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杂志简介
《文化研究》自2000年创刊,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它致力于通过跨学科的方法来探讨文化的多维层面。这份杂志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学、艺术、媒体、性别、种族、全球化、消费主义和社会运动等。其目标在于促进对文化动态的理解,鼓励批判性思考,并为学者提供一个发表原创研究成果的平台。它的文章通常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过程,确保了内容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该杂志不仅关注理论探讨,也重视实证研究,旨在连接理论与实践,推动文化研究领域的知识进步。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跨学科性质。它欢迎不同学科背景的作者贡献自己的视角和方法,这使得杂志能够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例如,在讨论新媒体对社会交往模式的影响时,可能会综合传播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在探索全球流行文化趋势时,则可能结合经济学、人类学以及区域研究的知识。随着时间的发展,将继续扮演着连接不同文化和学术社群的桥梁角色,激发更多关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深刻洞察。
文化研究收录信息
文化研究杂志荣誉
文化研究杂志特色
1、伦理学要求:凡涉及人的调查研究型论文,包括心理调查量表,需提供伦理审查证明文件,涉及患者(受试者)的,应签订知情同意书,如所在单位没有伦理委员会,则要说明研究是否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
2、本刊主要发表与医学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性论文,来稿应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切忌简单的现象罗列和工作总结。稿件应实事求是,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语言流畅,文字简洁。论文不少于6000字。
3、文中叙述时不需重复表和图的数据,只需简述其主要发现。分别按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按先见文后见表(图)的原则排列。
4、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资助,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编号××××)”,并附证书复印件。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正文:论文篇幅(包括摘要、图、表、参考文献)。应包括研究背景、方法、结果、结论或讨论等几部分内容。
7、摘要和关键词:论文需附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需能反映文章内容,本刊采用报道式摘要,即为一段式,无需写成结构式摘要。除教育类论文外,其他论文需附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文意应基本一致。关键词一般3~8个,置于摘要下方。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对应。
8、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之间加逗号分隔;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顺序相同的数字;所有单位用一个圆括号括起。
9、文稿中摘引他人成果,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并以注释的形式在文后列出。
10、文题:应简明确切,尽量不用副标题,以20个字以内为宜。若有国家或部、省级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的论文,请在文题页左下方脚注位置注明基金来源及编号,并提供基金项目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