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文博杂志简介
《无锡文博》自1989年创刊,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通过发布高质量的研究论文、考古发现、文物鉴赏以及历史文化探索等内容,推动无锡地方文化的深入研究与广泛传播。致力于成为无锡乃至更大范围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强调对本地丰富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与保护意识的提升。它不仅关注传统的历史文献研究,也重视实物资料如考古发掘成果的整理与解读,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无锡历史文化面貌的窗口。
同时,无锡文博鼓励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应用,促进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等多个领域的交流与发展。报道无锡地区的最新考古发现,分享考古工作中的新进展、新技术应用案例等;无锡文博主要面向从事历史文化研究的专业人士、高校师生、文博爱好者以及广大关心无锡地方文化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它不仅是获取专业知识的好去处,也是激发公众对本土文化兴趣的有效工具。杂志凭借其独特的视角、详实的内容以及广泛的影响力,在传承和弘扬无锡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锡文博收录信息
无锡文博杂志荣誉
无锡文博杂志特色
1、论文要有摘要、关键词,注释采用脚注形式,论文文件标题格式为:姓名+单位+论文题目,文后附个人简历。
2、摘要须用第三人称写法,去掉废话、套话、空话,慎用结论性、定义性的字词和语句。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
3、题目:简明确切地反映论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30字,不得使用不常见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代号和商品名称。
4、来稿若为课题研究成果,则凡被省级以上单位正式立项的课题,应在文中标明课题的立项单位、级别、时间和编号等信息。
5、注释: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叫,序号用带网目的阿拉伯数字标注,放在当页页脚,建议不超过5条。
6、引言是学术论文的开场白,主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该项研究工作,提出文章中要研究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
7、为保证期刊的质量,对于所有的论文,将邀请2位专家评议确定提出意见。然后根据评审意见,由本刊编委会确定用稿意见。确定最终入选文章。
8、计量单位: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一书。
9、正文:一般应包括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三个部分,层次系统为1~3层,如:“1”,“1.1”,“1.1.1”,各级标序均左顶格,第2层后空1字距排标题。
10、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照正文中出现次序列于文后。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