高清图片。图片如涉使用许可问题,请作者自行清权。
7、专题研究每篇字数较灵活(但最长不超过三万字);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研究每篇以一万字左右为佳。书评每篇不超过五千字。
8、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
9、论文版权归本刊编委会所有,非经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包括网络)另行发表或刊行。
10、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11、图表应少而精,能用文字说明的不用表,能用表说明的不用图。图表的标题及文字说明均用中文。表用三横线表,表内同一项目(指标)数据要求小数点后位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