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实践杂志简介
《学术与实践》自2020年创刊,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主要关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各学科的研究成果,特别强调理论探讨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旨在为学术界和实践工作者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重要平台。杂志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各个社会科学分支。通过发高质量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案例分析、评论文章以及书评,不仅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还探讨了这些成果如何应用于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本刊的目标读者群主要包括高校教师、研究生、研究人员、政府官员以及企业界的管理者等。它不仅是学者们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理想场所,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源,帮助他们在决策过程中融入最新的学术见解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杂志特别鼓励跨学科研究,以期在更广泛的视角下理解和解决问题。同时,对于那些希望将学术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方案的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无论是对于推动学术进步,还是指导社会实践,学术与实践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连接学术界与社会各界的一座重要桥梁。
学术与实践收录信息
学术与实践杂志荣誉
学术与实践杂志特色
1、中文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文题应与中文文题含义一致,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文题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主题,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
2、获基金资助的论文,应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基金项目编号,应按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获多项基金资助的应依次列出。
3、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度。请作者另页提供姓名、简介(单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以及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号码、电子邮箱。
4、非直接引文注释,注释前应加“参见”;非引用原始资料时,应先注明原始作品之相关信息,再以“转引自”为引领词注明转引之文献详细信息。
5、表格采用三线制;图幅一般为40mm(高)×50mm(宽),方框坐标图的横纵坐标应间隔合理、标识清晰,标目通常采用物理量名称或符号和相应单位表示。
6、参考文献尽可能使用近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数量在10—30条,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
7、正文中出现一百字以上的引文,不必加注引号,直接将引文部分左边缩排两格,并使用楷体字予以区分。一百字以下引文,加注引号,直接放在正文中。
8、一律采用结构式摘要,中文一般不超过300字。内容包括本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及统计学意义)、结论,并附相应英文摘要。
9、前言应充分说明研究工作的背景、意义、本文拟解决的问题、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引出重要文献,全面评述相关研究工作,突出本工作的重要性和创新性,不要忽视国内同行的工作。
10、投稿者若抄袭、模仿他人作品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或者稿件内容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人格权的,由投稿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自负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