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2 17:38: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商务英语英文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书面词汇
商务英语所使用的文体大都十分正式,因此经常会使用一些书面词汇,比如在签订合同、条约、公函或相关的法律文件时,都会使用一些特定的书面词汇。商务英语的书面词汇一般使用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生僻词汇来代替日常词汇,比如在“Agreementshallautomaticallyterminateuponthebankruptcyorinsolvencyofeitherofthepartieshereto”一句中,就用“terminate”代替了“end”,又如在“Everythingconcurredtojackupthepriceintheinterna-tionalmarket”一句中,用“concur”代替了“cometogether”,显得更加正式;另一种是用复杂介词来取代口语化的介词,比如在“Cashinadvancetiesupthebuyer’scapitalpriortoreceiptofthegoodsorservices”一句中,用“prior”代替了“before”,显得更加书面化,经常出现的复杂介词短语有inlinewith(accordingto)、withreferenceto(about;inconnectionwith)、forthepurposeof(for)、withaviewto(withtheaimof)、withrespectto(concerning)等。书面词汇的特点在于,能够提供更多的参考和规范用语;缺点在于,书面词汇比较固定,与日常用语存在差异。当下的商务英语并不是完全以庶民啊词汇为主,很多词汇都是根据固有词汇和日常工作衍生出来的,此时就必须把握好商务英语以及书面词汇的标准,实现更好的交流。
(二)专业词汇
商务英语中的专业术语其含义十分清楚准确、没有歧义、也不带任何个人感彩、不需要联系上下文来进行理解,因此其在国际上具有通用性。专业词汇通常应用在合同、条约以及各类单据中,这是因为这些文体都需要词汇的表意清楚准确,比如在“Soybeanproductfuturesclosedwithbigadvance.Liquiditymanagementisakeyelementintheevaluationofcapitaladequacy”一句中,分别用到了futures(期货)、closed(收盘)、Liquiditymanagement(对清偿能力的管理)、capitaladequacy(资本充足程度)等专业词汇。商务英语中的一些专业词汇是由词根合成和派生的,还有一些来自于法语和拉丁语,不少专业词汇的前缀和后缀都是一样的,可以准确地表达出含义,比如“defactoconvertibility”来源于法语,意为实际可兑换性,“advaloremduty”来源于拉丁语,意为从价税(关税)。
(三)专业缩略词
由于简便、经济的原则,商务专业缩略词被大量使用,其涉及到运输、贸易价格、结算、支付以及保险等各个领域。这些商务专业术语通常以大家熟知的缩略词形式出现,具体形式也略有不同,主要包括六种形式:(1)首字母拼音词,如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的缩略词为COSCO(ChinaOceanShippingCompany);(2)首字母缩略词,如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nationalproduct)、提单B/L(billoflading)、付款买单D/P(documentsagainstpayment)等;(3)半首字母缩略词,如电子商务e–business(electronicbusiness)、长期国库券bond(treasurybond);(4)截短词,如广告ad(advertisement)、传真fax(facsimile);(5)拼缀词,如外汇forex(foreignexchange)、高技术hi–tech(hightechnology);(6)混合型缩略词,混合型缩略词主要是指由原型单词、字母、符号以及数字等混合而成的缩略词,缩略成分必然包含字母缩略,而数字和符合既可以是缩略,也可以是原型,如商家至商家缩写为B-to-B(business-to-business),其中原型词是to,此缩略词还可进一步缩写为B-B或者B2B。(四)新词汇。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新产品、新文化和新理念都被提出,这些变化都可能会体现在语言词汇的运用上,从而产生新的商务词汇。比如interactivead(互动广告)、hi-techindustry(高科技产业)、holidayeconomy(假日经济)、cyber-payment(电子支付)、cybereconomy(网络经济)、e–money/cash(电子货币/现金)、jobseekers(打工)、onlineshopping(网上购物)等都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词汇,都是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的。
二、商务英语词汇教学中语料库的应用
近些年来,我国许多学者都对语料库的建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其被广泛应用于语言教学的各个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已经将BEC作为商务英语语料库,同时建立了BEC的关键词词表,通过专业的Wordsmith4.0检索工具在语料库中检索词项,从而获取其语境信息和出现频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类比研究。总的来说,语料库在商务英语词汇教学方面的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词汇的搭配研究
词汇的搭配一项都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词汇搭配就是指相邻词语直接的组合关系,是词汇与语法的交叉点。其实英语中许多词汇组合都是有限组合,而词汇搭配研究所关注的也是这种有限组合,比如“launch”这个词,根据语料库的研究显示,其在被当做动词使用了18次。某些动词如“make”,其组合能力很强,可与friend、trip、tea、coffee、decision、arrangement、appointment、mistake、guess等许多名词组合。词汇的搭配研究,日后应进一步深化,从语法和语句形态的角度出发,提供更多的商务含义,促进商务英语词汇的发展和健全,在实际工作中,提供更多的帮助。
(二)词频的统计研究
由于语料库中本身就存储了海量的文本资料,因此只要对这些资料稍加整理和统计,就可以知道每个单词的使用频数和频率。词频统计研究实际应用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词频表的编制,通过词频表可以将词汇划分为不同等级,从而为学习词汇提供方便。因为对于初学者来说,庞大的词汇学习起来若没有主次则显然会变得十分困难,而可以根据词频表来明确哪些是常用和常见词汇、哪些是较为生僻的词汇,从而提高学习词汇的效率。有学者统计,常见的2000个词汇通常占一个文本内容的80%左右,由此可见,只要初学者有针对性地学习常见词汇,大部分文本的内容都可基本理解。
(三)对词汇语境的判断
众所周知,有时必须结合语境来判断某个词汇的具体含义。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对方法的研究不胜枚举,但对于如何让词汇在学习者脑海留下深刻印象的研究则是少之又少。许多教师在课堂中通常通过例句来表达词汇的含义,但却没有让学习者能对词汇有足够深的印象,因此效果并不理想,而通过语料库就可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可从语料库中选取有些真实的语料作为例句,然后结合例句对词汇进行充分讲解,以此来加深学习者对词汇的印象,让学习者产生联想记忆,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此外,对于商务英语中经常出现的一词多义或者旧词新义情况,教师也可以结合语料库来精确区分出不同词汇的不同语体特征,从而让学习者能够把握住词汇语义变化的基本规律。
三、对语料库与商务英语词汇的思考
(一)融合生活的商务元素
语料库与商务英语词汇的进步,依赖于日常商业用语和市场专业术语的交流。因此,在日后的教学当中或者是词汇研究工作中,应不断的融入更多的商业元素,满足教学需求,同时发挥出商务英语的积极作用。首先,应对固有的语料库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语料库的不足,之后才能加入更多的词汇;其次,商务英语词汇不同于一般的英语词汇,在使用商务英语词汇时,特定场合具有特定的词汇,毕竟英语没有汉语那么复杂,日后应加强商务英语词汇的语法和规范,结合客观实际,避免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第三,融合生活中的商务元素,并不意味着对语料库或者是商务英语词汇做出彻底革新,而是结合目前的经济发展与商场交流,来增加词汇,便于日常交流和商务英语的发展,总体上的尺度要把握好。
(二)建立语料库与商务英语词汇的全新关系
1.设置确定实践教学目标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商务英语学习的五大要素是:英语语言、商务英语、商务知识与操作技能、沟通技能和人文素养与职业素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商务英语课程可优化整合为五个模块:语言综合技能模块、商务技能模块、综合素质模块、实践技能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商务英语实践目标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实践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经调查,商务英语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有:单证员、跟单员、业务员、商务助理、涉外文秘和商务翻译等。针对这些岗位的工作过程分析后,可设置以培养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教学目标的实践教学课程。如商务英语听说和写作实训、商务英语口笔译实训、外贸函电实训、外贸单证实训、国际商务模拟操作等。
2.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商务英语教学就是要在仿真的商务环境中培养学生能够有效运用英语进行沟通的能力及相关业务的操作能力。可以说它既是英语语言教学,又是商务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校内的实训基地建设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定位,注重培养语言应用技能、商务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语言交际能力实验室。包括:语言实验室、翻译实验室等。培养学生商务操作能力的商务英语综合实训室。通过外贸单证实训软件、外贸函电实训软件、国际商务谈判软件等,根据工作过程设计实训模块,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掌握商务相关的业务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商务活动打下扎实的基础。
3.以双赢为原则的校企深度合作在新常态下,中国企业面对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传统优势逐渐消失,必须从制造向创造转变,这就需要企业拥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进行产品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这一体系,需要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育人是构建科学有效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关键所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下,无论校内的实训条件再好,也替代不了行业企业的职业教育功能。要求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可以和企业深度合作,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指导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岗位实践后,了解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并促使其形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态度,为毕业后迅速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校外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模式进行:认知实习。针对具有初步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学生,通过参观、考察、访问实习单位,对工作性质和简单的业务流程有所了解,培养学习兴趣等,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一定的认知基础。专业实习。针对已经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通过实习,既检测了学习效果,又培养了职业素养,为顶岗实习做了充分准备。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其综合素质和技能,也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职业教育“新常态”下构建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作为应用型复合型极强的商务英语教学,需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中常出现以下问题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企业行业指导性;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求;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中缺乏制度保障;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缺乏指导和监督检查作用等。
二、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1.提高职业教育认识在教育领域中,“重学术,轻技术”的观点比比皆是,导致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社会、家长、学校、学生都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学生才到职业学校学习,技术技能型人才属于“蓝领族”,社会地位不高,不受人重视。应该呼吁全社会改变教育观念,认识到职业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类型而不是教育层次,要从“学历本位”转化为“能力本位”。同时并不摒弃学历教育,而是此基础上,以发展能力为核心,高度重视继续教育,积极满足终身教育的需求,重点建构各职业教育间“立交桥”的互通机制。优化校内实践教学配置,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职业能力,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使之科学化、系统化,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和连贯性,做到商务与语言、商务知识与技能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校的工作重心和资金投入放在校内实训中心建设,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水平,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
2.提供校企合作制度保障,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总会出现“校热企凉”“工学”教学模式质量不高、产学结合度不高、校企合作缺乏法规保障、校企合作中缺少政府的监督检查行为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尽快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并纳入到《职业教育法》中。内容包括: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师生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引导政府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基金,并明确用途;对具有职业教育资质的企业,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并争取其他项目的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优惠;强化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公共服务保障等。通过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的方式主要有:发放纸质和电子档调查问卷,以问卷的形式分析结果;开设关于商务英语知识的微信微博账号“BEC下午茶”,推送一些与商务英语有关的资讯文章,宣传商务英语项目;采访学习商务英语的在校学生,与他们面对面交流,了解其对商务英语学习的态度,和将来从事商务英语相关行业的打算。
二、学生方面
1.学习态度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来看,有68%的学生商务英语期末成绩分布在60~90分之间,有57%的学生表示较满意,只有3%的人表示不在乎,说明很多学生对成绩态度良好。有30%的学生投入一小时左右时间学习商务英语,而有43%的学生几乎不投入时间。这反映一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强,而很有一部分学生并不主动学习。在课堂学习中,有70%的学生上课认真或比较认真,而完成课下作业的情况却不理想,有48%的人希望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作业,只有28%的学生认真完成。说明很多学生上课积极性很强,但只有少数人能高质量完成作业,有决心努力学习,但是有惰性,需要身边的同学朋友激励。学习目的就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动机来说,有56%的学生希望学好这门课程以顺利获得文凭找到好工作,也有45%的学生是为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能以后更好地学习。这说明很多人并不重视商务英语这门学科,只是为了取得文凭,也有一部分人重视这门课,希望学好以全面提升自己。对于是否有考取商务英语证书的打算,48%的学生暂时不考,说明商务英语证书的普及性不强,只有20%的人决定报考证书考试,学生学习这门课没有真正把它用到实处。
2.主观需求对于学习商务英语的需求,关于学生是否想锻炼商务英语的相关能力,有45%的学生有打算但没有行动,有33%的人有打算,正在寻找机会。说明一部分学生学习实践的劲头不足,需要有实践热情的同伴来激励,带动周围人一起实践提高能力。关于商务英语学习的用途,有很大比例的学生选择了有助于进入外企,提高口语能力,拓宽就业渠道。表明学生学习商务英语,希望提高口语能力和就业能力。在平时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应酌情增加练习口语和实战演练的投入时间,使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教师方面授课方式很多学校的授课方式还是比较传统,课堂不活跃。在问卷中,有62%的学生希望课堂上多一些情景模拟的演练,有43%的学生建议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课堂学习。因此商务英语老师在授课的时候要根据教材灵活运用各种类型的授课方式,增加情景模拟等和学生互动的环节,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商务英语工作中所需要的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考评方式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考评方式都是单一而且简单的,如单词听写、小测验等,这样会导致一些学生缺乏对课程的重视,消极对待平时的学习。因此老师在考试的时候要更注重多样性,进行综合性的考评比如增加一些场景模拟、辩论赛等的测评形式提高口语及表达能力
三、学校方面
1.师资状况在我们调查的几个学校中包括本校在师资力量这一方面都比较薄弱。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老师与学生人数的不均衡,导致老师课业负担重,因此只有时间和精力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没有时间去对这门课程做进一步的完善。因此学校应壮大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对商务英语老师进行培训,改善自身的知识建构,满足学生对商务英语学习的需求。课程设置很多学校的商务英语都只开设一年的时间,而且课程数量很少。因为时间短、课数少,上课的节奏会比较仓促。最终这个课程结束后学生会因为自己的懒惰而对所学内容掌握甚少,不利于证书的考取和将来抓住就业机会。因此我们希望校方能够安排出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设置合理的课程安排。
2.启示与建议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有认真学习的决心,但不够坚定,需要老师和身边同学们的支持和鼓励;也有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克服难题的能力很强,希望这样的学生可以鼓舞和影响周围的同学,让班级的同学把商务英语这门课程学好应用好;关于学习商务英语的动机,只有小部分学生有考取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的计划,说明这个证书还不普及,希望学校教师多向学生们介绍商务英语证书和考取证书后对从事商务英语相关工作的优势;关于学生的主观需求,问卷显示出很多人希望多锻炼听说能力,增强就业能力,因此希望学校和教师在商讨设置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时,能更加注重对学生听说和口笔译方面培养的侧重,提高其实践工作能力。对于教授商务英语课程的老师,希望能让课堂更生动,考评方式更多元,寓教于乐,提高激发学生的上课热情。关于课程设置上,希望调整为每周两至三节,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也方便督促他们课下预复习;在教材选择方面,学校应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制定选择与学生需求相适应和能培养当下市场需要的教材。
四、结语
1.课程体系缺乏特色。高职教育和普通的高等教育不一样,它们的课程设置也不同。然而,它们的商务英语课却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课程沿袭了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突出其实用性与操作性。一直以来,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都是“英语+商务”的模式。在教英语的基础知识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另外,在有关商务的方面,主要开设了下面几个课程:《国际商务管理学》;《虚拟商务运作》;《电子商务概论》。这就导致英语和商务两块分割,而不是一个整体。相应的,学生的英语知识和商务技能不能很好地结合,这样的课程体系缺乏高职特色。
2.复合型师资和教材配备。现在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的配备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我国高校主要培养理论性的学术人才。高职院校很多教师都是高等院校毕业的研究生或本科生,他们受的教育注重的是理论知识,而对于实践技能则有所欠缺。这样,作为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方面是不足的。所以,既精通英语又有商务背景的复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一个必备要素。此外,教授商务英语的教师同样需要幽默感,要有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本领。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幽默感可以使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学生受到鼓励,他们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商务英语的授课教师除了自身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出色的教学艺术之外,更要具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实践的机会,同时也需要跟不同院校或者进去相关企业参加实习,这样对培养高素质的高校师资队伍有很大的帮助。
3.教学方法单一。商业知识的内容面积广泛,当中牵涉一些繁杂的专业用语、商务操纵过程以及商业治理。用语言专门讲授为主的老师多数都生搬硬套,商业知识也重视教育而轻视实践,因此拥有充足商业实践知识的老师就只看重商务能力。所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势必不适用于商务英语的教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可以进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小型研讨会、翻译、辩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1.需求性原则。这个原则对于设置任何一个课程体系都很重要。我们只有进行了适当的分析才能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我们的任务就是培育复合型人才,促进工学结合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首先,高校毕业生进入跨国公司或者外企工作;;其次,在国内的金融机构、会计事务或私人企业工作;又次,到国外继续深造。对人数进行计算,前两者占了大多数,这就使得我们的课程安排必须以培养职业素养为重点,与企业之间实现无缝连接。
2.系统性原则。由于商务英语涵盖了2个大的方面——商务技能和语言知识,所以,在对该课程进行设置时,不仅需要顾及到每一方面学科设置的系统,还需要顾及到两个方面成功结合的系统。其课程安排着重对学生在商务环境下的英语使用能力进行培养。
[摘要]商务英语作为一个跨越学科,培养复合型专门人才的专业,对实习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实习机会匮乏的环境下,构建商务英语教学平台,通过仿真模拟来达到实习的效果,对商务英语的教学以及商务英语人才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完善商务英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阐述了商务英语教学平台的设计方案,探讨开展实践性教学的途径和思路,以期通过商务英语教学平台教学,深层次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商务英语素质。为了提高商务英语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本文对商务英语教学平台进行了研究。教学平台基于现实模拟环境,学生可以在模拟环境中扮演商务过程中的不同角色,熟悉外贸交易的全过程和掌握各环节所需的技能,从而获得系统的、真实的外贸商务训练,达到实际外贸实习相同的效果。商务英语教学平台可以让学生衔接理论和实践、巩固和拓展专业知识以及培养商务英语的核心技能,从而对商务英语的教学起到积极的、重要的意义。
一、单项技能训练单项技能训练是以单个的训练项目为内容。
例如外贸函电、进出口实务与单证、国际结算等商务英语专业基本的实训单元项目。训练内容的设置相互串联,通过计划有序地训练,学生在完成各个单元项目的训练后,就会逐步地具备了商务工作必备的各项技能。而各项单元的训练内容相互联系,梯次进行,前面训练的内容和技能就为后面的单元项目训练提供了准备,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认识到只有学好、练好各个项目单元的技能,才能融会贯通,比较系统地掌握各项技能,为以后在实际工作岗位从事商务贸易工作做好准备,成为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
1.进出口实务与单证通过不同当事人角色的扮演(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银行等),让学生在学习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熟练地掌握进出口实务所需的各项技能和业务技巧,把握整个业务过程,熟悉和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的互动关系,真正了解进出口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从而达到“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的目标。各角色的主要功能有:(1)出口商部分涵盖的实际出口业务的所有环节主要包括:出口商业务磋商、订立出口合同、备货、催证、制单、报关、报验、投保、租船、出运、核销、结汇、退税。(2)进口商主要包括:业务磋商、订立出口合同、开证申请、赎单、进口报关、进口报检、提货、销货。(3)供应商主要包括:业务磋商、订立购销合同、组织生产、出货。
2.外贸函电外贸函电主要是在角色扮演中,让学生严格按照外贸函电的各种行文方法及格式,正确的专业术语,进行贸易交流。从而熟练掌握国际商务英语函电的基本知识,提高在日常进出口贸易工作中正确书写外贸函电的能力和水平。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商务信函的组成及基本格式;建立贸易关系信函所应包含的三项内容的撰写;支付方式书信的撰写;包装及标记信函的撰写;装运通知的撰写等等。
3.国际支付与结算国际支付与结算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训练,可以系统地掌握国际支付与结算的有关工具、方法、单据、规则等。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汇票、本票、支票等信用工具;国际银行汇兑实务的模拟操作;跟单、托收及风险的防范;信用证的审核、修改及结算;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制作等等。
二、综合训练综合训练的安排紧紧围绕着商务贸易技能系统训练这条主线,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
综合训练主要是营造仿真的商务环境和条件,采用设立虚拟贸易公司的形式将学生分在不同的业务部门,担当不同的角色和分担不同的工作去体会其中的工作性质、任务要求。综合实训将采用案例为实训内容,以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操作为主,教师予以全程指导。首先成立一间模拟的外贸公司,将学生按实际岗位的需要分组进行实训,模拟进出口贸易公司成立后,公司的经理由指导老师担任,负责整个公司的运作管理;学生分属5个业务部门,分别是业务部、单证部、报检报关部、船务运输部和进口部,每个部门选聘一名业务经理、一名副经理,负责该部门的业务管理,余下者成为业务员。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分工必须清晰明确:业务部负责与外商洽谈、接单、订合同、跟单,单证部的职责是缮制全套的出口单证;报检报关部负责进出口货物的商检、报关;船务运输部的职责是安排进出口货物的运输业务;进口部负责货物的进口贸易。为了让受训的学生掌握全面的技能,可以将他们进行轮岗实训,如出口部调到单证部或船务部。学生在这种仿真的岗位上,会收到更好的实训效果,较快地提高他们的外贸业务综合技能。而且,学生会在仿真实训中认识到他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循环训练,从易到难,从单元项目训练到综合训练,循环进行,会收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三、商务英语教学平台开发的主要技术商务英语教学平台基于J2EE技术开发。
J2EETM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多层企业应用技术,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并发性,可支持Tomcat,Jboss,Weblogic,Websphere等多种应用服务器,以及ORACLE,MSSQLServer2000,MySQL等多种数据库,而且对学生的研发和学习上也有大大的提高,也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到目前流行的软件及数据库的使用。为满足教学需求,软件开放部分源代码和数据库接口,学生可在此基础上更深入的学习和掌握规范的程序设计方法及软件数据库结构,进行软件二次开发。商务英语教学平台是一个典型的多层分布式对象系统,系统大致可以分为用户界面层、交互控制层和业务逻辑层。(1)用户界面层。用户界面是客户与系统交互的平台,用户通过该层浏览和信息,请求应用逻辑。在用户请求的应用产生结果后,用户界面负责将结果信息显示给用户,它决定交互结果的显示方式和风格。(2)交互控制层。控制层是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层,它负责响应用户请求,从业务逻辑层选择相应要运行的组件,并根据业务逻辑的运行结果从用户界面层选择相应的组件,以构造不同响应界面返回响应结果。(3)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具体的用户请求。商务英语教学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操作系统作为服务器,将相同的功能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分别实现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办法,但这给程序员带来很大负担,进行大量重复劳动,对于系统资源也是极大的浪费,所以商务英语平台最好能够适应不同的操作平台。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开发建设教学模拟平台对培养现代化复合型人才是非常必要的,更新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应该倡导和支持将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先进信息技术引进到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率。商务英语教学平台的开发,可弥补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实习条件匮乏的不足,强化专业培养中的实验实践环节,完善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体系,从而深层次的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商务英语素质。
参考文献:
[1]夏自谦,韩杏容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林业教育,2006,2(1):57~59.
[2]冯广.远程电子商务教学平台的建设[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31(10):319~321.
[3]牛俊慧.基MVC模式的电子商务平台构造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23):4479~4481.
[4]赵晓鸿.集成式电子商务实验平台的开发技巧[J].中国理信息化,2006,9(9):93~95.
目前进行过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市场调研的业内人士不少,其中具有一定影响的包括李东梅、孙璐、岳夕茜、黄卫星、郑学军等等[3-6]。经过调研我们表现,国内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规模大,普及高。国内从本科到大专,几乎所有的英语专业都设立了商务英语课程或商务英语方向的专业,这样大的人才培养规模反映了市场的需求。第二,课程不统一,有的是“英语专业+商务”,有的是“商务+英语专业”,总之对英语专业和商务的侧重点没有统一认识。第四,教师不够专业。从以上的调查发现,高校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市场的期待有一定的脱节,归根原因在哪里呢?第一,商务英语,重商轻英。首先我们要理解该名称的内涵,商务英语人才,其核心词是英语,是指具有商务知识和技能的英语人才,所以他们的听、说、读、写、译等英语基本功应该是非常扎实牢固的。但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近年来一直是业界争论的核心所在,究竟姓“英”还是姓“商”的问题困扰着教学思想的统一,广大教师无章可循。早早就开设商务英语和商务实务课程的高校,简单地认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就是开设几门商务课程就解决问题了,二年级(有的甚至在一年级)阶段的英语基本技能课程就被挤掉,在学生英语基本功还相当薄弱的情况下匆匆开设商务英语课程,学生无法在语言方面理解和接受商务英语,结果英语偏废,商务知识也没学到。笔者承担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发现一些学生英语基础很弱,追问究竟,他们的解释是他们很早选择了商务英语方向,大部分时间用来修商务了。很多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没有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第二,商务课程,纸上谈兵。商务英语是一种专门用途的英语,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需要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全国范围内商务英语课程的开设意味着大规模的商务英语课程实践,但恰恰是这方面我们在不同程度上忽略了。这里有社会原因,也有学校原因。社会上的用人单位考虑到自身的眼前利益,不太愿意接收学生到企业里实习,即使学生去实习,很多也是做文员或其他业务边缘的工作,难以接触实质性的商贸业务;学校原因是领导的认识不足,以为商务知识等于商务技能,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学会了就行了。第三,商务教师,经验缺乏。商务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商务知识和经验,但高校比较缺乏这样的人才。学校和企业的关系不像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的关系那样,很多老师既是主任医生又是医学院的教授,很多商务英语课程教师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他们只是比学生多看了几本书,在纯知识(非技能)领域里比学生有更多的阅历而已,他们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大多是照本宣科,很难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课程从指导思想到具体操作,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用人单位不满意就不足为奇了。
2商务英语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第一,良好的汉英基本功。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英语技能方面有扎实牢固的基本功,没有过硬的汉语,英译汉很难到位,没有过硬的英语,汉译英也很难到位,没有过硬的汉英基本功也写不出好文章。第二,娴熟的商务英语表达能力。这种能力是在第一种能力基础上的提升,是从英语通才向英语专才的提升。在娴熟的商务英语表达能力背后,是丰富和系统的商务知识,这种商务知识的获得并不是简单地背诵几个术语和商务流程,而是可以用娴熟的商务英语来表达的知识体系。第三,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这里用“一定”二字,是因为高校环境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要具备“丰富”的商务经验是不可能的,但一定的经验非常有必要,而且通过实习可以获得。实践经验会反过来强化学生对商务英语的理解,正如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无法理解计算机屏幕上的提示和没有计算机编程经验的人无法理解运行提示一样,缺乏经验也让学生无法理解专业性很强的商务术语和流程,一定的实践经验让商务术语和流程知识不再是简单的语言符号,而是在他们头脑中形成了概念。第四,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商务英语的业务对象大多是英美国家和英语通用国家,商务活动的背后是跨文化交际,了解和掌握对方的文化,才能避免误解,做到尊重彼此,和谐交流,使商务活动更加顺畅和成功。
3改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对策
既然绝大多数高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商务英语课程和商务英语方向课程,每年在数量上满足社会需求应该不成问题,问题就在质量上。如何培养英汉基本功扎实,具备娴熟的商英表达能力和一定商英技能的商务英语人才,针对上面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3.1统一认识,调整课程设置
商务英语人才,其核心词是“英语”,英语是本,商务是末,不能舍本求末。用人单位缺少的不是商务人才,而是商务英语人才,而且大多数用人单位也要求学生通过TEM-4的考试。因为他们认识到,一个英语基本功扎实的学生能够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但英语基本功薄弱的学生就很难做到。因此要加强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先打好基础,再个性化发展。英语基本功扎实了,商务英语课程就能够轻装上阵,否则就会两头都学不好。在课程设置方面,不要过早开设商务英语课,最好放在第五或第六学期,这个阶段学生基本上已经学完英语基础课程,也能集中精力通过专四考试,为后面的商务英语方向的选择解除后顾之忧和甩掉各种心理包袱。
3.2建立完整的商务英语知识体系
知识不等于技能,知识可以直接从书本上获得,但技能必须来源于实践。校园环境下的商务知识课程给学生带来的主要是商务知识,但商务英语作为一门英语专业方向课程不是单纯的一本书或一套教材,而是与之相关的科目,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学生只有具备了系统性的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商务英语。因此,我们还要开设与之相关的商务贸易实务、贸易谈判、政策法规和跨文化交际课程。
3.3配备专业化和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一是开展教师培训,让相关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接受专业培训,或者到一些大型企业进行技能培训,通过考核持证上岗;二是聘用企业高管阶层的高学历人员作为商务业务课程的教师,他们丰富的经验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避免课程的照本宣科现象。这种情况在国外很常见,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同时也是某某大学的教授。
3.4建立校企合作新模式
学校和企业各有优势,但任何一方都很难独立完善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实践环节一直是学校的软肋。书本上的知识往往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经验之谈,知识只有融入当下的社会实践,才能得到不断更新和发展,但学校的优势在于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培训。校企合作之后,学校不仅要在商务英语知识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那些技能高超,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也可以到学校进行理论深造;而具有实践优势的企业部门,要大胆地给学生提供实践或实习的机会,只要不涉及公司的商业机密,可以让学生实质性操作,由公司人员传帮带和把关。本人从实习学生身上了解这样的情况,以往实习公司对学生不太放心,所以学生难以接触实质性的商务活动,大部分时间是做打字、复印等工作,这样一来他们从公司没有学到实质性的商务技能。校企合作后双方都有责任把工作做好,这是各自发挥优势,相得益彰的办学模式。
4结束语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文化差异影响
商务英语是一门特殊用途语体(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虽然本质上来讲它是一门语言性学科,但它更是“社会技能学科”,侧重于商务环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商务交际的能力。然而,在商务英语教学中仍然广泛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重语言知识的讲授而忽略了文化背景的讲解,基本的教学模式仍然是“英语+商务知识”。这种模式下所进行的教学往往让学生误以为学好语言和商务知识就可以成功的进行商务交流了。然而,无论是何种层次的跨国商务活动,实质上都是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合作与交流。人们常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此要在商务交往和谈判中运筹帷幄,掌握主动权,取得最后的成功,就必须充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culture)一词是一个含义极度广泛的词语。它狭义指文学、音乐、美术等,而广义讲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既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每种语言背后都与其风土人情、生活及思维方式等紧密相联,并对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文化的语言是空洞的,没有生命力的。学习语言实际上与学习它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常见的文化差异
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差异最容易从不同文化背景的日常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如日常生活的问候语、隐私习惯、肢体语言、宴请礼仪、对动物和颜色的态度等。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1.接待与宴请
作为商务活动的首要环节,商务接待是商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在此环节,如何互致问候、寒暄是接待人员必修的科目之一,其行为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对双方的成功合作有着很大影响。
在我国,首次见面握手是一个很自然的动作,而欧美人更习惯拥抱。讲话时眼睛看着对方,在英美被认为诚恳、诚实;而眼睛到处乱看,会被认为是狡猾、不诚实。因此英语里有一成语:Nevertrustapersonwhocan’tlookyouintheeye.而黑人则略有不同,他们说话时眼睛盯着对方,听话时却东张西望。搀扶老人在中国被视为传统美德,然而英美国家的老人则会毫不领情甚至生气厌恶。因为在崇尚“独立”精神(independence)的西方社会,受人照顾往往被视为弱者,因此,即便我们要施以援手也要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而宴会接待中,不要试图劝说对方多吃,更不能给对方夹菜,而是以宾客自主为益(Helpyourself…).
2.商务谈判
谈判是贸易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国际商务谈判中由于谈判人员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语言、信仰、生活习惯、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标准乃至谈判的心理都有着极大的差别,而这些方面都是影响谈判进行的重要因素。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如果不正确认识这些差别,就可能在谈判中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既失礼于人,又可能因此而失去许多谈判成功的契机。因此,如欲在商务谈判中掌握主动把握契机就应对目的国的文化进行了解。
西方社会主要受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哲学影响,相信世界是直线的(aline)和可控的(controllable)。而东方主要受到孔子(Confucius)学说的影响,认为世界是个圆(acircle)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constantlychanging)。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直接反映在了商务谈判中。“根据美国《多国商业评论》所公布的一项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对中国商业主管的面试调查显示,中国的谈判者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集体倾向、团体利益、回避不确定性、重视和睦等等。而对于中国人来说,美国谈判者则非常外向,表达思想的方式简单明了,但有时过于咄咄逼人,喜欢在谈判桌上争论。再如美国人不拘礼节、欧洲人重视称谓、德国人喜欢直截了当等都是各国文化的不同表现。谈判代表应尽可能多的多了解对方的文化以期“知彼知己”。
3.产品的包装、设计与商标语言
对于产品包装、设计与商标语言的不同喜好也是各国文化的浅层次表现。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语言信息的准确传达,更要考虑到对方文化的独特性。比如,“双羊”被译为“goats,“金鸡奖”被译为GoldenCockPrize,“白象”被译为WhiteElephant等,其语意信息虽对,但从文化信息对等的角度来看这些却是相当糟糕的翻译。除此之外,象日本人不喜欢荷花,意大利人讨厌以及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猪的图案等等,都应受到商务从业人员的重视以免出现“双输”局面。
4.时间、效率意识和纠纷处理
“西方人的时间观是和金钱观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作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把时间看成是分散的,可以随意支配,所以他们常常在同一时间内与几个人谈话或办理几件不同的事情,在时间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当然,并非所有的西方国家都具有一样的时间观念,比如意大利人的时间观念与瑞士人就相去甚远。阿拉伯国家和日本、韩国的时间观念也各不相同。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人,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这个理。中国社会一直推崇集体主义(collectivism),追求个人的发展被视为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受到社会的谴责。而西方社会非常崇尚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人们推崇对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因此,在遇到紧急情况或有不同意见时,中国谈判代表往往会就此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或者向上级领导请示,直到达成一致意见之后才作决定,大大降低了办事效率,影响事件的及时处理。纠纷或危机发生时,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赢得周围的舆论支持,很多应该用法律来解决的问题我们却习惯于通过“组织、关系”等方式。而西方人则不同,遇到纠纷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法律来解决问题。
三、商务英语教学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了“纯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忽视了文化背景的介绍及讲解。而实践证明,成功的商务英语教学,不仅要求基本的语言知识,更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作为商务英语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熟悉商务英语教学所涉及到的两种文化–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有意识的增加文化差异方面的介绍和讲解。
2.创设情景,增加学生“实际应用”的机会
目前,大多数的商务英语教材都提供了大量的练习。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利用role-play,groupdiscussion,pair-work以及seminar等方法,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训机会。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学到英语知识运用到商务活动中的能力,加速学生将语言训练和商务知识融为一体,从理论向实际技能转化,从而加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增强。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及信息技术
当今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商务英语课堂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互联网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学习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在线新闻,在线视频等网络资源,从西方社会的日常行为中去学习、体会他们的文化与我们的不同。
四、小结
学习一门语言,其本质其实是在学习一种文化。作为当今世界跨国交流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语言,英语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浩如烟海。作为一名商务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在学习纯语言的同时去接受这种理念,拓展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真正成为实用型的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蒋丽萍:浅议不同国家商务人员的谈判风格[J].辽宁财政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第5卷第2期,28~29
[3]孟胜昆:浅谈商务英语文化语境[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64~66
[4]李金峰:从文化视角看商务英语文化差异[J].时代人物,2007.12:82
[5]刘莉芳: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第16卷,第9期.153~154
[6]谭维:广州暨南大学外语学院/yingmei/040114/2004114112400.htm.
[7]肖薇何非: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2007年第五期,2007.45–47
[8]周健: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2006年第27卷第三期,2006.83~84
关键词: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学术界有较为广泛的讨论,对人才培养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二是商务技能必须非常熟练;三是要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介于三点要求,笔者对当前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实施策略。
一、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在对商务英语进行学科定位时,由于教师看法不同,致使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出现比例失衡现象,从而无法保证商务课程与英语课程之间的协调性。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英语课程涉及的系统性商务知识比较少,因此,学生只能零散、笼统地了解一些商务知识,导致学生无法完整地掌握商务英语应用方面的知识,大大降低了学生商务知识的学习效率,阻碍了学生综合商务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教学模式应用性不强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是教学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商务英语方面的相关知识,给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应用性不强,教学活动的设计不科学,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三)教材不完善
在商务英语教材从外贸流程的相关知识扩展到谈判技巧以后,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涉及的内容已经延伸到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商务文化等多个方面。但是,在世界各国不断往来的情况下,商务英语专业使用的教材还不够完善,急需更新,这对于促进学生商务技能全面提升有着极大的影响。
二、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
(一)注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不断优化
在实践教学中,注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不断优化,提高学生对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的重视,并高度重视商务知识的讲解,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一般情况下,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涉及的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其中,理论课程是指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商务知识课程(商务知识课程是指经贸知识、国际金融等方面);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商务技能课程、英语技能课程、计算机应用课程等多个方面。例如:在英美文化、综合英语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鉴赏能力,让他们了解西方的民族风俗、国际礼仪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从而为培养应用型商务人才提供重要基础。
(二)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有效完善
在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将能力提升作为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在加强课程教学与实践联系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必须注重国际商务语言环境的营造,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在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案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情况下,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不断发展。例如:在实训教学课程中,组织学生对还盘、询盘相关知识进行自学,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模拟整个商务交际过程。如此一来,不但能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商务交际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教材的更新和科学引进
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教材的更新和科学引进是培养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的重要基础。因此,选择具有时代性与实用性特征的教材,对于提高商务英语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在高等院校使用频率较高的《剑桥商务英语》,不但能为学生提供各种商务环境,还能为学生学习商务知识提供指导,对于BEC考试、获取相关证书等也有着极大作用。
三、结语
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商务英语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只有结合新时代要求,才能真正提高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从而真正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优秀人才。
作者:李林蔚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娜“.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背景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发展[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71-72.