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区一_久久综合激情_亚洲97_午夜影院在线视频_国产成人福利_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首页 优秀范文 机械与工业工程

机械与工业工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9-24 10:44: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机械与工业工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机械与工业工程

第1篇

关键词:化工自控工程设计

自动化仪表工程的设计与其它专业必须紧密配合,互相协调,从源头上严把工程质量关;只有保证了设计质量才能保证该专业的安装质量,有效控制项目的投资。本文从企业项目专业管理人员的角度总结在设计阶段加强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对项目的质量、成本及工期的影响。

一、自控专业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其它专业

自控工程设计同其它化工工程设计一样是一个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的过程,只有抓好各个专业的设计质量才能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化工自控专业设计,涉及的专业比较多,有土建、工艺、设备、机泵、电气等专业,如果在设计阶段考虑不周,将会对整个工程质量、工期及项目的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自控专业与其它专业的协调

1.土建

在土建专业设计时自控专业要把接地系统的埋设,仪表盘柜的安装位置、尺寸大小,预留孔洞的位置、大小提供给土建专业,土建专业设计时把这些内容反映在施工图纸上,土建施工过程中统一预留、预埋。

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因为自控专业与土建专业没有相互协调,造成土建施工完成,没有考虑自控专业的要求,结果在自控专业施工时要重新打墙面、地面、挖地面等。

2.工艺

工艺专业要把工艺流程图(PFD)、工艺数据表、主要控制系统和特殊检测要求(包括联锁条件)和条件表、安全备忘录等条件提供给自控专业,自控专业才能根据工艺专业的要求进行各种自控仪表的选型、设计。

自控专业要把各类管道上安装的仪表接口、调节阀和流量计的重量、尺寸等条件提供给工艺专业,供工艺专业配管、确定仪表用取压管、根部阀、安装法兰、异径管、连接螺纹等的标准、规格;设计管道支吊架、计算管道应力、计算管道数量、确定安装材料数量、确定仪表的安装位置等。

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因为自控专业与工艺专业没有相互协调,或者提供的资料不对,造成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工艺与仪表接口不同安装不上,有的甚至工艺专业根本没有考虑仪表的接口问题,出现了许多的修改、补充、返工等现象,有些安装材料还要在施工过程中订货。

3.设备

设备专业要把设备简图、设备布置图、设备接管汇总表、主要控制系统和特殊检测要求(包括联锁条件)和条件表、安全备忘录等条件提供给自控专业,自控专业根据设备专业的要求进行各种自控仪表的选型、设计;特别是在塔器内安装的热电阻、热电偶与设备内插入深度、管口直径等有关;压力、差压变送器与设备接口大小、长度等有关;雷达、超声波液计与设备接口大小、长度等有关。

自控专业要把各类设备上的接口条件、成套(配套)设备或装置的随机自控的设计要求提给设备专业、供设备专业设计。

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由于塔器内有塔件,相互提供的条件不全,经常使热电阻、热电偶插入深度过长、保护管直径过大无法安装;对于容易结晶的介质,由于设备接口过长而造成压力、差压变送器取压口结晶堵塞而测量不准;设备接口过长雷达、超声波液位计的发射信号被遮挡而测量不准。由于接口条件不同而造成自控重新订货;成套(配套)带的仪表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或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4.电气

电气专业要把需进入自控专业的AI/DI、AO/DO点情况提供给自控专业,对于联锁系统电气专业应提供无源接点,其容量和通断应满足自控专业的要求;对于高于220V的电压串入自控专业的接点时,电气专业应当提供隔离器。

自控专业要把自控专业用的220VAC、100VDC以上电源容量、正常备用时间等提供给电气专业,电气专业根据自控要求设计不间断电源UPS。工艺参数要求联锁的提供无源接点,其容量和通断应满足电气专业的要求。

在实际的工程中,联锁接点协调不清楚,造成一方是无源接点,一方是有源点,还有接点容量不同把仪表设备烧坏等现象;有的UPS容量不够,供电时间不够,当发生市电断路时,无法满足工艺应急的要求,会造成安全事故。

5.机泵

机泵专业要向自控专业提出机泵内检测/控制要求,自控专业向机泵专业提出机泵的总体控制要求和仪表选型意见,并对各测量仪表的技术进行确认,审查随机泵专业带来的有关仪表部份的技术文件,参加机泵专业技术合同附件的谈判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供货商有的是中间商,对仪表专业的要求不懂,造成成套(配套)带的仪表不能满足生产要求或使用寿命短的问题;电机不是高原型电机而达不到设计负荷,有的还得重新增加设备,能耗增加,产量上不去,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第2篇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对机械类专业的培养要求

机械工程本科专业认证在于从整体上评价学生的质量和毕业生的状况。学校成功地达到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否,应检验其毕业生能否具有以下知识和能力[2]:(1)知识要求:掌握机械工程、机械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2)能力要求: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和机械工程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具有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具有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3)工程要求: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过程的能力;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具有在机械工程实践中初步掌握并使用各种技术、技能和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4)特别要求:知识面宽广,并具有应对现代社会问题的知识,进而足以认识机械工程对于世界和社会影响的能力。从上述要求可看出,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不能仅仅以定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更大程度上需要学生自己在解决问题中去有所“发现”,但其存在“短时间内难有所获”的局限性。要形成对知识的理解,使探究所得知识与其他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必须有内化的过程中,即接受学习的意义建构过程。可见,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实践环节教学过程中,要适度平衡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中接受和探究成分的相互渗透,针对不同的课程知识及技能要点,引导学生将探究的方式与其他方式结合起来,以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笔者在执教“机电控制技术实习”过程中,采用了如下图1所示的以“项目驱动”为导向的探究式-接受式复合教学法,将教学工作的三大核心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法设计成一个具有自适应能力的反馈闭环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内容

本方案教学内容的核心是建立合适的“项目库”。其评价指标包括项目内容的丰富性、工程背景的浓厚性、理论与实践结合训练的综合性、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的达标度。“项目库建设”的主体既可以是授课组老师,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项目的设计方法是先解析课程的知识及技能要求,再设计一系列包含要素尽可能多的系统性项目群,使学生在探究项目的过程中真正强化其机电控制技术的工程应用能力。项目区分常规性和创新性的目的在于建立能力分层和激励机制,引导学生进行良性竞争,创新性项目竞标主要比较学生申报书中的技术文献综述深度,以及技术方案的优劣。

2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上,建立“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耦合教学机制”是其核心,重点要解决好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相互渗透过程中的“度”和“界”。可类比的例子是,现在众多高校试图通过要求理工科学生选修一些属于人文科学的课程来解决“专门化”的倾向问题。然而,正如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所指出的,增加或者“并列”各种不同方面的课程,既培养不出“素养”,也带不来“通才”教育。可行的办法是一方面夯实工科通识基础,为学生提供与工程专业关联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把工程活动所涉及的知识融会贯通地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将项目式教学方法应用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共享产学合作课题,创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以集成方式综合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教学方式选择的首要原则应是为学生创造自主协作的学习环境和多元互动的交流机制,具体实施时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善于借鉴同行们的教学实践成果为己所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强调以主动的、实践的及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反映了系统论中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的特征[3];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才是科学探究活动的核心,采用模型/模型化为基础的科学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科学思考显性化,便于教师进一步理解学生的心智变化,而且为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互动载体[4];运用“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设计教学方式,通过其“整体性”、“非线性”、“协同性”、“涨落性”和“开放性”等五个系统方法特征去满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的教学要求[5];基于直觉性、连结性和发射性三项基本特性设计本科教学知识传播和创新机制,以“问题”为核心,理清学生、教师和多媒体在人机交流和人际交互三角关系中的角色扮演与实施策略,引导学生实现全脑思维[6];“翻转学习”可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实现知识接受,而课堂时间则用于知识内化,使多种学习方式的并存成为可能[7]。

3考核方法

“实践环节考核”要实现评价体系与培养目标的协同,这也是本方案中“教学效果分析”的重要工作之一。评价目的不仅在于激活教学活动,而且要促进学生独特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的形成,促进学生工程能力的提升;评价指标的设置应紧密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的培养目标,实现个性化和多元化;评价内容要指向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果质量及成果分享能力等方面,可分别占40%、30%、30%的分值比重。学习态度的考核旨在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建立既重过程又重结果的良好学风。学习成果质量可从学生实践过程中的知识和技能积累、项目进度和深度等多方面评定。成果分享能力考核可采用全体学生参加的“项目成果答辩”形式,实现短时内不同项目间的技术交流与知识传播。总之,本文所用方法紧紧围绕学生主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等四条主线,基于“项目驱动”探究式-接受式复合教学理念组织实践教学,将机电传动控制类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到从项目方案制定到项目实施、项目攻关、项目成果分享的全过程,较好地达到了优化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体系、知识结构和技能培养要素,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目的。期望本教学成果对讲授其他机械类专业实践课程的同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移植价值。

参考文献

[1]周伟,严兴春,鞠萍华,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械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J].教学研究,2013,36(4):20-24.

[2]教育部办公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EB/OL].(2010-08-17)[2014-07-21]..

[3]潘柏松,胡珏,秦宝荣.基于协同理论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2(5):35-38.

[4]孙可平.科学教学中模型/模型化方法的认知功能探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0,39(6):79-81.

[5]何可抗.运用“新三论”的系统方法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0(1):7-18.

[6]陈耿彪,吴文兵.培养大学生“右脑思维”的教学策略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6):17-19.

第3篇

关键词:机械工程 专业英语 词汇

在英语学习中,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一个占据主体地位而又庞大繁杂的体系。机械工程专业包括很多技术分支,从宏观上可分为传统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以及特种加工技术。微观上,传统制造技术可分为工程材料、热处理、铸造、锻造、焊接、机械加工方法、制造设备、刀夹量具、公差与配合、液压等,其中标准件及常用件又可细分为螺栓、螺母、螺钉、销、键、齿轮、轴承、弹簧等;现代制造技术可分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柔性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计算机集成制造、工业机器人、虚拟制造与网络化制造、快速成形与反求工程等。这样两大让人费神的专业结合在一起,虽说给专业英语学习者制造了巨大的困难,但机械工程专业词汇是在机械工程专业范围内的英语词汇,总体来说依然具有英语词汇的特点。如果学习者能掌握一些专业词汇方面的规律和记忆方法,就能有效地扩展专业词汇量,翻译能力自然会提高不少。

一、普通词汇的专业化

机械工程大量使用专业词汇,但其中有相当数量的专业词汇借助于英语的普通词汇,它们是英语中的常用词,但到了机械工程专业中却成了专业技术用语,具有严格的科学含义。例如file在英语中是一个常用词,意即“档案”,但被机械工程专业借用后,含义经过专业化,则变为“锉刀”。借用英语普通词汇以表达机械工程专业技术概念,在语义学上属于以联想建立词义,即以引申或扩展(包括借助于各种修辞格)基本词义来给新的概念命名,符合英语一词多义和词性转化的历史传统。这一点不同于汉语。现代汉语给某一专业概念命名的基本趋势是尽量避免使用普通词汇,力求用新词表达新义,因为汉语中有“顾名思义”的历史传统,用词讲究专词专用,在词义上要绝对避免产生歧义。

英语中这种普通词汇的专业化不仅表现在机械工程专业中,同一个英语普通词汇有时不是仅被一个专业所采用,而是被许多专业采用来表达各自专业中的专业意义。例如transmission一词在物理学中的词义是“透射”,在医学中的词义是“遗传”,在机械工程中的词义是“传动”“变速”。更有甚者,在同一个专业中同一个普通词汇有许多不同的词义。单以机械工程专业词汇为例,power有“电源”“力”“电力”“能力”“功率”“乘方”“价”“倍”等意思,cut有“截”“裁”“剪”“切”“镗”“钻”“刨”“断面”“剖面”“截面”等意思。

普通词汇专业化后的专业含义一般比较稳定,但还是有一些普通词汇在专业英语中的词义可能非常灵活,变义很多,必须根据上下文细心判断。例如development一词在具体的上下文中就不一定是“发展”,而可能是“研究”“研制”“开发”“研制获得的成果”“研究取得的进展”等等。动词develop还可能有“恶化”“扩大”“变化”等含义。这种在专业资料和文献中使用很多、词义又丰富多变的词,在翻译中要加倍注意,必须紧紧抓住上下文,不要望文生义、主观臆断,以防出错。

二、构词法生词

在机械工程专业英语词汇中,还有很大比例的词汇是通过构词法生成的。由构词法生成的专业词汇主要有以下四种。

1.派生词

派生词即通过派生法构成的词,利用词缀(前缀或后缀)作为词素构成新词。在基本词前面加前缀,或在基本词后面加后缀,构成一个与原单词意义相近或截然相反的新词的方法叫做派生法。前缀(prefix)一般改变单词的意义,不改变词性。前缀是有特定意义的,分为不表示否定意义和表示否定意义两种,记住常用的前缀对于学习者猜测词义和记忆生词有很大的帮助。以下是机械工程专业英语中不表示否定意义的前缀及由其构成的词汇示例:auto-(自动)+ motive(发动的)= automotive(自动的),bi-(双,两)+ lateral(横向的)= bilateral(双向的),inter-(相互)+ lock(锁)= interlock(互锁),micro-(微,显微)+ fracture(裂缝)= microfracture(微裂缝)。以下是机械工程专业英语中表示否定意义的前缀及由其构成的词汇示例:anti-(反,防,抗)+ corrosion(腐蚀)= anticorrosion(防蚀,防锈),counter-(反对,相反)+ balance(平衡)= counterbalance(反平衡),de-(去除,减)+ burr(毛刺)= deburr(去毛刺)。

后缀(suffix)通常会改变单词的词性,构成意义相近的其他词性。以下是机械工程专业英语中改变单词词性的后缀及由其构成的词汇示例:equip(装备)动词+-ment(状态)构成名词= equipment(装备)名词,ductile(易延展的)形容词+-ity(…性)构成名词= ductility(延展性)名词,clear(清晰的)形容词+-ness(…度,…性)构成名词= clearness(清晰度)名词。

利用词缀构词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词缀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同时又具有极强、极广泛的搭配表意能力。这是因为:一方面词缀的基本含义都比较稳定、明确;另一方面词缀的附着力很强,附着在基本词之前或之后,新的概念可以立即形成。此外,英语中的词缀本来就十分丰富,随着科技和英语本身的发展,又不断产生新的构词成分,并被广泛应用于专业词汇的构词。

例如:bio-(生命、生物)、thermo-(热)、electro-(电)、aero-(空气)、carbo-(碳)、-ite(矿物)、-mania(热、狂)等。这些构词成分并不是传统的英语词缀,它们都是一些科技词汇的词头或词尾,但它们的附着构词能力是很强的,因此熟悉这些科技词汇的构词成分,对解析、判断、翻译机械工程专业英语词汇是很有帮助的。遇到较长的专业词汇时,可以根据构词规律,利用解析法,即先分析出词素及其意义后,将词素意义进行合成,从而得出词汇的完整词义。

2.复合词

由两个或更多的词合成一个词的现象,叫复合词。复合词在书写时的特征是:有的连写,如breakdown(故障)、worktable(工作台)、headstock(床头箱);有的用连字符,如low-alloy(低合金的)、stress-strain(应力应变)、open-loop(开环);但也有分开写的,如electric drill(电钻)、clearance fit(间隙配合)、interference fit(干涉配合)。鉴别复合词的时候,至少可以断定连写的和用连字符的肯定是复合词,要注意的是分开写的复合词与词组或短语的区别。可以这样说,只要两个组成部分都保留着它们原来的全部意义和原来词组的结合关系,那就不是真正的复合词。大部分机械工程专业的复合词词义是将组成此词的各个单词的词义叠加,因此理解了各个单词的意思,基本上就可以掌握它们所组成的复合词的含义。

3.转化词

转化词即通过转化法构成的词。转化法是把一个词从原来的词性转化为另一种词性,从而使该词具有新的意义和作用。

在翻译中最常见的是英语名词转译成汉语形容词,用作所修饰名词的前置定语。例如:When the tanker reaches the refinery,its load of crude is pumped into the refinery storage tanks.(油轮到达炼油厂时,其负载注入炼油厂储油罐的原油。)refinery、storage均为名词,现转译为汉语形容词,作“tanks”的前置定语,则“the refinery storage tanks”译为“炼油厂储油罐”,句中“crude”原意为形容词“未加工的”,现转换为汉语名词“原油”。

此外,英语名词还可以转换成汉语动词,例如: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to the solutions of complex technical problems is almost impossible.(用数学分析来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英语形容词、动词、副词和介词有时可转换成汉语名词,英语形容词和介词有时还可转换成汉语动词。

4.缩略词

由1个长单词或2个以上的单词缩为1个短单词,有时缩略到只剩几个字母,叫缩略词,又叫缩写词。缩略方法如下。

(1)截头,如bicycle变成cycle(自行车)。

(2)去尾,如kilogram变成kilo(千克)、Laboratory变成Lab(实验室)、Cavity变成CAV(模穴)。

(3)既截头又去尾,如refrigerator变成fridge(电冰箱)。

(4)还有极为少数的各取两词的一部分刷新成的混合词,混成后新词兼具两个旧词之形义。如由smoke(烟)和fog(雾)构成的smog(烟雾),由mechanics(机械学)和electronics(电子学)构成的mechatronics(机械电子学),由automatic(自动的)和equipment(设备)构成的auteq(自动设备)。混合词是复合词的一种变体,在机械工程专业词汇中很普遍,原因可能是熟悉本专业知识或技术的人认为混合词比较简略,不难借助联想理解词义。

(5)再有就是为了术语规范化经常使用的首字母缩略词,即列出每一词的首字母,有的直接列出首字母使其成为一个词。如ADP(automatic data processing)自动数据处理、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DC(direct current)直流电、AC(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电、CAD (computer-aided design) 计算机辅助设计、CAM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 计算机辅助制造、 PDS (product design specification) 产品设计规格。有的在每个首字母后面加上点,如E.L.(elastic limit)弹性极限;且有的大写,如以上各例;有的小写,典型的例子是laser(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激光。

缩略词的出现虽然方便了交流,但同时也增加了阅读和理解的困难,学习者对此应加以注意和积累,遇到没有把握的缩略词,只能结合文章意义多查词典。

三、新生专业词

机械工程行业发展迅速,新发现的物质、新的现象、新的概念、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和技能大量涌现,且呈加速的趋势,原有的科技词汇很难将他们表达清楚,于是需要创造新词汇表达。在阅读、翻译一些最新专业文献或介绍最新发明事物的科技文章过程中,反映各种新事物的新词层出不穷,有些词甚至还未出现在词典中。这类词的理解首先需要追本溯源,找出词素,从词形上加以判断,再参照上下文来推断具体的含义,除了新造词以外,它们的新义一般就是各个词素的结合。例如:tribology(摩擦学)、nano(纳米)、nanoprocessor(毫微秒处理机。)

还有许多新生专业词汇是借助人名、地名、商品、机构等命名的专有名词,在翻译中一般采用音译加注释,例如大型计算机的IBM System就是取自垄断性商业机构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利用这类专有名词并不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新发明,很早以前就有ohm(欧姆)、amp(安培)等等常用专业专有名词。遇到这种新词,除了借助词典,还要多关注专业领域的动态。

四、多词同义

英语中为了避免重复,常常用不同的词汇指代同一种事物,翻译成一个汉语词汇,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多词同义。例如pipe和tube都有“管子”的意思,machine、machinery和mecha都有“机械”的意思。

第4篇

根据“ASIIN”工程教育评估要求,结合本专业目前的教学体系以及各门课程的课程大纲,将整个课程体系分为10类课程模块。分别为:语言类、数理类、信息技术类、非工程类通识课、专业基础类、机械设计类、制造技术类、企业实习类、工程类专业选修模块、本科毕业设计。语言类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门外语———英语,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具备专业英文资料的阅读能力和应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跨文化交流、国际合作交流能力。数理类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拥有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加深对自然科学的理解,在科学和技术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并求解,为后续专业知识学习打好基础。信息技术类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借助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科学和工程问题。非工程类通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交能力及团队精神。企业实习类课程要求学生熟悉机械制造企业设计制造规范与流程、产品生产管理和企业运营管理。专业基础类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拥有宽泛的专业基础知识。机械设计类课程要求学生拥有机械设计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已有知识,借助科学工具,解决工程实际中的机械设计问题。制造技术类课程要求使学生拥有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已有知识,借助科学工具,解决工程实际中的机械制造问题。工程类专业选修模块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特长选择相应课程学习,具体实施采取自由选择方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本科毕业设计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及获取必要的新知识,编制解决方案,借助计算机等辅助工具,独立完成编程、计算、制图、实验、制作、学位论文撰写等各项工作,通过中期检查及学位论文答辩。

2面向模块化课程的工程教育创新实验平台建设

将科研内容转化为实验内容,不断更新教学实验内容,根据教学的特点对科研设备和装置进行改造,使之可以开展教学,丰富实验教学平台;结合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科研项目,在实验课程中,提出和设计更多既能满足课程新要求,又有一定方法创新的好实验,使实验教学的质量得到不断提高。通过丰富的实验内容和良好的指导力量保证学生对各类实验中的工程问题与动手解决能力能够按照“ASI-IN”工程教育认证所要求的培养目标进行培养。利用学院继续加大对机械工程实验中心的投入和建设,整合与优化实验教学条件,提高实验项目的质量,同时加强实验内容改革。针对我学院自有平面精密磨削实验室、刀具精密磨削实验室、外圆精密磨削实验室、数控功能模块实验区、数控、磨削加工中心实验区、快速成型、伺服电机性能实验区、机械制造工艺实验区、机械部件拆装实验室、液压实验室、现代工程测控实验室、数控机电产品检测中心等各类专业实验室,一方面围绕学院学科总体发展规划,在智能制造、超精密加工及检测等方向进一步加强实验平台的搭建,另一方面依托学院教师科研项目,将已完成的科研装备,尽可能地添加到本科实验教学中去。在原有建设基础上,建立工程设计实践平台、工程分析实践平台、先进制造实践平台、工程试验实践平台等创新实践平台;将上述各实践平台进行优化集成,构建代表国内外主流先进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的“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与创新实践平台”,建立面向“ASIIN”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基于该平台进行典型机电产品案例驱动的学生自主创新设计、自主分析、自主制造、自主试验的目标。实施全程质量监督与过程控制,按照建设目标,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完成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管理建设等任务,培养符合德国“ASIIN”工程教育评估标准的本科毕业生。

3工程教育认证导向下的教辅支持平台建设

围绕“ASIIN”评估标准,不断完善面向工程教育的辅导员体系。每一个专业每个年级设置3名全职本科生辅导员,负责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生活指导、心理咨询,搭建学校与学生家庭沟通的桥梁,组织学生举行各种文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安全和充满活力的学习、生活环境。辅导员通过向新生介绍本专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就业方向,帮助新生树立合理的职业目标,更早地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天就开始在老师的引导下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而对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辅导员会帮助他们合理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改进就业目标,为提高未来职场的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大四的毕业生,辅导员会为他们提供最新的就业信息,指导他们提高面试技巧,并为学生的生活和社区活动等相关事务提供全面指导和服务。围绕学生较为关心的话题,辅导员定期组织不同年级学生开展经验交流会,使得低年级学生有机会获得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指导。为了配合本科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辅导员还不定期组织专项技能培训讲座,如邀请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或企业技术人员为学生讲授各类专业工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开发技巧。学院以班级为单位设立班导师,由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担任,负责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方面的相关咨询与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专业兴趣,结合班导师的建议,进行相关课程选择以及参加各类课程学习方法与经验交流活动。围绕“ASIIN”评估标准,进一步完善包括实验教学课程在内的课程网站。广泛使用网络教学,所有课程在学校校园网上都设有课程网页,对于课程背景、授课内容、课程大纲、教学计划、习题和解答、教师情况等方面进行介绍。各个学院都建立了相应的实验教学网站,学生可以查找有关教学的相关资料,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向授课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任课教师每周专门为本科生进行课程答疑,也可利用电子邮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探索新型的本科生导师制。学校实行本科生创新创业计划,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创新项目或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的形式,进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包括学术导师和企业导师。学术导师由科研一线的教授、副教授担任,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与兴趣,自主选择自己的学术导师,并最终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在学习中,学术导师会根据学生的个人特长和兴趣,引导学生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工作,为学生在学术研究方面提供建设性的建议。企业导师在学生企业实习阶段,负责指导学生的企业实习,并与学术导师保持沟通,协同进行教学工作。

4结语

第5篇

组织结构

一、大型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成长中的组织结构

在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企业国际化经营形态、人力资源国际化状况、组织结构国际化分布、财务资源的国际化整合、企业国际化战略设计、企业业务流程国际化程度等。其中,组织结构作为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组织结构伴随着企业进行演化,不同的企业规模其组织结构特点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研究大型工程机械企业。

大型企工程机械企业的组织结构的缺陷和不足主要有:

第一,企业对于组织结构在企业自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企业的各种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都要通过企业组织自身通过一定机制体现出来。所以,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组织结构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然而,由于组织结构并不是一种可以用具体生产指标衡量和物化的工具,而且对于组织结构重要性难以量化,从而很难使其重要性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体现出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自身组织结构的进化过程,最终导致企业的组织结构同企业的发展不相适应,致使企业停滞不前甚至后退。

第二,企业组织结构僵化,对外部环境的变换很难短期内做出调整。一些企业对组织结构的重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是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周期远远滞后于市场变化周期。未来的组织必须能不断迅速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如何改变组织以适应剧烈变化和激烈的竞争环境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考虑的。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反应,就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具有很好的柔性和动态性。但是中国企业的普遍理念是以不变应万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市场经济的持续时间较短,企业普遍缺少应对市场动荡的经验。

二、 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成长中组织结构调整的对策

综上所述,企业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组织结构演化的过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在国际化进程中其组织结构必然要经历变动,通常企业组织结构进化路径为:从模仿开始构建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随着企业的发展需要对现有组织结构进行修正,即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化过程;当外部环境变化时,企业需要果断进行组织变革,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这种组织结构的变化本身又是在动态中完成的,并且逐步蕴含企业文化于其中。以上就构成了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成长过程中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模式。同时,工程机械企业组织结构在发展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组织结构全球化与适应性相统一。

工程机械企业首先需要确定其全球化经营战略,与此同时,企业须兼顾地区性差异的存在,因势利导,使企业的组织结构能够适应具体的外部环境,在局部范围实现企业目标极大化。这就要求工程机械企业的组织结构要具有网状结构特点,使得企业信息能在最短时间传达到执行单元;同时,工程机械企业的组织结构需要高度柔性化和动态化,各分部单元能够及时针对具体环境特点进行快速调整以适应变化。通过实证发现,组织结构的柔性程度对组织绩效有着促进作用。

第二,组织结构合理化与高效率相统一。

组织结构是否适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是检验组织结构优劣的标准之一,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组织结构。所以工程机械企业应当积极地在组织理论指导下,参考行业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建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最合理的组织结构,这种合理的组织结构必须是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同时,组织结构的作用就在于规范企业流程,提高企业效率,也就是需要达到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所以提高工程机械企业组织结构的运行效率则是重中之重的,通过减少中间层级及中层管理者以降低信息传递时间和成本,通过打破企业各部门间的水平壁垒、垂直壁垒,以充分整合企业组织结构资源等,都可以起到提高组织运行效率的作用。

第6篇

【关键词】教学;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

应用文写作课作为在高等职业学校各个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是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联系尤为紧密的课程,它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应用写作理论知识,促进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的提高。然而,在传统的应用写作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注重知识传授,轻视写作实践;强化理论规范,轻视岗位实习;重文章本体,轻视写作主体能力培养。那么,如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使毕业生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更胜一筹,一直是高职高专院校应用写作教师思考和亟待解决的课题。基于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应用写作课教学改革,对传统的应用写作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开拓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新领地,对提高应用写作的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自身在高职课程体系中的特殊价值,起到了强有力的推进作用。

一、工作过程导向产生的背景

工作过程导向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德国职业教育界展开了一场大辩论,直接动因是德国曾经卓有成效的“双元制”陷入前所未有的窘境,辩论聚焦于职业教育该如何跟上时代的发展。面对职业教育遇到的挑战,德国著名的职业教育学者在其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过程导向思想”(Arbeitsprozessorientierte Berufsbildung),并认为它“能够改善、弥补职业教育所暴露出的缺陷”。该思想在提出后迅速被德国学术界所认同,并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南。

本世纪初,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传入我国,并对我国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特别是课程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著名职教专家姜大源为首的职业学校实践人员,在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基础上,对开发方案、开发方法、课程模式、课程结构等方面的研究,系统性和科学地提出并实践了这一新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现已在我国许多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试用,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并在逐步推广,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及其开发框架。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由劳动组织方式、不同的工作内容、工具以及主观工作能力来决定的,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的、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优点是注重经验和策略层面能力训练,体现思维过程的完整性,便于学生掌握。

我校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改革中,尝试采取了这一适合高职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教学方式,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写作应用文的兴趣。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对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就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言,不仅要解决和实现其工具性问题,重要的应该是考虑到高职生就业需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关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提出:“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为特征。”因此,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根据培养学生职业实践服务为宗旨的培养目标,就需要我们的应用写作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自觉地转变观念,注重应用写作理论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步提升,将职业活动贯穿于应用文的写作教学中,突出它与专业、生活的联系,为专业课程和社会实践服务。

(一)加化岗位实践,提升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应用写作课程开发,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直接获得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的。其实,关起门来只讲授应用写作理论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的,只有投身于社会实践,才能获得丰富素材的途径。目前大学生的写作根本问题还是无话可说,这个问题光靠理论知识的传授是绝不可能解决的。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从根本上解放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才能激活写作主题的内在机制,了解到与白己的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有助于学生形成明确的职业意识。

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写作,强调的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的实习环节中获得写作技能,让学生带着写作任务进入企业获单位实习,并将其作为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考核内容。这样可以使应用写作与其他专业课程更加充分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协同发展写作技能与分析思维能力。比如在实习之初,可以让学生代表学校向实习厂家写一份函,以完成沟通接洽环节任务;也可以实习写一份倡议书,下厂时携带学校介绍信;在实习期问了解厂方生产、管理、销售等有关的规章制度,撰写企业操作规程、加工承揽合同;根据白己的实习活动撰写实习工作日志;实习结束后总结经验感受,写作一份实习报告;同时写一封感谢信,对厂方的盛情款待和热情指导表示感谢。因为带着写作任务去实习,学生在实习中就会具有目的性进行“有意注意”。当然由于学生白身认识水平的限制,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应用文作品在内容思想上不够深刻等等,但是从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角度来看,毕竟一次比较成功的实践。

教师还要巧妙的利用各种可以提高应用写作能力的实践机会,结合每个学期专业课程的实习机会,去布置任务学写应用文。例如在土木建筑专业第二学期,大部分学生均要进行专业实习,教师可以在这个阶段布置计划和总结的写法。同时在实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具体的专业岗位工作任务,来撰写岗位工作的流程,增强感性认识,缩短理论和实践的差距,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好的写作素材。

(二)教师转变观念,提高学生应用写作能力

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应用写作教学中,教师教育观念转变尤为重要。教育者要克服旧有的思维惯性,摒弃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其实表面上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轻松了,但一些无形的大量案头工作却增加了。教师是个设计师,也是个主持人,教师要为遇到困难、问题的学生提供咨询、帮助,并与学生一起对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这时候,又是个咨询顾问。教师角色的多样性,意味着教师工作方式将发生改变,从个人狭小的教学领域走出,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多方位地涉及相邻学科、相关学科、乃至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长期以来,职业学校的教师缺乏对工作世界的了解,如果作为一名教师,不了解相关的专业工作流程,又何谈指导学生写作,变革教学观念,这将是应用写作教师面临的更大挑战。

就我国目前职业学校师资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学校任教,没有企业实践经历。同时,我国的职业学校教师绝大多数接受的是学科课程模式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理念层面,实践层面还比较生疏。因此学校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使职业学校的教师真正成为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双具备的“双师”。

总之,在基于工作过程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要掌握学科特性,正确处理好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践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才能形成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科建设,提高应用写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新凯.工作过程导向项目课程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2]张秀国.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第7篇

关键词:工程车辆;液压无极边度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H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5-0040-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优化和重新设计符合我国地理情况的工程车辆的液压变速系统,成为了工程建设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因此,本文主要根据目前我国使用的工程车辆中使用的液压机械无极变速系统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其特征,设计和优化液压机械无极变速系统,以便达到工程车辆能够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和作用。

1 液压机械无极变速系统的特征

我国工程车辆中使用的液压机械无极变速系统,是一种机电液一体化的表现,就是通过把液压无级变速系统以及机械无极变速系统的结合,产生的一种使用效果更明显,工作强度更大的系统。这对工程车辆的工作性能的提高十分的有帮助。能够让工程车辆适应各种环境和地形,来完成工作。而液压机械无极变速系统的特点也是很明显的,首先能够减少液压中的分流量的损耗,在各个环节中,液压分流量很少,大部分都使用在了容积调速的过程中,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系统的运转效率。其次,本身使用的是功率比较小的液压元件,却能够完成功率比较大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液压元件的损耗减小了,同时提高了功率的密度[1]。最后,工程车辆的液压机械无极变速系统,对速比的要求十分的严格,因此在设计好程序之后,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不能随意更改数值和比例,需要严格按照速比进行调整。这对工程车辆在复杂地形工作十分的不利。

2 工程车辆液压机械无极变速系统的设计

2.1 液压机械无极变速系统设计目的

我国工程车辆的中的液夯械无极变速系统找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提高工程车辆的适应地形的能力以及提高工作能力。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其主要目的,首先就是有效的控制工程车辆的变速和变矩,这样可以改变工程车辆中系统中的传动比,能够适应地形作业。其次,就是保证了工程车辆倒档的自如行,这样就可以让工程车辆地地形复杂的地方,行动自如灵活,有助于完成工程作业。在其次,对工程车辆中设置的空挡结构,可以保证工程车辆能够及时的终端发动机力的传输,确保工程车辆在启动之前或者是减速之前,有效的保证传动系统以及发动机之间的距离,减少机械之间的磨损。最后,就是通过设计可以有效的控制液压机械无极变速系统的总体质量,能够保证各个环节和零件之间的紧密度是紧紧相连的,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车辆机械系统的传输效率,减少了工程车辆的燃油消耗,节省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2.2 液压机械无极变速系统结构设计

首先需要确定是,构建一个可以自由更换的变换度行星轮系,以及变量泵和不同型号的马达,用来组成液压机械无极变速系统。这样可以针对发动机转速的不同,而不断地调整其中的零件,保证工程车辆能够顺利完成场地作业。尤其是采用不同的传递路线和工程路线为设计要求,可以将发动机的标准划分为四个等级,即较低速度的发动机转动,中等速度的发动机转动,以及怠速和倒车产生的发动机转动。根据这种设计方案可以发现,利用轴向柱塞形式的泵体,可以设置其为双向变量,并且选用同等型号的马达,这样可以组成一个比较复杂,但是效果又很好的液压功率航[2]。并且需要在液压功率航之上,设置一个行星传动系统,这样可以改变已有的发动机的功率,同时可以根据离合器的状态进行控制,这样就可以及时的变换系统的装换,让离合器等设备在运转的情况下,表现的正常,并且提高工程车辆的工作效率。但是因为使用的是变量马达组,所以还是存在一定的限制问题,但是实际情况是,已经逐步的向液压机械传动装置变换了,而且很多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工程车辆,都是也要机械装置的。

2.3 液压机械无极变速系统单元设计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系统的设计核心,就是容积式调速。这样不仅可以精准度控制速率,还可以使用多种设计形式,来完成和达到机电液一体化的要求和标准。而且在系统中,使用变量泵和变量马达这个组合,也可以达到减小体积的目标,而且控制其质量。因此,需要在液压机械无极变速系统中,使用分体设计理念,这样能够有效的完成系统的设计和装置,提高工程车辆的工作效率,达到系统的高校配置。

3 结语

我国的建筑工程中使用最频繁的就是工程车辆,工程车辆能够使用各种地形,完成工程建筑的任务。为了我国的工程建筑能够顺利进行,也为了工程车辆能够在各种地形和环境下完成任务,需要重新设计和优化液压无极变速系统,这种创新和改革,可以提高工程车辆的性能,既节省了时间,有控制的工程成本,所以,液压机械无极变速系统的优化设计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 键 词】工程机械、维修企业、技术构成、维修成本

【中图分类号】F4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245-01

工程机械维修企业的技术构成主要包括人力、设备以及信息三大重要因素。当中人力是决定性因素,企业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直接决定了企业综合实力,因为设备使用与管理水平、维修技术与水平、信息收集整理以及利用程度都取决于企业人员素质,所以下文将从维修企业人力。

1、维修企业人员所需具备的综合素质

工程机械维修作为一项操作性较强的工作,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应该具备丰富的相关实践工作经验以及维修技巧。因为维修技术人员作为工程机械维修的操作者,其素质直接关系到工程机械维修质量与成本,所以,工程机械维修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相当重要。

1.1、维修人员应该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维修人员应该熟知机械构造基本知识以及机械维修相关理论。如果缺乏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就没有办法对工程机械故障进行准确诊断、鉴别,维修缺乏方向性,不仅需要较长的维修时间,还可能破坏机械配合关系,严重的会损坏部分配件,造成重大维修失误,提高了维修成本等。所以,维修企业在选择维修人员时应该进行严格把关。

1.2、具备学习与应用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随着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更新,工程机械不断更新,新结构、新工艺以及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应用。现代工程机械大部分都采用了机电液一体化,像是工程机械发动机都有使用信息传感技术、自动选择以及自动监控技术等。这些技术已经普遍运用到国外的工程机械中,在国内应用也日益增多。作为维修人员,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擅于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才能确保在不断发展的工程机械行业保持竞争力,才能顺应行业发展需求,高效完成现代化的工程机械维修工作。

1.3、能够熟悉运用仪器、设备以及工具

由于现代维修设备更新越来越快,相应的维修仪器、设备与工具也在不断更新。维修人员必须能够熟练使用所有设备,可以准确及时调整与检修,确保诊断准确、减少失误。因为如果仪器、设备以及维修工具使用不熟练,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了来检修,或者诊断出现错误,影响到维修质量,增高维修成本。新仪器、设备可以提高维修质量与效率,节省人力,所以维修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掌握使用,充分发挥其最大优越性,从而来提高维修企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1.4、具有较高的清洁意识

大量工程机械的零部件都需要较高的工作环境与介质清洁度,确保正常工作。像是液压元器件、喷油器、喷油泵、液力机械变速器以及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等都是有精密的偶件,如果出现脏污,会影响使用。再像是废气蜗轮增压、传动齿轮、轴瓦、轴承、离合器、电子元器件以及制动器摩擦片等,像是有泥砂、尘埃或是脏污的,就会导致表面出现刮伤、烧蚀现象,造成早期失效以及电子元器件工作的性能下降,增加故障率。如果清洁度不够,也会使检测诊断与维修出现失误,增加维修成本。很多维修企业现场不重视清洁问题,场地比较脏、乱,维修人员缺乏清洁意识,对此应该作出调整。提高清洁意识主要是保持维修人员着装、场地、工具以及机件等情节。

1.5、较强的分析与判断能力

(1)面对复杂、繁重维修项目,要积极动脑,不得采取粗暴或是不规范的作业方式,不然可能会造成零部件损伤。

(2)需具备逻辑思维与推理判断能力。

(3)善于总结自身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与维修效率。

(4)针对新的工程机械,可以科学合理的制定维修方案、安排维修作业程序、改进修理技术。

2、质检员与技术人员所需综合素质

质检员与技术员应该具备相对较高的技术水平以及工作能力,不仅要有更扎实、广博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在工程机械行业内拥有更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与较精湛的专业技能水平。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系统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巩固学习,需要对设备的构造、性能以及原理相当精通,提高自身的故障判断能力。如果质检员、技术员,对工人所遇到的意外故障或一时较难解决或处理的技术问题,不能及时给予指导,迅速解决问题,就会延长维修时间,甚至会导致维修失误,返工率提高,使维修成本增加。还有,如果质检员和技术员不能根据生产现场多变的情况和工作经验,研究分析工序,编制合理的工艺规程,提供最佳维修工艺,就不能帮助工人提高维修技巧,加速维修过程,提高维修质量。

3、 先进的维修设备

设备作为生产的重要物质手段,对于工程机械的维修企业而言,维修手段先进性直接关系到维修质量与成本,也就是说维修设备先进性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国内大量的工程机械维修企业的维修设备相对比较陈旧、落后,已经逐渐无法顺应现代化的工程机械发展需要。这也是国内维修企业效率低、维修质量差的重要原因。只有配备先进的工程机械维修设备以及检测与计量仪器,采用大量的计算机技术与优越的传感器,才能确保发动机与液压系统在故障诊断、参数测量和调试时,才能确保不解体、准确、快速。维修人员能够快速掌握测试技术与提高诊断故障的能力,才可以提高工程机械的维修质量与效率,减少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收益。

4、 如何提升维修企业的技术构成

首先,应该认识到维修人员综合素质对于工程机械维修企业发展有着关键影响作用。因此,在招聘维修人员时,应该严格把关,维修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技能,具有长期相关实践工作经验。维修企业应该构建完善的技术人才培训系统,定期组织维修人员巩固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新技术以及新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与技巧,为企业打造精良的维修团队,提高企业人才竞争力、做到与时俱进。

其次,应该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提高企业领导层的综合素质,因为企业管理层决策往往会决定企业发展方向,所以维修企业不仅要注重技术人才培养,还应该加强经营管理,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利益。

其三,应该加大仪器、设备相关投入,随着工程机械行业发展,传统的维修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维修需求,或者影响到维修效率与质量。企业应该加大资金投入,为企业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提高经济收益。

最后,完成企业信息化发展,实现自动化转变。维修人员熟练掌握先进维修设备,减少人力投入,提高经营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文群.论工程机械维修业发展趋势[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4)

[2] 王小龙.从维修企业现状看工程机械市场端倪[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9(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久久久91av| 亚洲国产激情 | 91成人看片 | 91高清免费视频 | 黄色日批网站 | 久久天堂热 | 午夜欧美成人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 |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人成 | 91亚洲精品在线 | 天躁夜夜躁2021aa91 | 能看湿的h文小说 | 五月天婷婷色 | 九九九九色 | 国产精品精品久久久久 | 91高清视频在线 | 在线男人天堂网 | 91成人| 91传媒在线免费观看 | 九九热九九 | 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 91视频污版下载 |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久久婷婷视频 |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 | 一区二区成人在线 | 在线男人天堂网 | 国产天堂一区 |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美女午夜一区二区亚洲精品 | 91视频成人入口 | 亚洲激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 国产一级特黄aa大片免费看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99热综合|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91亚色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