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论丛杂志简介
《乡村论丛》自202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524/S,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杂志旨在为从事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领域的研究者、实践者以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深入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推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聚焦于乡村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农业现代化、农村社会治理、乡村教育、医疗健康、环境保护、文化旅游等领域。
其目标是通过发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政策解读及评论文章,促进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对话,提升社会各界对乡村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杂志以其专业性、权威性和实用性,在推动乡村研究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关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保持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探索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转化途径,增强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无论是研究人员、政府官员还是普通读者,都可以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
乡村论丛收录信息
乡村论丛杂志荣誉
乡村论丛历史收录
乡村论丛杂志特色
1、注释:要对文章内的特定内容(引用数据、观点和结论)加以注释。以脚注的形式,采用规范的标识与格式,在文章中的有关词语、内容以及引文出处等的右上角等标识。
2、引言章节编号为0,一级标题按123等顺序编号,二级标题使用1.1、1.2、1.3等,三级标题使用1.1.1、1.1.2、1.1.3等,一律左顶格。
3、标题层次:使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分级连续编号的国际层次序号表示法,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相隔,末位数字不加点号,一般不宜超过4层。
4、参考文献应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在文末按顺序著录。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则列前3名,后加“等”;外文作者书写时,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
5、正文各层次内容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同级标题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下圆点相隔,最末数字不加标点。如:正文一级标题序号用1,二级用1.1,三级用1.1.1,均左顶格书写,后空一格写标题。
6、基金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和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的研究论文,请在篇首页下方以“基金项目”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7、主要来稿要求材料翔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炼、论点明确、论证合理,图表简明;结合作者自己在相应领域对学科的贡献,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
8、中文摘要为150-300字。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目的、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综述性、评论性文章可写指示性摘要。摘要中不应出现“本文、我们、作者”之类的词语。
9、来稿请在正文前写150字左右的摘要和3至6个关键词,摘要不宜以第三人称写成文章结构介绍,并且不得含自我评价。
10、图、表或照片应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并置于文中相应位置。图中内容清晰,图中文字建议使用小五号字。图和照片的分辨率必须在600-900dpi之间,标题在插图下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