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公共传播杂志简介
《新媒体公共传播》自2020年创刊,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它主要关注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传播现象、理论与实践。致力于探讨新媒体技术如何改变了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模式,以及这些变化对社会结构、公众舆论、政治参与及文化表达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杂志旨在构建一个跨学科交流平台,鼓励来自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学者共同讨论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问题。
其目标是推动新媒体时代的公共传播研究,促进学术界与业界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注重性、学术性,努力做到风格清新、雅俗共赏。它不仅关注学术前沿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同时也重视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之中。每期都会围绕特定主题展开深度讨论,例如社交媒体中的虚假信息治理、数字鸿沟及其应对策略等。这使得杂志成为高校教师、研究生、研究人员、媒体从业人员以及其他对新媒体公共传播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要资源。
新媒体公共传播收录信息
新媒体公共传播杂志荣誉
新媒体公共传播杂志特色
1、文稿内容应包括:文章题名、作者署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束语或结论、参考文献等。
2、各类表、图等,均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后加空格并注明图、表名称;图编号及名称置于图下端,表编号及名称置于表上端。
3、本刊欢迎具有学术性、前沿性、思想性的稿件,对选题独特、视角新颖、有创见的文稿尤为重视。请勿一稿多投,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4、正文中的各级标题分别为:“一”、“(一)”、“”和“(1)”等。正文中的表格按全文顺次编号,如表1、表2等;表名在表格的上方居中;表格上下封口,左右不封口。
5、文中凡引用他人观点、资料的务必查对准确,并在注释和参考文献中依先后顺序注明出处。
6、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需注明,如:基金项目:×××基金(编号)。
7、注释是对文章中某一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也可以是作者对自己观点的阐发。注释随页标注,采用“①、②、③……”符号排序。
8、引文标注采用脚注形式,用阿拉伯圈码(①②③……)统一编码,编码置于引文右上角,每页重新编码。请注意核对引文,确保出处无误。
9、来稿请附200字以内的文章摘要,摘要应客观地反映文章的主要信息,不需评论、解释,关键词不超过5个词。
10、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一),性别,籍贯,学位(具体到学科门类),工作单位(具体到二级单位),职称,职务,主要社会兼职,联系电话及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